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孔明灯!谁有这么大本事?莫非我眼睛花了?”醉鬼用力揉揉眼睛,再次观望,发现更多的孔明灯从空中飞过来,顺着刚起的春风,向北,再向北。
一个燃烧尽里边蜡烛的孔明灯从半空坠落,被醉鬼顺手拣起。借着少年手提的纸灯笼,醉鬼读出了灯壁上的宋书:“驱逐鞑虏,恢复大宋。”
酒鬼吓得一哆嗦,手中的孔明灯掉在了地上,看看四下无人,又小心地拣了起来。他脑子里的酒意全被吓尽了,目光转向灯壁的另一侧,看到的是一支民谣,“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才罢手……”
酒鬼用袖子将孔明灯擦了擦,小心翼翼地收进了怀里。
那一夜,汀州、建昌、抚州、赣州,无数与福建路交界的城市上空,都出现了精彩的灯火。拣到灯笼的人奔走相告,有人说是孔明灯,有人却说是神仙不甘心人间没有了上元节,特意洒下的火种,大街小巷,各种说法莫衷一是。
七台山上,文天祥亲手将萧资等人制造的最大一个灯笼点亮。绸布做的灯笼受了热,拖着块黄缎子,摇摇晃晃地升到了半空。
三尺余长的黄缎子上,书写着文天祥亲笔题的几个大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他在文忠记忆中读过的最精彩的一个句子。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四章庙算(1)
(一)
大雪,纷纷扬扬,将华夏大地盖上了一层银白。原野间残破的古城和地面上尚未干涸的血色都被这一片白色湮没,还原为混沌之初的苍茫。仿佛那些屠杀,那些破坏,从来就没发生过,今后也没有人会回忆起。至于史家,他们只会记录帝王和名将的丰功伟业,至于垫在这些丰功伟业下的白骨,他们没时间去关注,也不在乎。
几点粉红从茫茫的雪幕中倔强地探出来,那是早春的梅花,带血的冻脸迎着刺骨的寒风,在白雪中展示着生命的顽强。也许转瞬就零落黄泥,但它们毕竟曾经骄傲地绽放过。
一阵马蹄声由远而近,送信的北元骑兵们飞身下马,闪进路边的驿站,利落地从驿站里牵出另几匹良驹,身子一翻落于马上,紧夹几下马肚子,冒着风雪继续向北飞奔。
被强行派差的驿卒哆哆嗦嗦从马棚里走出来,抹去一把因为刚才怠慢被元军士兵打出来的鼻血,牵过被遗弃在门外的驿马,蹒跚着向驿站内走去,双脚迈过驿站的门槛儿,愣了愣,想起什么事般转出门来,望着元军骑兵消失的方向发呆。
突然,老驿卒笑了,仿佛看到了什么值得开心的事情,哼着小调掩好了驿站的门。刚才那群野蛮的鞑子是从南向北去的,带着紧急军情。只要这驿道上的军情一天没断,就说明那个人还在抵抗;只要那个人还在抵抗,大宋就不能算亡国。
八百里军情,从福建一路送到大都。大元皇帝忽必烈接到战报,当时就掀翻了桌子,气急败坏的咆哮声,站在高粱桥西边都能听见。酒徒注:元大都的皇宫在今北京偏西,不在紫禁城。
忽必烈无法不生气,歌颂大元朝武功的《平宋书》已经完成了三年,以灭宋为名进行的举国狂欢也过去了一年半,去年自己亲自降谕中书省,向海外各国宣布,宋已亡国,国都也改称杭州。可令人难堪的是,那个被宣布灭亡了的宋朝还倔强地存在着,飘荡于海上,愿意割地为臣属小国,却不肯接受覆灭的命运。更可恶的是那个大宋丞相文天祥,居然在被击溃倒后几个月内又爬了起来,一战而下邵武。
皇宫里的地毯太软,暴怒的脚踩上去,立刻陷下一个大坑。敦实的忽必烈被自己绊了一个趔趄,暴怒地跳起来,走到墙边抽出马刀,将地毯砍碎,跺了几下,一脚踢进了炭炉。浓郁的烤羊毛味道充满了屋子,被吓得大气都不敢出的太监们想将地毯从炭炉里扯出来,又怕祭了皇帝手中的宝刀。斜着身子,贴着墙根,手脚不知该放在什么地方。
“都给我滚,没用的奴才!”忽必烈以刀尖指着太监们骂道。小太监们如蒙大赦,抱头鼠窜而去,生怕跑得慢了,遭受与地毯同样的厄运。
