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博弈论的诡计全集-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94年,美国著名的数学天才约翰纳什,由于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对博弈论和经济学产生重大影响,获得当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除了经济学领域,博弈论在国际关系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世纪50年代以后,学界在运筹学的博弈概念基础上综合运用心理学、统计学、社会学和策略学等原理,逐步形成国际关系学的博弈论。这既是研究国际冲突的策略理论,也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实际手段,能够为行为者在面临危机和冲突时设计出各种合理选择和理性决策。

    博弈智慧

    时下,对博弈论的研究是如此的广泛,以至于有些人说,最新的经济学和国际关系理论,都已经被博弈论重写了。

第9章 你身处何种博弈中() 
博弈可以分成很多种。处于不同的博弈时,决策是不一样的。有两个故事:

    第一个是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在弥留之际,让伍子胥选后继之人。伍子胥独爱夫差,便选其为王。此后,勾践听说吴国要建立一支水军,不顾范蠡等人的反对,出兵要灭此水军。结果被夫差奇兵包围,大败,大将军也战死沙常夫差要捉拿勾践,范蠡出策,假装投降。夫差不听老臣伍子胥的劝告,留下了勾践等人。三年,勾践饱受侮辱,终被放回越国。勾践于是暗中训练精兵,每日晚上睡觉不用被褥,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不时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是不忘过去的耻辱。

    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百姓一起参加劳动。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越国日益强大。

    一次夫差带领全国大部分兵力赴会,要求勾践也带兵助威。勾践见时机已到,假装赴会,领3000精兵,拿下吴国主城,杀了吴国太子,又擒了夫差。夫差后悔当初未听伍子胥之言,留下了勾践。死前,他只求不要伤害吴国百姓。

    另一个是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分天下。蜀丞相诸葛亮受昭烈帝刘备托孤遗诏,立志北伐,以重兴汉室。就在这时,南蛮又来犯蜀,诸葛亮当即点兵南征。到了南蛮之地,诸葛亮首战就大获全胜,擒住了南蛮的首领孟获。但孟获不服气,说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孔明得知后,下令放了孟获。

    放走孟获后,孔明找来孟获的副将,故意说孟获将此次叛乱的罪名都推到了他的头上。副将听了十分生气,大声喊冤,于是孔明也将他放了回去。副将回营后,心里一直愤愤不平。一天,他将孟获请入自己帐内,捆绑了送至汉营。孔明用计二次擒获了孟获,孟获却还是不服,诸葛亮便又放了他。这次,汉营大将们都有些想不通。他们认为大家远涉而来,他却轻易地放走敌人,简直像开玩笑一样。孔明却自有道理:只有以德服人才能真的让人心服,以力服人将必有后患。

    孟获再次回到洞中,他的弟弟孟优给他献了个计谋。半夜时,孟优带人来到汉营诈降。孔明一眼就识破了他,于是下令赏了大量的美酒给南蛮之兵,使孟优带来的人喝得酩酊大醉。这时,孟获按计划前来劫营,却不料自投罗网,被再次擒获。这回孟获仍不甘心,孔明便第三次放虎归山。

    孟获回到大营,立即着手整顿军队,待机而发。一天,忽有探子来报:“孔明正独自在阵前察看地形。”孟获听后大喜,立即带了人赶去捉拿诸葛亮。不料他这次又中了诸葛亮的圈套,第四次成了瓮中之鳖。孔明判断他这次肯定还是不会服气,就再次放了他。

    孟获带兵回到营中。他手下有一员大将,叫做带来洞主杨峰,因跟随孟获亦数次被擒数次被放,心里十分感激诸葛亮。为了报恩,他与夫人一起将孟获灌醉后押到汉营。孟获五次被擒仍是不服,大呼是内贼陷害。孔明便第五次放了他。

