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闻抄袭历史-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单向选择权的恋爱把中国的知识分子都培养成了盼望当妾的小丫头,半推半就欲拒还迎,要么选择姜子牙那种弄个直钩钓鱼装神秘,要么选择诸葛亮那种让人一顾二顾三顾才出来装矜持,才能吊足买家胃口,又满足了他又让他不会轻易玩腻。这种技巧可是相当难拿,一不小心过梭了,就该像上述几个自由主义者一样,被买家给干掉了。
  

《后天》秦朝版
就像要配合戈尔的《不可忽视的真相》的放映一样,今年以来,世界各地极端天气不断出现,一会是某地滂沱大雨不断淹死人,一会是某地高温热死人,一会是某地夏天飘起雪花……就刚才,我们窗外还刮起了邪风,足有10级,带着暴雨冰雹,如猪八戒现身一般,我长这么大,从没在这个城市里见过这种景况。那一刻,人们的小心“扑通、扑通”地跳。
  作为一个悲观主义者,我把每一个奇怪事件都看做是世界走向灭亡的一小步,心里真是替芸芸众生们担心,这一次就更加如此。于是,我用秦史勉励自己——看看人家,那样的科技水平,那样的生活水平,人民们都能扛得过去,我们还怕什么呢?
  一切是从秦始皇即位为秦国国君之后开始的。嬴领袖13岁登基,16岁那年,国内发生大饥荒,从这一年起,就开始了长达数年的古怪天气和自然现象。咱们就用命运多舛的嬴领袖的岁数来记录吧。
  他17岁那年10月(农历,下同),大群蝗虫从东方飞来,把天都遮蔽了,天下瘟疫流行。穷困的政府只好卖爵为生,老百姓只要交一千石粮食,就封爵一级。18岁的冬天,打雷。
  20岁那年,天上出现彗星,先是在东方,然后转向北方,然后跑到西方,不久后再度出现在西方。
  21岁,黄河泛滥,河里的鱼大量流到平地上来,秦国人民只好都跑到东方找饭吃。
  22岁那年,彗星出现,有时光芒照遍整个天空——得多大的彗星啊!这年4月(也就是公历五六月的时候),正值初夏,忽然天寒地冻,有人被冻死。这年又出现彗星,先在西方,又到北方,然后往南移动,持续80天之久。
  24岁那年,国内闹起旱灾,从农历6月一直持续到8月才下雨。
  28岁那年,秦国地震。30岁又地震一次,然后开始闹大饥荒。32岁又闹大饥荒。
  34岁那年不知道什么季节,天降大雪,有2尺5寸厚。
  39岁,他老人家成了始皇帝,君临天下。这年起,持续经年的奇怪天象消停了一段时间。到他46岁,彗星又出现了一次。
  49岁那年,荧惑星偏离轨道,一颗流星坠落到东郡,成为陨石。老百姓在上面乱涂乱抹,惹怒了嬴领袖,于是把嫌疑人统统杀掉,然后把陨石烧化。第二年秋天,他死在旅游途中。
  30多年时间,为什么屡屡出现灾害天气呢?历史宣传家的解释是他暴虐太深,执政太酷。这种说法……实在是人工影响天气的超强版解释,用当代的科学知识来看肯定没有说服力。那时候都是绿色蔬菜绿色粮食、绿色出行方式、绿色战争打法,人少活动范围又小,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之现在一个地下一个天上。植被破坏也不严重,出个门还要砍掉树木打通一条道路。如果说那时候人类有什么特异行为的话,也就是派了大量人力修筑长城、阿房宫和骊山了,也许这种庞大建筑工程破坏了地质结构,导致了地震,这是有一点点说得通的。但影响到冬天打雷夏天旱灾,似乎就有点远了,更何况彗星问题呢。
  秦朝那阵子的天气……我就不明白了,它是招谁了呢?我恳请各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考古学家好好研究一下,解答一下这个千古之谜,也给咱们今天提供点经验教训。也许因此一举解决全球变暖问题,也说不定呢。
  

