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幼儿教育之父:陈鹤琴传-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最好的机会。什么言语,什么习惯,什么道德,什么能力,在儿童的时候学习最快,养成最易,发展最快。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 儿童心理之研究(3)
●儿童期就是接收文化的时期。因为###的学习能力,没有儿童期的大,几千年来文化的传递实在是儿童期的功用。对于个人而言,儿童期就是可塑性的意思。人类的动作大概是靠后天的培养,人类的知识完全是靠后天的学习。人类的知识愈高,能力愈大,所做的事业愈广,所发明创造的东西也愈多,社会的文化因此也就增高了。因此,环境愈复杂,儿童期愈长,学习的机会愈多;学习的机会愈多,天赋的智力发展愈快,然后才可以适应复杂的环境。所以人的儿童期实在是预备适应环境的重要时期。因此,儿童期的教育是重要的。
  ●儿童期对于社会方面和家庭方面的意义。儿童是一种家庭化和社会化的主要分子,也是一种改进家庭、改进社会和促进文化的原动力。《陈鹤琴全集》,第一卷,第60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11月。关于如何实施儿童期的教育,《儿童心理之研究》详尽论述了儿童身体发育成长各阶段的身体特征,引用国外科学家的测验方法,分述儿童的视力、听觉、触觉机能的发育和感应过程;又对儿童动作发展做研究,从儿童的口、头、手、臂、腿、足各身体部位的作用到儿童对坐、立、爬、走、跳能力的学习,再谈到模仿力、暗示、游戏、玩具、好奇心和惧怕、哭与动作的抑制、知识、学习和言语、美感、儿童绘画、思想、道德问题、男女性的分别、特殊儿童的耳聋和口吃等在儿童期各阶段的特征和对儿童身心发育、成长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通过对这些几乎囊括儿童生理、心理发育各方面和学习、教育方法的分析、论述,陈鹤琴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儿童观”的问题。
  自十###世纪后,儿童学作为现代心理学的重要分支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1762年卢梭的《爱弥儿》出版,书中称儿童本性是善良的,社会是万恶的,呼吁“竭力革除不懂儿童心理和摧残儿童故有灵性的教育”,“使儿童本性得以自由发展,脱离万恶教育的束缚”《陈鹤琴全集》,第一卷,第494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11月。。1826年福禄培尔的著作《人的教育》(Die ManschenEsziehung)出版。“这种研究,也是因为要求一种儿童精确的心力发展和程序,作为制裁教育的依据。”②③《陈鹤琴全集》,第一卷,第495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11月。1828年奈克尔?德?邵休尔所著《前进的教育》(Edueation Proqressive)第一卷问世,书中详论4岁以内的儿童心理,4年后该书第二卷出版,详论4岁以上的儿童心理。“奈克尔研究儿童的目的,不过要晓得儿童道德心能的发展和历程而已。在他的观念中,也以为儿童是将来的###。”②对于这些研究,陈鹤琴评价道:“从卢梭以及到奈克尔所有的研究,其焦点都是要谋教育儿童适当的根据,所有的发表大抵缺乏科学的精神。”③进入20世纪后,尤其在美国,心理学家们对儿童心理与儿童教育的研究大大发展,出版了许多学术著作,代表人物包括克伯屈、雅各比、桑代克、霍甘等。
  1921年,陈鹤琴在《新教育》杂志第三卷第二期撰文《儿童心理及教育儿童之方法》。文中开宗明义:“我们为什么叫儿童穿起长衫来?为什么称儿童叫‘小人’?为什么不准他游戏?为什么迫他一举一动要像我们###一样?”“假使我们要收教育的良果,对于儿童的观念,不得不改变;施行教育的方法,不得不研究。”《陈鹤琴全集》,第一卷,第1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11月。西方近现代心理学中儿童学研究的科学成果和陈鹤琴对中国儿童心理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实验,是陈鹤琴倡导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的基础。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一 儿童心理之研究(4)
