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一日不落帝国-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惜血本投放到这个碉堡各个角落里面间谍(包括厨子、会计、家庭教师、高级乐师、舞女、女仆等等,大多数都是李基秘密安排的初级情报收集者,他们只负责收集,专门的运输和分析人员都不在玛多‘城堡’里面生活以防暴露)的和建设过程中秘密安装的窃听管道和原始土电话成为李基掌握伦罗赞这个代理人思想动态的高效工具。

    丝毫不知到自己被严密监视,基本没有**的伦罗赞在李基眼中就是一个完美的识时务的俊杰。安多地区的势力基本已经全部上表请求并入大宋帝国,每年交税和上交各种权利。凤颜大悦的高太皇太后看到那些请求归附的势力使者和头人之后,立马给伦罗赞封了一堆官职。

    和阿里骨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伦罗赞的官职比阿里骨更高,在大宋帝国的支持下,伦罗赞影响力覆盖的范围比阿里骨要大上五六倍。新建立的安多路就是覆盖整个安多的大宋帝国第二十七个路级行政单位。除了司法、立法、外交等zhōng ;yāng权力被大宋帝国收走之外,军事、行政、财政、人事权、宗教权、铸币等等权力还是由伦罗赞掌握的。这种高度自治的权力结构是李基和诸多顾问努力的结果,也是几百年羁縻制度形成的惯例的后果。和羁縻制度不同之处在于大量的岗位都是聘请的类似太上皇帝的辰基出身的顾问来任职,整个安多路给穿越众的感觉就像伪满洲国或英属东印度公司直辖的孟加拉土邦。
第二十五章 变法成败的根本
    “比昏君更能对民族国家造成伤害的是没有原则的执政团队和官僚群体,比这种群体更具破坏xìng的是愚昧保守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治国思想,比意识形态更能拖后腿的是愚民教育和闭关。因此总指挥一上台就搞解放思想、恢复高考、到处宣传改革开放。

    我们掌握安多路就是实施改革的机会,只要在安多路树立一个成功的样板,我们在朝堂上的支持者就会大大的增加。东亚范围内没有一块地区比这里更落后更贫穷了,只要创造三年翻一番的GDP增速,我们就能有足够的奇迹宣传资源。朝堂上党争的局面就可以被引导到符合我们利益的改革讨论上来。”赵守忠拿出写满心得的笔记本指出未来的重点。

    “行啊!你小子研究文选的时间不比我少啊。这么高超的手段都被你学会了,搁置争议,共同把蛋糕做大的手段不是一般人能学以致用的。我们现在即使有这个先进手段,也没有这个先进的实力。新旧党争是导致君子政治消失的根本原因,大宋帝国最后的希望就在这个世纪的末尾被党争消耗光了。这不是一般的权力斗争,是关系到国家民族未来千年命运的权力斗争。我们要站在能够站到的最高层级去看待、影响、改变这种斗争。我们需要一个拥有至少站到帝国决策层达到绝对多数的执政团队来推进我们的计划。否则不具备足够的政治资源来推动改革,或者不能占据绝对优势的改革团队就会有拖后腿的,党争把改革成本提高到国家不能承受的天价,甚至直接毁灭国家。

    只要我们占据优势就能大大的降低改革成本,至少是降低制度创新的成本。只要没有人故意拖后腿,实现全球霸主的目标可能用不了三十年。要知道大宋帝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根据研究,北宋时的国民生产总值为265。5亿美元,占据世界经济总量的60%,而清朝在鸦片战争前的182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286亿美元,占据世界经济总量的32。9%。显示北宋是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占据世界比重的最高峰。要知道清朝比北宋面积大四倍,人口也是北宋的四倍,技术水平先进800年,国民生产总值按说至少应该是北宋的20倍以上,但是仅仅只有8倍。

    北宋时中国人均生产总值为2;280美元,西欧人口人均生产总值则为427美元,而1820年,清朝人均生产总值为600美元,当时已经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人均生产总值为1;250美元。当然数据我们要存疑,但是也足以说明国民财富的充足足以推动工业革命了。我们并不需要对外暴力殖民获取滴血的原始资本积累。