西汉时的“艳事门”事件
西汉刘弗陵当皇帝的时候,有个著名的官员叫张敞,以擅长治理地方治安闻名。担任首都特别行政区区长的时候,曾以江湖方式邀集地面上各位老大吃合头酒,说服他们交出一些不懂规矩的马仔,换取了任期内的一方平安。
  能混江湖的人,行为举止必定不会很合正统。张敞就曾因为喜欢坐着车在街上闲逛,还用扇子敲马屁股,屡屡被人指摘“轻浮”、“不成体统”,但他仍旧不以为意,继续不拘小节,终于把自己卷入了一起“艳事门”。
  事情本是很简单的:张敞的老婆,据说小时候曾经摔过,伤到眉骨,长大后眉毛有一块总是长不出来,所以每天都要很仔细地画眉。张敞夫妻必定很是恩爱,因为他经常帮他老婆画眉。
  本是自家闺房内的私事,无关他人。不过张敞作为一个争议人物,广受广大八卦迷的关注。透过各种渠道,他给老婆画眉的事情和细节,就慢慢流传出去,成了首都特别行政区人人皆知的秘密和谈资。
  打听人家房中事,听了、聊了、偷偷乐了,也就罢了,但有些正义凛然的人从此坐不住了。不久后,有人——史书上没说是谁,或谁和谁,看来是以群众身份提交的——提交了一份义正词严的弹劾案直送到皇帝面前,指斥张敞流氓、不道德,没有起到榜样作用,带坏善良单纯的老百姓,要求其道歉,并要求皇帝处理这个下流坯。
  在汹涌的民意之下,皇帝对张敞展开了调查,问他第一,艳事门是否属实;第二,是否知错。张敞迅速做出反应,发表了一个声明,基本表达了如下几个意思:“艳事事件是真的,是我自己干的。这件事是闺房内私事,不算什么。夫妻间的事情比画眉更‘下流’的还有的是呢,且人人都干。”
  这个声明无法让人民群众满意——要知道,人民群众的道德感很高,怎么能接受夫妻间还有“更下流的事”呢?虽然他们自己也要靠这种“更下流的事”制造下一代,但他们可以假装没有,也不能接受别人有,尤其不能接受名人有。
  不过尽管如此,皇帝却实在说不出什么了,处理张敞于法无据,何况人家还是国家栋梁。于是作罢。
  虽然法律没有处理他,但他的光明前途却从此夭折。没多久,他牵涉到一起政治冤案中,作为“坏分子的朋友”再次遭到弹劾。皇帝本想保他,把案卷压下,但他自己却不懂韬光养晦的道理,公报私仇整死了一个盼望他早点下台的人,激起公愤,只好自觉地缴还印绶,宣布无限期退出官员圈。
  毕竟是有才的人,而且实践证明,靠“成体统”往往管不了社会问题,因此后来张敞还先后被召回做官两次,从事重点地区治安专项整治工作,成绩也颇斐然,但他的官职再也没有达到过“艳事门”前的高度。
  

你爱国,谁爱你
“我爱我们的国啊,可谁爱我啊?!”
  ——这是《茶馆》中的名句,几十年来引过多少人嗟叹。两千年前,有一个人曾经喊出过同样的话,这个人叫李陵。
  李陵是汉武帝时期的名将,也是名门之后——“飞将军”李广的孙子。祖孙俩都骁勇无敌,没有敌人可以打败,但都败于自己人的权谋之中。李广因为得罪权贵,被上级在不配给向导的情况下撒到大漠里,并要求按期与主力会合,结果因迷路而迟到。看得到结局的李广一声长叹“不愿受辱于玩弄文字的官吏”,然后自杀。李陵呢?因为太有才而被主帅嫉妒,不给他带兵杀敌的机会,他只好把自己逼到背水一战的地步,以“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的赌注来越级要求出兵,得到皇帝的准许,令他先遣,主力随后跟上增援。主帅李广利压制不住就来暗的,李陵出兵之后,与匈奴8万骑兵先后相遇,李广利的援军却迟迟不至,把李陵和他的5000人甩在狼群之中,就是为了整死他。
  他果然差不多被整死,在这之前,他和他的5000人,没有马,与敌军坚持近10日,杀敌数万,武器用尽粮食吃光,战至几乎全军覆没。最后一役,他准备掩护仅剩的弟兄脱逃,弟兄还是战死。没办法的情况下,他投降了敌人。
  投降的意图,他自己后来解释,是为了寻机刺杀敌将。从他后来的表现看,这话应是真实的。可惜,自己人又没有给他这个机会。皇帝派人带兵来救他,派来的公孙敖,不知是嫉妒他的才能,还是拍李广利的马屁,或者兼而有之——没有救他,而是回来诬告他替匈奴当教练袭击己军,于是皇帝大怒——甚至不做进一步调查——屠杀了李陵的全家。唯一替他说了一句话的司马迁,被施宫刑。从此,他被定性为“汉奸”,刻上耻辱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