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景昭就这么看着,突然又有了莫名的惶恐感,这具晕着淡淡光辉的躯体有种幻觉般的虚无感。他握住枕边的那只手亲了亲,另一只手抚过流泻的发:“……子渊,子渊?”
潘濯眉头蹙了蹙,从梦境里挣脱出来,半张半阖的眼里迅速由朦胧转为清醒。稍稍撑起身看向景昭的眼瞳,那里深潭一般流光浮动。他立刻勾出一个笑来,唇间露出一点银亮的牙齿,凑近了道:“……该走了么?”
景昭点点头,微笑道:“五更了。”潘濯却不急,翻身从他身上下来,又躺到身侧。手伸到他腰下慢慢地揉,嘴角带了个不可遏抑的笑:“怎么样?”景昭侧身把他搂住,贴上耳边低声道:“下次你可以试试……”
潘濯缩了一下,将两人分开些。嘴角忽又勾了勾,缓道:“我有件事忘了告诉你……”景昭隐隐觉得不妙,又听他道:“昨日我遣人往吏部递了请调书,随军赴边——你说景熙会不会准?”
景昭猛然起身,急怒道:“胡闹!”腰下一僵,不由又抿住嘴。景熙如今巴不得拔干净京中的钉子,自然愿意把你也远远弄去边疆。胜败难料,剑戟无眼,又少不得有人在背后放些冷箭。赢了自然是一箭三雕从此形势大转,输了便要万劫不复。永安公根深势大,便是赌输了也能保你安稳,何苦去金州犯险?
潘濯坐起来,手臂探到他后腰揉按,下颌硌在他肩上,长叹一口道:“你去金州是有理,我便是胡闹么。”
顺着肩胛看下去,被月色映得霜白的脊背上纵横的伤痕仍清晰可见。潘濯手臂上移,慢慢抚上去,指下是让人痛苦的触感。景昭心中窒闷,只伸手搂紧他。
如此默默沐了一晌月色,却听潘濯轻笑了一声道:“生死同命,没什么大不了。”
西疆
启佑九年十月初八,靖王景昭受封安远将军,领兵八万赴援金州。京畿三卫各抽千人随军,以示天子圣恩。吏部郎中于仲仪、户部右侍郎潘濯领监军职随行。
三千京畿卫沿御街蜿蜒向东,城外大军集结待发。
卫队最前,当首一匹皎雪骢,两匹赤骝随后。夹道有不少百姓,都仰着脸,静默地看着马上的人和马后的旌旗。许多年没从洛京城里出过兵了,也许多年没打过仗了,肉食者谋,平民布衣只能等着最后的结果。
重光殿的斗拱飞檐远远缀在来路的尽头,渐渐看不见了。身后,晨曦照上兵戈铁甲,闪闪烁烁,连成一路耀眼的寒光。
再往前便是玉人楼,潘濯看着上面高耸的楼阁浅绯的纱帘,心中颇为感慨。
玉人楼渐近,忽地飘来一阵琴声。
二楼的窗子开着,窗棂下斜着几丛柳树的枯条。当时也是这个窗户,桌上有两杯金澄澄的月团,夏柳的新叶绿条依着窗沿悠悠地摆,柳梢上一钩新月银亮亮地挂着,树下彩灯灿烂,一路蜿蜒到宫门去。此时却是另二人临窗对坐,奏的是一曲阳关三叠。
马匹将行到楼下,陆含章起身走到窗边,就着琴声开口唱道: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霜夜与霜晨。
遄行,遄行,长途越度关津,
惆怅役此身。
历苦辛,历苦辛,
历历苦辛,宜自珍。
宜自珍……
在玉人楼里初见到陆含章时,潘濯就觉得他嗓音好听得很,金石相击,清朗萧肃。此刻又和了琴声,便在这黄瘦萧条的深秋里唱出一片斜风细雨里的如烟柳色。
得此一曲,何须伤别。
景昭回首看去,见潘濯正抬头看着楼上,嘴角带了微微的笑意。顺着他的目光过去,陆含章肃立在窗口,正看着缓缓行来的队伍,终于没了从前的嬉笑神色,身旁的白琚垂目拨琴,冰弦泠然。
为首三骑行到楼下,陆含章忽地抬手,朝窗外俯身行了一个揖礼,大揖。
景昭回身与潘濯对视一眼,两人同时微勒了缰绳,在马背上深深回了礼。抬头的时候,正看见白琚从弦上移了视线,定定地看下来。没什么苦楚的离伤,只一片友人的挚诚,不管是楼上还是马上。
抖缰向前,前方是东平门的城墙。墙头悬了灼目的朝阳,墙外是迢迢的路途,再远些,是一派壮美山河。
琴歌之声一直幽然相随,御街旁的百姓也都听着,心里多了些激动,用眼睛送别着这队远征的将士。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芳草遍如茵。
旨酒,旨酒,未饮心已先醇。
载驰骃,载驰骃。
何日言旋轩辚?能酌几多巡。
千巡有尽,
寸衷难泯。
……
出城的前一晚,潘濯回了府,将铁券还回去。潘素问坐在书房里,接了铁券,随手搁在桌上,只看着跪在身前的儿子不语。
半晌道:“你可知道你这名字何来?”
