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绣球-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它率皆围囿于习俗,迂疏寡术。至于道学之谈,尤为高而不切。或曰:安石行新法以祸宋者也,其人亦足取耶?则应之曰:安石惟窥见时势,故为是新法,其意固欲福宋,曷尝知其祸宋耶?

    黄绣球又问:“法子跟着时势而走,什么时势,自然用什么法子。比如我们做女人的,不曾留头,不曾剃眉毛,出过了嫁,自然是闺女的打扮;既嫁了人,自然又是一样,与闺女不同。这就因为是时势变迁,理所当然,那有个什么新呀旧的?只要合着时势才好。既然合着时势,又有个什么祸与福呢?”黄通理道:“你莫打叉,你再看下去。”下面又写的是:

    今夫人臣,孰不愿遵守先王之法,纯谨无过,以博光荣?而必犯万众之喙,冒不韪之名,创立法制,更革成宪者,固有所不得已也。

    黄绣球看道:“哦!哦!原来新法是新创出来的,这也不错。”又看下面是:

    安石见宋之不振久矣。以西夏之小丑,且不能奏平定之功,若一旦北邻失和,倾国远至,又将何以御之?且燕云诸州,中国故土,不能任契丹以久据。故辗转思维,百方筹度,不得已而出于是也。

    看到此处,黄绣球又将西夏北邻、燕云诸州为契丹所据的种种历史,问了黄通理。黄通理略略的说个大概。再看下去是:

    安石又见国家之能自立,未有出于国富兵强之外者,然益上不免于损下,右武或诎于修文,故缘饰经术,以钳天下之口,一意孤行,为彼青苗、马甲诸法。虽行之不免于弊,然其心甚苦,其志甚忠,其识见又何远也!

    黄绣球道:“不要忙,青苗、马甲诸法,又是怎么讲?怎么就能富国强兵?怎么又行不免于弊?”黄通理随又解析了一番。黄绣球又看下面是:

    吾乃慨当日在廷诸臣,不能探知安石之心,和衷商榷,共订嘉谟。执其旧习,一闻新法,相率谏阻,则新法之不能行,与行之不能无弊,岂可独罪安石一人哉?今之欧美列邦,宪法精详,富强日进,彼固历数百年之损益,经数万人之讲求,而后至于斯也,此岂安石一人之意见所能彷佛耶?是故安石之法不足彩,而其心则大可取。后世人臣,率鉴安石之改革取祸,相与墨守旧章,不敢少异,其亡人家国,盖不知凡几矣!

    那时看完这一篇,讲讲说说,不觉已到夜深。他两个儿子,大的是已经伏在桌上打盹,小的却坐着不动的静听。黄绣球还待看第三篇,那八股策论的优劣比较,黄通理说:“时候不早,明日要早些起来,准备去会张先生、毕太太呢。”这才各就卧房安寝。

    次日过了辰刻,夫妇二人正在料理到张先生家,黄绣球的兄弟复华却先走了来,说:“毕太太今日下午动身,我特来给个信儿。我的事,就仗你俩放在心上。”黄绣球道:“这个自然,你快回去,我们即刻也到,仍旧不露风色为妙。”复华答应而去。黄通理与黄绣球随后也到了张家。那些套叙的话,按下不表。

    且说这日毕太太整理归装,雇定了船,一大早就把行李安放上去,叫那唐顺仔,就是复华的,在船上看守,自家仍上岸上在张先生处与黄氏夫妇叙谈。喜得张先生病情全好,比昨夜在黄通理家谈的精神更足。

