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活一般,用铁钳子翻动铁料,均匀地在熟铁盘的另一面又淋了一层生铁液。
黄崖洞,另一个世界的文忠,就这样一点一滴浇铸着抗战胜利的希望。时空虽然不同,但其中那份家园破碎的悲愤,却是同样。
取出铁料,煅打去渣,再入炉,再灌生铁水,再煅打。两灌之后,文天祥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低声对萧资吩咐:“好了,拿去淬火后试试,看比你的百炼钢差多少。”
“我来!”没等萧资动手,有个年过六旬的老汉跳上前,毫不客气地用铁筷子将钢团夹走,分开众人,一溜烟跑到山溪边,将钢团伸进了一个淬火用的泥坑里。
“嗤……”白烟四起,遮住了工匠们兴奋的目光。
文天祥抬起头,看到一大群年轻人围住了溪水,年龄有老有少,穿着福建百姓常见的打扮,不知道是什么来头。
“丞相,陈将军回来了,”刘子俊俯在文天祥耳边,低声解释,“陈将军从邵武军(福建邵武)那边回来了,带回了几十个工匠。那个老先生姓林,是工匠的头儿。”
“见过丞相,”陈子敬满脸风尘,依旧一身出家人打扮,“我刚才见大人忙,所以没敢上前见礼,请大人恕罪。”
“免礼,军中别客气,路上顺利吗?收获如何?”文天祥顾不上再看自己辛辛苦苦灌出来的钢材是否成功,拉住陈子敬,急切地问。
“唉,一言难尽!”陈子敬叹息了一声,神情有些黯然,“咱们在江南西路一败,各路豪杰相继败了下去。张世杰大人派兵进攻泉州,没攻下来,听说鞑子的援兵到了,匆匆忙忙从水路撤了军。大宋主力一走,各地又陷入了鞑子手中,有些地方的大户怕鞑子来了屠城,将大宋的守将给刺杀了,提了人头赶着请降。”
“无耻!”工匠们闻言大怒,愤愤地将手中的铁锤碰得叮当直响。
陈子敬看了他们一眼,继续说道:“很多原来跟着咱们干的地方官见风使舵,都降了北元。积极响应大宋光复的那些豪杰与士绅,多半被地方官捉去杀了,说是为了避免鞑子头嗦都发怒。汀州的守将黄去疾,带着两万新附军,和鞑子一块杀进了邵武,到处烧杀抢掠,比鞑子还无耻……”
这就是我大宋啊,当官的喜欢投降、做奴才,而那些从没在朝廷里拿到什么好处的士绅和百姓,反而争先恐后地为国献身。文天祥愤怒地想。山风从天边吹来,夹杂着万里腥膻。
“万里膻腥如许,千秋忠魂何在?”杜浒仰天长叹,拳头节捏得格格之响。几个士兵听得真切,瞪大了血红的眼睛。文天祥曾经在剑州驻扎,陈子敬说的这些地方,是很多士兵的故乡。
“兀那书呆子,你叹气什么,叹能把鞑子叹走么?他们现在如此得意,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说不定哪天败落了,就被咱大宋百姓一人一块砖头砸回大漠去。”一个洪钟般的声音打断杜浒的叹息。那个抢了文天祥冶炼成果的林老汉不知什么时候又转了回来,双手搬着冷却完的钢块,没大没小地冲文天祥说道:“这位大人,怎么称呼,您这灌铁成钢的手艺,教给我行么?”
“行!”文天祥爽快地答应了一句,使了个眼色,制止了刘子俊等人的发作。走到灌炉边,从炉子的堆砌开始给老汉比划。
“这文丞相,真是越来越让人摸不透。”刘子俊看着文天祥忙碌的背影,连连摇头。
“大人从昏迷中醒来,已经变了,”陈子敬笑着说道,满脸崇拜,“你们别瞧那个老头子不起,他可是方圆几百里最好的铁匠、宝积铁场的镇场祖师爷!文大人这样推心置腹地对他,还怕他不带着弟子,为咱们打制军械?”
第二章百炼(12)
闻听此言,刘子俊重新打量了老汉一遍,将信将疑,“老人家多大年纪了,能跟得上咱们行军打仗么?”
