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赵秀丽早早地没了亲娘,娘家只有一个老爹和三个未成年的兄弟,哪个也帮不上。
又碰上了肖老太这样刻薄的婆婆,伺候月子的只有肖文。
一个大男人既照顾产妇,又照顾孩子,在物资匮乏、条件艰苦的破房子里,赵秀丽产后的恢复期没有得到精心的护理和调理,不可避免地出现产后疾病。
娘亲的虚弱和苍白,爹爹的苍老和疲惫,肖瑶早就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肖文和赵秀丽刚刚三十出头,家里却只有肖瑶和肖靖两个孩子,十几年无所出,在不用避孕的农村,这是不正常的。
所以,肖瑶早就趁着和娘拉手的时候偷偷地把过脉,发现娘亲气血虚、有血瘀、脉细弱。很明显,产后没有好好的保养,以至气血大亏。
肖瑶断定自己的娘亲是肝郁血虚,内分泌功能失调所致的月经病,再加上抑郁气闷、营养短缺导致的不孕症。
现在条件允许,肖瑶当然要给娘好好诊治,当然了,爹也要补养一下!
相信不久,他们就能给自己添上几个弟弟妹妹啦!到时候,大大的院子里一群小萝卜头跌来跌去,想想这场景,睡觉都要笑醒呢!
张大夫接过方子,看上面写着:“黄芪、党参、鸡血藤、益母草、淮山药六钱,白术四钱,柴胡、升麻一钱,当归、赤芍、丹皮、丹参、香附两钱。”
点点头,张大夫说:“补气养血、活血调经。”
张大夫说完,也不喊正在外面忙着装车的三儿,自己亲手抓药,一一包好,捆上,递给肖瑶。
肖瑶给药钱,张大夫说什么也不要,只说:“以后有了好药材,先照顾平安医馆好了”。
肖瑶却说:“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一码归一码。先把下两个月的药钱一起预付了吧。”
肖瑶说完,放下一两银子,拎着药跑出医馆,进了马车,扶着自己的娘亲坐下,挑起帘子,和张大夫告别。
张大夫无奈摇头,只得招呼他们再来。
赵秀丽看着肖瑶手中的药,紧张地问道:“给谁开的药?阿瑶,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娘,是给你调养的药。”肖瑶拉着娘的手,小脸严肃:“张大夫说你脸色苍白,身体虚弱得厉害,再不治疗,会出大事的!”
赵秀丽嘀咕道:“哪有那么严重,年年都是老样子,喝那些药汤子能有什么用,钱都扔了。”不过也不再说什么了。
肖瑶暗暗得意,要不这样吓唬,娘只怕不吃呢!
肖靖非要和江水一起坐在车辕上,肖文只好进了马车,和自己的女儿、老婆坐在一起。
听听车厢外面肖靖和江水叽叽喳喳,摸摸满满当当一车厢吃的、穿的,看看坐在对面的老婆孩子一身新衣、满面笑容,再一想到回家就要面对的刁钻刻薄的亲生父母和同胞兄弟,肖文突然鼻子一酸,眼睛一瞬间就红了。
066 满载而归()
肖文不自然地偏着头,低沉地“咳”了一声,拼命压下了嗓子里的哽咽。
赵秀丽和肖瑶立即同时看过来,赵秀丽担心地拍着肖文的后背,柔声问道:“你是不是受凉了?”
肖文摇摇头,微笑着说:“没有受凉,我好得很。”
担心两人追问,肖文随即转移了话题:“下午没事的话,把东西给岳父家送去一半。”
赵秀丽眼睛一红,心中溢满了柔情,看着这个知冷知热的男人,摇摇头,低声说:“不用,我们自己留着吧,给你和孩子好好补补。”
肖文嗔怪地瞪了赵秀丽一眼,正色道:“那哪行?要不是岳父和三个弟弟帮忙,我们一家早就……”
肖瑶看着父母亲都是两眼红红的,心头低叹一声,“看来自己的运气不错,不仅有一对恩爱的父母,还有重情重义的外公和舅舅们!”
虽然自己没有一点儿关于外公家的记忆,肖瑶还是决定去看看帮了大忙的外公一家人!
于是,肖瑶摇着赵秀丽的胳膊,撒娇道:“阿瑶想舅舅们了,下午我们全家都去外公家!”
不等肖文和赵秀丽点头,车厢外的肖靖就喊出来:“下午我也要去外公家!”
