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田用种100克左右,苗床地与大田的比例为1 ∶ 10~15。苗床整好后,要先浇足水分,让泥浆把苗床土壤的空隙填满,再均匀播撒种子,用细土覆盖种子。播种期温、湿度最适宜杂草生长。因此,要在种子萌芽前用60%丁草胺100毫升或乙草胺50~70毫升等除草剂喷布畦面,并在上面覆盖遮阳网或其他遮阳物,出苗后及时揭开。当幼苗2叶1心时按6~7厘米距离间苗,拔除畸形苗、弱苗和病虫苗。间苗后要追施1次粪水,保证秧苗健壮生长。在整个育苗期间,由于气温较高,蚜虫为害频繁,要防治蚜虫2~3次,药剂可用25%吡蚜酮悬浮剂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等农药交替使用,防止有翅蚜传播病毒病。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小拱棚防虫网育苗,彻底杜绝蚜虫为害,减少病毒病传播机会,以利于培育健康壮苗,但在采用防虫网育苗的情况下,播种密度应适当降低,而且在定植前7天左右撤除防虫网炼苗,使其能尽快适应大田环境。
3。 整地施肥
种植茎用芥菜的田块,应选择保水保肥力强而又利于排灌的壤土或沙壤土,同时要尽量选择3年内未种过芥菜和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块,以减少病虫为害。在定植前15天进行深翻土壤,同时每667米2
施入腐熟的人、畜粪2000~3000千克、尿素10千克、过磷酸钙40千克、硫酸钾5千克作基肥,与农家肥和土壤充分耙匀后,整地做高畦栽培。高畦可减少软腐病的发生。两季田栽培应开好畦沟、中沟和围沟,防止湿害。
4。 定植密度
在播种30~40天,幼苗长出5~6片真叶后,选择株形紧凑矮健、叶片厚实、根系发达而且无病虫的幼苗定植。茎用芥菜的种植密度应根据品种特性决定,一般净作的种植密度为每667米2
4000~4500株,株、行距为34厘米×40厘米,单株栽培。如果与小麦或其他作物间套作,则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种植密度。定植后要饱灌定根水,以保证幼苗成活。
5。 田间管理
定植成活后应轻施1次提苗肥,每667米2
施粪水500~800千克,对入尿素5千克、硫酸钾2千克、过磷酸钙8千克,以促进幼苗生长,为茎的膨大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茎开始膨大时,应追施第二次肥料。这次追肥应比第一次略重,每667米2
施粪水800~1000千克,对入尿素5千克、硫酸钾2千克。这次施肥有利于均匀供给迅速膨大茎的养分。当茎迅速膨大、形成第三叶环时,应重施1次肥,每667米2
用硫酸钾5千克,对粪水1500千克施入,以保证茎膨大的营养供应。茎用芥菜在整个生长期是需水量较多。如果土壤水分不足或供水不均匀,会使膨大茎粗纤维增多和空心率增高。因此,应根据土壤墒情,并结合茎用芥菜的生长状况,随时补充水分。
6。 中耕除草
茎用芥菜定植后正值气温较高、秋雨也较多的季节,应注意田间的中耕除草,在茎用芥菜封垄前至少要中耕除草2~3次,保持土壤疏松,减少杂草危害。化学除草每667米2
用60%丁草胺乳剂100~125毫升加水50~60升喷洒畦面,或用乙草胺50~75毫升加水50~60升喷施。
7。 适时采收
榨菜从定植至开始采收需130~150天,春季气温回升较快,榨菜生长迅速,若不及时采收,容易造成榨菜空心、抽薹,影响品质。儿菜从定植至开始采收,早熟品种需90天左右,晚熟品种需120天左右,在翌年1~3月间收获。当儿菜芽突起、超过主茎顶端、呈罗汉状重叠时即可采收,此时品质最优,商品率最高。如需推迟采收,应将菜叶折弯盖心保护儿菜芽鲜嫩不劣变。儿菜不耐贮藏。收获后应及时销售,供加工或食用。棒菜的收获期不太严格,一般在茎已充分膨大或见心叶内已有很短的花薹时及时采收。长江流域一般在2月中旬前后采收,南亚热带地区一般在1月份采收。过早采收影响产量,过迟采收易空心、纤维增多,品质变差。
skbshge
(四)秋冬茎用芥菜病虫害防治()
1。 病毒病
(1)危害特点 病毒病主要由蚜虫为害传播致病,导致叶片变为浅绿、深绿相嵌的花叶状,叶脉褪绿或半透明,叶片皱缩、凹凸不平,叶片卷缩成畸形或向一边扭曲;叶片背面产生褐色坏死斑,叶脉上形成条状裂口;严重时病株矮缩,心叶扭缩成一团,下部叶片变黄枯死。早播由于温度较高,蚜虫发生量大,病毒病危害则较为严重。
