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梁家国五部曲-第4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幼林接过潘文雅手中的缰绳,赞赏地说道:“潘小姐,你的胆子真大,这样的烈马也敢骑?”

    潘文雅笑了:“小意思,我父亲在美国西部经营一家牧场,我从小就和各种各样的马打交道,知道它们的脾气。张先生,我能说句实话吗?”

    “请讲。”

    “你的英文可不怎么样。”

    “不好意思,查理先生回国有十年了吧?我记得那是‘庚子事变’最紧张的时候,后来我就再也没有遇上像查理那样的好教习,让潘小姐见笑了。”

    潘文雅改用汉语:“没关系,以后有机会,我教你!”

    “原来潘小姐能讲汉语?这可太好了……”张幼林还没来得及多说,一个贵族青年骑着一匹栗色的烈马做了一个惊险的动作在他们面前飞驰而过,引得周围人大声喝彩。

    他们驻足观看,潘文雅问道:“这位先生是谁?”

    “恭亲王奕的孙子,溥心畲。”

    “是在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多次出任领班军机大臣的那个恭亲王吗?”

    张幼林点点头:“正是,大清国二百多年,其间多有宗室亲王参政辅佐皇上,而参政诸王以身前之功获得身后之谥,其中得谥‘忠’者,只有睿亲王多尔衮和恭亲王奕。”

    潘文雅漫不经心地说道:“可惜恭亲王死得早,要是他活到现在,肯定也是个风云人物。两年前皇上和西太后先后驾崩,我听到一种说法,西太后在将死之前,派人下毒害死了皇帝,你觉得有没有这种可能性?”

    张幼林下意识地四处看了看:“这可不能乱说。”

    潘文雅笑道:“张先生不必紧张,中国同盟会听说过吧?他们的目的就是要推翻朝廷,这在海外是众所周知的事。”

    “潘小姐,你别忘了这是在中国,说错了话就有可能掉脑袋。”

    潘文雅满不在乎:“张先生,你感到恐怖了?你的表情向我证实了这一点,这进一步证明,这种令人恐怖的政府实在没有存在下去的必要,它就应该垮台。”

    “好家伙!以前我总听别人说有革命党,就是没见过,今天总算是见识了,还是个美国革命党。”张幼林半调侃着。

    潘文雅则唇枪舌剑:“张先生的胆量似乎不大,查理先生总和我说,他在中国有个叫张幼林的学生,他是个真正的绅士,也是天下最勇敢的人,现在的问题是,是查理先生说错了,还是我的判断有问题?”

    张幼林环顾左右而言他:“当年查理先生告诉我,他来自一个自由的国度,他有权在任何情境下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可是……他却被‘庚子事变’吓破了胆,因为在中国没有人可以真实地表达思想,所以查理先生走了以后就再也没敢回来。”

    潘文雅沉默了,过了半晌她才感叹道:“张先生,你不愧是个生意人,说出话来滴水不漏。”

    庄虎臣终于等来了赵翰博,带着他直接来到了后院休息室。新来的学徒云生给他们端上沏好的茶,云生刚要倒茶,庄虎臣示意他退下。庄虎臣边倒茶边急着问:“听说小皇帝在太和殿登基的时候,在龙椅上是大哭大闹,喊着要回家,有这事儿吗?”

    赵翰博疑惑地看着他:“您是朝廷的七品官,这事儿还用问我?”

    “我那七品官是蒙事儿的,没资格参加皇上的登基大典,不问您问谁呀?”庄虎臣奉上茶来。

    “有这事儿,当时小皇上在龙座上这么一哭闹,在场的王公大臣都很恐慌,登基大典也就草草地结束了。”

    “当皇上是个多好的差使,他怎么哭上了?”庄虎臣很是不解,他转念一想,脸上不觉阴郁起来,“这可不是好兆头儿,您知道,买卖人最怕的就是天下大乱,一旦天下真乱了,买卖怕是也没得做了。”

    赵翰博端起茶碗抿了一口:“您还真说对啦!一个小皇上怕是压不住阵脚,闹不好还真可能出乱子,这阵子,革命党在南边儿闹得厉害!”

    “革命党?”庄虎臣瞪大了眼睛,他隐隐觉得这不是什么好词儿。

    赵翰博显得很神秘:“嗨,一帮留学日本的学生,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嚷嚷着要推翻朝廷。”

    “推翻朝廷?”庄虎臣吃惊不小,“那些留学生,不都是朝廷出银子送出去的吗,怎么到了外国就反起朝廷来啦?”

