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隔天有眼-第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意识到了大海航时代即将到来。

    海洋资源一定要提前并且快速的开发起来,否则未来一定要受制于人,甚至想要出海都要经过人家的同意。

    有了这个先见之明后,古剑心便下令开始在天津海港分别建立军用和民用码头。

    并命令国营的造船厂对一些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给予“租船欢渔”的政策。

    就是将一些生产好的渔船租给渔民们来使用,等到渔民出海打鱼后,将打到的鱼按照合约比例上缴给海洋资源管理部门,用这种方式来作为租船的报酬。

    这项政策一经实施后,整个民用码头很快就变得沸腾起来,每天都有大批的渔民,向海洋局租船后,争相着出海捕鱼。

    每天都会有大量的鱼虾被渔民们捕捞上来,再通过一些运载车运送回华夏城的市场里,向居民们售卖。

    渔民越来越多,天津海港码头也不断的扩大,以前有许多生活在海边的原住民部落,受到文明的气息感染后,也开始来主动的找这边的海洋资源管理局,表明自己也想要加入华夏社区,希望也能够享受这种福利待遇的想法。

    像这些原住民们在海边已经生活习惯了,祖祖辈辈多少代人都在这里繁衍生息,即便是主动加入华夏社区,但是也不想要去内陆的城市生活。

    对于这种情况的,古剑心十分尊重,命令驻扎在天津海港地区的军队,在闲暇的时间帮助这些后来加入华夏社区的渔民们,就在海边一带修建房屋住处。

    这样一来,就又吸引更多的野生原住民部落前来投奔华夏社区,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一座拥有十万人口的滨海小镇,逐渐的发展起来。

    小镇的一切都是以天津海港码头为中心,属于华夏社区的一个海洋资源中转站。

    每天都会有一辆接着一辆的货车,装载着鱼虾、海盐、海带等海洋资源,向北京城地区运送。

    同时,也有一些货车将北京城边的蔬菜、牛奶、衣物、电器等物资向滨海小镇这边输送。

    有人的地方,必须要有教育。这是古剑心一向惯行的方针。

    所以,自打小镇建立初期,就建立了学校、医院、公安局等一些社会基本保障部门,逐渐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社会。

    虽然赶不上北京城里繁华,但是平时街道上熙熙攘攘,人群来来往往,渔民们清晨出海,黄昏时候打完渔从码头回来,夕阳西一个个房子里升起袅袅炊烟,也是别有一番生活景象。

    古剑心和闻雯乘坐着吉普车,穿过正在建设中的小镇街道,引得许多中午放学的孩子们连连追逐。

    快要接近海边码头的时候,就可以听见从军港码头传来的“呜呜~”的汽笛声。

    汽车行驶到码头附近停下来,古剑心与闻雯二人从车里走出来,脚刚一踏上海边的土地,就能够闻到空气中弥漫着的海洋的味道。

    此时是中午,海边的阳光正暖,蔚蓝色的海岸线像是一片美丽的画卷。

    一群海鸥在海面上追逐的浪花层层起舞,发出一声声悦耳的叫声。

    一艘艘桅杆上挂着华夏徽章旗帜的军舰,整齐的停靠在军港码头的港湾里,一群海军正在甲板上洗刷着军舰的外身。

    远处的海面上还有两艘正在巡航的军舰,为那些正在打鱼作业的渔船们保驾护航。

    目光所及,皆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自打军港码头建立的时候,古剑心曾经来过一次后,就再也没有亲自来过这里。