    彼此计划了半天,那毕太太说:“事情依着黄妹妹,一定可办的。但是也不必禀官,就开个家塾,外面只照家塾的规模,内里尽管参着教育新法,兴办起来。所需经费,无非要办些教科仪器,同那有用的书籍,多备两分。这一注钱,也不必就倾变产业。通理先生,若是措手不及,我这里还存得千把银子可以拿出来用。这仪器书籍,总要在上海备办。我原有事过上海,很可代办得来。余下修房屋、制几案,各种零碎用场,通理先生同张先生尽够承任的了。如此等我回头来,不过两三个月工夫,那时官办学堂或是仍无消息,或是已经设立,我们都不管不问,只从我们自己的宗旨下手,逐渐的开发出来。一不用那激烈派,二不讲那高远不适程度的话,也就不至起什么反对风潮,惊动官府,何必预先要堵他什么嘴呢?但是如今这风气,连新法教育也**不堪。你们这村子上,不怕创不出新法教育,只怕创起来,流弊比旧法更甚,黄先生同我黄妹妹,不免倒担个始作俑的罪名。再说外边这几年,女子世界上未尝不有些发达,女志士、女学生,各处也都有的;那不缠足会、女子学校、女学报也是很多,只就我在各处看来,要拣个内外完全的却是很少。不但在中国的不能完全,便是从前及现在,一班出洋的女志士、女学生,学问自然高了,然也大半是鄙弃本国,没有什么真正爱国的热心,十年八年,总不想回来。传布些什么实业,灌输些什么文明,只是自成其名。有的竟与外国人结了终身,这样又与我们中国的女世界有何益处?至于不曾出洋的,聚在上海最多。我几次路过上海,着实调查了些,结识了些。从表面上说起,就连那勾阑中妓女,都有好几个要进学堂读书,人人推称,奉为中国女豪杰、女才子,几乎把欧美各国向来女学最盛的,都一概抹杀,还当了得!不晓得其中千奇万怪,尽有大写生家画不出的种种色相,大演说家说不出的种种情形。如今上船还早,待我慢慢讲与你们听着。”

    毕太太正要往下讲去,只见已开了午饭。下文如何,做书的趁他这吃饭当口,暂且又搁住笔了。

    。。。

 ;。。。 ; ;
第十回 演说怪象抉尽弊端 感触亲情陈其原委
    话说当时男女内外,如吃了午饭,张先生的妻子,另外替毕太太端整了几样路菜,搁在一边,又叫人送了饭到船上去,与复华吃。吃过饭,消停了一会,黄绣球道:“方才姊姊的话,没有说完,是怎样的千奇万怪?”黄通理叹了口气,说:“这些话,我不等毕大嫂子说,我就听见得不少,看见的也多。从前外间的风气,怕的是不开。如今一年一年的,风气是开了,却开的乱七八糟,在那体育、德育上,很有缺点。你记得你梦见罗兰夫人吗?他临终时,有两句话道:呜呼!自由自由,天下古今,几多之罪恶,假汝之名以行。现在那社会上的千奇万怪,不论男女,都应着这两句话,真是可耻!所以我们在内地办点事情,讲些教育,要着实力矫其弊,不可一窝蜂的闹些皮毛。”

    毕太太听道:“不错呀不错,就如开学堂一事,一时闻风而起,官办民立,大的小的,不计其数,不是成了个制造奴隶厂,便是同三家村授《百家姓》、《千字文》的蒙馆一样。而且那冲突的风潮、**的现象,各处皆然。嘴说改良,改来改去改不好;嘴说振兴,兴来兴去兴不长。内地不必讲,越是通都大邑,她那外观极其宏敞,调查她的内容,竟至不堪闻问。这些在那新闻纸上常常记着,虽然也言之过甚,委实参考起来,总十有**,不成话说的。这是说男学堂,那女学堂,只有上海最盛。如今的风气,都看着上海的样,却不知文明世界的好样子,连上海都没有一点,倒弄些奇怪样子把人家看。通理先生,你是到过上海的,你道是那班女教习、女学生、女志士,身上的打扮装束,出来的神气言论,算得奇怪吗?”

    黄绣球便问:“装束打扮,怎样另有一派呢?难道她们就改了西装,或是日本的装吗?”毕太太道:“索性改为东装西装,装得地道也还不去问,他说来可笑,她们那种装,只像个浪荡公子,浮薄少年,上海的俗话叫做滑头。再说得不为听点,简直的像个上海倌人,这岂不是奇怪极了?何以我还道不算奇怪?这几年想必通理先生也不曾出,不晓得的。我去年还到过,今年又走过一次,两次都耽搁了十几天,凡有女学社、女演说,无不到场,认得的人就很多。有两个朋友,住在昌寿里、华安里、余庆里等处,我时常到这几处走动,总在下半天傍晚时分。去时总看见这几处有些女子,打扮得鲫溜伶俐,或是在门前嬉笑,或是在巷口同男人谈心,或是在楼窗子上,同下面的、对过的男男女女指手画脚。起先我还只当是上海本地住家,那上海苏州的风俗以此原不为奇。后来闻说,这都是女学生,看看果然都是天足会中人物。我就很为诧异。两位朋友告诉我:这何足异!她们一样的坐着橡皮马车,逛张家花园,到四马路一品香吃大菜,上丹桂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