赵秀丽笑道:“哪能拉下你!看在外面喝风,快进来吧。”
“车厢里气闷,我才不进去。”肖靖立即回答。
“臭小子!”赵秀丽宠溺地嗔道,随即用粗糙的手摸摸肖瑶的头发,笑着说:“看看我们阿瑶,还是闺女好,真是娘的贴心小棉袄。”
“那是!”肖瑶得意地点点头,“阿瑶也是爹的小棉袄!以后呀,我不仅是爹娘的小棉袄,还是家里的大棉被,要捂得一家暖暖和和,过得红红火火呢!”
肖文搓搓手,憨厚地笑着点头,“爹最喜欢阿瑶!”
说完,和赵秀丽相视一眼,两个人不约而同地伸手拍了拍肖瑶的胳膊。都在心中暗自庆幸,真要感谢老天给自己家送来这么好的女儿!
肖瑶看着爹娘的表情,好像感觉到一丝古怪,还没来得及想什么,肖靖的一声喊惊动了车厢内的三人。
“把式大叔!”
“啊,到城门口了。”赵秀丽一声惊呼,随即掏出一把铜板数起来,“来时的路费还没给富贵哥呢。”
“你们别下去吹风了,”肖文一把按住就要起身的赵秀丽,“我去。”
看着一身新衣新鞋、容光焕发的肖文从高头大马的油毡车里下来,朝着自己走过来,胡富贵怔怔地,早就呆了。
“你们这、这是?”胡富贵结结巴巴地问道。
肖文笑着把手中的十几个铜板一把塞到胡富贵手里,笑着说:“富贵哥,我们先走了,有空儿来我家坐坐,咱哥俩再聊。”
“嗳、嗳。”胡富贵答应着,直到肖文钻进车里,马车走开了,才回过神来。
想起穿得新崭崭的一家人,还有满满一车厢的米、面、肉、菜,胡富贵百思不得其解,挠着头,嘀咕着:“肖文家前几天还穷成那样,这两天又富成这样,这是要闹哪样啊?”
067 有人酸了()
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急,此时官道上的雪已经化得差不多了,军马脚力了得,车子又新,五十里的官道路程不过半个时辰就到了,让赵秀丽这个第一次坐马车的人惊讶、赞叹不已。
“快看,快看,”村口好事儿的小孩子们连跑带喊起来,“肖靖家的马车又来了。”
肖靖坐在前面,既害羞又得意,小胸脯挺得高高的。
江水也是小孩子心性,卖弄似的“啪”地一甩鞭子,吓得小孩子们“哄”的一声散开了。可是看着江水和肖靖两个人的笑,小孩子们又都跟在后面嘻嘻哈哈地跑着。
大人们也已经吃过了午饭,听说肖文一家从城里回来了,想到昨天肖家闹成那样,关心的,幸灾乐祸的,看热闹的,于是,大家也都跟在车子后面一齐来到肖文的破房子前。
所以说,当肖瑶从车厢里出来的时候,看到眼前一下子站了那么多人,倒吓了一跳。
赵秀丽和肖文倒是满脸镇定,两个人从车厢里出来,边笑着招呼大家,边在相好乡邻的帮助下往外卸东西。
其实,就是现代,乡下的事情也是这样,谁家有事儿了,不管好事坏事,需不需要帮忙,总是会来很多村人。如果谁家门口天天没个邻居往来,那就说明这家的人缘太差喽!
和城市里“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不同,农村人的人情味儿更浓一些,当然了,有些你不喜欢听到的声音也会毫无遮拦地钻进你的耳朵。
这不,看着肖文家门前的车马、车厢里卸下的东西、一家四口的穿戴,有人就酸了……
“哟,赵秀丽这是成了阔太太了,你看看她穿的、戴的,比胡员外家的太太还显摆呢!”这是赵三花眼热的声音。
“要是不置办私产,他们家哪里来的这些东西?”这是和赵三花相好的蒋氏的声音。
“嗨,也不知道哪找的来钱路?”这是胡家庄豆腐坊刘氏嫉妒的声音。
……
当然也有公正的。
“别乱说,要是这样,肖文可是要受律法的!”这是孙秀娥的声音。
“就是,肖文两口子一贯是老实人。”这是三奶奶的声音。
……
其实,古代法律对私产、分家之事往往有明明白白的律例。比如《大清律例》“别籍异财”下的条例规定:“祖父母、父母在者,子孙不许分财异居”。
但是,对于分家,法律也是支持的。
分家是自秦代以来相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