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能源强国-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城无奈的耸耸肩,自个绕着磕头机看起来,它有一个高出地面数米的长杆,在电力的作用下,长杆向上拉起,再落下,就像磕头一样,一叩首,一抬头,地底一两千米深的石油就被提到了地面,之后通过地下管道运输至指定地点。
这种古老的梁式抽油机堪称机械采油机的爷爷,但直到21世纪,仍然有油田在用它,私人老板承包的油井里,用的就更多了。尽管从学术的角度上讲,老式的磕头机有种种的不足,但在环境恶劣的油田,这种只有四个主要部件的采油机反而有结构简单,易于维护的优势,工人培训三五个月就能用,两年时间堪称熟练,成本极低,初期投入也少。
苏城一边与书本上的知识对应,一边回忆实习时的场景。由于想留在石油公司里,他当年有小半年是泡在油田上的,好烟好酒的伺候大师傅,倒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同队的工人们都忙了起来,苏城摇头晃脑的捡出个扳手,给略有松动的抽油机底座紧了紧螺丝。
“你做什么!”一旁的维修工老吴突然爆吼了一声。
……



第八章:维修工
采油队的条件,通讯完全靠吼,维修工老吴这一嗓子,至少相当于两个山寨手机同时放“最炫民族风”,传播距离过百米。
苏城直起腰来,露出无辜的表情道:“我看底座上的螺丝松了,给它上紧了。”
“底座的螺丝,有说头的。”老吴刚才是过于紧张,走过来以后,语气平缓了一些,道:“你上的太紧,驴头一上一下的,时间久了,不得把别的螺丝给震松了?螺丝要是松了,驴头掉下来,那要出大事的。”
他说着,从腰里拔出扳手,上前搭在螺丝上,一拧又一松,却是“咦”的一声。
像他这种有20年工龄的机修工,扳手一动,就知道螺丝是松了还是紧了,比什么测试装备都有效。胜利油田几万台采油机,每周几千台的检查任务,几百台的维修任务,都是这样的高级工人用手搭出来的。
让老吴奇怪的是,他明明看见苏城拧了螺丝,自己上手的时候,螺丝的松紧却是刚刚好。所以他一拧紧,又给放松了。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老吴又仔细的验证了一遍,站起来却感慨道:“大学生不错啊,学机械的?”
“不是,见过一点。”苏城笑了笑。他实习结束就去找工作,然后就穿越到了这个时代,捏着扳手,还颇有熟悉之感。
老吴没多想,道:“有点样子。”
“怎么回事?”队长窦万山听到喊声,从井下爬了出来。
“大学生会修机子,刚才底座松了,都被他给看出来了。”老吴的学徒工才17岁,性子活泼,每天就巴望着出点事情,现在又哪里按耐的住。
窦万山不由的看了眼老吴。
后者点点头,道:“我看他绕了一圈,搭扳手到螺丝上,这才吼了一句。”
“机子停着,也能看出底座松了?”在场的老工人,一听就听出了关键。
苏城憨厚的笑道:“我正好比了比弹线,发现有偏,就正了一下。”
“你怎么想到比弹线的?”
“我看你们都下井去了,就在磕头机边上转悠了一下,闲的。”苏城信口而言。他检查弹线的确是下意识的行为,但这种行为的培养,却经过了系统培养和教育。
在正经的采油机械维护教程中,像是梁式抽油机这种古老产品,早就被人研究烂了。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都有相应的检查项目,例如抽油机震动,就应该检查冲击负荷,联接螺丝、底盘或基础悬空。在1987年的时候,某些国企也许有这样的研究成果,但大抵是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用的,具体到基层一线,靠的终究是老师傅的经验判断。
苏城也不知道现在有没有系统的维修手册,所以用托词代替。
老吴则感慨的摇摇头,道:“我在井站20年了,刚才也没想着去看弹线。”
“人家小苏是大学生嘛。”窦万山抹抹脸,又下井去了。
老吴则招呼了苏城一声,道:“来,我们一起去检查减速箱。”
他说话间,就掀开了减速箱的油槽,将里面给拆了出来。
偌大的箱子中,润滑油和原油混合在一起,下面隐隐约约的还有碎布头,沙石以及砖块。
“怎么会有砖头的?”苏城登时就凌乱了。
“这是油面不够了,丢点东西进去,能提高液位,上次小黑正好捡了两块砖……”老吴说的很自然。
苏城瞪大眼睛:“是你丢的?”
