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摄像机前不知情的药农,被牵着鼻子当成枪子冲锋陷阵,他十分无奈。
现在在镜头前侃侃而谈,希望来日不会后悔。
正想着,肖静发来消息。
专访见报。
赵阳不由得精神一振,心绪难平。
初衷只是想传授一门技艺,现在,变味了。
英杰传媒的专题摄影还在继续,现场手机铃声突然响个不停。
摄像导演怒骂着手下,结果依旧不消停。
“娘的,还拍不拍了!”
导演正吼着,他的手机猛地震动起来。
看到上头传来的消息,导演小眼睁圆。
有报社率先报导了这件事不说,还采访到了核心人物——孙雪儿!
孙雪儿拒绝了英杰传媒的专题访问,所以他们才收录一些有经验、有权威的药农的谈话。
现在当事人已经跳出来做专访,别人再接着做,就是照虎画猫,凭添笑话。
这个发展不在上级引导的范围内,导演顾不得药农们的质问,赶紧打电话。
赵阳站在人群中,听着导演喊的称谓,露出个狡黠的笑容。
等导演挂断电话,专题继续进行。
只不过,中午见报的内容,与访谈的主题有了偏差。
药农们的话题集中在以药养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上面,但英杰传媒却靠着优秀的剪辑功夫,硬是将一场探讨性的话题,弄成了带有联合打压同行色彩的勾心斗角。
英杰传媒利用个别药农的针对性言语,宣传以药养药对药田发展的重要性。
最后,它请求孙雪儿将秘方透露出来。
“独富不如众富,这个标语很抢眼啊。”赵阳看完最新报导,夸赞道。
孙雪儿白他一眼,哼道:“就是想抢药方,还说得这么冠冕堂皇。”
赵阳未置可否。
英杰传媒对药方还真没兴趣。
“现在所有的矛头都对准我,快扛不住了。”孙雪儿撇撇嘴表示不满。
“是时候了。”赵阳说着,给肖静发了个消息。
不到半个小时,那天专访的全部内容重新翻出来。
赵阳的宣言没有像石沉大海一样悄无声息,而是被大书特书。
英杰传媒像闻到腥的猫扑上来,请求做实验,并且公布成果。
为此,还特意在一档直播有关乡土的节目里给孙雪儿打电话,敲定好时间约好证明人,进行验证。
当挂断电话后,孙雪儿还云里雾水不明情况。
“完整的专访早就发出去了,为什么现在才受到关注?”她十分不解。
“剩下的片段据说当时没过审。”赵阳高深莫测的笑道:“英杰刚提出要验证,我说要对此负责的完整专访就横空出世,英杰好不容易塑造的光辉形象,一旦我的试验失败,千人指万人骂都是轻的。”
孙雪儿似懂非懂。
赵阳继续说道:“这种手段都是小道,决定结果的,是实力。”
孙雪儿恍然大悟:都是套路啊!
为了防止赵阳爽约,英杰传媒的八卦记者,将孙小王村堵了个水泄不通。
而原本籍籍无名的小村子,一下子成为网红村。
这件事越闹越大,惊动了不少人。
在验证结果的前一天晚上,刘大娘余英等人,都打来电话,旁敲侧击的询问要不要帮忙,都被赵阳婉拒了。
然而,失联多日的张晗,依旧没有音信。
比起次日试验的结果,赵阳反倒更担心她的安危。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梦里活动过量,一晚上没睡踏实。
早起顶着黑眼圈出现在孙雪儿面前时,立即被调侃了一番:“原来你也会紧张啊。”
赵阳没有反驳她,免得被刨根问底。
自己本身不善言辞,留些力气应付英杰的人吧。
不过,试验的结果,应该用不着他来说。
况且,他说了也没有人信。
赵阳对试验结果有信心。
但是,当走到村委会大院,看到挤挤攘攘的一群人时,他面色变得严肃无比。
孙雪儿诧异的叫道:“怎么会这样?!”
