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琼姬。孙婆接来袖了,说道:“待我明日送去。”至明日,真个又把去与琼姬看。琼姬拆开看时,这四字更写得奇:
闲树夜灯此四字内藏五言诗四句
琼姬看罢,又猜个正着。即于花笺后,写出那四句五言诗,道:
间门月影斜,村树木叶脱。
夜长人不来,灯残火半灭。
琼姬写讫,对孙婆道:“这诗谜委实做得妙。不是她也不能做,不是我也不能猜。”孙婆道:“你既这般猜得快,何不也写些什么去难她一难?”琼姬笑道:“你也说得是。我若不也写几个字去,她只道我但能猜,不能做了。”说罢,便也取一幅花笺,也只写四个字在上,连那原笺一齐封好,叫孙婆拿去与瑞娘看。瑞娘先见她猜着了五言诗,已十分钦服,及看她所写的诗谜,却也奇怪:
召桥此四字内亦藏五言诗四句
瑞娘看了,笑道:“亏她又会猜,又会做。我既能做,岂不能猜?”遂亦于花笺后,写出四句道:
残照日已无,半明月尚缺。
小楼女何处,断桥人未合。
瑞娘写毕,付与孙婆持去回复了琼姬。自此以后,两个女郎虽未识面,却互相敬爱,胜过亲姊妹一般。
忽一日,孙婆来对瑞娘说道:“可惜禹家这一位小娘,却被不干好事的媒人害了。现今在那里生病哩!”瑞娘惊问其故。原来禹龙门之妻也姓方,与晏敖之妻正是姊妹。晏敖自被子鉴回了奇郎出学堂来,仍旧自己去教他。奇郎却抄着前日晏述代作的文字,哄骗父亲。晏敖原是看不出好歹的,把儿子的假文字东送西送请教,别人都十分赞赏。因便误认儿子学业大进,向人前夸奖不已。有个青莲庵里的和尚,法名了缘,与晏敖交好,晏敖常到庵里做念佛会。禹龙门也是会中人,因此了缘从中撮合,叫他两襟丈亲上联亲。龙门便与妻子商议,竟把侄女许了奇郎,受了晏家的聘。他也只道奇郎果然聪慧能文,将来必有好日。哪知是真难假,是假难真,奇郎的本相渐露。初时还把假文骗着父亲,后来竟抛弃书本,终日在街坊赌博。晏敖好赌,还是铺了红毯,点了画烛,与有钱使的人在堂中坐着赌的。奇郎却只在村头巷口,与一班无赖小人沿街而赌,踞地而博,十分可笑。这风声渐渐吹入琼姬耳内,你道琼姬如何不要气!那孙婆又因自己不曾做得媒人,常在她面前跌足嗟叹,一发弄得琼姬不茶不饭,自恨父母双亡,被伯父伯母草草联姻,平白地将人断送。气恼不过,遂致疾病缠身。瑞娘闻知这消息,也替她懊恨。常使乳母郑妪去问候,再三宽慰她。哪知心病难医,不够一年,呜呼死了。临终时把自己平日所作诗文,尽都烧毁,不留一字。正是:
父亡母丧愁难诉,地久天长恨不穷。
瑞娘闻知琼姬凶信,也哭了一场。常言道:“同调相怜,同病相惜。”她想:“自己文才与琼姬不相上下,偏是有才的女郎恁般命薄!”又想:“自己也是螟蛉之女,没有亲爹妈着急,正不知后来终身若何?”转展思量,几乎也害出病来。因赋曲一套以挽琼姬,其曲云:
[二郎神]难禁受,恶姻缘,问何人谱就。敢则是月下模糊多错谬。少甚么痴钗笨粉,得和文士为俦。为何偏将贤嫒锢,忌才天想来真有。从今后,愿苍苍莫生才女风流!
[前腔]换头休休,红颜薄命,每多儯u,恨不生来愚且丑。只挥毫染翰,便为消福根由。宜入空门离俗垢。生生的将淑女葬送河洲。鸳鸯偶,是前生几时结下冤仇!
[黄莺儿]诗谜记相酬,痛当时,谶早留。小楼有女今存否?斜阳已收,缺月一钩,半明不是圆时候。鹊桥秋,将人隔断,未得合牵牛。
[前腔]无地可言愁,哑吞声,慵启口。有谁知你眉痕皱。椿庭已休,萱帏弃久,移花莫惜花枝瘦。似萍浮,又遭风浪,灭没在汀洲。
[猫儿堕]明珠万斛,泣付与东流。绿绮琴无司马奏,白头吟向什人投?怀羞,一炬临终,泪抛红豆!
