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指教,真是天赐良机。她拿到了吉朗伯格伯爵的批注和评语后,像以前对待她父亲的训言一样反复阅读,逐字逐句地领会它,消化它。通过一段时间的继续攻读和消化,她觉得自己成熟了,长见识了。“也许这是一种辛勤,一种自寻烦恼而又自得其乐的勤奋。”叶卡捷琳娜这么想。她从苦读中找到了寄托,也找到了不断羽化自己的途径。渐渐地,她感到自己超脱了,心胸更加开阔了。她憧憬有朝一日能以自己的文采和智慧、博学而一鸣惊人。
就在她刚刚涉足文学与历史的海洋而不断攀援的时候,她突然接到了伊丽莎白女皇用俄语写来的一封信。信上写道:“殿下,我亲爱的外甥女,或者是亲爱的未来的儿媳妇,我非常感激殿下的亲切来函。我直到今天才迟迟作复,是因为我无法使您对大公殿下的病况放心。然而今天我可以告诉您,使我们大家高兴的是,托上帝保佑,我亲爱的外甥、您的未来丈夫又回到我们中间来了。”
女皇在信中还告诉她:女皇与彼得大公不久就赶到圣彼得堡与她会面。1745年元月底的一天,伊丽莎白女皇的车队真的浩荡而来了。这时的叶卡捷琳娜真的打心眼里高兴,除了莫斯科的种种谣传不攻自破以外,他们的到来还使她得到一种满足。这就是与彼得大公久别、远离以及对自己前途的忧虑,使她对彼得产生了新的印象,抑或还有许多的想念。约翰娜也很高兴,因为女皇的形象在她心目中得到重新的展示,她要当面向她表示敬意。那天,所有人都得到了一个消息:下午4点至5点之间,女皇与大公将在冬宫同大家会面。下午,叶卡捷琳娜就在急切地等待着了,由于小别数日,她目前是急于想跟他见面。天上即将失去自然光亮的时候,叶卡捷琳娜被人引进冬宫一间宽敞的大客厅。她的未婚夫彼得就坐在那儿。叶卡捷琳娜一进大厅就看见了他。然而在昏暗的光线下,她还没有真正看清面容。当她走近彼得想伸手与他拥抱时,她吓呆了:这个形销骨立的彼得一个多月不见,已经变成稻草人了。他好像比以往更瘦了,天花毁坏了他的面容。尤其是他那深深陷进去的两眼朦胧地发出无神的光,就像一个死人坐在那儿一般。叶卡捷琳娜在她的《*》中写道:“他的五官都变粗了,脸还浮肿着,看来肯定是要留下许多皱纹。由于剃了头发,他戴着一具大得出奇的假发套,这使他的容貌变得更加奇丑无比。幸亏他主动走过来,问我还能不能认出他来。我支支吾吾地祝贺他贵体康复……”其实只有10多分钟的短暂会晤在叶卡捷琳娜看来已经很长。当她可以离开彼得大公回到自己房间去的时候,她几乎是跑着出去的,就像身后有一个鬼魂在追她。她冲进房间,立即晕倒在母亲的怀里。
十几天以后,也就是2月10日,死里逃生的彼得大公迎来了他17岁生日。女皇没有让他露面,因为这场天花使她心爱的外甥变得太丑了。女皇只邀请叶卡捷琳娜前来,晚上与彼得一起在御座上共进晚餐。把庆祝生日的宴会压低到如同家常便饭一样的规格,足见女皇心里的担心和伤感。在晚餐过程中,叶卡捷琳娜倒似乎成了女皇,伊丽莎白不断地为她夹菜,整个心思几乎全用在这位未来儿媳妇的身上。说来女皇也够可怜的。自己无儿女,“抢”来一个外甥当儿子待,却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叶卡捷琳娜已经看出了女皇的难言的恐惧,她是担心叶卡捷琳娜突然心血来潮,而提出与她那位其丑无比的未婚夫一刀两断。因此,女皇将种种担心化作了热情,一再赞赏叶卡捷琳娜写给她的那几封俄语书信是多么的优美。她主动用俄语和叶卡捷琳娜讲话,然后请叶卡捷琳娜也用俄语答话。答话没有几句,女皇便一个劲地夸奖她发音准确。看不出她来自外乡了。女皇还赞扬几周以来她长得越发标志了,出落成一个成熟的美女了。说着说着,女皇竟在叶卡捷琳娜的脸蛋上亲吻起来。
