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孔明真相-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称帝后,以马良为侍中。刘备东征,派马良去收买五溪蛮夷部落,蛮夷统帅均接受了刘备的印号。只可惜这些蛮夷都是乌合之众,很轻易就被东吴郡队打败。而且马良也遇害身死了。
  (《三国志。马良传》: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也。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先主领荆州,辟为从事。及先主入蜀,诸葛亮亦从后往,良留荆州,与亮书曰:“闻雒城已拔,此天祚也。尊兄应期赞世,配业光国,魄兆见矣。夫变用雅虑,审贵垂明,于以简才,宜适其时。若乃和光悦远,迈德天壤,使时闲于听,世服于道,齐高妙之音,正郑、卫之声,并利于事,无相夺伦,此乃管弦之至,牙、旷之调也。虽非锺期,敢不击节!”先主辟良为左将军掾。
  后遣使吴,良谓亮曰:“今衔国命,协穆二家,幸为良介于孙将军。”亮曰:“君试自为文。”良即为草曰:“寡君遣掾马良通聘继好,以绍昆吾、豕韦之勋。其人吉士,荆楚之令,鲜于造次之华,而有克终之美,原降心存纳,以慰将命。”权敬待之。
  先主称尊号,以良为侍中。及东征吴,遣良入武陵招纳五溪蛮夷,蛮夷渠帅皆受印号,咸如意指。会先主败绩于夷陵,良亦遇害。先主拜良子秉为骑都尉。)
  (五)杨洪
  杨洪,曾在刘璋手下任职。刘璋投降后,杨洪做了李严的部下。杨洪和李严有些小矛盾,但李严并不为难他,而且还给他寻找新的出路,推荐他做了蜀部从事。就这样,杨洪有了和诸葛亮打交道的机会。
  杨洪和诸葛亮一见如故,从此关系越来越密切。诸葛亮遇到什么疑难问题,往往都会请杨洪帮他出主意。
  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传急书让诸葛亮发兵。收到刘备的急书,诸葛亮竟然没有马上执行,他甚至还有了抗拒命令的想法。那时诸葛亮的职务是军事将军,署刘备之府事。刘备外出时,诸葛亮负责“足食足兵”。也许当时成都城里本来就缺兵,城内治安力量匮乏,外派军队恐怕会引起后方混乱。而且即使汉中战役赢得胜利,主要的功绩也算不到诸葛亮的头上。当时汉中战役的第一谋士是法正,而法正是诸葛亮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此时出兵,相当于是在帮法正的忙啊。没准不出兵也能打赢这场战役呢?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后方的工作绩效受到影响该由谁来负责呢? 那么,到底是出兵,还是不出兵呢?诸葛亮在这个问题上思考了很长时间。后来他实在拿不定主意,便去找杨洪商量。
  杨洪位诸葛亮分析说:“汉中是益州的咽喉,决定着整个益州的生死,可以说没有汉中就没有益州,汉中的危机就是家门之祸。此时此刻,应该发动男子上战场,发动女子去运输,至于发兵之事,自然是没有什么好疑虑的。”
  诸葛亮担心发兵是在帮法正的忙,但杨洪却为诸葛亮出了一个绝佳的主意。于是诸葛亮在发兵的同时,向刘备发出一个奏请,说蜀郡太守法正常年外出打仗,无法顾及蜀郡的管理,所以希望能任命一位新的蜀郡太守。当然,诸葛亮还推荐了一个新的蜀郡太守的人选,这个人就是杨洪。刘备对杨洪也进行了一番考察,发现此人工作绩效不错,于是果然封其为蜀郡太守,不久以后又转为益州治中从事。就这样,诸葛亮成功提拔了一个自己的亲信。
  (《三国志。杨洪传》;杨洪字季休,犍为武阳人也。刘璋时历部诸郡。先主定蜀,太守李严命为功曹。严欲徙郡治舍,洪固谏不听,遂辞功曹,请退。严欲荐洪于州,为蜀部从事。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洪,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时蜀郡太守法正从先主北行,亮于是表洪领蜀郡太守,众事皆办,遂使即真。顷之,转为益州治中从事。)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三篇  痛失荆州(1)
孙权、曹操两面夹击关羽,刘备竟然没有派去一兵一卒去援助关羽,致使荆州被孙权袭取,而关羽则惨遭杀害。这件事的主要责任人是刘备,诸葛亮也负有一些间接责任。
  (一)意外的胜利