陈鹤琴将儿童的特点,归纳为“四心”,即好动心、模仿心、好奇心、游戏心。他认为,“好动心”是儿童得到健康发展“要紧的利器”,应当给予儿童充分的机会,使他们得到适当的刺激,“使他多与万物相接触才好”。“模仿心”的价值在于,“做父母的要格外留意,因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能影响他们的儿童”;“做教职员除了要以身作则之外,还宜养成纯美的校风,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模仿”。他十分强调环境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并引用了柏拉图的名言:“好奇心是知识之母。”他批评旧式学校说,“儿童一到学校,就受注入式教育,没有发展好奇心的余地”。“总之,好奇心是儿童学问之门径,吾人不得不注意的,不得不利用的”。“游戏心”是儿童的天然本能。“近世教育利用这种活泼的本能,以发展儿童之个性与造就社会之良好分子。”他指出:“吾国社会对于游戏不加注意,甚有以为学校不宜让儿童游戏的。普通人常以游戏为顽皮。”关于游戏的好处,他列举了四种:(1)发展身体;(2)养成公民应有的品质;(3)能使脑筋敏锐;(4)为休息之灵丹。《陈鹤琴全集》,第一卷,第6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11月。
  陈鹤琴所提出的“儿童观”:(1)儿童不是“小人”,儿童的心理与###的心理不同,儿童时期不仅作为###之预备,亦具他的本身的价值,我们应当尊敬儿童的人格,爱护他的烂漫天真。(2)儿童秉性好动,我们不要仍旧用消极的老法,来剥夺他的活泼天性,必须予以适当的环境,能使他充分地发展。(3)我们教育儿童,亦当利用他的好奇心。好奇心为知识之门径,我们当利导之。我们有些父母常常摧残这点好奇心,禁止儿童“多嘴”、“饶舌”,这实在令人痛恨之极。(4)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游戏具种种教育上的价值,我们更加宜利用的,但是我们也要明白这个游戏是随年岁而变迁的。总而言之,我们应研究儿童的心理,施行教育当根据他的心理才好。《陈鹤琴全集》,第一卷,第9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11月。陈鹤琴是一位和蔼可亲的教育家,他对儿童教育十分耐心,循循善诱。一天,陈鹤琴看到有一个儿童总习惯于用左手写字,老师要他改用右手写,一直没做到。陈鹤琴就对这个孩子说:“你会用左手写字,大家都不及你,真了不起!但是大家能够用右手写字,而你不会,那你就不如人家了。假如你也会用右手写,两手都会写,那你就是第一个大好佬了!”不久,这个孩子就会用右手写字了。又有一次,一个青年请求陈鹤琴介绍做小学教师。陈鹤琴给了他一枝铅笔和一张纸,叫他写下自己的姓名和履历。这个青年刚拿起笔,习惯性地把铅笔尖在舌头上蘸蘸湿。陈鹤琴摇摇头,他认为,这样不讲卫生的习惯会将孩子带坏的。
  陈鹤琴还根据对一鸣的观察与研究,编成《儿童研究纲要》,作为东南大学及江苏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讲授儿童心理课的讲稿。他经常把一鸣抱到课堂上作示范和研究对象。一鸣发育得很好,在众人面前不怯生,又学步,也能够咿呀学语;当看到大人对他笑,他就跟着笑;大人教他说简单的话,他也跟着学;他的小手里拿着铅笔,走路的姿势也很逗人喜爱。陈鹤琴讲课时,经常举出许多生动的实例,课堂气氛活跃,深受学生欢迎。陈鹤琴的研究和实验始终得到妻子耐心的帮助与配合,他曾深情地写道:对于我的妻子雅琴,我也非常的感谢;若没有她的耐心协助,那我虽有试行家庭教育的热诚,恐也不能见诸事实。《陈鹤琴全集》,第二卷,第676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4月。当代学者、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对陈鹤琴的著作作了评价,他称“这是我国儿童心理学的一本开拓性和奠基性的著作”。他写道:1949年前在我国心理学史上,陈鹤琴是一位作出开创性贡献的儿童心理学家。可概括三个方面:
  《儿童心理之研究》是中国儿童心理学开拓性著作。不但在1949年前一直是一部权威性的著作,就是在今天,他的研究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儿童早期发展的追踪研究是一个典范。在陈鹤琴之前,我国尚无心理学家对3岁前婴儿时期的心理发展作过这样完整的追踪研究,从而使他的研究成果更富于科学性、明确性。
  坚持把儿童的心理研究和儿童教育实际紧密结合;使儿童的心理研究为社会实践服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