    赵翰博下意识地四处张望了一下,低声说道:“这些留学生到了外国,眼界大开,见了世面,就觉出咱们的朝廷不行了。”

    “那些个嘴上没毛的学生,他们说不行,就不行啦?”庄虎臣很不以为然。

    “庄掌柜的,您还甭瞧不起那些学生,他们可是豁出命来干。”

    “怎么个干法儿呢?”庄虎臣担心地问。

    “搞暗杀,在南边儿搞武装起义。”

    这些庄虎臣前些日子听张幼林念叨过,他没怎么当回事,“您那报上说,不是都失败了吗?”

    “失败是失败了,可革命党没死心,我临出门的时候接到一篇急稿。”赵翰博凑近了庄虎臣,“革命党要筹划新的行动,而且已经到了京城。”

    “啊?”庄虎臣不禁大惊失色。

    俗话说,怕什么就来什么。几天之后,中国同盟会的发起人之一、近代中国叱咤风云的重量级人物汪兆铭和他的战友黄复生就出现在了琉璃厂,而且,他们租下了荣宝斋隔壁新倒闭的那家铺子,和荣宝斋成了邻居。

    汪兆铭、黄复生都剪了辫子,身着洋装,在琉璃厂显得分外扎眼。他们租下铺子后就紧锣密鼓,加紧布置,仿佛要在这里大干一番、一展宏图似的。

    庄虎臣从他们门口经过,停住脚搭话:“这铺面你们租下了?”

    汪兆铭走到门口:“我们租下了,您是……”

    庄虎臣指了指荣宝斋:“你们隔壁,荣宝斋的掌柜。”

    汪兆铭伸出手:“幸会,幸会!”

    庄虎臣先是一愣,随即醒过味儿来,也伸出手去:“您这是洋派,怎么辫子也不留了?”

    “我们刚从日本回来,那里不讲究留辫子。”

    “日本?”庄虎臣心里掂量了一下,“那地方好像是专出革命党。”

    汪兆铭笑了:“您的消息很灵通啊,不过,我们不是革命党,是老实的生意人,您贵姓?”

    “老实就好,我姓庄,庄稼的庄。”

    “庄掌柜,咱们是邻居了,以后还请您多多关照。”说着,汪兆铭又来了一个日本式的鞠躬。

    庄虎臣不习惯在国人之间来这个,他慌忙拱拱手:“您甭客气,您贵姓?”

    “免贵姓汪,您就叫我汪先生好了。”

    “汪先生,您这铺子打算卖什么呀?”这是庄虎臣最关心的。

    “不卖东西,开照相馆。”

    “照相馆?这可是好买卖,你们刚开头儿,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就说一声儿。”

    照相馆跟荣宝斋的生意风马牛不相及,这下庄虎臣就放心了。

    守真照相馆隆重开业,鞭炮声响罢,张幼林正好从门口经过,他好奇地打量着照相馆的招牌和橱窗里摆放的照片,照相馆内,潘文雅和汪兆铭正在热烈地交谈,她看见张幼林,向他招手:“张先生!”

    张幼林见潘文雅在里面,就走了进去。潘文雅热情地介绍:“这位是我的朋友,留日归来的汪兆铭先生。这位就是我跟你说过的同门师哥、荣宝斋的少东家张幼林先生,我的老师查理先生在十年前也是他的老师。”

    张幼林露出惊喜的神色:“新来的邻居原来是潘小姐的朋友?太巧了。”

    汪兆铭和张幼林握手:“早就听潘小姐提到过你,张先生冒死抗击八国联军,令人钦佩!”

    “这都是过去的事儿了。”张幼林轻描淡写。

    潘文雅看着他:“没来中国之前,我还以为张先生是个剽悍粗犷的西部牛仔,见了面才发现,不过是个白面书生,和我想象的差得太远了!”

    张幼林有些尴尬,汪兆铭连忙说道:“潘小姐从小在美国长大,性情奔放、口无遮拦,张先生不必介意。哎,你是京城的世家子弟,我们刚到这里,人生地不熟,还请老兄多多关照。”

    “不必客气,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请汪先生尽管直言。”张幼林很是诚恳,他们就这样认识了。

    在清末,照相是件时髦的新事物,守真照相馆的生意很快就兴隆起来。不过,汪兆铭可不是来做买卖的,他要在京城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他的恋人、马来亚华侨巨富陈耕基之女陈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