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一日不落帝国-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守忠,你不是接触高官最多吗?你从宰辅们口中套出来的数据只能做个参考,但是你对社会基本面的了解是我们当中最强的。说说你对现阶段最迫切的工作有什么看法吧。”李基点名叫赵守忠爆料。

    “我先把数据公布下,赵宋官方数据现在境内户口近1800万户,人口9142万人,相对于建国时一百年增长了5。6倍。我们收集的数据显示实际户数约2100万户,人口数1。274亿人,相对于建国时,一百年增长了7倍。赵宋官方数据现在境内可耕作土地数4。71亿亩(现代亩,而非宋制亩),相对于建国时,一百年增长了1。6倍。我们收集的数据显示实际可耕地7。33亿亩,相对于建国时,一百年增长了2。44倍。

    也就是说一百年的时间内官方数据统计人均土地数从20亩左右下降到5。15亩,也就是说土地相对于人口rì益稀少。地价和农业资源越来越贵,粮价也随着人口增长而稳步上升。土地兼并严重的程度可以说达到顶峰。

    户口分五等按一户5人算,一二等算上户地主,一般超过百亩土地,人均土地超过一百年前,三等的中户有五七十亩土地,算是富农和自耕农上层。交税哪怕只交一文钱的也算主户,税钱五百文以下土地五七亩的五等户和税钱一贯钱到五百文之间土地三五十亩的四等户之类的下户只能算自耕农和部分租种土地的半自耕农,人均不到5亩土地的穷人就占总人口的45%。没有税费负担的,没有一丝土地的无产者是算客户(完全佃农)占总人口的35%。

    客户、下户以及算中产阶级的富农第三等中户就占总人口的85%,把城市的手工匠人和作坊主、一般中小商人计算进去,比数达到94到95%。也就是说上户和中户的地主阶层加上大商人高利贷者和官僚阶层只占总人口的5%到6%。而这些富户占据总土地的比例起码超过81。5%,贫富分化绝对算是达到封建国家中的极致了。我相信没有人可以在一个这样的小农业国家实现中产阶级主导社会的梦想,我们起码的条件都没有啊!”赵守忠感叹道。

    “没有条件就要创造条件!我们不是来当大地主和大官僚的,更不是来当商业和金融资本家的,我们是代表先进文明的人,是来这个时代改变世界命运的人。就要不畏惧一切困难,要迎难而上才能体现我们的价值嘛!现在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辰基集团已经是全大宋帝国最富有的组织,单论名下的不动产就价值数十亿辰基钱,未探明的矿产和未来将要升值的房地产就有数万亿辰基钱的空间。可以打破除了未来天朝执政党以外的所有组织的记录了。在座的诸位每一个人的财富绝对超过未来世界明面上的世界首富。

    我们有远远超过西方未来资产阶级革命的主导阶级----那些新贵族和商业资本家的财力物力,有远远超过他们的指导思想和经验,有远超他们的执行团队和与顽固势力斗争的战斗技巧,有比他们富裕百倍的市场环境,有比他们更开放的非神权世俗zhèng ;fǔ。我们拥有这样好的条件难道还不能超越落后的欧洲,提前进入工业社会吗?”李基看着没赵守忠打击的没有信心的众人反问道。

    “你的意思就是要建立一个集权的由地主阶级主导的过渡到资本家阶级主导的帝国?这就是我们未来的主要目标?什么叫帝国?没有实权的君主能叫帝国吗,不管是你做皇帝还是架空赵熙,我们不都是幕后寡头?说到头不就是商量我们当财阀还是当革命投资家嘛!走改良派就是缓慢推进经济基础由小农经济向大工业体系经济转型,慢慢同化地主变成资本家。走革命派就是建立军队,赵宋王朝被推翻后激进的扫荡反对转型的保守势力,直接搞大zhèng ;fǔ主导的原始积累嘛。”王能一针见血的支出两条路的关键。

