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操·阿瞒出道-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朝廷也是苦于无人可用,所以竟然让他在凉州发展了近二十万骄兵悍将,没奈何只好委任了他个并州牧,算是割给了他一方地盘,盼着他能放弃西凉兵的军权,谁知董卓最明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绝对真理,要带他的凉州部队去接并州牧的大印,这下朝廷没招了,只好默认。

  在与黄巾的作战中屡建奇功的皇甫嵩做了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声望已经达到了巅峰。民间的歌谣这样颂扬他:“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

  就这等人物也免不了遭受宦官的敲诈,宦官张让路过冀州,就干脆明打明地给老皇甫要五千万铜钱,皇甫嵩没理这个茬,张让回京就让皇帝收了皇甫嵩的左车骑将军印绶,并削了他的封户六千,怪不得这张让能让皇帝喊亲爹,的确是“牛”得一塌糊涂。

  长沙有个造反的叫区星,自称将军,聚了万把人。被议郎孙坚给灭了,孙坚也走运做了长沙太守,被封为乌程侯。以后东吴的老班底就是从这时候积攒的。

  涿郡涿县人刘备刘玄德这时候也因剿黄巾的军功当了个小官:安喜县尉,也就是个县公安局长的角色,就这也没当长,因为揍了上边来敲诈勒索的巡视员督邮二百柳棍子,挂印潜逃,被全国通缉,后来凑巧在何进招兵遇袭时帮了何进一把,才将功折罪混了个下密县丞(副县长)。后来分天下的三家中就数这刘备的起点最低。

  曹操小时候的朋友袁绍现在已经在中央任职,司隶校尉,仕途前景最为看好。

  之所以简单介绍一下国家形势及前边几个人的现状,是因为这几个人很快就要被牵扯进曹操的故事,现在集中介绍一下以后就省事了,怕到那时闲扯影响大家的阅读情绪。

  随便提一句,曹操老爸的太尉高官就是这期间花了一亿铜钱买来的,看似不贵,却让汉灵帝给忽悠了——正应了那句俗话: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太尉这官只让他干了五个月。中平四年十一月卖给的官,第二年四月就给免了,曹嵩的这一亿投资肯定没收回来。

  生意场上,有赚有赔正常,这官场也没有啥不同,实质都是一样的。

  曹操本人的济南相可是凭自己的军功挣来的,没用花铜钱,支付是农民军的脑袋。只是这即将就任的济南国可不是一个易混的地方,这是河间王刘利之子刘康的封地,济南国内所有的赋税归济南王刘康享用,中央政府派的国相则负责一切行政管理,虽然品级相当于太守,实际上是个两头受气的差事。前几任国相都是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安稳地熬过任期走人。

  现在轮到曹操了,济南的一帮地头蛇也对马上到任的新国相早有耳闻,一直摩拳擦掌,就等曹操到来:

  给他个下马威,让他领教一下孔圣人老乡、山东糙哥的厉害!

  

子金山侃史之曹操——阿瞒出道 (18)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东这一方水土养了什么人?

  俺经研究有了个惊人的发现,山东人竟然集中了国人的所有的优缺点:儒学圣地,民风尚武;礼仪之乡,强盗巢穴;遵纪守法,打家劫舍;耐劳直爽,懒散爱吹;善于冒险,保守顽固;历代英雄辈出,汉奸奴才不断;既忠君爱国,又偏爱造反;养育过万世师表,产生过一代妖后。

  曹操来就任的济南国,就位于现在山东省的中部。

  当时的济南国下辖十县,整个侯国的官场情况大概是这种情况:如果把大小官员全部推出去砍头,兴许有个把冤鬼;要是隔一个杀一个的话,那肯定漏网一大批。尤其是十个县的县令、县长(东汉时万户大县为令,小县为长),无一不是捞钱大师,并且个个与中央权贵、宫内宦官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

  在对待东汉朝廷的态度上,济南人充分体现了山东人的上述特点,黎民“拥汉安刘”;百姓造反踊跃。

  西汉时的城阳景王刘章对汉朝有功,济南人就建祀纪念,一个小济南国竟达六百多处,百姓借祀前阔地成集设会,祀内常年香火不断,人民对大汉朝的忠心可见一斑;黄巾军举事,济南人积极响应,踊跃参加,而且作战剽悍异常,对大贤良师张角的忠诚度像对大汉功臣磕头一样虔诚。

