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机枪响了-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季成问,真的打不过吗?中国有四万万五千万人,还会打不过一个小日本,小日本才多少人呀。
  康景濂说,不是人多少的问题,人家的兵一个就顶咱们五六个,人家出动二十万军队,咱们一百万军队还要打败仗。
  杨季成说,咱们一百万不行,二百万总能打过吧?
  康景濂说,哪里有那么多兵力,中国太大了,我们到处都得守,是一盘散沙,人家可以挑着打,是一个拳头,往往形成局部的优势,就是处在劣势中,日本兵也能以一当十。
  杨季成笑了笑说,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看样子你是害怕日本人了。
  康景濂眼一瞪说,我怕什么,脑袋掉了也就碗大个疤,最可怕的是队伍不齐整,不听命令,各自保存实力,最后吃亏的都是那些能打仗的队伍。
  杨季成说,我想,咱们国军也不是泥捏的吧,黄埔军校出了那么多能打仗将官,有几百万精兵,还不能抵挡一阵子。
  康景濂说,精兵倒是有,只是都摆在后方,前线上的基本都是杂牌军,鬼子马上就打过来了,后方马上就变成了前方,看蒋委员长还能把那些精兵藏在什么地方。
  勤务兵已经续了两次茶,康景濂都喝了,勤务兵续第三次茶出去后,康景濂对杨季成说,我这次来主要是和你商量一下以后的事,少帅和杨将军放了蒋委员长这么长时间了,蒋委员长在南京扣留了少帅,这么长时间还没有放,东北军群龙无首,又自相残杀,应德田、苗剑秋、孙鸣九发动兵变,杀死了67军军长王以哲和西北总部参谋处处长徐方,闹得不可开交,队伍在陕西也住不长了,肯定要调走,我最担心的是队伍被分化瓦解,我们想抗日也抗不成了。你说我应该怎么办。
  杨季成说,分化瓦解是肯定的,已经发生了西安事变,你们十几万人的队伍就是一个大火药桶,蒋委员长能不担心,不过,现在正是用军队的时候,蒋委员长也不敢怎么样。
  康景濂问,蒋委员长会不会对我们这些军官下手,这是蒋委员长的奇耻大辱呀。
  杨季成说,不会,唐朝的时候唐太宗也知道安抚,连造过反的人都饶了,魏征还成为他最亲信的大臣,蒋委员长作为一国的领袖,不会不顾大局,作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从最坏处着想,也就是把你们派到抗日前线上去与日本人拼,这不正合你们心意吗,如果能打回东北,把日本人赶出中国,你们的功劳就大了。
  康景濂说,但愿如此吧,我本来想脱离军队回东北老家看看,也不知道家里现在成了什么样子。
  杨季成说,你如果脱离了军队,就是匹夫一个,什么事也干不成,在队伍上好赖有点兵权,打回东北去也有点本钱啊。
  康景濂叹息了一声说,是呀,只能跟着队伍走了,有家不能归,有仗不能打,这个兵也当得太窝囊了。
  第二章 当兵(上)
  在街上领头游行这两位少年都是中共地下党员樊侠生的得意门生,脸色红润的叫赵祥,家里生活宽裕,脸色发黄的叫韩文德,家穷。
  樊侠生是三原县人,与国民党###、监察院院长、大胡子于右任是同乡,这几天正准备把赵祥和韩文德送到延安上抗日军政大学。韩文德家里人口多,小学毕业后因为家穷上不起学,父亲给他在三原县南街寻了铁匠铺子,十三岁便跟着师傅每天叮叮当当学打铁。樊侠生得知后给韩文德的父亲做动员工作,对韩文德的父亲说,娃小,不上学太可惜。你不让娃念书,把娃耽误了。父亲苦着脸说,穷人家养不起个学生,早早让学个手艺谋生。樊霞生说,既然这样,让文德上三原公立学校。学费由我出,你不要管了。就这样,韩文德离开了铁匠铺子,第二次上了学。
  “西安事变”中,韩文德在三原县参加学校组织的宣传队打着旗子游行、演讲,喊的口号是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工人走出工厂,农民走出田庄,学生走出课堂,不当亡国奴。还给前方将士募捐棉衣,回到高陵,见到同学赵祥,韩文德同赵祥说起这些事眉色飞舞,问赵祥,有没有到县城游行过,赵祥说,没有。韩文德就和赵祥策划利用集日在县城游行,做唤起民众的工作。韩文德和赵祥十岁的时候见过红军,红军的一队人马在崇皇寺门楼住了几天,有两个头上带着八角帽的娃娃兵来到学校给他们讲演,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红军走的时候他和赵祥都想跟着去,红军的头领嫌他们年龄小,没有去成。现在他们长大了,也能游行和讲演了。老师又有介绍他们到延安上抗日军政大学的诺言,所以觉得在县城游行和讲演是应该的事,没料想遇见了少帅部队的康景濂,差点起了冲突。
  回来以后老师并没有责怪他们,还悄悄对他们说,延安就过来人了,接人去延安,老师也要去。你们去不去?
