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绣球-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说王老娘、曹新姑二人,虽然养起了头发,究竟在觉迷庵内登过两年,平时是无人留心,只当是这两个尼姑,往别处去了。现在每日在街上弹唱,就有人疑心她们的相貌像是觉迷庵的姑子,也并不认真在意。事有凑巧,偏有个人认定了说穿出来,此人是谁,下回交代。

    。。。

 ;。。。 ; ;
第十六回 敲镗锣王老娘说书 拟匾额黄通理劝学
    话说有一天,王老娘、曹新姑二人,在个河岸边空场上照常说书唱书。

    那天说的一段书是一件宁波府象山县城里的故事,讲:“那象山在宁波府属五县之中最偏僻瘠苦的一个地方,风俗蛮而且陋,百姓都是撑海船、种罂粟花的居多,读书人发秀的也少,却四乡多有些土财主。内中有一家,单剩了一个孤孀,该了些田产,并无子侄,同族中也没有什么多人,只落得肖遥自在,自享自受。乡邻亲戚虽然各处往来,穷的也极肯照应,但生平从不肯瞎用一钱,靠着自然之利,不想什么富上加富、财上添财,也从不肯拿出一百八十送给地方上做事。若是地方官,挽出乡董绅耆要捐她几文,说替她请旌请封,她总不愿答应。就用声势来逼勒他,她也不怕不动,只是做人做在理上,用钱用得得当。同乡的人看她是个孀居寡妇,没奈何到她。后来有几位,再三登门理劝,情分难却,她才答应说,让她看事而行。那年就有人派她助赈,又有人派她修庙宇,派她捐善堂里的常款,她都踌躇着分文不出。那些劝她的人,不免就啧有烦言,连官府也很恨她,渐渐的结怨不少。那时候风气与现在不同,最重的是八股文章,象山城里,人文虽是极坏,应考的童生还有好几百名,乡试的监生也有好几百名。那童生到宁波府考,就爬山过岭的不便,遇着三年大比,那监生们到了宁波,还要从宁波过江到杭州,辛苦是不消说了,盘缠也就不菲。小县分的寒士,比不得大县分里,尽有带着几百个钱动身,一路起旱搭航船,一到省城,腰里早已干瘪,顾不及租考寓、买卷子的事。那没有科举要录遗的,从七月初便须由家动身,等三场考完,足足三十几天,好不容易挨了下去,真真同女人怀胎,挨了十个月工夫,还不晓得生下地来是男是女,弄得不好,还是死胎呢。大凡应考的相公们中正榜,譬如生儿子,副榜譬如生女儿,不中不就是个死胎吗?”

    说到这里,王老娘敲着镗锣,曹新姑点了两记鼓板,笑了笑,又往下说道:“那孤孀女人,早经存了一条心,要将所积的家私做个正用,晓得银钱一捐到地方上,经了官府绅士的手,多没有实济,名目好听,一定十个钱,倒有八个糜费中饱的。想来想去,又没有一件事不要经过绅士官府。末后又想到,平日因钱财结怨渐空,要是解悦人心,顺了张三,堵不住李四的气,反为不美,而且总不算正用。有个实在正用,又叫人人个个,不论官府绅士,四乡八镇的好人歹人,都要称赞拜服,就是冤家对头,也打不动的一桩事情。你道是什么事?她那一年从家里带了些银钱,借着到杭州西湖上玩耍,在杭州买了一片地,雇了她宁波家乡的木匠,造了十几间宽大楼房。造成之后,她才就近具个呈子到抚台学台衙门,把房子作为象山试馆,等抚台学台批到府县,立案传奖,这个信息,便将象山全邑的读书人鼓动起来,那个不说一声好儿!其实她却花了多少钱呢?不过二千几百块鹰洋。向例捐出一千块,便可奏立乐善好施的牌坊,况且加了一倍有余,那读书人家感激她的,就连她守节的年分,造了事实册子,禀请府县官,详到上司,替他请奖请旌,十分体面。你们想,一所试馆不过三年一回,预备考先生住上三四十天,以外还只是租给人住,收点房租,作为修费,并没有什么希罕大不了的事,就能买服人心,倒这样妥贴。如今风气改了,八股废了,考秀才考举人,也要一科一科的裁了,那试馆似乎无用,在当时不能不说她是一件大正经。如今的正经,是在开学堂,皇上家下了旨意,官府们也出了告示。听说这学堂,不像从前的义塾,光教贫苦的小孩子识几个字,也不比向来的书院,光叫童生秀才们每月做两篇文章,骗几个花红膏火,要叫进了学堂之后,人人能通天文、地理,能知古往今来,做成大英雄、大豪杰,敌得过那外国人,外国人都来学我们的本事呢。这样讲,莫非有天神天将下凡,到了学堂里头?可又不要乱说,大概总在读书上来的。”