  被刘备视若至宝的荆州还是丢了,而且还同时搭上了关羽的一条命。后世都在说,荆州之失在于关羽的刚愎自用。其实,关羽已经尽力了,何况他还取得过一场“水淹七军”的意外胜利。
  我们先来看看“失荆州”前发生的一些事情。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五月,刘备平定汉中,曹操退守陈仓以北。同年七月,刘备被群下拥立为汉中王。魏延被刘备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以镇汉川。鉴于魏延领军有方,且汉兵已占据了地势之险要,曹操暂时停止了进攻汉中的计划。
  此时此刻,刘备势力正处于最鼎盛的状态。也似乎已经实现了诸葛亮当初在《隆中对》中提出的“横跨荆、益”的战略规划。不过这个表面的辉煌却存在着巨大的泡沫,因为荆州是“借”来的。
  刘备并没有意识到泡沫的存在。他派人将西线胜利的消息传给关羽,命关羽向曹操的军队发起猛烈的进攻。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关羽率领荆州主力进攻曹操大将曹仁于樊城。曹操则派左将军于禁领三万人前来救援曹仁。
  战役初期,关羽的运气非常好。八月份便遇到了连绵十余日的大雨,汉水泛滥,平地积水达五六丈之深,于禁所率部队由于地势太低,被淹了个“七军皆没”。于禁和少数官兵只好登高躲避,关羽则乘大船借水势狂扫于禁残部。于禁被迫投降,其副手庞德则被俘受死。
  (《三国志。关羽传》: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
  (《三国志。于禁传》: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于樊,又遣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庞德不屈节而死。)
  关羽之大胜引来的连锁反应,如同让曹魏地区发生了一场强烈的地震。当时反抗曹操的农民起义接连发生,很多地方的官吏被民众所杀,而关羽则乘机对曹魏地区的反叛势力遥授印号。曹操惊惧之下,甚至起了迁都的念头。
  这个时候,曹操手下站出来了两个头脑清醒的人物,一个是丞相军司马司马懿,另一个是西曹属蒋济。他们劝曹操说:“于禁之败,是雨水之灾而造成的,并不能说明关羽的作战能力有多强。所以我方军队的竞争力不会因此而减弱。此外,刘备、关羽早就明争暗斗,此次关羽得志,孙权心里肯定很不舒服。所以,我们可以派人悄悄告诉孙权,许诺将江南之地分封给孙权。这样一来,樊城之围便会很快解除。”曹操采纳了这两个人的建议,果然很快扭转了局面。
  (《三国志。蒋济传》:关羽围樊、襄阳。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司马宣王及济说太祖曰:“于禁等为水所没,非战功之失,于国家大计未足有损。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太祖如其言。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羽遂见禽。)
  司马懿和蒋济都看出了于禁之败是个意外,只可惜蜀汉方面却没有出现像司马懿、蒋济那样的聪明人,没有人能想到关羽之胜是个意外,也没有人想到曹操会采用联合孙权的手段,更没有人提议去援助关羽。所有的人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二)荆州之失
  再看东吴方面,眼见着关羽的实力一天天强大起来,孙权的心理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开始,他曾经派使者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关羽却“骂辱其使,不许婚。”(《三国志。关羽传》)
  在关羽围攻樊城时,孙权也曾提出,希望援助关羽。那时,于禁已经投降,关羽得意忘形,以为自己是老子天下第一,竟然指责使者来迟,而且大骂孙权:“姓孙的小子,竟敢来迟,待我拿下樊城后,看我不收拾了你。”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十三篇  痛失荆州(2)
关羽的傲慢让孙权非常反感,同时他也看出了关羽的破绽。于是他写信给关羽,说自己这就前去增援。但他暗地里却写信给曹操,主动提出愿意称臣。而曹操则同意今后割江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