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面的雨越下越大,于丽娜看看外面的瓢泼大雨,似乎有些着急。
木子把油灯吹灭后,喊于丽娜过去:“现在我把灯吹灭了,小振看不到你,你把衣服脱了吧,否则湿气压身,会得病的!”
于丽娜犹豫了一下,点点头,挪步过去,把身上的衣服一件件脱了下来。
于丽娜和木子都不知道我视力超常,就算在漆黑如墨的黑夜里,也恍如白天。
我曾有幸领略过了于丽娜娇好的身材,此刻她就像白条鸡一样,曼妙之处就不便描述了。
“小振,你睡一侧,我俩睡另一侧吧!”于丽娜说了一声,摸索着上了床。
随即木子又朝我喊道:“小振,你也脱了吧!山谷里湿气重,小心得病。”
犹豫了一下后,我也一件件把衣服脱了下来,然后躺到了床上。
也不知道于丽娜是不是故意的,躺下后,她总是有意无意地碰我一下,有时候碰到我的胳膊,有时候碰到我的腿。这纯粹是干柴烈火啊!一瞬间我变得口干舌燥起来。
为了转移注意力,我回忆了刚才看到的一幕。
难道在广场上看到的一切都是幻影?
突然我想到了一个词“海市蜃楼”,莫非刚才看到的一幕和海市蜃楼一个原理?
事后我特意详细了解了关于海市蜃楼的知识:
海市蜃楼,是一种因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蜃景与地理位置、地球物理条件以及那些地方在特定时间的气象特点有密切联系。气温的反常分布是大多数蜃景形成的气象条件。
就拿下蜃的形成来说。夏季沙漠中烈日当头,沙土被晒得灼热,因沙土的比热小,温度上升极快,沙土附近的下层空气温度上升得很高,而上层空气的温度仍然很低,这样就形成了气温的反常分布,由于热胀冷缩,接近沙土的下层热空气密度小而上层冷空气的密度大,这样空气的折射率是下层小而上层大。
当远处较高物体反射出来的光,从上层较密空气进入下层较疏空气时被不断折射,其入射角逐渐增大,增大到等于临界角时发生全反射,这时,人要是逆着反射光线看去,就会看到下蜃。
柏油马路因路面颜色深,夏天在灼热阳光下吸收能力强,同样会在路面上空形成上层的空气冷、密度大,而下层空气热、密度小的分布特征,所以也会形成下蜃。
发生在沙漠里的“海市蜃楼”,就是太阳光遇到了不同密度的空气而出现的折射现象。
沙漠里,白天沙石受太阳炙烤,沙层表面的气温迅速升高。由于空气传热性能差,在无风时,沙漠上空的垂直气温差异非常显著,下热上冷,上层空气密度高,下层空气密度低。
当太阳光从密度高的空气层进入密度低的空气层时,光的角度发生了改变,经过光的折射,便将远处的绿洲呈现在人们眼前了。
在海面或江面上,有时也会出现这种“海市蜃楼”的现象。
海市蜃楼简称蜃景,根据物理学原理,海市蜃楼是由于不同的空气层有不同的密度,而光在不同的密度的空气中又有着不同的折射率。
也就是因海面上冷空气与高空中暖空气之间的密度不同,对光线折射而产生的。
这里没有大海,也没有沙漠,如果是蜃景的话,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倒是想到了一种可能,于是赶紧问木子。
木子已经迷迷糊糊的快要睡着了,听我这么一问,懒洋洋地回道:“怎么啦,小振?”
“你回忆一下,每次‘天兵天将’在什么时候出现?”
“不是说了么,在夏季和季节每个月的中下旬”
没等她说完,我抢断道:“我是问,具体在什么条件下呢?你好好想想,他们出现的前后,都有哪些类似的事情发生呢?
