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沧桑-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帝国沧桑》序
薛荣年,男,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裁
  百年前,同光兴盛、洋务运动将晚清封建王朝推上了资本巅峰。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大清帝国被彻底推向了灭亡的深渊。
  百年前,帝国资本,一幅惊醒动魄的画卷……无序扩张之中愈渐迷失了方向;国际资本陷阱重重,蛮横侵入;股市泡沫、楼市泡沫、生丝泡沫,金融风暴隐忧不绝,轰然落幕。
  百年前,官场商界,豪杰人物风云际会……慈禧太后、光绪皇帝、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沈宝桢、刘坤一、何璟、盛宣怀、胡雪岩、徐润、唐廷枢、朱其昂、郑观应,纷纷卷入了晚清资本漩涡。人物的命运交织着历史的步伐,多少无可奈何的妥协,多少束缚中的抗争,多少举足轻重的更迭,一场操纵与###纵的博弈。
  关于百年前的大清帝国,多少人欲一探究竟。然,视角不同,风景各异。《帝国沧桑》独辟蹊径,曲径通幽,却最终豁然开朗。它重现了1872~1911年间的晚清王朝的资本市场,以生动的笔触对一系列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深刻剖析,去解读在中国资本市场的萌芽期,国家(朝廷)、官僚、商人、洋人、民众之间,各自扮演着的角色。其披露的历史真相令今天的资本市场中人震惊错愕,原来百年之前的商人及官僚们资本运作的手法早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于是乎,我们终于窥见晚清中兴究竟如何走向了甲午战争的失败,洋务运动怎样走向了北洋海军的失败,在晚清朝廷遭遇政治、军事、经济彻底崩溃的后面,金融资本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怎样地发挥着作用!
  自2008年始,美国次贷危机恶性膨胀,华尔街投资银行被并购、接管甚至破产,金融风暴在全球迅速蔓延、恶化,全球股市大跌,继而虚拟经济恶疾开始向实体经济蔓延。受国际投资市场、美国经济衰退等原因的影响,中国的资本市场也面临太多压力,摇摆不定。股市震荡、楼市高企、物价飞涨、金价攀升、人民币升值、工资贬值,金融的潘多拉墨盒让市场眼花缭乱,全球的金融危机让我们迷失了方向,到底是经济的内在体系崩溃还是另有国际阴谋?百年之前的欧洲,为了转嫁危机,就将罪恶的手通过资本通道伸向了风雨飘摇的晚清。
  谁能保证,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之中的主要隐患,不会来自于一个看不见硝烟的资本战场?谁能保证,西方强国为了解己之困,在经济领域,联手设计阴谋,以金融战争攻击中国这艘已经起航的经济航母,令中国经济发展改变航向和航程,如同百年之前的“金融之殇”?中国的经济会被美国经济拖垮吗?面对这一场金融大海啸,我们正准备实现的“大国崛起”的梦想是否会戛然而止?
  《帝国沧桑》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今昔会否惊人的相像。中国官僚和资本家、股份制改革、内幕交易、金融骗局、国家诚信缺失等等,带领我们找到了当今中国资本市场的成长基因,让我们在一个更为悠长的历史宽度与广度中审视中国资本市场的波诡云谲。读罢全书,你会发现,大清帝国所交的学费和金融沧桑正是今日之鉴。
  作者李德林,是一位颇具才华而又勤奋努力的青年专业型作家,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名新生代作家,这个生于充满幻想的巴山蜀水的年轻人,文笔犀利,视角独特,写作风格大胆务实且注重专业题材,曾经撰写了多部颇具影响力的文章和作品,被海内外媒体广泛转载。此次《帝国沧桑》的问世让我们又从全新的角度去认识这个青年作家的不同侧面,从他的作品里让我们更加充分地了解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也让我们认识到历史在发展的进程中往往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对业内人士更好地运作资本市场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吸取不好历史教训,往往意味着重蹈覆辙。了解、学习、研究——或者说是重读——历史的最重要目的,在于以史为鉴、温故知新、不重蹈覆辙。
  

