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skbshge
109。应用药物敷贴法调治慢性支气管炎应注意些什么?()
为了保证药物敷贴法调治慢性支气管炎安全有效,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在应用药物敷贴法调治慢性支气管炎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局部消毒:敷药局部要注意进行清洁消毒,可用75%乙醇做局部皮肤擦拭,也可用其他消毒液洗净局部皮肤,然后敷药,以免发生感染。
(2)做到辨证选药:外敷药和内服药一样,也应根据病情的不同辨证选药,抓住疾病的本质用药,方能取得好的治疗疗效,切不可不加分析地乱用。药物敷贴法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掌握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根据药物敷贴法的适应证选择患者,严禁对有敷贴禁忌证者进行药物敷贴治疗。
(3)正确选穴敷药:在应用穴位敷药时,所取穴位不宜过多,每穴用药量宜小,贴敷面积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久。要注意外敷药物的干湿度,过湿容易使药糊外溢,太干又容易脱落,一般以药糊为稠厚有一定的黏性为度。
(4)重视不良反应:一些刺激性较大或辛辣性的药物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引起局部皮肤红肿、发痒、疼痛、起疱等不良反应;有些患者敷药后还可出现皮肤过敏等现象,还有些患者对胶布或伤湿止痛膏过敏。对这些患者应及时予以对症处理,或改用其他治疗方法。敷贴部位皮肤有破损者及伴有其他重病者,不宜采用药物敷贴法。
(5)注意配合他法:药物敷贴疗法调治慢性支气管炎的作用有限,临床中应注意与药物治疗、饮食调理、运动锻炼等其他治疗调养方法配合应用,以发挥综合治疗的优势,提高疗效。
skbshge
110。调治慢性支气管炎常用的药物敷贴处方有哪些?()
处方 1
配方:胡椒7粒,桃仁10粒,杏仁4粒,栀子3克,鸡蛋清适量。
用法:将胡椒、桃仁、杏仁、栀子共捣烂,用鸡蛋清调成糊,分敷于双足底之涌泉穴,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通常每日换药1次,10次为1个疗程。
功效:宣肺化痰,止咳平喘。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久咳痰多、喘息者。
处方 2
配方:公丁香0。5克,肉桂、麻黄各5克,苍耳子、白芥子、半夏各3克,酒精适量。
用法:将公丁香、肉桂、麻黄、苍耳子、白芥子、半夏共研为细末,混匀后用酒精调成糊,外敷于神阙穴,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通常48小时换药1次,10次为1个疗程,可连用3个疗程,2个疗程间隔5~7日。
功效:宣肺散寒,止咳化痰。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偏寒者。
处方 3
配方:白矾30克,牵牛子15克,面粉、米醋各适量。
用法:将白矾、牵牛子共研为细末,加面粉适量搅匀,用米醋调成糊,于晚上睡觉前敷贴于双足底之涌泉穴,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次日晨起去掉。通常每日敷贴1次,10次为1个疗程,可连用1~2个疗程。
功效:宣肺清热,止咳化痰。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偏热者。
处方 4
配方:白芥子、白矾各30克,面粉、米醋各适量。
用法:将白芥子、白矾共研为细末,与面粉混匀后用米醋调成膏,每次取适量药膏,于晚上睡觉前敷贴于涌泉、定喘、天突穴,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12小时后去掉。通常每日敷贴1次,3~12次为1个疗程。
功效:宣肺化痰止咳。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 5
配方:麻黄20克,细辛、芫花、肉桂各10克,白芥子、杏仁各30克,白酒适量。
用法:将麻黄、细辛、芫花、肉桂、白芥子、杏仁共研为细末,装瓶备用。用时以白酒调药粉为药饼,如铜钱大小,烘热分别敷贴于肺俞、天突穴,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次日晨起去掉。通常每晚敷贴1次,10次为1个疗程。
功效:润肺化痰止咳。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 6
配方:苍耳子、苍术、白芥子、细辛各5份,公丁香、肉桂、半夏各3份,麻黄10份,麝香1份。
用法:将上药(麝香除外)共研为细末,再加入麝香混匀,装瓶密闭备用。用时取药粉适量,用脱脂棉薄裹如小球,放入脐窝内,外用胶布固定。通常隔日换药1次,10日为1个疗程。