    孟获这次回去后不敢大意,他去投奔了木鹿大王。这木鹿大王之营极为偏僻,孔明带兵前往,一路历尽艰险,加上蛮兵使用野兽参战,使汉兵败下阵来。这之后汉兵又碰上了几处毒泉,使情况变得更为不妙。幸亏得到伏波将军及孟获兄长孟节的指点,他们才安全回到大营。回营后,孔明造了大于真兽几倍的假兽。当再次与木鹿大王交战时,木鹿的人马见了假兽十分害怕,不战自退。这次孟获心里虽仍有不服,但再没理由开口了。孔明看出他的心思,仍旧放了他。

    孟获被释后又去投奔了乌戈国。这乌戈国国王兀突骨拥有一支英勇善战的藤甲兵,所装备的藤甲刀枪不入。不过,孔明对此早有防备。他用火攻,将乌戈国兵士烧死于一山谷中。孟获第七次被擒,孔明要再放了他。孟获忙跪下起誓:“以后决不再谋反。”孔明见他已心悦诚服,觉得可以利用,于是便委派他掌管南蛮之地,孟获等听后深为感动。从此孔明便不再为南蛮担心,而专心对付魏国去了。

    同样都是打败了敌人的军队,为什么夫差释放了勾践,结果却落得被勾践灭国的下场,而诸葛亮释放了孟获,却得到了后方的安宁?

    其中的奥妙就在于,两者遇到的博弈是不一样的。夫差和勾践的博弈是“零和博弈”(后面有专章进行论述),两人之间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并不存在相互合作的可能。而孔明和孟获之间却可以通过合作来提高两个人的满意度,属于“正和博弈”。

    博弈,根据不同的基准也有不同的分类。一般认为,博弈主要可以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它们的区别在于,相互发生作用的当事人之间有没有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如果有,就是合作博弈;如果没有,就是非合作博弈。

    根据行为的时间序列性,博弈论进一步分为两类: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静态博弈是指,在博弈中所有参与人同时选择,或虽非同时选择但后行动者并不知道先行动者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动态博弈是指,在博弈中参与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所选择的行动。通俗地理解,猜拳就是同时决策的,属于静态博弈;而棋牌类游戏等决策或行动有先后次序的,属于动态博弈。

    按照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了解程度,又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完全信息博弈是指在博弈过程中,每一位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特征、策略及收益有准确的信息。如果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特征、策略及收益信息了解得不够准确,或者不是对所有参与人的特征、策略及收益都有准确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博弈就是不完全信息博弈。

    博弈智慧

    除此之外,博弈论还有很多分类,比如:以博弈进行的次数或者持续长短,可以分为有限博弈和无限博弈;以表现形式,也可以分为一般型(战略型)或者展开型,等等。

第10章 学生的谎言() 
在迪克西特和斯凯思的策略思维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两个大学生,选修了博弈论教授的课程。这两个学生的平时成绩很好,成绩总是得“a”。转眼到了期末,考试前一个周末正是应紧张复习的时候,而这两个学生却到外地参加了另一个大学举行的舞会。他们本打算周日早上一早赶回,这样就可以利用周日的下午复习第二天的考试。但是,由于玩得太尽兴,结果周日睡过了头。当他们返回学校的时候,已经到了晚上,要准备第二天的考试已经来不及了。于是他们打电话给教授,谎称赶回学校时所乘坐汽车的轮胎爆了,而他们一直被耽误在路上没有时间复习功课,希望可以缓一天参加考试。

    对教授而言,如果这两个学生说的是事实,他的确想体谅他们并准予缓考;如果这两个学生说的仅仅是编造的借口,那么显然应该拒绝他们这种不合理的要求,让他们为自己的谎言付出代价。问题是,教授不知道这两个学生的缓考理由是真是假,那他该怎么办呢?

    专事博弈论的教授自然足智多谋,他爽快地答应了这两个学生的缓考申请。到了星期二,两个学生如约来参加缓考。教授安排他们分别在两个教室作答。试卷第一页只有10分的题目,由于已经争取到一天时间准备考试,加上平时成绩不错,所以两名学生很轻松地写出了正确答案。然后,他们心情舒畅地将试卷翻到第2页。第2页只有一个90分的题目:“请问爆的是哪只轮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