帝国沧桑目录
晚清金融风暴幕后的隐秘历史
  风云激荡的晚清改革开放
  波谲云诡的帝国金融棋局
  一个飘雪的早上,大清帝国的朝堂上一份奏章如惊雷炸响,一场你死我活的资本博弈华丽开场。从帝国实权掌控者慈禧太后到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状元迷恋资本、狂炒股票,大清王朝陷入了资本迷宫。变异的资本如同恶魔幽灵成为大清王朝的毒药,在封建王朝的肌体里迅速地扩散。###的内阁制度,愚蠢的资本决策,将大清王朝彻底推向了覆没的深渊。
  第一章:绝命招商局
  A.1872资本封喉
  B.招股幕后博弈
  C.鲸吞洋船大鳄
  D.致命的多元化
  第二章:滴血的股票
  A、1883金融风暴
  B、帝王资本迷途
  C、疯狂的状元公
  D、改革大师慈禧
  第三章:王朝颠覆者
  A、龙旗下的劫难
  B、帝国汉阳谍战
  C、狂乱的年轻人
  D、王朝的颠覆者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872资本封喉(1)

  1872年1月23日,紫禁城北风狂卷。
  寅时三刻,蒙蒙胧胧的夜色还笼罩着皇城,内阁大学士宋晋坐在朝房的茶几边,从怀里摸出怀表看了看,这个时候帝国皇帝同治还在梦中。旁边的大臣们围在一起闲聊,这时候门上的棉布风帘掀起来了,直隶总督兼署北洋大臣李鸿章一步跨进来,身材魁梧的李鸿章将官帽摘下来,轻轻地抖了抖,接着又抖了抖身上的沙尘。朝房顿时热闹起来。“听说左总督在兰州的制造局办不下去了,要跟洋人借款。”宋晋瞟了一眼说话的一进京述职巡抚,嘴角咧了咧,不远处的李鸿章泰然自若,宋晋不禁打了一哆嗦,摸了摸放在左袖筒里的折子,还带着自己的体温。
  卯时的钟声响起来,一名太监掀开了风帘,李鸿章走在最前面,宋晋跟在李鸿章的身后。群臣鱼贯而入养心殿,还没有亲政的小皇帝同治哈欠连天,帘子后面的西太后慈禧轻轻地哼了一声,同治皇帝顿时规规矩矩地坐端正了。没等李鸿章说话,宋晋就走出群臣之中,上奏小皇帝,要求内阁否决福州船政局昨日的拨款请求,并宣布马尾船厂停止造船,由于连年造船,马尾船厂经费已拨用致四五百万两,“糜费太重”,两次鸦片战争已经结束,太平军匪患也已经剿灭,因此朝廷不必在传统水师木船外再造轮船,增加巨额费用,尤其是在财政如此紧张之时还“殚竭脂膏以争此未必果胜之事,殊为无益”。宋晋说着说着瞟了一眼旁边的李鸿章,李鸿章脸上毫无表情,宋晋微微地抬了抬头,同治皇帝在龙椅上百无聊赖,这都是###的皇权制度将这么小的娃娃给折腾的,按照康熙乾隆老祖宗的规矩,大清皇帝必须勤奋,只要没有病的起不来,每天都要坚持早朝。宋晋说完了最后一句话:江南制造局跟马尾船厂一个模式,都应该关门。
  旁边的李鸿章眉宇一颤,整个朝堂炸开了锅,宋晋这简直就是打李鸿章的脸,天下人都知道,江南制造局是李鸿章跟大清帝国的再造者湘军领袖曾国藩创立的洋务样板企业,将江南制造局关门岂不是否定了李鸿章的洋务功绩,没有了轮船,也就否定了李鸿章提出的海防政略?宋晋这一棍子简直就是当头一棒,马尾船厂是左宗棠在1866年创办,当年左宗棠提出马尾船厂可以生产军民两用轮船,五年三百万造船十六艘,五年过去了,马尾船厂的费用已经达到三百四十万两,造船六艘,现任的船政大臣沈宝桢昨日上书内阁,要求朝廷拨银四百万两以上,现在朝廷的银子年年都要划拨给西方的列强用于赔款,哪里还有银子造船。李鸿章很镇静地走出群臣班列:“启奏皇上,宋大学士所说在理,造船应该停止。”
  同治皇帝一听来了精神,这个李鸿章是不是脑子有毛病,马尾船厂他可以不管,可是宋晋明明连江南制造局也给参了,有点血性的男人这个时候肯定跳出来将宋晋批的体无完肤,就这智商还能担当拱卫京畿重任的直隶总督兼署北洋大臣,简直是开玩笑,不知道自己的老娘慈禧太后老眼昏花还是脑子发热,居然选了这么个人进入中央领导阶层。朝臣们的目光都齐刷刷地盯住李鸿章,纷纷摇头不解,宋晋也很惊讶地看着李鸿章。同治皇帝觉得事情有点不对劲,李鸿章能一步步进入国家领导人行列,不可能很愚蠢,之前听六叔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