    王老娘、曹新姑二人,一抵一换的滔滔不绝,讲个未了。这一段原也讲得长些,讲的时候,恰好毕去柔毕太太的船拢到了岸,正对着王老娘们说书的场子。

    毕太太停了船,打发人上岸雇挑夫。这人一去不来,毕太太到船头上等候,望见说书的是两个女人,便吩咐别的人看着船舱,她也上岸,挤在一群女人当中。略为一听,听听这说的书不是寻常所有,猜着一定有人指授。又端详王老娘曹新姑二人的面目神气,不像是说大书唱弹词的。要仔细再听下去,那雇来的挑夫等得不耐烦,到毕太太身背后催道:“不要听了。”趁势朝前一望,顿然说道:“这分明是我从前住的隔壁两个觉迷庵里的尼姑,再像是没有了。”此话一出,毕太太不容心,也不开口。就有几个人附和着说:“是像极。”。内中有个和尚道:“说穿了的确是的。”旁边复华听见大家这般猜疑,晓得王老娘们不关心,是不听见的,又不好去关照,生怕当真闹穿了,一时急智,故意同人家口角起来,高声乱喊。那时听的人就走散一半,毕太太也下了船。不多时,毕太太跟着行李挑子,到了张先生家,自然有些安排询问的话,不必多叙。

    却说张先生家因为黄通理家,也盼望毕太太来得许久,略将黄绣球这几个月里的近事,并王老娘、曹新姑二人的事,都说了。毕太太道:“我已见过这二人,听过她二人所说的书。”如此这般也说了一遍。当是就同到黄绣球处。

    黄绣球开口说:“姊姊来得何以这样迟?”毕太太不接应这句,开口说:“妹妹做得何以这样新鲜?”黄绣球道:“新鲜是新鲜,你但听见张府上告诉你的新鲜事,不曾看见我的新鲜人呢。”毕太太道:“岂但已经看见你的新鲜人,而且已经听见你新鲜人说过书。”黄绣球道:“姊姊岂有此理,怎么来了,不到我家,也不到张先生家,在外面先住了几天?”毕太太道:“我是即刻才到的,何尝住在外面?”张先生接着把话说明。大家笑了。黄绣球回头问复华道:“既然如此,当时你倒不看见毕太太呢?”复华道:“听的女人,都近着王老娘们面前。我是在人背后老远的,听得人家议论,不去留心到女客身上。后来假意闹散场子,又远远的照应王老娘们回来,故此就不曾看见了。”于是毕太太,同张先生、黄氏夫妇们畅谈了一切,说是:“到家后病了几十天,到上海因事又耽搁了几十天,接着的信,正在病中,接不着的信,我是已到上海。在上海天天想动身,天天走不成,因此也就没有复信,迟到此刻才来,连自己都料不到的。”

    这一夜谈的不久,第二日重新又大家叙谈。黄绣球指着王老娘们说道:“我自从做亲拜堂,照着派的俗礼,拜天地,拜神明,以后除了拜祖宗,这一双脚膝,将近二十年没有轻容易弯过一弯,为了她们二人,叫我下过几十回跪,磕过几百个头,当时我自己自认同发痴一样,至今也觉好笑。”王老娘挤着两只老花眼睛也笑迷迷的说道:“我们早晓得做人有这些道理,又同你们受这些乐境,不是我又说句旧话,像我这大年纪,早就成了菩萨,没有菩萨能让木头烂泥做了。”黄绣球、毕太太一齐鼓掌大笑。

    毕太太又道:“到底菩萨是个骗人来东西,可以骗人到邪路上去,也可以骗人归入正路,你看这两位,到被你拿他骗成活菩萨了。袁子才的诗:逢僧即拜僧,见佛我不拜。拜佛佛无知,拜僧僧现在。这两句真有见解。妹妹,你是拜着了尼姑,倘或那天是和尚上门化缘,你可有什么法子到他?”说罢,又笑了一声,随即到黄通理家那后面新修的屋子里,看视一周。修得门窗整洁,髹漆光明。院子也铺平石板,一棵大树也剪得崭齐。楼上下桌椅书架,都摆好了,旁边还有两个天文仪、地球仪的架子。院子里廊檐下,罗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