潘濯道:“父亲明示。”
潘素问沉了声音,“这是双栖留给你的,她望你洗净尘埃,寄身山水足矣。什么仕途名利,什么家国天下,都涤去了罢。君子处世,遇治则仕,遇乱则隐,吾儿,何苦拼个死活?”
潘濯磕头道:“儿子有负二老寄托。”潘素问摇头起身,跨出门去,“濯儿,你如今孤注一掷,我拦不住你。哪天,若是真到了绝地,回来罢,累世簪缨的功勋可以舍,却不能舍了吾儿。”
潘濯回过神来,眼前已经远远看得见城门了,于仲仪转头道:“潘兄,白大人近旁的那位,下官看着颇眼熟,只叫不出名来。”潘濯笑道:“那位是刑部主事陆含章,与我同科的。”又听于郎中道:“这却是听过,才受了圣上的封赏罢,与潘兄一般的青年才俊。那两位大人怎的不在城门相送?”
前面景昭道:“若在城门送,于大人岂不是听不到这《阳关》了。”于仲仪笑道:“如此一来,下官算是借了殿下与潘兄的光,白听了一曲。”
城门下列着许多人,队前的将官开始勒缰下马。
景熙向前迎了一步,似笑非笑举杯道:“二弟,为兄替父皇送你来了。”景昭端了一旁呈上的玉卮,面向禁宫道:“父皇恩重,儿臣替将士们谢过。”又向景熙道:“皇兄厚意,为弟先干为敬。”语毕一饮而尽。
景熙道:“二弟此去,定然旗开得胜,”朝一旁看了眼,“何况又有潘濯和于大人两位国之栋梁相助。”
潘濯笑道:“泰王过奖,能为朝廷鞠躬效力,乃是我等臣子之福。”景熙刹时面如寒霜。于仲仪不明所以,也随道:“泰王殿下放心,我等定然尽心尽力,不负陛下重托。”
景熙身后的朝中诸人这才纷纷上前,一阵寒暄,此时才有了些许送别的意思。
将行时,周未晞忽地握住潘濯的手腕,看着他道:“……我不便多言,京中的事自会尽力,子渊保重。”潘濯抬手覆上他的手背,笑道:“渐黎也要多保重才是,朝中事多,老师年纪也大了。”两人静默了一息,余光忽看见一人,“子澶!”
潘泱一直不远不进地看着,此时只得上前。潘濯迎上几步,攥住他手,轻道:“大哥一直未能尽长兄之职,对不住二弟,以后莫再孩子脾气;此一去,更不知何时能再与爹娘尽孝,此时……便要托与子澶了。”说罢松了手俯身一揖。潘泱听见爹娘二字,脸色顿时寒下来,却终是点头道:“嗯。”
将官们陆续归队,潘濯顿了顿,转身上马。握住缰绳再看去,众人已在行礼告别,又抬手一礼,凝目潘泱道:“二弟,保重。”潘濯嘴唇动了动,还是开了口道:“……大哥保重!”潘濯笑着点头,又朝周未晞摆摆手,驱马前行,再不回头。
城门外,是一片黄土荒烟。再没了城中的馋谄算计,勾心斗角,也没了城中的粉黛繁华,富贵风流。景昭回头微笑道:“怎样,可是后悔了么。”潘濯驱马上前几步,笑道:“正是一酬壮志之时,你说笑么。”
不远处,玄甲军士肃然挺立,整装待发。
启佑九年十月十四,金州失守,守将广武将军赵显之率部渡洵江,退守南岸涪州。副将殷罗、齐康年战死,军几没。
十月十九,靖王景昭率八万援军抵达涪州。
廿一,乌库集十万部,据金州,渡洵江,久攻不下,汉夷各折近万。
廿三,靖王率六万余夜渡洵江,广武将军率三万余东出涪州,共击金州。后五日,金州下,血流漂杵。
十月廿八日,乌库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