功效:顺气润肺,止咳化痰。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 7
配方:白术6克,党参、干姜、炙甘草各3克。
用法:将白术、党参、干姜、炙甘草共研为细末,混匀后放入脐窝内,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通常3日换药1次,3次为1个疗程。
功效:祛痰止咳。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 8
配方:制半夏10克,白果仁9克,杏仁、细辛各6克,生姜汁适量。
用法:将制半夏、白果仁、杏仁、细辛共研为细末,混匀后用生姜汁调成糊,外敷于脐部,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通常每日换药1次,10次为1个疗程。
功效:温肺散寒,止咳化痰。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痰稀色白、咳嗽喘满者。
处方 9
配方:*或五味子适量。
用法:将*或五味子研为细末,用时取适量放于胶布中心,分别贴于脐部及肺俞、膏肓、膻中、气海穴。通常每日敷贴1次,15次为1个疗程。
功效:宣肺止咳化痰。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 10
配方:牛蒡子、鱼腥草各20克,葱白5克,冰片0。5克。
用法:将牛蒡子、鱼腥草共研为细末,与捣烂之葱白、冰片混合搅匀,敷于脐周,外用胶布覆盖固定。通常每日敷贴1次,1周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化痰止咳。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肺热咳嗽、痰稠者。
skbshge
111。什么是冬病和冬病夏治?冬病夏治适宜于哪些疾病?()
所谓冬病,是指在寒冷的冬季容易发病或病情容易加重的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类风湿关节炎及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等。冬病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根据患者个体素质的差异而具有个体特殊性。例如,某些支气管哮喘患者素体阳虚寒盛,每遇寒冬时令哮喘即发作或加重,对于此类患者之哮喘病即属冬病的范畴;也有一些支气管哮喘患者并非阳虚寒盛体质,其发病时节不在寒冬,而在春秋花木生长、繁茂之时,对于此类患者之哮喘则不属于冬病的范畴。
冬病夏治是中医学的一种独特防病治病方法,它是根据中医学“天人合一”的理论和《内经》“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天特别是三伏天是自然界阳气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合理的调治可以事半功倍,达到治病求本,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控制和康复,预防复发的目的。中医学历来强调夏季调养,利用夏季阳气旺盛的特点来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使病情好转,甚至不再发病。不论是内服中药、外用中药,还是艾灸调理、饮食调养等,冬病夏治的目的主要是通过益肺、健脾、补肾等手段,鼓舞正气,驱逐宿邪,疏通经络,活血通脉,温经散寒,从而使人体阳气充沛,抗寒能力增强,经络气血贯通,达到治病求本、控制病情、防止再发的目的。
冬病夏治的范围除了传统的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体虚感冒),消化系统疾病(各种虚寒型胃痛、腹痛、腹泻),骨关节系统疾病(各种关节炎、颈椎病、腰椎病)外,对各种体质虚弱、容易生病的亚健康人群及白领阶层所表现的全身无力、局部无名原因的疼痛等,进行冬病夏治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冬病夏治虽好,但并非包治百病,患者一定要加以甄别,最好到正规医院的专科就诊。
skbshge
112。冬病夏治能调治慢性支气管炎吗?如何做到辨清体质再施治?()
冬病夏治确实能调治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大多本虚标实、反复发作,寒冷时节为其高发、多发季节,缓解期多在夏季,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历代医学家依照“春夏养阳”的观点及“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于夏季从“本”治疗,进行冬病夏治,以鼓舞正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达到扶正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