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周边百姓这么一比较,幸福感优越感大增,觉得自己离天堂很近很近,自是对仁爱的书大人感激涕零,于是交税纳粮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穷哥们砸锅卖铁,勒紧裤腰带也要按期交齐税赋。
每当邻边各府县大人们亲自领着三班衙役忙得焦头烂额,凶神恶煞般闯村进户,拆房揭瓦,逼税催粮之时,东昌府书大人已施施然喝酒赏菊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七十、知府大人书一本
【作客江湖按语:官属管,是管人的人,小书中第二个官人出场,他是知府大人书一本,书大人更比陆总捕头有灵性有特色,更值得一读,请欣赏,请投票收藏!】
七十、知府大人书一本
各府各县催逼税赋的时节,也是御史台最忙碌的时候。都察院十三道御史分掌十三道官吏监察。
一方面这时候官民势同水火,暴力抗税抗赋时有发生,逃税逃赋历年递增,官吏们为发财致富着急上火,奋不顾身日夜奔忙,于是暴吏酷吏虐民之吏层出不穷,越来越多。御史们职责所在,自然要交章指斥,大加鞭挞了。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收税赋火耗是地方官吏日进斗金的时节,是最主要的财富途道。这样关键的时刻,御史们不敲打敲打提醒提醒地方官吏,说不定会被地方官吏置之脑后,那就无法从中分一杯羹,不能与他们共同富裕了,这样的事御史大人们是不会甘休的。
皇上的龙书桌上堆满了各式奏章,御史们笔锋四转,文字激扬,直读得洪武大帝老眼昏花。
可是,这些奏章很少牵扯到东昌知府书一本,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其实,东昌府的帐房师爷清楚得很,名义上减收了些些火耗,但逃税漏赋的少之又少,暴力相抗的几年难遇,尤其是官府征收税赋相当顺利,下发的补贴与回扣不多,征收成本大为降低,这样一加一减,知府大人手里的钱比别的府衙多许多。东昌府每年最迟开征,最早完成税银上解户部。
书大人信奉一花独放不是春的原则,四处孝敬,八方进贡,有关人等皆能享受到好处,所以朝廷内外,一致夸称。
让书一本名动天下的,降了他的文才能干之外,还有他的养气之道。
大明朝名士显贵流行写自传,几年前书大人不能免俗亲自操刀也写了一本,名曰《不得不说的故事——好官难为》。
书中介绍他为什么能慈悲爱民,为什么能忠于皇上,原因就是他自幼苦读圣贤书,尤其得孟子真传,善养浩然之气。
说起书一本的养气经历,却是几起几落,历尽惊险艰苦。
自传中记载,书一本年轻时悟透儒学真谛,决心养出丰沛的浩然之气。其间自然是迭加磨难,寒暑不辍,这些都不足为奇,有很多人都能做到。
要命又奇特的是书一本的养气出岔子了,仿佛炼内功的走火入魔,书大人养浩然之气却修出冲天的杀气来了。
据自传中介绍,那时的书一本双眼血红,唇红齿白,唇红得似火,齿白得象雪,时时要张开嘴吐出长长的白气,心中时刻涌动着咬人杀人吃人的恶念,喝水非用鸡冠花熬制不喝,喝酒非绍兴女儿红不喝,因为这样的水这样的酒才完全似血,才能暂时平缓他心头的杀意。
无可奈何之下,书一本只得另想办法,杀人不行,杀鸡杀狗不敢,只好杀蚊蝇蚁虱来消弭胸中恶念,日日在庭院里埋头将虫蚁狠狠摁毙踩烂,才得舒畅。
书知府将那种培养浩然正气的奇特方法带到东昌府任上来了。衙门里始终养着四个心明眼亮,身手敏捷的小童,称之为气童。
四个气童一年到头就为书大人准备养气之物。什么蚂蚁飞蛾,蚊子苍蝇,蝗虫蝉螂,跳虱臭虫等等都在此列。
书大人公务繁忙,自然没空将一个个蚁虫蚊蚋捉拿杀灭,气童们就每天收集一批养气之物,弄得半死不活,能爬不能飞,闲暇时捧到书大人跟前,让书大人伸手一一摁毙。
书大人在这般奇特的养气过程中,消除心中恶气杀气凶戾之气,留下平和之气仁爱之气慈悲之气,于是东昌府治下百姓就有福了。
书大人此一举动,响应的自然热烈,东昌府几乎人人爱上灭虫。久而久之,东昌府所有的人都记得一连串公式,诸如一只蚂蚁等同一只蚊子,灭一只苍蝇等于五只蚂蚁,杀一只臭虫等同二只苍蝇之类。
后来书大人听说麻雀成群结队哄抢百姓谷粒,老鼠更是打洞掏墙,害民不浅,于是将这等害民之物也列入养气之物行列,规定杀一只麻雀等同百只蚂蚁,灭一只老鼠等同一只麻雀,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东昌府百姓官吏都认为知府书大人真的是仁心仁德,为了百姓的幸福生活,亲自动手消灭害虫,这份大恩大惠,哪能让人不感动!