晚餐的确近似于家庭便宴,但女皇与叶卡捷琳娜的亲热场面感人至深。宫廷大小官员们纷纷当作美谈传开了。以至于那些在彼得大公生病期间有意疏远殿下的达官显贵们又冒汗了。于是一个个见风使舵,立即倒转船头向叶卡捷琳娜靠拢过来。小公主的门庭前又热闹起来了,种种恭维、奉承和赞扬一浪高过一浪。她知道这些“墙头草”式的人物们的卑鄙小技,从心里面厌烦他们。但她又感到很过瘾。毕竟她因大公生病而被冷落了多日,这下子应到了一呼百应的时候了。尽管如今的未婚夫丑陋不堪,但她要嫁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国家!她只是要踩住他的肩膀,攀登新的高峰。她在后来的《*》中表露了这个心迹:“我的原则就是取悦于即将与我共事的朝臣,我采纳他们的工作方式,效仿他们的举止风度,学习他们的统治经验。我想使自己俄罗斯化,以便使所有的俄罗斯人都喜欢我。”她又在另一段写道:“我对宫廷中的哪一派都不偏不倚,不介入任何纠纷。我对所有人都很公正,都很关心体贴,一概以礼相待。我对大公尤其尊敬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便通过他实现既定目标。”
黄道吉日(9)
话虽这么说,在感情上是很难永远掩饰的。彼得大公对于未婚妻越来越看不上自己丑陋的容貌,心中不仅有感觉,而且忐忑不安。叶卡捷琳娜是姑娘大了十八变,越变越美丽、动人和奔放了。面对漂亮的未婚妻,他渐渐有了自惭形秽的自卑感。尽管他不聪明,但他也知道在品行、相貌上是配不上未婚妻的。在一起时,他有时还故意以一些亲热的动作来激发叶卡捷琳娜的厌恶,待叶卡捷琳娜躲之不及时,他反倒有了一种幸灾乐祸,自得其乐的心情。这种变态的心理对叶卡捷琳娜来说,近乎于残忍。但她毫无办法。她必须至少以十分礼仪的方式来对待彼得的残忍,就像贴在窗户上的纸一样,哪怕是轻轻地一戳也是万万不行的。礼仪的接受和情爱的表达是不一样的。彼得似乎明白了这一点,因此对未婚妻的美貌,他是从心里面怨愤的。他想:若不是她的美貌,她一定情愿得多。相形之下他自己也感到自己不像一个大公,也不像男子汉。所以,这一对未婚小夫妻在条件上,感觉和认识上都逐步形成了一种不协调,甚至构成了潜在的对立情绪。
就在叶卡捷琳娜强迫自己发愤攻读俄罗斯文字和语言、积极参加东正教的各种祭祀活动的时候,彼得大公却相反的顽固保持自己德国人的习俗和路德教信仰。未婚妻说:我们现在身在俄国了,又是俄罗斯宫廷中中心人物之一,就要一心一意努力忘却自己是个德国人。而彼得大公针锋相对地主张:作为地地道道的德国人,永远不准备改变形象。未婚妻是一个极有教养而文雅的姑娘,听不得粗俗的脏话。而彼得看出来这一点后,专门找来一些粗野之人和满口脏话的仆人在一起讲脏话。他说:“我只有跟他们在一起才觉得自由自在,心里痛快。”一个前瑞典龙骑兵是一个别有用心的教唆犯,他的名字叫罗姆伯。这个人抓住一切机会接近彼得大公,挑拨说:“您作为大公,是至高无上的君主了,在妻子面前应有威风,以便让她在您想干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不敢吭声,吓得浑身哆嗦。”彼得大公把罗姆伯的话原原本本告诉了未婚妻,并表示:“我之所以把别人的建议通知你,是因为我觉得这个建议是可行的,我准备这样做。希望你能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叶卡捷琳娜对彼得的这番话没有表示吃惊,也不生任何人的气。因为自确立婚姻关系以来,她实际上对彼得的性格改变已失去了信心。她的力图调教未婚夫的所有努力已被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目前,除学习以外,最好的消遣对叶卡捷琳娜来说就是骑马。她通过关系一有空就到伊斯马依罗夫斯基团的营地里去学习骑马术,以此锻炼身体。她还按照医生的要求每天早晨坚持喝一杯牛奶和一杯苏打水,洗刷肠胃、增加营养,让自己尽快长高长壮一点。
天气渐渐热得厉害起来。女皇要带心爱的外甥移居夏宫避暑去了。到达夏宫的几天后,彼得大公派一名侍从给未婚妻送来一封亲笔信,信上说他住得太远,很想看看她而又不能来等等。这实际上是在找理由疏远未婚妻。就此叶卡捷琳娜在后来写道:“从此,彼得再也不到我这儿来献殷勤了。我确实感到他开始对我缺乏热情和冷落了。我因此暗自伤心:自己的自尊心和虚荣心受到了何等打击?!但我告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