“有哪些类似的事情”木子顿了顿回道“你这么一说,还真有件很巧的事,那就是每次‘天兵天将出现后,都会下大雨。”
果然和我想的一样,这诡影的出现和下雨有关。
我之所以这么想,源自去年在电视中看过的一则科学探究片:
说的是非洲某个山谷里,在某种特殊天气下会出现战争的场面,就连喊杀声和马鸣声都能听得很真切,当地人以为是闹鬼,都不敢靠近这个山谷,后来去了几个美国人,用现代仪器破译了“闹鬼之谜”,原来这里在几千年前的确发生过一场大厮杀,当时恰好电闪雷鸣的,大自然就把其中的几个场面“录制”了下来。
大自然的神奇之处远远超过人的想象,人类社会在二十世纪初才发明了摄影设备,其实大自然在千万年前就会“录像”了。
我猜想刚才我看到的那一幕在几千年前真实发生过,在机缘巧合下,被大自然巧妙地录制了下来,之后每当下雨前,就会“放映”出来。
为什么是在大雨前呢?
我琢磨了一下,大概几千年前的那场祭祀活动被无意中“录制”下来后,或许隐藏到了山石中,或者是藏到了某个角落里,下雨前的空气比较湿润,弥漫着许多小水珠,凭借着小水珠的神奇作用,把这些影像投射了出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山谷中不同的地方会同时出现这些影像了。
我又仔细回忆了一下刚才听到的那段模糊的话,突然浑身打了个激灵:难道刚才那一幕就是黄帝在举兵东伐前,进行祭祖仪式的场面么?
越想越觉得有可能,这么说,那个高大强壮的大首领就是黄帝?
设想一下,二十年前的古董李也在一个电闪雷鸣的晚上看到了这一幕,凭他的聪明和执着,一定破译了这个秘密,并且尝试着破译了影像中皇帝说的那些话。
事情应该并非这么简单,这些影响只能证明这里曾经是黄帝的据点,他是在这里起兵的,打败蚩尤后,又在这里举行了祭天地的仪式,并把帮助他取得战争胜利的神器藏在了山谷的某处。
想着想着,我脑海里浮现出了当时的画面,身材魁梧的黄帝领兵东进的一幕似乎就在我面前
迷迷糊糊的我就睡了过去。
刚睡着,就感觉有个柔然的东西压到了我身上,同时有东西压到了我腿上。
第279章 诡异魔湖之一()
也不知道于丽娜是不是真的睡着了,制造的场面十分暧昧。我不好意思动弹,更不能伸手推她。尴尬啊!
迷迷糊糊的我也睡了过去,是被一阵惊叫声吵醒的,当我迷迷糊糊地睁开眼,正看到于丽娜试图揪过一条放在床一侧的床单,昨晚她睡下时,我记得还穿着内衣裤,此时彻底春光乍现了。
看到我看着他,于丽娜更紧张了,一下子趴了出去,那姿势十分不雅观。
木子赶紧红着脸过去帮忙,用白床单抱起于丽娜。
“你的衣服还没干,先在这里等会吧,我帮你拿件我的衣服。”木子说着就穿上鞋,出了门。
为了避免尴尬,我也找了个借口,赶紧冲了出去。
此时天已经晴了,一出门我才意识到昨晚的雨有多大,我所在的这座房子一侧,竟然由雨水汇成了一条河,缓缓地朝西南方向流去。
大管事他们都站在河边,似乎在议论着什么,看到我后,一起行了个礼。
“这山谷的雨水可真大啊!我没话找话地说。”
村长(那老头)一脸媚笑地走了过来,解释道:“小哥哥你大概还不知道啊!每隔三年的九月份,山谷里都会下一次大雨,雨水先是汇集到一个湖里,然后再渗到地下。”
咋一听这话也没什么特别的,但凡是大雨,都是这样,由高处聚集到低处,但村长显然不是在说一句废话。
我大概听出了异样,那就是整个峡谷的雨水会聚集到同一个湖里,而且会渗到地下。如果有没有特别之处,村长是不会在这时候说这句话的。
“这湖很特别么?”我赶紧问道。
“是有点特别,称其为湖,其实只是我们习惯的称呼,准确来说,那只是一片沼泽地,四周是水,围绕着中间的山岗和小树林,”
顿了顿,村长又说,这沼泽的水也不是一洼洼的,而是一条条的,远远的看很像是乌龟的壳。”
龟壳?我一听浑身就是一怔,世上还存在这样的地方,感觉告诉我这应该是人类的杰作
我又问:“这地方在哪呢?”
“这片湖就在第二个村子和第三个村子的中间,恰好位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