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参谋长说,你牺牲一个韩文德分队还不够,难道还要再贴上几个分队不成?
黄大队长知道韩文德分队完蛋了,赶快安排汪廉清中队先撤。
汪廉清问,韩文德分队咋办?
黄大队长说,咱们先撤,韩文德机灵,他抵挡一阵看抵挡不住就撤下来了。
汪廉清说,听枪声,韩分队已遭遇了大股敌人,如果没有部队接应可能连一个人也回不来。
黄大队长说,参谋长和支队长决不会让我们拿队伍去冒险。
汪廉清说,参谋长和支队长已经前头走了,不用请示他,我带两个分队去救韩文德。
黄大队长知道汪廉清与韩文德是磕头烧香的结拜兄弟,对汪廉清这种在危急关头不忘兄弟之情由衷的敬佩,就点点头说,你带队上去看看,如果敌人势大就赶快撤,不要救不了人连这两个分队也赔进去了。
汪廉清说,我活要见韩文德的人,死要见韩文德的尸。
汪廉清带队一阵疾行,离山口还有一里多地,听见枪声还很激烈,知道韩文德分队还在拼死抵抗,立即命令部队上南山,在山上打敌人的屁股,迫使敌人回过头攻南山,分散敌人的注意力,掩护韩文德分队撤退。部队迅速爬到半山腰,移动到日本鬼子后头,把机枪架起来,各种枪支一齐发射,果然把一部分敌人吸引过来。听得对面枪声渐渐远去,知道韩分队至少有一部分逃脱了,就命令司号员吹起冲锋号,游击队的冲锋号就是撤退的信号,他让韩文德知道他马上也要撤退。就也命令部队向山上撤,边撤边打。
敌人攻打了一阵,可能觉得这是小股游击队的干扰,他们要消灭大部队,就放弃了进攻,继续向前开拔。
汪廉清觉得敌人虽然不再进攻,但是到处都是鬼子,也不敢贸然下山,天黑以后才慢慢运动,后来听见狗叫,就碰到了韩文德。
黄大队长听汪廉清汇报完在南山的战斗情况,命中队勤务兵给他们端来饭,他们吃了,黄大队长说。吃完饭部队就要出发,追赶大部队。
第十八章 追击(上)
黄大队追上大部队以后继续往深山里撤,与鬼子的扫荡队伍在深山里转磨子,有时一天要跑好几百里路,三个女同志就有些吃不消。汪廉清的媳妇还不比这三个女同志,这三个女同志已经是战斗员,关键时候还能打几下,她却从来没吃过这么大的苦,也没摸过枪,跑不动,就让两个士兵用担架抬着,简直是个累赘。韩文德和汪廉清经过商量,决定让这四个女同志暂时回到武宁去,就住在县城附近的村里,等这次鬼子扫荡完再回部队。
桂英、凤子、芳芳都不愿意走,汪廉清的媳妇愿意走,但是一个人也害怕。韩文德就先给桂英做工作,说,汪大哥的嫂子胆子小,又不会打枪,不适合现在跟部队走,弄不好要被鬼子的枪打死,行军时还要有两个精壮有力气的兵抬着,保护她,打仗就少了两个兵,我和汪大哥的意思你们还是下去,就是看到保护嫂子的事上也应该下去,你们下去后就住在武宁跟前的村里,我们和日本人打完这次仗你们再回来。
桂英说,我不下去,我下去不放心你。
韩文德说,你不放心也不行,我们现在是和日本人打仗,宁愿马革裹尸也不能让日本人安宁。你呆在队伍上我也不放心你。
桂英说,死咱们就死在一块。
韩文德说,你在队伍上也影响我,如果你走了,我放心了,打起仗来没有挂牵,就没有事,如果挂牵你,说不定就有事。
桂英想了想说,我下去了你打仗可要注意,你当个分队长,还老是抱个机枪冲在前面,经常让人为你担心。
韩文德哈哈一笑说,打仗就是这样,越是怕死子弹越找你,不怕死的往往死不了。
桂英瘪瘪嘴说,就你能说。
桂英答应了韩文德回武宁县,却提了个要求,她问韩文德,你有钱没有?