(2)防治方法 病毒病的防治比较困难,生产中应以预防为主。可采取以下措施:合理规划种植区域,远离萝卜、黄瓜等蚜虫为害较重的地块。播种不宜太早,尽可能采用防虫网育苗,及时防治蚜虫为害。在栽培上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适当多浇水,增加田间湿度。田间操作,尽量减少健、病株接触;及时清洁田园,消灭带毒杂草。在发病初期喷施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5%烷醇·硫酸铜乳油1000倍液或0。5%氨基寡糖素水剂300倍液。隔10~15天喷1次,交替防治3~4次,也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
2。 软腐病
(1)危害特点 多在芥菜生长中后期开始发病。发病初期叶片萎蔫下垂,晴天中午更为明显;发病严重的病株,外叶平贴地面,叶球外露、腐烂,叶柄基部及根茎髓部完全腐烂,充满浅灰褐色、黏稠状物质,具有恶臭气味,最后茎基部烂成一个大空洞。也有从外叶边缘或心叶顶端开始腐烂,腐烂的病叶干燥失水后变成薄纸状,严重时可造成全株死亡。
(2)防治方法 ①温汤浸种。对未包衣的种子,可采用50℃温汤浸种10分钟,即能杀死部分附着在种子上的病原菌。②适期播种。在雨水少的年份适当早播,在雨水多的年份适当晚播。③开沟排水,高畦栽培,适当降低土壤湿度。④发病初期可选用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另外,对发病严重的植株要及时拔除,并在病穴的四周撒施少量石灰进行消毒。
3。 霜霉病
(1)危害特点 霜霉病为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叶片上病斑初呈黄绿色,后逐渐变为黄色,因受叶脉限制病斑由近圆形扩展至多角形、直径10毫米。湿度大时病斑背面长出白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连片,叶片变黄干枯。病菌主要借风雨传播,蔓延很快。
(2)防治方法 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0。4%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种子重量0。3%的3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发病初期可用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64% 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
4。 芥菜害虫
主要是蚜虫、菜青虫和小菜蛾。播种较晚的,虫害不严重;播种较早的,虫害较严重。防治方法可参考前面相关章节介绍的内容。
skbshge
(一)秋冬根用芥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 温度
根用芥菜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0℃~25℃,幼苗生长适温为20℃~26℃,叶片生长适宜温度为15℃~20℃,肉质根膨大的最适温度为13℃~15℃。秋、冬季节气温由高到低,最适宜根用芥菜的栽培。
2。 光照
根用芥菜要求充足的光照,光照不足或种植过密,会影响肉质根的充分膨大;但日照长短对根用芥菜的生长发育没有明显的影响。
3。 水分
根用芥菜的根系较发达,在生长前期要求较高的土壤湿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在生长后期肉质根开始膨大后,植株生长速度加快,需水量较多,应结合施肥满足其对水分的需求。
4。 土壤及营养条件
根用芥菜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但以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为好。土壤pH值以6~7为宜。根用芥菜对肥料的要求以氮肥最多,钾肥次之,磷肥再次之。在肉质根生长盛期,对钾肥的吸收量较大,此时应及时追施钾肥,或在前期施入草木灰作基肥。
skbshge
(二)秋冬根用芥菜的类型及适宜品种()
1。 主要类型
根用芥菜(大头菜)栽培品种根据肉质根的形状可分为3种类型:一是圆锥根类,主要特点是肉质根上大下小,类似圆锥状。二是圆柱根类,肉质根呈圆柱状,上下大小基本接近。三是近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