“没用的东西,朕白养了你们!”忽必烈怒吼着,一刀复一刀拿面前不知摆了几百年、经历了几朝皇帝的紫檀木书案撒气。猛然一刀剁得太狠,刀刃卡进了木案中,拔了几下,没拔出来,皇帝的眼睛立刻冒出了红光。
“来人,将这个没有用的书案拿出去烧了,这把刀拿去化铁!”伴随着忽必烈的咆哮,太监们“滚”进养心殿,手忙脚乱地抬走书案,更换新的地毯,更换新的炭炉。冷风透过毡门帘儿的缝隙卷着雪花吹进屋子,让人的精神为之一振,烦躁的心也渐渐开始平复。
忽必烈发泄过了,倒背着手走到宫墙前。正对着他的那面墙悬挂着一幅比例偏差甚大的大元全域图,大都城画在图的中心,西域和海外各国群星捧月般围绕大都城,做俯首状。在这种人为改变比例的地图上,邵武军不过是一个芝麻大小的黑点儿。但是,此刻这个小黑点在忽必烈褐黄色的瞳孔中是那样的刺目。久经战场的他,凭借本能嗅到了千里之外的威胁。
不能让文天祥率领的抵抗力量继续存在,因为这支力量存在一天,天下的宋人就不会放弃心中的希望。而这不灭的希望,对于刚刚建立的大元帝国将是致命的威胁。伴随着蒙古军铁蹄而诞生的大元皇朝不稳定,抵抗之火不但来自江南,也来自塞外,包括蒙古人起家的哈尔和林一带,都是一座暂时平静的火山,随时酝酿着一次剧烈的喷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四章庙算(2)
当年为了夺取汗位,忽必烈弃成吉思汗为黄金家族定下的约法而不顾,亲自带领南征兵马打进了蒙古人在草原上的都城哈尔和林,经历四年血战,将自己的同胞弟弟阿里不哥击败后毒死。这种霹雳手段告诉窥探汗位的人一个道理:实力就是一切。
谁的力气大,谁就可以不顾祖宗关于继承权的约法。黄金家族再不是当年团结在一起的一捆箭,而是一窝子互相敌视的狼。
如今的草原,西域的术赤系的子孙已经宣布脱离,再不受家族的束缚。西北,窝阔台的孙子海都也自立了伊力汗国,随时准备打着为阿里不哥报仇的名义挥师东进。哈尔和林一带,年老的蒙古贵族们虎视眈眈,只要忽必烈的行为稍有闪失,他们就会再次举行忽里勒台,推荐出一个符合他们理想的统治者来。乃颜、莫哥,凡是支持忽里勒台制度,且拥有黄金家族血统的人,都是上好的人选。
忽必烈需要盖世武功来证明自己比阿里不哥更适合这个汗位,所以在夺位后才大举南下,以近千万人的尸体铺平了一统天下的道路。一旦宋朝灭亡,就意味着他完成了蒙古人几十年未完成的伟业。面对背后那些蒙古贵族的指责和非难,忽必烈就可以冠冕堂皇地说一句:“我,黄金家族的继承人和荣誉传承者忽必烈,不经忽里勒台的推举而称汗,毒死同胞弟弟阿里不哥,为的是整个蒙古族的繁荣!”
对于崇尚武功的蒙古人来说,这踏平天下最繁华之所的功劳,足以掩盖破坏成吉思汗以来的约法、屠戮自家城池的罪过。
即使后人用忽必烈自己独创的蒙古方块字撰写历史,也会把杀弟逼宫的事情,描写成当年唐太宗杀兄逼父一样的小节,说不定还要加上对他当时如何刚毅果敢的描述。
而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宋朝灭亡的基础上。所以,忽必烈宣布宋朝灭亡的消息才那样迫不及待。但前方将士送回来的战报显然让忽必烈大失所望,几路大军一齐南下,耗资数百万,非但没将南宋小皇帝捉来,反而延误战机,让文天祥死灰复燃。
腊月,文天祥入邵武,阵斩新附军都督黄去疾。正月,文部大将邹窜入汀州,袭扰各地,汀洲府留守的新附军人数是对方数倍,居然躲在城中不敢野战,任由邹一个月内将汀州境内的银坑、金矿劫掠一空。福建副参政知事王积翁是个软蛋,带了两万人马去回夺邵武,走在半路上,听说土匪陈吊眼要进攻福州,慌慌张张掉头又跑了回去。离邵武最近的建武军统军万户武忠发来的奏折最有趣,居然说文贼窜入福建,作为江西将领,没有皇命,他不敢越境攻击,请忽必烈下旨定夺。
“笑话,朕下旨允许你越境攻击,你就敢攻击么?”忽必烈转过身,抓起统军万户武忠的折子,揉成一团,扔进了刚刚换来的白银炭炉里。绢纸奏折被木炭点燃,火焰照亮忽必烈鹰一样锐利的双眼。
忽必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