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药科学使用指南-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后退)一步所喷出的药雾都能同前一步喷出的雾带相互衔接,这样就不会发生漏喷了(见图中阴影重叠部分)。如果是采取左右摆动喷杆喷雾,则最好是每跨进一步喷头就横扫一遍,第二步跨进时再反向横扫一遍,如图中4的1,2两个喷幅,是互相局部重叠的。

    图2…6 喷雾作业时田间行走方式和喷杆摆动方式对药液分布均匀性的影响

    1.极不规则的行走和摆动方式 2.行走不规则但摆动规则3.行走和摆动都规则但行走太快 4.行走和摆动均规则,行速适当(图中“?”号表示该处出现漏喷现象)

    行走的速度当然还同喷雾量有关。如喷雾量大,要走得慢些,如喷雾量很小,则要走得快些,否则药液会不够喷。

    凡此种种,都说明了农药使用技术的重要性。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应注意加以观察和分析比较,才能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农药使用技术。

    (本章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屠豫钦研究员编写)

    skbshge

一、农药稀释配制的目的和要求() 
一切农药商品都是有效成分含量很高的制剂,这样便于贮存并降低贮存和运输费用。但是除了少数专用的制剂如超低容量喷雾剂和极少数农药外,高浓度制剂都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加以稀释配制,达到有效使用浓度再喷洒。但是究竟需要稀释多少,最容易想到的就是用取多少药剂加多少水来表示,即所谓稀释倍数。这对于乳油制剂、浓乳剂、水乳剂等液态制剂而言,制剂还可以用容量器来量取。而对于固态制剂或黏稠的胶态制剂就不能用容量器来量取,必须采取秤重的办法取药。由于质量和容积并不相等,严格说来会发生误差。不过在农药使用中一般都忽略不计而已。

    农药加水稀释后就要被喷洒到作物上。这里就产生一个重要问题:作物上究竟能够承载多少药液?本书第二章、第四章、第五章对这个问题有比较详尽的阐述。简言之,任何作物对农药药液的承载能力都是有限的。超过了这种承载能力的限度,多余的药液就会从作物上流失,落入土壤或田水并随水串流进入周边水系,造成环境污染。作物表面对药液的承载能力还与药液的湿润展布能力、作物体表的结构和湿润能力有关,各种作物都不同。如果不了解这些情况,只按照农药商品说明书的要求加水千百倍甚至数千倍稀释,绝大部分如此配制的稀释药液都会发生严重的药水流失。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也正是我国农药大量流入环境造成环境污染的大问题。所以,不能再继续采取这种按照农药商品说明书盲目加水稀释的药液配制方法。

    skbshge

二、农药稀释配制与施药器械的关系() 
农药的施药器械种类很多,性能也不同,本书第五章对施药器械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但是从使用效果来区分则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粗雾大水量喷雾器械,另一类是细雾小水量喷雾器械。大水量粗雾喷洒的共同特点是采用高压通过液力式喷头把药液雾化,雾滴的直径在250~500微米,有些则更粗。每667平方米农田的施药液量在50~100升,株冠比较郁密的作物上施药液量更大。这种粗雾喷洒方法的目的是要求把药液完全喷到作物上,把作物完全覆盖起来。这是近百年来的老方法,若是采用手动喷雾器械喷洒,不仅耗水量极大,施药人员的劳动强度很大,而且实际上根本不可能把作物完全喷到全株被药液覆盖的状态。而作物承载不了的多余药液便流失到地上。所以,如果选择的是粗雾大水量喷雾器械,必然会采取大水量稀释药剂的办法。

    如果采取细雾小水量喷雾器械,每667平方米的施药液量便很小。例如若选用的是手动微量弥雾器,每667平方米农田所需要的施药液量仅为1~3升。比大水量粗雾喷洒所需的施药液量减少了95%以上。此时应当如何配制药液?就需要另行计算了。

    首先必须明确,农药使用量是根据防治有害生物所需的农药量来决定的,而所需的农药用量则是根据单位农作物面积上所沉积的药量来决定的。应该沉积多少农药,则首先必须根据农药的毒力生物测定结果和盆栽试验结果、小区药效试验结果以及大田药效试验结果,还有多点试验示范结果的综合评价而形成的。许多国外的大农药公司,为了把新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还要进行世界各地的大范围使用示范,这样取得的结果才能保证产品的真正使用价值,才能够向国际市场销售。