“六十九,但是好身手,是个练家子。鞑子头儿页特密实攻破了劭武军,老人家不愿意给蒙古人当狗,带着徒弟们反了出来。这次我带人推了铁料和泥炭上山,黄去疾那个汉奸派了一队狗腿子来追,被老汉抡起铁锤砸翻了四个,剩下的呼啦一声,全跑了干净。当时老人家那个威风,估计黄汉升在世,也不过如此。”
好汉子!杜浒打心底赞了一声,可偌大江南,林老丈这样的豪杰有几个呢?页特密实不算什么名将,麾下只有三千多蒙古兵和少量西夏人,可为虎作伥的黄去疾却带了两万新附军。
炉膛中的熟铁盘再次变黄,文天祥钳起生铁条,均匀地浇了一层铁汁在熟铁上。林老汉目不转睛地瞧了一会,啧啧赞叹:“好手艺,好手艺,不知大人是从何处学来的?”
“书中,南北朝时,已经有人这样炼过钢,我只是局部做了些改进。”文天祥头也不抬,心思全放到了观察铁条的火色上。
“是三卷天书吧,文大人?”林老汉狡黠地冲文天祥挤了挤眼睛,显然,通过刚才杜浒等人脸上的表情,老人已经知道了传授自己灌钢术的是当朝宰相文天祥。这番装疯卖傻,试探的成分远远高于学艺的成分。
“没天书,那是谣传。”文天祥的解释在众人耳朵里,听起来像欲盖弥彰。林老汉会意地点点头,不与文天祥在天书问题上纠缠。低着头拉了一会儿火,又悄悄地问道:“文大人,天书上说了没有,咱大宋,会亡么?”
文天祥被问得身体一震,铁水偏了偏,落到了炉墙上,溅出几点飞花。大宋会亡么?在梦中的记忆里,一年半后,世间再没有大宋这个国家存在。
可如今,有了百丈岭上这伙男儿,大宋还会亡么?文天祥问着自己,眼神渐渐迷茫。如果自己真的可以改变命运,那后世的历史书中,会留下怎样的一笔呢?倭寇入侵的悲剧会不会按原来的历史上演?没有了文忠,自己上哪里得到这份记忆,没有这份与众不同的记忆,自己又凭借什么拨转历史的车轮……
这个悖论好复杂,复杂到文天祥一时忘记了手中的火钳。生铁块已经融化殆尽,眼看着这次灌钢就要失败。
“老汉我没别的意思,黄土埋到脖颈子的人了,不想给鞑子当狗,你不方便说,我就不问了。”林老汉误解了文天祥的表情,声音里带着隐隐的绝望。
“书上说,只要世间还有一个站着的大宋男儿,大宋就将永远屹立不倒!”文天祥抬起头,望着林老汉和一干工匠的眼睛,郑重地说道。既然老天给了他另一个世界的记忆,他就有信心用这段记忆来改变整个中华的命运。
谁道万里膻腥如许,中华自有雄魂!
炉膛里,铁水在钢材上沸腾,升华,一块钢坯渐已成形。
(三)
“我主保佑虎里迷……”探马赤军千夫长虎里迷低低地祈祷了一声,关住了卧室的门。走到墙边的暗格前,用还带着女人体温的手,扭开了暗门。
数百块银锭发出迷离的光,晃花虎里迷的眼睛。银子和女人,是他的最爱。蒙古人强大而粗疏,宋人精细却懦弱,江南大地,处处是虎里迷这种大食人发财的好机会。
前辈蒲寿庚已经做出了榜样,卖了泉州,用三千多颗赵氏子孙的人头换来了江南西路参政职位和大元海上贸易代理权。同样作为大食人,虎里迷不能比自己的同胞做得太落后。好不容易花钞票谋得了太平银场的管理权,他要把权力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建昌军再次被李恒收复后,太平银场的存银全部归虎里迷清点,这可是个实实在在的肥缺。文天祥败得太快,银场的收入几乎原封不动地封在库里,虎里迷一到任,先派心腹将炼好的银锭搬到了自己府邸。
“蒙古人笨,一万四千两银子,只上报一半给他们,剩下的,嘿嘿……”虎里迷打着如意算盘,面孔被银光照得雪亮。江南繁华,虽然被元军铁骑蹂躏过了,剩下的地方也比虎里迷走过的其他国家秀丽。他是万里迢迢乘海舟辗转来大宋发财的大食人,没料到,刚下了船,就遇到发财的最好机会——战争。蒙古人不擅长理财,对汉人又本能地不信任,所以,像虎里迷这样的大食人就成了抢手的宝贝。他们擅长理财,懂得鉴别珠宝的古董,懂得讨好上司,收买敌方将领,打通关节,转手战利品。血海中,处处闪动着他们发财的身影。
第二章百炼(13)
修造府邸,买女奴,打点上司,派心腹族人跟在元军后边购买战利品,发战争财,虎里迷计算着,看着一条银子铺就的路在眼前闪光。有了钱,还可以置办大海船,去麦加朝圣,还可以去南洋购买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