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一次我们又挨打了-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   

  对英人来讲,这一条款应该仍属领事裁判权之范围,但是对清方来讲,却另有深意。短里讲,是防止华夷人民亲密接触,当然也防止华夷冲突;长里讲,是维护大清特色的封建体制。问题是,英国人在这方面容易出轨,动不动跑到民间游玩,民间百姓看不惯夷人,不是围观起哄,就是扔石子打架。于是,双方事故不断,麻烦不断。   

  (4)最惠国待遇。可能是中国这盘小菜太大了,一个国家吃不消,所以英国一开始打的主意就是利益均沾:第一次鸦片战争虽然是俺独家打的,但是俺不吃独食,胜利的果实,其他国家都可以前来分享。不过,俺不小气,大清国的皇帝也不能小气,〃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这就是所谓的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有片面、双方、无条件与有条件、概括、特定之分。这里英国所得到的,就是片面的、无条件的、概括性的最惠国待遇。其他国家后来都学这一条,便宜大了。傻乎乎的清政府,既不知所谓的国际法之存在,更不知对他国可以差别对待的国际惯例,而是按照传统的怀柔远人思维,认定了一个一视同仁。也就是说,外国人不要求利益均沾,清政府也会统统给予。一是显得俺大皇帝持平公正;二是,大家都一个待遇不是少些麻烦吗?于是,英国火中取栗,其他国家坐享其成,跟在英国后面要求最惠。         

。§虹§桥书§吧§  

第7节:条约签订了,中国进入了条约时代(7)         

  (5)外国军舰常驻中国港口权。五个开放口岸,英国需于每口设一军舰,除了约束水手,兼以约束英商及属国商人。这一来,清国少了一些人事上的麻烦,但是军事上的麻烦,以后就多了。挨打方便呐!   

  (6)英人在五口租地建屋之权。英国人在五口取得了租地建屋之权。关于租地,地方官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议定。关于租价,按市场行情,务求平允,华民不许勒索,英人不得强租。关于租屋及建屋若干间,英国管事官每年向地方官通报立案云云。由于中国人不喜欢与洋鬼子同住,清政府也怕中西杂住,人事管理上既有麻烦,政治文化上西方还能对咱和平渗透,所以所谓的租地,往往是单独划片给外商,于是在中国形成了租界地制度……外国人自己管理自己,俨然国中之国。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是上海。当然了,事物是辩证地发展变化的,租界后来也成了中国人的天堂。外国佬这样描述:〃富有的天朝子民敏锐地觉察到这样的事实:他的人身与财产,在联合王国国旗与星条旗下,比在天子的代表那残暴而任意的统治下,不知道要安全多少倍。因此,为了在外国租界内拥有一处他可以居住并做生意的好房产,他愿意付出任何代价。不论何时,这样的一处房产进入市场,我们可以肯定,它必将被一个中国买家买走。许多卸职或候补的官员现在都在上海安家落户,那些已经发家致富的商人也是如此。结果,上海最好的房产都由中国人占据着,而这些房产中最上等的房产则是那些自命不凡的中国富家子弟寻欢作乐的场所……在太平天国运动前,这些人把苏州与杭州看作人间天堂,现在则发现在那些都市中所能找到的欢乐,在神州路真是应有尽有。这些中国人的拥入,迫使外国人,特别是那些收入微薄的外国人,每年都得到远离市中心的地方寻找居所,因为现在市中心已成了中国人的天下。租界里外国房屋的租金越来越高,因为几乎每一幢旧的外国建筑拆除之外,就有中国人的房屋拔地而起。〃   

  当时的中国人好傻好天真,其实租界给中国起的最好的模范作用当是居民自治,但是咱就是不学。不学也就罢了,租界出现之初,有些地方的百姓还组织声势浩大的反入城斗争。比如广州与福州。特别是广州,反入城居然捎带着反出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7)倘有不法华民,因犯法逃在香港,或潜住英国官船、货船者,一经英官查出,即应交于华官按法处置;倘若华官探闻在先,或查出形迹可疑,而英官尚未查出,则华官当为照会英官,以便访查严拿,若罪人已经供认,或查有证据其人实系犯罪逃匿者,英官必即交出,断无异言。若英国人逃至中国地方藏匿,华官也必严行捉拿,交给英官收办。此项条款,乃是对等的,也就是说,一方的犯罪嫌疑人跑到对方,须得通过对方管事官才能捉拿归案。后来的两广总督叶名琛就是不明此项条款,引起亚罗号事件并最终引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虫工木桥◇。◇欢◇迎访◇问◇  