  尤其是在张角举事前济南还出了个“方”级首领唐周,活跃非常,竟潜入了京师洛阳,联络上了宦官封谞、徐奉,准备给东汉政府一个心窝开花,一举宰了皇帝,占领京城。

  张角的另一个大方领导马元义无比信任这个济南人唐周,随他一起潜入洛阳指挥起义,这唐周忽然唤醒了内心深处对汉朝的忠诚,勇敢地向政府投诚,并反戈一击带领政府特工逮住了马元义,车裂了这个现行反革命,宦官封谞、徐奉当然也被及时镇压。

  曹操上任前对这个即将由自己治理的侯国调查研究了一番,对官风民俗已了解了八分,剩下的两分他要靠自己的眼睛实地观察,做到十分有数。

  一天,他轻骑简从,进入了济南国境。

  前方正逢庙会,城阳景王祠内香烟缭绕,祀外人头涌动热闹非凡。曹操作为一方国相,当然想去亲身体验一番百姓苦乐。尤其现在黄巾贼起义之大火虽灭,余烬未断,人群聚集之处,最是反政府分子活跃的地方,不可不防。

  到庙会需经过一座小桥,曹操把马交给两名亲随牵在后面,走上了小桥。

  “站住!”

  两杆长矛十字交叉,拦住了下桥的路。

  曹操举目看去,两个差役模样的小伙子表情严肃认真,大声喝问:“干什么的?有暂住证吗?”

  曹操暗暗点头,看来此县的县令还不错,尚尽职守,阶级斗争这根弦绷得还算紧。

  “过路的,去庙会逛逛,请二位给个方便。”曹操态度甚为谦和,二亲随牵马跟在曹操身后,因早有吩咐,只是静看着差役对主人盘查。

  “赶庙会?交过路费,每人五个铜子。”这差役并不盘查什么,是设卡收费的。

  什么暂住证不暂住证的,也就是随口问问而已,目的是要钱。

  “哦?这过路也要交钱?可有收费凭据?”

  两个差役对望了一眼,那神情好似遇上了火星人,心想,还没碰上过有敢问收费依据的。于是其中一个大声骂道:眼长到腚上去了?没看见旁边的政府红头文件吗?

  曹操顺着一个差役的手指看去,桥边果然竖着一方木牌,上写几个大字:自觉交费,闯关可耻。下面还有历城县令的手署落款。

  曹操自然心里清楚,这济南国唯有济南王有权收一切费税,不用问,这是乱收费行为。而且还打着政府招牌,可恶!

  “这收费令不是明明写着每人两文么?怎么二位念出来就成了每人五文?”

  曹操也不生气,仍然和颜悦色。

  “让俺这帮弟兄白忙呀?谁是喝西北风活着的?”

  差役的解释的确有理,曹操一时无话可答。

  “如此这庙会我就不赶也罢,走,我们回去。”曹操示意自己的随从往回走。

  “回去?你们三马三人已经上了这桥,就是往回走也要交压桥费,每人两文,马每匹三文,交了钱再走,还没见过有能逃费的。”差役心里暗气:真是个小气鬼,要钱不要脸啊。

  曹操明白了:前行后退都免不了这十五文铜钱,这两个差役也不愧挤钱的好手。本来就没打算往回走,不过想看看对方的反应而已,于是示意亲随交钱。

  谁知两个收费员看见过路的犹豫,自己先沉不住气了:

  “看你们这个小气样,一辈子也发不了财,不要凭据的话让你们三个五文,交十个铜子滚吧,再出门别骑着马充大爷,想省钱在自家炕头上趴着去,别出来丢人现眼!”

  曹操却不省那五文钱,规规矩矩地让亲随交了十五个铜钱,并索要了收钱的凭据:十五根竹筹。

  一路转悠到国都东平陵(今章丘龙山镇城子崖东)的国相府衙,竟然积攒了半马褡竹筹,这山东公路上的“三乱”名不虚传,收费站平均不到二十里一家,逢庙会两头都有,来去双交。

  曹操现在已经确定自己新上任的三把火该先点哪一把了,就从这六百座城阳景王祠烧起!

  

子金山侃史之曹操——阿瞒出道 (19)
由于对曹操仗杀宦官蹇硕叔父的英雄事迹早有耳闻,十位县太爷人人都胸有成竹,各自有一套对付这新来上司的手段。

  准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