    “不愧是王能,我们就是商量是选成本高、时间长、积累多但是没有多少后患的改良道路,还是选择成本低、时间短、积累少但是后患无穷的革命道路?这就要取决于诸位的耐心和理智了。我决定投票表决这次意义重大的决策,一人一票,得到我们十五个人中八票和八票以上的路线就是我们今后的基本路线。我们三天后投票。”李基当机立断的拍板。
第四十四章 何种帝国?
    “狭义的帝国一般仅指领土辽阔,统治民族众多,拥有持续传统的强大君主制政体国家。而且帝国称号的使用一般需要国际上普遍的认同。帝国的国家首脑一般为皇帝,汉语对于中国以外的帝国首脑也常使用音译(如奥古斯都、哈里发、苏丹、沙皇等)。帝国君主通常为世袭,但也有通过选举和指定产生的,如罗马帝国的皇帝。这些国家常自称为帝国,或把帝国一词写入正式的国号(如大清帝国、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等)。限于帝国对领土规模、政体和国际影响力的要求,几乎所有狭义的帝国都出现在亚欧大陆。

    世界历史符合上述标准的狭义帝国主要有:公元前6至4世纪的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统一印度大部分地区的孔雀帝国、笈多帝国、贵霜帝国、莫卧儿帝国等王朝,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0世纪初的中国历代“正统”朝代(秦至清),公元前后至4世纪的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大秦国),神圣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大食国,或萨拉森帝国,包括倭马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蒙古帝国,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法兰西第一帝国,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等。1933到1945年存在过的,并且反人类的纳粹德国,在历史定义上也算是一个帝国。”赵守忠一口气说完了历史上各中定义帝国的信息。

    “一个帝国的兴起有无数种原因,但是一个帝国的衰亡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制度的落后于经济基础发展。不管是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制度落后还是相对于其他国家的经济基础落后都会亡于外患。而本国的制度落后于本国的经济基础,就会亡于内患。古今中外灭亡于**帝国的无一不是验证这一真理的例子。”李基定下基调。

    “dú ;cái的法西斯政权就是继承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制度遗产,拥有领先世界的创新型制度才在一战后,在希特勒的领导下从一片废墟的战败国萧条中重新崛起。但是过于依赖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就产生了集权的zhèng ;fǔ。在依靠鼓吹种族主义取得认同感和牺牲弱势群体利益收买各个阶层上台的纳粹不得已走向军事扩张的道路失败之后,传统帝国的扩张模式就进入全新形式的综合扩张模式了。

    公元前3500年的古巴比伦开始到公元后1945二战结束,帝国扩张都是主要依靠军事力量。在这段时间里,扩张的成本在各个帝国中后期的掌权人眼中都是高的无法接受,原因就是军事开支巨大。没有美国一样的全球经济火车头地位和现代工业极高的生产力支持,绝对不可能承担这种跨洲际的军事扩张。如果有国家想强行尝试这种扩张而没有经济基础来支持,一定会迅速灭亡。这种体系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弱化,而不会越来越强大。我看还是靠非军事手段统治世界成本低。”李基又开始算经济账了。

    “帝国最强的地方就在于具有包容xìng,不像单一民族国家的强势民族主流民族打击排斥弱势民族和少数民族一样具有经济上的普遍动机。多民族带来的多元文化和经济体系更有利于上层建筑的稳定,就像物种多样化的热带雨林比草原更具备抵抗天灾**的能力一样。

    因此,我们计划中的帝国不是一个依靠军事力量统一世界的霸权国家,而是一个没有外敌和对手的军事经济文化高度发达霸主,在政治上能领导全球各国,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上能成为各个民族学习对象的领导与老师身份的资产阶级帝国。君主不论有没有实权,都是一个比较强大的资本家和寡头,但不是占据绝对优势的寡头,还要有若干个寡头能够给予一定威胁的新贵族团队,也就是统治阶级内部mín ;zhǔ的平衡分权状态。

    在中国的历史上,最接近这个完美结构的时代就是大宋帝国的十一世纪。只要把地主阶级变成资产阶级,这个完美的时代就会彻底的改变汉族,乃至全世界各个民族的命运。”赵守忠又开始马后炮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