韩文德说,有几个银元。
桂英说,你把钱给我,我到武宁县买两个小猪养着,长大卖了给我买个手表,能看时间。
韩文德说,能行。你还要去给凤子和芳芳做一下工作,让他们跟你走。
桂英说,行,风子芳芳都听我的。
桂英虽然比凤子和芳芳小,但因为是分队长的堂客,说话还起作用,很快把她们的的工作做好了。于是,四个女人带着黄大队的安置信回了武宁县。
鬼子的扫荡不但没有把康景濂的游击队吃掉,攻击长沙的部队也没有得逞,在付出巨大代价后开始陆续往下退。
原来,长沙会战前三次都是打胜了的,第一次长沙会战是从一九三九年南昌会战以后日本人组织的一次大规模的战役,一九三九年九月十四日,驻湖北咸宁地区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5个师团、一个独立旅团及部分海军和空军,共十万兵力,从赣北、鄂南、湘北三个方向向长沙进犯。当时,国民政府共拟定了两个方案,一个是死守长沙的方案,一个是放弃长沙的方案。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和代长官薛岳的意见是打,军委会副参谋总长、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的意见是放弃。蒋介石自从武汉会战以后鉴于日本军队的强大,采取的是焦土抗战,长沙大火就是焦土抗战的一个例子。南昌会战中,作战方针是死守南昌,失守后又要求拼死夺回南昌,结果,南昌没守住,失去之后也没夺回来,却付出五、六万人的死亡代价。这一次,蒋介石终于下决心不守长沙,要求第九战区避免与鬼子硬打硬拼,保存主力和实力。所以,他在两个方案中选择了放弃的方案。没想到薛岳却不答应。作为第九战区的代司令长官,薛岳不想学张学良。再说,白崇禧的放弃方案虽然把放弃的好处说得天花乱坠,但是,薛岳知道放弃以后他所要承担的骂名,如果放弃变成兵败如山倒,他更成了千古罪人,所以,他下决心抵抗。尽管蒋介石和白崇禧反对,作为第九战区的司令长官陈诚也劝他听蒋介石的话,但是,薛岳就是不听,最后逼得蒋介石不得不同意了他的抵抗方案。薛岳的战法是层层抵抗,节节败退,先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然后把鬼子引诱到长沙城下,一举歼灭。薛岳把这个称作“天炉”战法,就是把鬼子放在一个狭长的地带里消灭。会战从九月十四日开始,十月六日结束,国民军三十多万部队按照薛岳的“天炉”战法,节节抵抗后败退,诱敌深入,日本人到了长沙城下,已经成了强弩之末,最后虽然未能全部如愿,却也歼灭鬼子二万余人,炸毁日军飞机20余架,鬼子第一次进攻长沙的企图没有得逞。这也是鬼子自从进攻中国以来第一次没有打下一座城池。第二次长沙会战从一九四一年九月十七日开始,十月八日结束,第三次长沙会战从十二月二十四日开始,一月十日结束。共历时四个多月。三次都采取“天炉”战法,鬼子的三次占领长沙企图都没有得逞。
韩文德他们与日本人在山里转磨子和后来的追击就是发生在这四个月的事。日本人第二、第三次进攻长沙,都付出巨大代价,失败后往下退兵,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命令部队全线反击,正规军、挺进纵队、地方游击队沿途堵截,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韩文德他们的追击是第三次。
日本人虽然往下退,但是战斗力依然强大。康景濂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一挺进纵队虽然是一个军的编制,但是部队最满员的时候只有三个团。也就是三个支队。三个团分布在大山中各自独立作战,与敌人遭遇战斗频繁,时有伤亡,有时候人数加起来还不到两个团。正规部队的伤亡经常有全国各地的新兵补充,挺进纵队不在补充之列,兵员要靠自己解决,如果凭几千人的队伍要挡住潮水般退下来的鬼子,等于鸡蛋碰石头,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所以,当康景濂和他的参谋人员站在山顶上看着大批敌人由湖南退向端昌,左右权衡,不敢拿士兵们的生命开玩笑,让部队下山正面迎战鬼子,最后下了道命令,让各支队各自为战,想办法消灭敌人,最好白天休息,晚上突袭。不要让鬼子睡安宁觉。
二支队支队长刘挺勋得到命令后,也同样命令黄大队每晚下山,袭击鬼子,白天在山上休息。黄大队长考虑到如果每晚出动全体士兵,不但太辛苦,白天也休息不好,队伍要出问题,最后决定每晚从一个分队抽出一个班,天黑了出动,四点天快明时回山。汪廉清的中队是黄大队的主力,自然担负的担子重,特别是韩文德分队,全大队都知道这个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