第118章抢饭碗了()
之前还谦虚请求传授技艺经验的药农们,没有一人到场。
院子里,穿着清一色工作服的英杰记者、摄像师,没由其来的形成一种压迫感。
面对着十几盏闪光灯,孙雪儿只一瞬的失神后,眯了下眼,恢复了冷漠脸。
赵阳已经信步走到临时搭建的台子前,面对着话筒,面无表情的说:“有请证明人。”
话一出口,旁边没开口的主持人愕然失声。
抢饭碗了啊!
“别浪费时间说场面话,开始吧。”赵阳说着下台。
众人闻言,默默的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远在石市,站到投影机前的朱世杰,握紧双拳,一脸志得意满的奸笑。
“赵阳,这是你最后一次出风头,好好享受吧!”
特意请来的证明人是个四十出头、白面无须、头顶铮亮的男人。
他假咳两声,等到全场静默后,开始发言。
“首先,要验证正在生长过程里的药苗,有没有毒素或者副作用。”
说完,他看向赵阳。
见赵阳轻轻颔首,这才引导大家前往药田,亲自采集标本检验。
意想中剑拔弩张,互相对峙的情况没有出现。
周围村子来凑热闹的人有些意兴阑珊。
不过,这件事和他们息息相关,势必要看到最后结尾。
当然,大多数人交头接耳,都表达了对赵阳和孙雪儿的质疑。
这一带的盐碱地大多都是开荒开出来的,种些普通药材,村民都觉得是赶上了风调雨顺的好时候。
现在还有人异想天开种金贵的药材,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而附近药农们都没有参加,就令村民们更加确信他们的猜测。
孙雪儿是想钱想疯了。
所以故意拉来媒体炒作。
这是抹黑孙小王村的名声!
闲言碎语冲进耳中,孙雪儿小脸紧绷,咬着后槽牙避免骂出声。
赵阳依旧闲庭散步般走在前面。
顺着大路走到村头河边的药田,赵阳朝着孙雪儿使了个眼色。
孙雪儿挺身上前,比划着药田里的药苗,让证明人随意采摘。
证明人吩咐副手将工具箱搬过来。
不多时,六个村民抬着三个一米见方、半人高的塑胶箱站到河边。
箱子里拿出专业的仪器和用具,还有拼装彩钢房拔地而起,将这些箱子扣在其中。
这么大的阵仗,让聊天的村民们哑然失声。
“除了检测药苗安全,我还要检测土壤质量,河水污染情况。”
证明人说着,派副手逐次取样,并当场验证。
英杰的摄像机占领首要位置,一帧不落的记录着全部过程。
证明人采摘着药苗的同时,不忘记科普一下它们相关知识。
有些连老药农都不晓得的种地经验,从证明人嘴里说出来,瞬间变得高大上。
而赵阳这个焦点人物,反倒显得无足轻重。
需要检测的药苗采摘完放入器具里,证明人宣布,要等晚上才能得到结果。
“怎么要这么久?”孙雪儿提出疑问。
证明人坦言道:“要检测根系里的土壤,是否符合这里的土质。”
许多人没听懂。
英杰的一位记者出声解释:“毕竟有些药苗移植时间短,万一现在活了,明天死了呢?”
这个解释很隐晦。
说白了,就是担心孙雪儿为了瞒天过海,种植不同生长期的药苗,制造试验成功的假象。
“小人之心!”孙雪儿明白后,直接反驳。
那个记者呵呵一笑没有反应,倒让孙雪儿显得有些狗急跳墙的意思。
凑热闹的人群里,也传来这种声音。
“你们别胡嘶!”
赵阳踩了孙雪儿一脚,成功制止她继续讲话。
“耐心等结果。”
只一句话,孙雪儿立刻老实巴交的搬了把椅子坐进彩钢房里。
检测的过程对于许多人都不重要。
但这个过程却不能有所疏忽。
除了证明人派人看守,孙雪儿和英杰的人全部自发站在镜头前,就怕哪一方动手使阴招。
彩钢房内的气氛并不融洽。
彩钢房外,英杰传媒再次开始宣扬赵阳的“功德”。
结果还没出来,就已经将以药养药的方法吹嘘得天花乱坠。
改善土质换成了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