    文化就不说了,相信各位在教育和培养技术工人的过程中有足够的体会,没有文盲的社会简直可以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

    要是列宁来过北宋,他就不会说‘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內;是建成不了**社会的。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必須先教他們识字。不識字就不能有政治;不識字只能有流言蜚語、传闻偏見;而没有政治。劳动者渴求知識;因为知识是他們获得胜利所必需的。十分之九的劳动群众已经懂。’之类的话了。

    就是那些最不符合文盲定义的顶级知识分子担当的高官们领导这个国家输给了文盲领导的游牧帝国。就是那些政客为了打击政敌不惜掉光节cāo,利用拖后退让敌国胜利来获得证明对手无能或失职的证据。可见**说过的具有中国特sè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定义多么一针见血。‘如果路线错误;知识越多越反动!’听过没?这才是研究历史的结晶啊!”李基将未来直至靖康之役的历史中那些具有伪小人特点的宰辅事迹举了几个例子。

    “你的意思是没有足够强大的现代化执政团队和基层官员,就不能成功的消灭党争吗?”钱进问道。

    “不是的,商鞅变法为什么成功,因为秦王和历代皇帝支持其中的不断强化zhōng ;yāng集权的核心宗旨,古代改革成功的重点是拥有有利于最具实力的统治阶层的强化自己力量的宗旨。成功的改革是因为改革维护的是最有实力的王族和皇帝的利益,失败的改革是因为和相对皇帝更有实力的世家、官僚、大地主、大贵族等社会金字塔次一级的统治阶层利益产生矛盾。并不是因为执行力或人才不足这种表面原因决定变法失败或成功的转折点,而是受益于改革的阶层的实力决定成败。”

    李基点出关键,然后又说道“执行力和人才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但是是决定改革成本的关键。再好的善政也要人来执行和推进,没有人才就应验了列宁的那句‘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內;是建成不了**社会的。’”

    “安多地区就是一块没有开发过的处女地,就是一张任由我们描绘的白纸,只要搞好这块试验田,我们就能锻炼一批执行力强大的人才。就算后年的科举,我们也有十足的把握让我们的人百分之百的占据所有安多的名额。”

    “老赵,你这不是废话吗?安多地区有几个不是文盲啊!识字的都是汉人,只有我们的人才有资格参加科举,得不到全部名额,你就要脸面全无了,还敢在这找死?”王能调侃道。
第二十六章 伟大的都江堰
    电气化革命前的人类社会没有一个人造物产生的利润和效益能够和都江堰相比,它是唯一一个持续正常使用超过两千年的基础设施,每年因为都江堰的贡献,成都平原可以产出养活几百万人口的粮食,消灭了千百次的水灾和旱灾。

    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是公元前257年前后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儿子率人修建的,他采用因地制宜的水利疏导方案,巧妙解决了成都平原旱涝两季的用水平衡问题,更值得尊敬的是在建成2000多年后的今天,都江堰依然在为炎黄子孙造福。最保守的估计,都江堰产生的效益起码有多累积养活了2亿人,为古代社会的粮价物价稳定作出的贡献起码相当于累积50亿贯的作用,其他的间接作用和效益不下300亿贯。古今中外有那个同规模的工程能和这个工程相比?

    都江堰水利工程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分别是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鱼嘴把岷江分成内江和外江,由于内江河道深而窄,外江河道浅而宽,在枯水季水量小时会有六成水进入内江灌溉成都平原,洪水季则有六成水从外江泄走,这就是“四六分水”;洪水很大时,流入内江过程中会被宝瓶口的瓶颈限制住,水位一高过飞沙堰顶就会带着沙石从堰顶和分水槽进入外江,起到泄洪的作用;飞沙堰位于弯道处,利用离心力可以把沙石甩到外江,减少内江河道的泥沙沉积,只要在枯水期定期清淤即可。只有充分了解当地的水文和地理情况才能做出如此巧妙地设计,成都平原也由此富饶起来。

    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这是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