“这不废话嘛。”
“那里面的碎布头和原油又是怎么回事?”苏城拿了根棍子,在减速箱里搅和了两下,要不说梁式抽油机易于维护呢,齿轮就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一干就是十几年,好好的油浴润滑也变成了戈壁洗澡。
老吴的学徒工小黑呵呵笑两声,道:“也是我灌的。”
“为了提高液位?”
“怕偷。”小黑说的很朴实。
80年代,是油耗子刚刚开始出现,却又最猖獗的时间。整个渤海湾范围内,遍布着本土的油耗子和外乡的油老鼠。润滑油是很贵的东西,若是商店出售的话,一斤润滑油顶得上两斤菜油。油田里几万台采油机,人家偷起来并不费劲。润滑油混进原油,它就卖不出价钱了,虽然减速器会因此受到一定的磨损,但比油被偷所造成的磨损是小多了。
老吴将油面降了下来,问道:“你们看看,这齿轮怎么样?”
“没有磨损和断裂,也没有齿面点蚀和剥落……”小黑怪怪的“嗯”了一声,道:“这还怪了,齿轮没事,减速箱怎么就转不灵了。”
苏城回忆着所学的知识,却将目光放在了轴上。
老吴一直注意着他,此时嘴角露出笑,道:“小苏,你说说。”
“串轴了吧。既然没有断齿,那就应该是中间轴的从动轮与轴的紧固件松了。”苏城并没有实际测量,而是完全根据书本知识来判断。
小黑立刻去检查,果然发现了松开的部件,不由惊讶道:“你怎么知道的。”
苏城耸耸肩,不知该怎么解释。这种维修方式其实已经很普遍了,例如电信的网络工程师,就可以在电话中指导用户解决问题。放大到工厂设备,一个视频会议也能省下好几张机票。
他们其实并非技艺高升,而是标准程序做的好。
成熟的产品都应该有成熟的维修指南,根据表象分析出所有的可能,然后进行排除筛选。但这个时期的中国并不追求单人效率,也没有精力将时间放在职工培训上。师傅带徒弟,往往能带出水平很高的有悟性的高级工,但时间将拖的相当久。
老吴才不管苏城在哪里学来的技术,混着机油的手,一把拍在他的肩膀上,笑着喊道:“咱们队赚了,来了个大工啊。”
……



第九章: 东*营市(求点击推荐)
1987年的工人阶级,代表着最先进的生产力,工人们相信的是技术,看重的是品格,苏城仅仅是小露一手,就获得了同队数十人的赞赏,并没有人因此而嫉妒。
就算是没有去的工人,对老吴等人的话也深信不疑,见到苏城就打趣的叫“苏工”。
一来二去,苏工的名头,就落在了年仅22岁的苏城身上。
所有人里面,要数小黑叫的最亲切,最热忱。
他向师傅老吴学完技术后,就凑到苏城身边来问这问那,当然,每次问话的时候,苏城都会照例丢给他一根烟。
井站是三天白班,三天夜班,每天工作12个小时,然后休息三天的作息模式,工作比较辛苦,但强度并不大,苏城努力的熟悉这个时代的采油设备。他在学校的时候,头两年学理论,第三年跟导师,第四年才是实习,接触的都是至少90年代的装备,见的多,摸的少,到了井站却完全相反,一天连本书都见不到,手上却始终都有机油。
就是井站太荒凉了些,最糟糕的是,没有丁点的娱乐。工人们上工回来,经常是倒头就睡,衣服都懒得脱。醒来后吃点饭,最多是打牌聊天,连书和报纸都没有,仅有的一台收音机,还被当作宝似的。
这个时候,苏城才感觉到真真切切的80年代。
苦熬了一个月,苏城将他所能找到的每张纸,每个字,都读了两遍,三遍,终于是没有东西可读了,下工的苏城竟而有点茫然。
身处在信息时代的人,一旦离开了信息,心里是非常不安稳的。
窦万山从外面回来,见苏城痴痴的望着前方的灯火通明,却是哈哈一笑,喊道:“小苏,想进城里了?”
“啊?”
“明天我给你找辆车,你和小黑,还有老姜回去。好好的大学生,到这荒郊野外的,难受吧。”窦万山是那种很有主人翁意识的工人,说完将毛巾搭在肩上,自顾自的洗漱去了。
第二天正是苏城放假的时间,窦万山找了一辆运输配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