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猝倒病()
1。 危害特点
猝倒病是蔬菜苗期重要病害之一。蔬菜幼苗染病时,茎基部呈黄绿色水渍状,后很快转黄褐色并发展至绕茎一周。病部组织腐烂干枯而凹陷,产生缢缩,最后幼苗倒伏。发病初期,苗床上只有少数幼苗发病,几天后,以此为中心逐渐向外扩展蔓延,最后引起幼苗成片倒伏死亡。猝倒病是真菌性病害,土壤湿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大、温度较高(30℃~36℃)的条件下适宜病菌生长。
2。 防治方法
①在苗床地上覆盖遮阳网,防止大雨侵袭时土壤中的病菌溅附到蔬菜幼苗上,减少侵染机会。②加强遮荫管理,使苗床内温度保持在20℃~30℃。③苗出齐后,在保证降温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光照,促进秧苗健壮生长。④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防止病害蔓延。⑤药剂防治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天喷1次,连喷2~3次。以上药剂交替使用效果更佳。
skbshge
(二)立枯病()
1。 危害特点
蔬菜幼苗立枯病主要在蔬菜苗床内发生,属真菌性病害,幼苗发病死亡后立而不倒是该病的主要特征。幼苗发病后在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并逐渐凹陷,扩展后绕茎一周,造成病部干枯,病苗初期萎蔫,继而逐渐枯死。湿度大时,病部常长出稀疏的浅褐色蛛丝状霉。病菌通过雨水、灌溉水、农具和带菌粪肥传播,高温高湿有利于病菌繁殖生长;另外,幼苗徒长也可降低幼苗抗病能力而利于发病。
2。 防治方法
①参照猝倒病的苗床管理方法,可以减少立枯病的发生。②可于发病初期开始施药,药剂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井冈霉素水剂15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或用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75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浇苗床。施药间隔7~10天,视病情连用2~3次。
skbshge
(三)蚜虫()
1。 为害特点
蚜虫生活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夏、秋季节的气温最适宜蚜虫繁殖和迁飞为害。为害蔬菜幼苗的蚜虫主要以成虫、若虫密集在蔬菜幼苗、嫩叶、茎和近地面的叶背,刺吸汁液。由于繁殖量大,密集为害,造成受害蔬菜严重失去水分和营养,形成叶面皱缩、发黄。蚜虫为害还有一个重要的后果是传播病毒病,造成蔬菜后期更大的损失。
2。 防治方法
可用清水与新鲜的人尿按照1 ∶ 1的比例稀释后,掺入0。2%的中性洗衣粉,于晴天上午10时后喷洒;目前,防治蚜虫的农药较多,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0000~15000倍液,或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
skbshge
(四)小地老虎、蝼蛄和蛴螬()
1。 为害特点
蝼蛄成虫和幼虫在苗床中咬食种子和咬断幼苗根系,使幼苗死亡。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身体肥大,乳白色。主要咬食萌芽的种子、嫩叶和幼茎,断口整齐,夏、秋季育苗时为害较大。小地老虎又名土蚕、地蚕。以气候湿润的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发生量大,是对蔬菜幼苗为害很大的地下害虫。
2。 防治方法
夏、秋季节小地老虎、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活动较为猖獗,但具体是哪一种地下害虫在为害蔬菜幼苗,种植者往往不易判断。实践中一般可以采取多种防治方法:一是药剂拌种,可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10毫升直接拌种100~500克。二是药剂拌土,每667米2
用50%辛硫磷乳油0。5升,混入过筛的细土20千克拌匀施用。三是药剂拌饵,用40%或50%乐果乳油,或90%*晶体0。02千克,加水0。2升,拌2千克炒成糊香的豆饼或玉米碎粒等饵料,在苗床上每隔3~5米挖1个碗大的坑,放入毒饵后用土盖好即可。
skbshge
七、防虫网覆盖育苗()