    这次借着陪闻雯来海边散心的机会,古剑心也正好来天津港码头这边视察一下。

    对于这个一切经济来源都来自海洋的滨海小镇来说,海港资源管理局就是最高政府机构,主宰着这里的一切命脉。

    所以古剑心就直接来到海洋资源管理局,这里虽然是一个很费的部门,但是每天的事情也很多,工作量相当之大。

    一栋二层小楼里面像是现实世界里的银行一样,设立着许多个窗口,分别负责处理不同的事物。

    每个窗口的工作人员都穿着海洋管理局的制服,胸前佩戴着华夏社区的标志性徽章。

    有的负责渔船的租赁,有的负责水产上缴,有的负责海盐的开发,有的负责海上石油的开采等等。

    自从华夏社区实施自由开放式经济模式后,所有社区资源都对居民们开放,只要你有能力就可以去开发。

    社区这边会在各个方面支持你,包括从银行给你贷款,来帮助你招募劳动力。

    唯一的条件就是你需要将开发出的资源,按照比例交予给社区的相关部门。

    这项政策的实施,加之大量从现实世界的外来人口涌入,坐拥无数海洋资源的滨海小镇,就变得热闹起来。

    就拿海洋资源管理局来说,每天里面的窗口都像是银行一样,被前来办理各种手续的原住民,和外来人口的拓荒者,都要排很长的队伍。

    作为管理局局长的于青海,最近更是忙的焦头烂额,与其他部门的管理者不同,他的身份是一名原住民。

    因为随着未来科技,以及时代发展,海洋资源将会是一个庞大的经济命脉,尤其是海上贸易的开通,海关就会是一个重要的,每天都可以看见真金白银的地方。

    这样的特殊岗位的管理者,必须交给一个天性淳朴可靠单纯的人来干。

    古剑心认为,所有来自现实世界的拓荒者,尽管拥有现代人的头脑和管理思维,但是这些人也同时具有所有现代社会的风俗习气,在金钱和权利的诱惑下,很容易迷失自己。

    所以,就在众多接受过现代教育的青年原住民当中,挑选了一个人来干这份工作,这个人就是于青海。

第三百六十九章,海洋资源管理局() 
于青海今年二十二岁,古剑心十一年前登陆模拟地球,来到他所在的山洞部落时,他才十岁。

    于青海的身份虽然是原住民,但他属于是受到现代文明教育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年。

    与轩辕一样,他们都是第一批接受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人,在这些新青年读书的时代,古剑心便经常到学校里去视察。

    目的就是为了以后的城市建设,挑选各个领域的管理者,于青海就是当时古剑心比较看好的青年。

    后来古剑心还专门将其推荐到经济学家常宏业手下当学徒,潜心学习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

    等到战争结束后,开始建设天津海港码头,开发海洋资源的时候,古剑心便直接将他调到了海洋管理局,成为了这里的一把手。

    这是一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海洋管理局的局长,就相当于是一个封疆大吏,所有关于海洋的一切,包括军港码头的开放与关闭,海军舰队的调动,都要通过海洋资源管理授权才能入海巡航。

    于青海也果然不负古剑心所望,自打他上任以来,便一直兢兢业业,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海港建设的工作中。

    经过一年时间的建设,这里已经从最初的一个造船厂和军用码头,发展成了一个滨海小镇。

    最初的最高的行政单位也只不过是一个海洋资源管理局,而如今这里已经完全可以设立一个镇政…府,于青海也自然可以成为这里的第一任镇长。

    当古剑心乘坐的专车,进入滨海小镇看到小镇的建设状况时,心中就有这个想法。

    尤其是他来到于青海的办公室时,于青海仍然埋头处理桌面上的文件,古剑心就更加的确认此人是可托付重任的干吏。

    办公室中,于青海见到古剑心来到自己的面前,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从椅子上站起身来,恭敬的说道:“统帅!”

    古剑心向他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然后与闻雯二人走到对面的沙发旁。

    海洋资源管理局的办公楼就建设在民用码头的对面,于青海的办公室在三楼,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正好可以看到远处的大海,以及渤海湾里的码头。

    华夏社区的管理机制以及办公室的装修,一律沿用现代化的风格,当初有人建议古剑心建造一座宫殿来作为会议中心,果断被古剑心拒绝了。

    所以,于庆海的办公室也是一派现代化的气象,甚至官员身上的着装,也是西装加上胸前佩戴华夏社区的徽章。

    闻雯来到窗前,看着窗外的海面,说道:“这里的办公室的环境真不错,一开窗就能看见海。”

    古剑心本来就在心中觉得对闻雯有些亏欠,刚才陪她看海的时候,一直默默的陪在她的身边,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