第8节:条约签订了,中国进入了条约时代(8)         

  (8)英官对英商进口货税负有担保之责,严禁英商偷税漏税。倘访问有走私偷漏之案,即时通报中华地方官。马士认为英国人很憨厚,居然在条款中担下如此这般的征税及缉私的责任,好傻好天真。按马士的原话:〃英国领事是抱着很大的正义感和协助中国的愿望去执行此项条约的。〃马士为什么这么夸英国人呢,因为后来他们美国人就没有这么犯傻。   

  (9)中国海关丁役人等,不得向英商索取丝毫规费。看来,中国海关关员们,从此缺少一项重要的收入:回扣!这一点,原广州海关关员应该最失望。   

  (三)中美《望厦条约》各要点(1)片面最惠国待遇。其他各国在华所获利权,合众国人民应一体均沾,用昭平允。(2)扩大协定关税权。   

  英国方面,在税率变更方面,仅模糊地说了一个需〃秉公议定〃。美国方面,则明确为〃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这一条款,导致后来的李鸿章做国际串访时,想提高一下中国税率,却在各国之间被当作皮球踢来踢去咋也议不成。因为援引片面最惠国待遇,中国的税率变更就得跟所有国家商量了。鸿章到法国,人家说你跟俄国商量吧,俄国同意俺就同意;鸿章到俄国,人家说你跟英国商量吧,英国同意俺就同意;鸿章到英国,人家说,你跟德国商量吧,德国同意俺就同意……可怜的中国,终于尝到了被人当球踢的待遇,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多次如此玩弄英法使者们。这叫来而不往非礼也。   

  (3)扩大领事裁判权。第一,英国所获得的领事裁判权仅限于刑事方面,美国把它扩展到了民事领域;第二,英国所获得领事裁判仅限于英人,美国把它扩展到了其他外侨。一句话,只要是美国人和其他外国人,别管哪个外国,清政府您就都别管了。   

  (4)认定鸦片贸易违禁,但是美国领事对中国关税的征收与走私的取缔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有美商向别处私行贸易及偷税漏税,或携带鸦片及其他违禁货物了,听中国地方官自行办理治罪。这一条款,把严禁鸦片贸易的权利归还中国了,问题是中国根本不敢严禁鸦片了。林则徐严禁英国人贩卖鸦片,引起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现在,美国人仍准许中国严禁美商贩卖鸦片,算是借给中国一个胆儿,但是可怜的中国政府,连严禁自家鸦片贩子的胆儿都丧失了。   

  有意思的是,马士眼里,此条款居然充分说明,英国人没有美国人精明。按他的意思,虽然五口的英国领事实践上不一定担负关税征收及走私取缔等责任,但条约上明文规定了,对英国领事自然是一种负担。他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英国人至少不像中国人那样喜欢把条文不当回事。这样一来,显得美国人就比较高明了,用中国的海关法,帮中国征税缉事,这活儿太讨厌了,美国不干!         

虹←桥←书←吧←。←  

第9节:条约签订了,中国进入了条约时代(9)         

  (5)和北京方面的公文来往,除了专办外国事务的钦差大臣,还可以通过两广、闽浙或两江总督代达。众所周知,鸦片战争开始之后,谁做钦差谁倒霉。鸦片战争结束并签约之后,两广总督以五口通商大臣的名分兼理中国外交,两广总督从此成为清政府中最不好干的活儿。当然,闽浙与两江总督也成了外国人气急之下的选择对象,因为清政府后来给外国人弄去一个最擅长说不的叶名琛做两广总督,让外国人很头疼,于是发生了诸多故事。   

  (6)两国官员来往,应照平行之礼。均不得欺藐不恭,有伤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