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 ;
夷坚甲志卷六 张谦中篆
张有、字谦中。吴兴道士也。以篆名天下。为人退静好古。非古文所有字。辄阙不书。宣和中。年已七十余。中书侍郎林彦振摅丧其母魏国夫人。归葬于湖。将刻埋铭。请篆额。书魏字为魏下山。彦振以为不类今字。命去之。不从。彦振虽不乐。然度能书者无出其右。则召所亲委曲镌说之。且许厚谢。张不可。曰。世俗魏字。我法所无。林公不肯用。宜以见还。决不易也。彦振知不可强。遂止。自是人益贤之。余伯舅沈祖仁。为归安丞。与张善。惮其人不敢求字。一日被酒。亟造门索绢一端。作大字数十。尤高古可爱。至今宝藏之。有所著复古编。行于世。
。。。
 ;。。。 ; ;
夷坚甲志卷六 凤池山
福州闽县东十五里凤池山。其上有池。冬夏不涸。俗传唐末有樵者。尝见五色雀群浴于彼。以故得名。其南鼓山。山之半有涌泉寺。凤池隶焉。熙宁中。元章简公绛出守。访之鼓山寺。僧惮其数至为扰。嫁其名于北山报慈院。主僧颇黠。逢元公之意。刻木作凤。立之小沼上。以喙吐水。公至大喜。为赋诗。数年闲参大政。凤池之事。遂成先兆。后温左丞益出守。亦喜为此游。且和元公诗。未几亦至两地。然实非真凤池山也。而休证如此。岂偶然邪。
。。。
 ;。。。 ; ;
夷坚甲志卷六 古田倡
陈筑、字梦和。莆田人。崇宁初登第。为福州古田尉。惑邑倡周氏。周能诗。赠筑绝句曰。梦和残月到楼西。月过楼西梦已迷。唤起一声肠断处。落花枝上鹧鸪啼。首句盖寓筑字也。又春晴诗曰。瞥然飞过谁家燕。蓦地香来甚处花。深院日长无个事。一瓶春水自煎茶。后与筑作合欢红绶带。自经于南山极乐院。从者知之。共排闼救解。二人皆活。已而事败。筑失官去。周至绍兴初犹在。既老且丑。门户遂冷落云。
。。。
 ;。。。 ; ;
夷坚甲志卷六 猾吏为奸
福州老胥夏铧者。自治平时为吏。政和中。以年劳得官。首尾四纪。尝言阅郡将多矣。无不为其党所欺。不能欺者。惟得二人焉。其一程公辟。师孟其一罗俦老。畸罗公初精明。人莫敢犯。后亦有罅可入。云罗好学。每读书。必研究意义。苟有得。则怡然长啸。或未会意。则搔首踟踌。吏伺其长啸。即抱牍以入。虽包藏机械。略不问。或遇其搔首。虽小奸欺。无不发摘。以故得而欺之。铧曰。彼好读书。尚见欺于吾曹。况于他哉。右三事。皆郡士郑东卿说。
。。。
 ;。。。 ; ;
夷坚甲志卷六 周史卿
周史卿。建州浦城人。元祐初。如京师赴省试。中途遇道者云云。即归与妻子入由果山炼丹。声价籍籍。士大夫经山下。无不往见。吕吉甫自建安移宣州。苦足疾不能行。来谒周。周请吕伸足直前为布气。令人以扇扇之。少顷足底火热。炙上彻心。良久痛遂已。凡在山二十年。丹垂成。一夕风雷大作。霹雳甚震。晓视药炉。丹已失矣。周不意。遂出神求之。谓妻曰。我当略往。七日且复回。未死也。切勿焚我。妻如其言。周平生与一僧善。僧亦在他山结庐。闻周死来吊。力劝其妻曰。学道之人。视形骸如粪土。既去矣。安足惜。妻信僧言。泣而焚之。明日而周回。则已无形体可生矣。空中咄咄。责其妻而去。异日僧复来。妻以前事告之。僧曰。吾适方闻讣故来。前日未尝至。乃悟魔所化也。其家后置周影像于僧舍。日轮一行者奉香火。必于地得四钱。又留醋一瓮。至今不败。往往为人取去。然未尝竭。县人刘翔云。由果山甚浅隘。气象索然。非神仙所居也翔说。
。。。
 ;。。。 ; ;
夷坚甲志卷七 蒋员外
明州定海县人大蒋员外者。轻财重义。闻子侄不肖鬻田产者。必随其价买之。既久。度其无以自给。复举以还。不取钱。已而又卖。既买又还。至有数四者。尝泛海欲趋郡。往柁楼便旋。为回风所击。遂溺水。舟人挽其衣救之。不可制。舟行如飞。方号呼次。遥见一人冉冉立水上。随风赴舟所。视之乃蒋也。急取之。问所以。曰、方溺时觉有一物如蓬。藉吾足。适顺风吹蓬相送。故得至。人以为积善报云。李郁光祖说。
。。。
 ;。。。 ; ;
夷坚甲志卷七 李少愚