    所以,农药使用量实际上就是每单位面积上所应沉积的有效成分药量,通常用有效成分的毫克/平方厘米来表达。无论采用何种施药器械,此量基本不变。但是,由于施药液量的变化,所配制的药液的农药浓度却会发生很大变化。假设每667平方米需用农药为50毫升(有效成分含量为50%),若采用粗雾大水量喷雾器械(按每667平方米需喷100升药液计),加50毫升农药,药液浓度就是:

    50×0。5/100000=0。025%

    若采用细雾小水量喷雾器械(按每667平方米施药液量为2升计),加药量同上,药液浓度就是:

    50×0。5/2000=1。25%

    浓度提高了50倍。因此,采取不同的施药器械和施药液量,不能用加水稀释多少倍来表达,而应该根据所用器械的性能很小施药液量决定。

    skbshge

三、药液浓度与药害问题() 
药液浓度大幅度提高是用户比较关心的问题,怕发生药害。这里也存在一个误区。问题的焦点在于,药害是由作物表面上单位面积内的农药沉积量决定的。上述两种药液,虽然浓度相差悬殊,但是沉积在单位面积上的农药剂量却是相同的,因为作物的总面积是相同的,而喷到单位面积上的农药剂量也是相同的。何况细雾小水量喷雾法还能够降低50%以上的农药用量,就是说细雾小水量喷雾的单位面积沉积量实际上比大水量粗雾喷洒降低了一半以上,因此发生药害的可能性更小。这种差别的关键在于,细雾喷洒法的雾滴比大水量喷雾的雾滴小了数十倍,雾滴分散均匀,不会发生雾滴大量集中堆积的问题。

    还可以从额娃式超低容量喷雾机(ULVA)的使用情况来比较。这种喷雾机的适用剂型是超低容量喷雾剂,农药制剂浓度更高达25%以上甚至有高达50%的,而且都是最容易引发药害的油剂。但因为每667平方米的施药液量只有330毫升,之所以不会发生药害,其道理也是由于雾滴细而分布均匀,不会集中堆积。如果细雾滴大量集中堆积,就必然发生药害。这就告诉我们,为何必须注意施药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绝不可按照传统习惯把作物全身喷湿喷透。这种要求喷湿、喷透才放心的老习惯必须加以彻底扭转,这样农药使用技术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提高。

    skbshge

一、有害生物对药剂的敏感性() 
各种有害生物及其不同的生育阶段对药剂的敏感性有明显的不同(表3…1)。所以,用药量也不一样。

    表3…1 不同种类的害虫对药剂敏感性的差异

    害虫的不同发育龄期对药剂的敏感性差别很大,一般来说,幼龄虫敏感,龄期越大越不敏感。例如用西维因处理菜粉蝶幼虫(菜青虫),在同样的施药剂量下,2龄幼虫24小时的死亡率达93。3%,3龄幼虫达90%,4龄幼虫只有70%的死亡率,而5龄的只有63%。又如,松毛虫的4~5龄幼虫其耐药力比3龄幼虫高出40~50倍之多,黏虫幼虫也是如此。所以,这是一种自然规律。有经验的农民常说防治害虫要“治早治小”,是有道理的。

    老龄幼虫耐药力强的一个原因是表皮增厚。在蜕皮时新生表皮比较薄,所以对于刚蜕皮后的幼虫药剂的毒力又会有所提高。

    病菌也有类似现象。例如黄瓜霜霉病菌,其子囊孢子耐药力较强,而释放出来的游动孢子则对药剂非常敏感。一般病原菌当萌动产生芽管以后,对药剂的敏感性也明显提高。

    所以,在选择药剂的用量时应先了解田间病虫害情况,根据选定的用药量再结合当时所采用的喷药机具所需要的喷雾量,即可算出药液浓度。例如,田间菜青虫种群组成达到3龄虫占50%~60%、1~2龄虫占20%~30%时,用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防治需适当提高用药量为3。75千克/公顷,即有效成分为0。9375千克/公顷。如用工农…16型手动喷雾器作常规喷雾需用水750升/公顷,则西维因的药液浓度即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