[前腔]遥思仙佩,疑赴碧云头。恨未生前一握手,神交除往梦中求。悲忧,女伴知音,从今无有。
[尾声]天上曾闻赋玉楼,岂修文员缺,欲把裙钗凑。因此上燕冢空余土一。
子鉴见了甥女所作之曲,也不觉掉下泪来。瑞娘又把前日共猜诗谜之事,对子鉴说了。子鉴到馆中说与子开知道,大家叹惜。子鉴道:“这般不肖子,替他联什么姻?害别人家的女儿。”子开道:“也是禹龙门不仔细。常言道‘相女配夫’。为什草草联姻,送了侄女性命。”晏述在旁听了,懊恨自己当初不曾与她联姻,乃私自赋诗二绝以挽之:
其一:
女郎不合解文章,难许鸱鸮配凤凰。
焚砚临终应自悔,不如顽钝可相忘。
其二:
九天仙女降天关,一夕飞符忽召还。
惆怅人琴归共尽,不留遗笔在人间。
晏述题罢,放在案头。却被子鉴看见,知他有怜惜才女之意,正要把瑞娘姻事亲自对子开说。恰好晏述闻知瑞娘所猜诗谜,深慕其才,便去告禀母亲陈氏,务要联此佳配。陈氏是极爱晏述的,听了这话,即与丈夫商议,遣孙婆做媒。子鉴亦令乳母郑妪到子开家中来撮合。子开欣然允诺,择日行聘。
是年晏述已十五岁了,到来年十六岁入了泮,十七岁姻。合卺之后,夫妻极其恩爱。过了几日,晏述正坐在书房中看书,只见郑老妪拿着三幅纸,走来说道:“我家小姐说,官人善集四书成语为文,又会代人作对。今有几个四书上的谜儿,要官人猜,又有个对儿,也要求官人对。”晏述接那三幅纸来看时,第一幅上写着一个对道:
孔子为邦酌四代,虞夏殷周;
晏述看了不假思索,就提起笔来写道:
姬公施事兼三王,禹汤文武。
对毕,再取第二幅纸来看,却是六句四书,隐着六个古人。晏述一一都猜着了,就于每句四书之下,注明古人的姓名:
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来俊臣
武王伐纣周兴
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太公望
太甲颠覆汤之典刑长孙无忌
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直不疑
朋友之交也第五伦
晏述猜毕,说道:“六谜俱妙,至末后第五伦一句,尤为巧合。”说罢,再看第三幅纸,只见上写道:
国士无双内隐四书一句晏述看了,却一时猜想不出,走来走去,在那里踌躇。郑妪却先将那两幅纸去回复瑞娘。少顷,又来传语道:“小姐说前二纸,官人都已中式。何难这一句,只想这句是谁人说的,是说哪一个?便晓得了。”晏述恍然大悟道:“‘国士无双’是萧何说韩信的,正合着四书上‘何谓信’一句。我今番猜着了。”便取笔写出,付与郑妪持去。自己也随后步入房来,见了瑞娘,深赞其心思之巧。瑞娘亦深喜晏述资性之捷,互相叹羡。正是:
彼此相宜凤与凰,女郎亦足比才郎。
五伦夫妇兼朋友,国士今朝竟有双。
自此晏述所作之文,常把来与瑞娘评阅,俱切中窍要。晏述愈加叹服,把妻子当做师友一般相待。至十八岁秋间去应了乡试,回到家中写出三场文字,送与子鉴看。子鉴称赏,以为必中。再把与瑞娘看时,瑞娘道:“三场都好,但第三篇大结内有一险句,只怕不稳。”及至揭晓之时,晏述中在一百二十七名。原来晏述这卷子,房师也嫌他第三篇大结内有险句碍眼,故取在末卷。不想大主考看到此句,竟不肯中他,欲取笔涂抹。忽若有人拿住了笔,耳中如闻神语云:“此人仁孝传家,不可不中!”主考惊异,就批中了。当下晏述去谢考,房师、座师对他说知其事。晏述知是父亲积德所致,十分感叹,又深服瑞娘会看文字。正是:
俊眼衡文服内子,慈心积德赖尊君。
晏述中举之后,亲戚庆贺热闹了几日。子开得意之时,未免饮酒过度,发起痰火病来。晏述朝夕侍奉汤药,且喜子开病体渐愈。晏述只是放心不下,意欲不去会试。子开再三劝他起身,晏述迫于父命,只得勉强赴京。不想出门后,子开病势又复沉重起来。瑞娘连忙写书寄与晏述,说“功名事小,奉亲事大”,遣人兼程赶去唤他回家。哪知所差的家人将及赶上,忽然中途患病,行动不得,及至病好,赶到京师寓所,已是二月十五日了。场事已毕,晏述出场,方见妻子手书,便不等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