东昌府名士诌诌社的著名诗人郭泡沫先生激动之余,将书大人养气之道比拟为大唐英主李世民高喊“莫食民稼”而大吞生蝗虫的壮举,并写下流传四方的“书公祖灭害赞”一文,流传四方。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书大人亲力亲为,杀灭无数害虫,东昌府百姓官吏纷纷跟进,蚊蝇拍随身带,走到哪里拍到哪里,老鼠出头人人喊打,家家户户张网罗雀。
县官大人到知府衙门汇报工作,一般都会呈上一束束老鼠尾巴,表明紧跟知府大人除害的决心。这也是使得市场上老鼠尾巴如同干豆角干菜梗一般论斤论捆出售,方便需要者购买,生意还很不错。
这样一来,东昌府境内还真清洁了不少,蚊蝇大减,老鼠远躲,麻雀逃入周边府县。就是成片成堆的蝗虫似乎都知道书大人的厉害,轻易不敢过界,只气得周边县府的官员大骂天道不公,连虫鼠都知道抱粗腿,却也无可如何。东昌府上下欢庆不已。
多年后,书一本书大人年老致仕,蒙皇上批准退休回家养老,族中后辈齐聚一堂,恭请族祖书大人传授为官之道。书大人圆睁老眼说了这么几句话:
其一,为官之道惟承上,上面认为你能干你就能干,上面认为你有功你才有功。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其二,会做不如会说,会说不如会写,会写不如会编,会编不如会吹,会吹的最高层次就是欺上上信任宠溺,瞒下下感激涕零。
最后感叹,大明朝的百姓真好糊弄哪!给块糖甜半年,给点阳光就灿烂。族中后辈恳请族祖细加分析,书大人摇头:为官之道惟有智者知之。此是后话,搁过不提。
七十一、普天同乐与太平盛世的由来
七十一、普天同乐与太平盛世的由来
知府书大人会写能吹的功夫主要表现在树典型上。
皇上刚发圣谕倡导孝道,东昌府呈送的什么割股疗伤,挖心掏肝治病的血淋淋耸人听闻的孝子孝妇的故事就到了,请求皇上予以旌表。
朝廷才提倡节义,东昌府关于贞节烈妇三贞九烈水火不浸的事迹就呈到,简直是要什么有什么,看得皇上连连称赞。
受书大人影响,府衙掾吏与治内县府官员都热衷报呈各式典型材料。知府书大人亲自审阅典型材料,看得上的批上“典当”两字,意思是这份典型材料得当,收入材料库,以备不时之需;看不上的批上“非典”二字,意思是没有价值的典型材料。
得到“典当”两字考语,属吏兴奋不已,这意味着有了扬名升官的机会,听到“非典”二字,官吏如丧考妣,痛心彻肺,避之不及。
像当下这类年末大评奖也是书大人树典型的方式之一。
杀猪帮三人随着高兴得满脸油花的贾堂主,被左边走左师爷领进知府衙门。
知府衙门大门楼上张灯结彩,大红绸布上写着金烂烂的标语:“热烈祝贺东昌府本年度评奖揭晓!”两边墙上张贴诸如什么“向获奖人士学习”“向获奖人士致敬”之类红纸黑字标语,一片喜气洋洋。
帮主老大一时还没反应过来,一觉醒来就成了东昌府十大有为青年,也不知这有为青年的名号顶几碗稀饭值几两银子,看贾堂主那份抢到绣球般的欣喜状,大概这十大有为青年的牌子倒是个好东东。
帮主老大头一回听说这玩意,更没想到自己一个决心混红湖走黑社会却走背字当了傻瓜头的半大孩子也能捞到这份荣耀,真是祖坟开了缝冒出青烟神气。只是不知是哪一座祖坟葬得好,得天地灵气了。
这时候的帮主老大显得有些昏昏糊糊的,他正在死命回忆何氏家族的祖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