  这是韩文德和赵祥盼望已久的事,当然都很高兴,满口答应去。老师叮咛他们,一定要保密,先不要对家人说,等走后再委托其他人通知家人。
  樊老师家住在三原西关大巷子,樊老师的爸爸、那个长胡子的师爷在西关口办了个杂货铺,明着是商人,其实是共产党的地下联络点。韩文德曾经多次给师爷送过信,信送到后师爷摸摸他的脑袋,有时给他一把糖,有时给他一个点心。师娘长得很漂亮,脸上白白嫩嫩的,一笑脸上有两个小酒窝。师奶是个小脚老太太,头发都白了,还有一个八岁的小师弟。
  变故发生在临去延安的前一天下午。
  已经是康景濂来高陵的五个月之后,韩文德和赵祥已经做好一切准备,从上午就呆在樊侠生老师的家中,天一黑就立即出发去延安。就在这决定命运的一瞬间,韩文德的父亲来了。
  父亲先找到的是韩文德三原鑫源当铺里当学徒的大哥双德,父亲见到双德,叹了一口气,然后满面愁苦的说,队伍上又要壮丁,保长派下来你去,要不然就让你二弟去,你二弟不是亲生的,不能让他当兵,你又是家里的顶梁柱,也不能去,不出壮丁就要出钱,得一百一十个大洋,哪儿找这么多大洋去。把屋里房子地卖完才值七十个大洋。大哥双德看着父亲的愁模样,说,我去。父亲说,你挣的钱已能帮衬家里的日子了,我想让你弟文德去。双德说,文德正上着学呢?父亲说,兵荒马乱的,上啥学。双德说,弟弟年龄小,怕人家不要?父亲说,先试试看,不要了再说不要的话。
  然后父亲到公立学校去找韩文德,老师说请假了,没来上课。父亲知道文德的老师樊侠生家,就打听到樊侠生家里。
  父亲进门的时候老师不在家,师娘和师奶在厨房里包饺子,韩文德和赵祥正在院子里的一块石板桌上玩一种叫做“递网”的原始游戏,这种游戏有点像最古老的原始围棋,也是一个子儿一个子儿的下,但是下到一定时候还要在盘面上走动厮杀,比起围棋更带着一股血腥气味。
  他们俩一方用树叶,一方用柴棍,两人为一颗子儿争了起来,赵祥下了一颗子儿觉得不对劲,要悔,韩文德不许,伸手挡着说,屙出屎来还能偎进去。赵祥说,你上一盘也悔过一次,你能偎进去我就不能?韩文德问,我悔子儿你咋不说?赵祥被问住了,无奈的说,不让人悔子儿赢了有啥意思。韩文德说,咋没意思?譬如说你是我的敌人,咱两个打仗,你走错了要悔子儿的时候我就要了你的命。赵祥说,这是递网,又不是打仗。韩文德说,递网也跟打仗一样,咱从抗日军政大学出来就要上前线与日本鬼子打仗,日本鬼子能让你悔子儿。赵祥说,好好好,我说不过你,这盘算我输了,咱另来,举子不悔,落地生根。
  这一盘赵祥下得很认真,开始两人都没悔一个子儿,到厮杀阶段,韩文德已经把一个子儿提起来,却发现不能走这个子儿,一走就得输,又放下了。赵祥不许了,说,举子不悔,落地生根,韩文德裂着嘴笑笑,说,这个子儿不能走,一走就输了。赵祥说,不能走也得走,递网也跟打仗一样,这可是你说的。韩文德说,就因为是打仗我才要悔子,明知道走这一步要输我还走,等于把头伸到你跟前让你砍,我是傻子呀。赵祥又好气又好笑,说,不来了不来了,话都叫你一个人说了。韩文德说,你只要让我悔了这一步我就能赢你,看你有没有这个胆量?赵祥看看盘上的局势,心说,让你悔这一步也不见得能赢,就说,好,让你这一步,你走。恰好在这时韩文德的父亲进来了,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