防虫网覆盖育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蔬菜育苗新技术,它可以有效地防止虫害、减少用工、提高蔬菜幼苗质量,特别是夏、秋季育苗效果非常明显。蔬菜防虫网形似窗纱,具有抗拉强度大、耐热、耐腐蚀、耐老化、无毒无味的特点。覆盖防虫网后,基本上能免除蚜虫、菜青虫、小菜蛾、甘蓝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棉铃虫、豆野螟、瓜绢螟、黄曲条跳甲、猿叶虫、二十八星瓢虫、美洲斑潜蝇等多种害虫的为害,控制病毒病的发生。防虫网育苗不仅可以防虫,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遮光降温、防雨水冲刷、调节湿度的作用,特别是银灰色或灰色及黑色的防虫网,遮光率可达到37%~45%,基本能够达到夏、秋季节育苗的遮光要求。目前蔬菜育苗较为适宜的规格是20~25目,丝径0。18毫米,幅宽2~3米。在苗床地覆盖防虫网之前,要进行土壤消毒和化学除草,杀死残留在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虫,阻断害虫的传播途径。蔬菜防虫网育苗一般采用小拱棚覆盖形式,实行全封闭覆盖,浇水、施肥和喷药直接在网外进行,一直到育苗结束。搭建小拱棚时,拱棚高度要有适当空间,避免幼苗紧贴防虫网,防止网外害虫接触幼苗。在育苗过程中,防虫网四周要用土压严实,并随时检查防虫网破损情况,及时堵住漏洞和缝隙,防止害虫侵入。
skbshge
(一)秋辣椒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 温度
辣椒是喜温作物,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8℃~25℃,开花结果的适宜温度为20℃~30℃,温度降至15℃以下落花落果严重、且果实色泽差;降至10℃以下则不开花,其幼果不肥大或形成畸形果。因此,露地栽培的秋辣椒应在气温降至15℃之前结束。
2。 光照
辣椒属喜光作物,从苗期到开花结果期都需要良好的光照。有些农户为了降低烈日暴晒的强度,长时间覆盖遮阳网,或大密度套作玉米等高秆作物,造成光照不足,直接影响辣椒植株的营养生长和开花结果。因此,在秋辣椒栽培时,既要防止强光照,同时又要注意防止光照不足。
3。 水分
辣椒种子发芽期需要充足的水分,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才能满足种子发芽所需的水分、促进发芽。出苗以后应适当控制水分,促进地下部根系的生长发育。随着植株的生长,对水分的需要量逐渐增加。进入开花结果期,需水量加大,初花期适当浇水,可促进植株分杈。长期缺水植株生长减弱,落蕾、落花严重。开花结果盛期至果实红熟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否则将严重影响产量及品质。辣椒生长的空气相对湿度以55%~65%最好。
4。 土壤及养分条件
辣椒对土壤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沙壤土和壤土皆可种植。辣椒对土壤pH值的要求以6。2~7的微酸性和中性土壤为宜。栽培秋辣椒最好能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黏土。辣椒对氮、磷、钾有较高的要求,氮、磷、钾的适宜比例为25 ∶ 10 ∶ 30。辣椒对钾素营养需求最多,钾肥能提高秋辣椒植株抗寒、抗旱、抗倒伏、抗病虫的能力,是实现秋辣椒高产稳产的重要元素,种植者应予以充分重视。
skbshge
(二)秋辣椒的适宜品种()
1。 苏椒5号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极早熟辣椒一代杂种。植株节间短,分枝性强,早期结果多且连续结果性强,果实膨大速度快,前期产量显著。果实长灯笼形、黄绿色,果长11厘米、果肩宽4。5~5。5厘米,单果重50~55克,微辣,皮薄肉嫩。抗黄瓜花叶病毒,耐疫病。耐低温、弱光能力强,适宜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秋季栽培。
lt@span b=1》2。 苏椒5号博士王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早熟一代杂种。熟性比原苏椒5号更早,6节即可开花,分枝性强,早期结果多且连续结果性强,果实膨大速度快,果实大,长灯笼形,黄绿色,皱皮,皮薄肉嫩,微辣,后期结果膨大性好,抗性强,耐肥、耐低温、耐弱光。
3。 洛椒4号
河南省洛阳市郊区辣椒研究所用早熟甜椒自交系和早熟大果型羊角椒自交系培育成的一代杂种。株高50~60厘米,开展度60厘米,生长势强。第一果着生于主茎第十节。果实牛角形、青绿色,果长16~18厘米、果粗4~5厘米。味微辣,风味好。单果重60~80克,最大果重120克。极早熟。前期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