李少愚回参政。建康人。所居在秦淮畔。年二岁。因家人拜扫登舟。乳母怀抱闲。失手坠水中。水急不可寻。举舟号恸。至明日。有渔舟闻哭声。问知其故。即舟中取一儿还之。乃少愚也。曰、夜来遥望滩上数人附火。就视之。但见一婴儿卧地上。四面火环绕。意谓罔两窃取。故抱得之。林亮功说。
。。。
 ;。。。 ; ;
夷坚甲志卷七 法道变饿鬼
绍兴六年三月廿一日。平江虎丘山有常州僧法道。因病入延寿堂。忽变形作饿鬼。头目极大。颈窄咽青。口吐猛火。人以食与之。则呼曰。铁丸也。不可食。如是七日。长洲令为请道法师救之。谓曰、汝生前想有隐恶。急自言。佛法容人悔谢。我为汝诵咒解释。病僧久之方自言曰、向时在庐山慧日寺作典座。盗常住菜。日换酒一升。后作江州能仁副院。将宽剩米沽酒。有是二罪。法师曰。汝既知过。吾救汝。即抉其口灌咒水。僧婚然遂睡。天明方醒。已索汤粥。渐进食。数日愈。宣僧日智说。时在虎丘寺见之。
。。。
 ;。。。 ; ;
夷坚甲志卷七 张佛儿
绍兴二年十月。宣僧日智至台州黄岩县西乡。寓宿山寺。次日、寺僧留斋。有村民张陈二老。来请主僧施戒。张曰、某女孙佛儿。年十五。昨夕暴死。至五更将敛。其祖母不忍。抱之以泣。女欻然开目。呼曰。我通身是水。手足皆痛。问其故。曰、夜有二使来追缚我。押过叉岭。与西乡相去十余里辞不能行。遭铁椎击背两下极痛。岭下有池。池中有桥。遂令我桥上立。别见人以黑被裹两人入门内。此二使亦欲以花被裹我。曰、汝欠他家钱千五百。今当偿之。我力恳曰。容我归从祖母请钱。不许。旁绿衣人言曰。此人曾听说般若。可恕也。二使不得已。掷我水中而去。池水甚浅。我逾岸得出。遂急归。某惊异其事。即往叉岭验之。果见陈氏者、门有池。访其主翁。问曰、翁家昨日生何物。曰、犬生三子。二黑一斑。斑者为犬母衔置池中已死。独二黑者在。某具以孙女言告。仍以千五百金偿之。陈老曰。元无钱在公女处。不肯受。某自度不偿此债。小孙他日亦不免。遂率陈老来此。主僧乃为施戒。而以其金贝?亲。日智问其听般若之因。乃曾同母往县中洪福寺。听景详师开堂说法。
。。。
 ;。。。 ; ;
夷坚甲志卷七 张屠父
平江城中草桥屠者张小二。绍兴八年。往十五里外黄埭柳家买狗。狗见张屠、有喜色。直前拖之。张提其耳。以度轻重。用钱三千得之。狗不待束缚。径随张归。至齐门外。惧其逸。方以索絷之。狗忽人言曰。我乃尔父。又不欠尔债。不可杀我。张醉且困。不省其言。遂以归。令妻具饭。狗又告其妻曰、新妇来。我乃阿翁也。七八年不见尔夫妻面。今幸得归。只欠柳家钱三千。已偿了。切不可杀我。尔夫寿甚短。只一二年。宜急改业。后世不可为人矣。我觉饥甚。可持饭来。妻急以其夫饭分半与之。夫不知也。夫食毕复索。则已无。甚怒。妻曰。分一半与阿翁食矣。具以狗言白夫。始大惧。留饲养。不敢杀。三日后出至蒋氏家啮人。为所杀。张屠遂改业为卖油家作仆云。
。。。
 ;。。。 ; ;
夷坚甲志卷七 陈承信母
常州无锡县村民陈承信。本以贩豕为业。后极富。其母平生尤好豢豕。绍兴四年死。死之七日。其家正作佛事闻棺中有声。意为再生。甚喜。遽取斧开棺。则已化一老牝猪矣。急复掩之。明日、请常州太平寺摽构主施戒遂葬。时天色晴爽。丧车才出门。滂沱大雨。送者不可行。皆回。及墓。坎穴中水已满。乃以石压葬之。(此下原阙二十五行)
。。。
 ;。。。 ; ;
夷坚甲志卷七 罗巩阴谴
罗巩者。南剑沙县人。大观中在太学。学有祠甚灵显。巩每以前程事。朝夕默祷。一夕神见梦曰。子已得罪阴闲。亟宜还乡。前程不须问也。巩平生操守鲜有过。愿告以获罪之由。神曰。子无他过。惟父母久不葬之故耳。巩曰。家有弟兄。罪独归巩。何也。神曰。以子习礼义为儒者。故任其咎。诸子碌碌。不足责也。巩既误悔。乃急束装遽归。乡人同舍者问之。以梦告。行未及家而卒。曹绩说。巩乃曹祖姑婿也。
。。。
 ;。。。 ; ;
夷坚甲志卷七 不葬父落第
陈杲、字亨明。福州人。贡至京师。往二相公庙祈梦。夜梦神曰。子父死不葬。科名未可期也。杲犹疑未信。明年果黜于礼闱。遂遣书告其家。亟庀襄事。后再试登第。宁德人李舒长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