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代赋评注-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微风纤妙,若存若亡:形容音乐声音轻微。纤妙,纤细微妙。若存若亡:似有似无。

    [8]荩滞:谓馀音沉滞。荩,通“烬”,指馀音。抗绝:谓乐声完全消失。抗,极也。中息更装:谓中途停歇之后再重新组织演奏。

    [9]奄忽:犹言瞬息。灭没:形容乐声消灭。晔然:明亮貌。复扬:形容声音再次响起。

    [10]聊虑:专心。固护:指心思专注。专美擅工:谓独得音乐之工美。

第109章 长笛赋(2)() 
[11]漂凌丝簧:谓超越琴笙之声。覆冒鼓钟:谓压倒钟鼓之乐。

    [12]植持縼纆:言声音延伸似长绳。说文:“,以长绳系牛也。”汉书音义引张晏曰:“二股谓之纠,三股谓之。”佁(chi)儗(yi)宽容:言声音放松。佁儗,宽容貌。

    [13]箫管备举:诗大雅有瞽:“既备乃奏,箫管备举。”备,皆也。举,用也。金石:指钟和磬。隆:谓声音响起。

    [14]无相夺伦:指各种乐器的音乐之间不相互侵犯。无,勿也。书尧典载帝舜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以宣八风:李善注引吕氏春秋:“舜以夔为乐正,于是正六律,和均五声,以通八风。”宣,宣扬。左传昭公二十年杜注曰:“八风,八方之风。”李善注曰:“金乾主磬,其风不周;石坎主鼓,其风广莫;革艮主笙,其风明庶;匏震主箫,其风条;竹巽主柷敔,其风清明;木离主瑟琴,其风景;丝坤主钟,其风凉;土兑主埙,其风阊阖。”

    [15]律吕既和:谓十二律相互之间达到和谐。律吕,即六律六吕,也称为十二律。哀声:悲哀之乐,此指动听的声音。五降:指宫、商、角、徵、羽五声停止。左传昭公元年载医和对晋平公:“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故有五节;迟速本末以相及,中声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弹矣。”

    [16]阕:亦指曲。馀弦:此指乐教以外的音乐。更兴:再起。

    [17]繁手:即所谓淫声也。左传昭公元年又载医和说:“于是有烦手淫声,慆堙心耳,乃忘平和,君子不听也。”累发:反复演奏。密栉叠重:形容音乐声音繁复稠密。

    [18]踾(fu)踧(cu):迫蹙不进之貌。攒仄:攒聚貌。蜂聚蚁同:言像峰一样聚集,像蚂蚁一样会聚。同,会也。

    [19]猥积:汇集。厥:其。终:指乐曲的终结。

    [20]暂怠:暂歇。杂弄:指不入大雅之堂的乐曲。弄,曲调。间奏:在音乐活动中起配合作用的演奏。

    [21]易听:改变人的听乐习惯。骇耳:听后让人感到惊骇。摇演:指声音使人心旌摇曳。

    [22]安翔:形容声音平稳漂浮像鸟儿飞翔。骀荡:放荡,形容声音放纵。从容:形容声音平缓不迫切。阐缓:通“婵媛”,连绵不断貌。

    [23]惆怅:悲伤、失意貌。怨怼:怨恨。窳(yu)圔(yà):形容声音由高而低。窴(zhi)(nǎn):声缓也。窴,“寘”字俗体。

    [24]聿皇:不定貌。求索:四处游移貌。乍近乍远:一会儿声音走得很远,一会儿声音又很近。

    [25]临危自放,若颓复反:言声音达到高声后向低音滑去,似乎接近最低时又被向上拉起。反,通“返”。

    [26]汀╢én)缊(yun)、nfea7(fàn)纡:缠绕貌。(yin)冤、蜿(wǎn)蟺(shàn):屈曲盘旋貌。

    [27]笢笏:通“缗漠”,模糊状。抑隐:幽隐。行入诸变:言音乐行将消失时发生了变化。

    [28]绞概:裹缠。汩(yu)湟:水流貌。五音代转:谓宫、商、角、徵、羽五声相替而生。

    [29]挼(nuo)拏、捘(zhun)臧:皆厮打貌。掙拏,“挪拿”俗写。形容各种声音混在一起,或象揪扯着,或像按压着。递相乘邅:谓各种声音此大彼小,此高彼低,相互替代。

    [30]反商:犹言变商。下徵:谓徵在变商之下。淮南子地形训:“变宫生徵,变徵生商,变商生羽。”李善注引琴道曰:“下徵七弦,总会枢极。”沈约宋书律历志上:“下徵调法,林钟为宫,南吕为商。”注云:“第三孔也,本正声黄钟之羽,今为下徵之商也。”每各异善:言每种声音都异常好听。

    故聆曲引者,观法于节奏,察变于句投,以知礼制之不可逾越焉[1]。听簉弄者,遥思于古昔,虞志於怛惕,以知长戚之不能闲居焉[2]。故论记其义,协比其象,徬徨纵肆,旷漾敞罔,老庄之概也[3]。温直扰毅,孔孟之方也[4]。激朗清厉,随光之介也[5]。牢剌拂戾,诸贲之气也[6]。节解句断,管商之制也[7]。条决缤纷,申韩之察也[8]。繁缛骆驿,范蔡之说也[9]。剺栎铫nfec4,晳龙之惠也[10]。上拟法于韶箾南籥[11],中取度于白雪渌水[12],下采制于延露巴人[13]。

    是以尊卑都鄙,贤愚勇惧,鱼鳖禽兽,闻之者莫不张耳鹿骇,熊经鸟申,鸱视狼顾。拊噪踊跃,各得其齐[14]。人盈所欲,皆反中和,以美风俗[15]。屈平适乐国[16],介推还受禄[17]。澹台载尸归[18],皋鱼节其哭[19]。长万辍逆谋[20],渠弥不复恶[21]。蒯聩能退敌[22],不占成节鄂[23]。王公保其位,隐处安林薄[24]。宦夫乐其业,士子世其宅[25]。鱼喁於水裔,仰驷马而舞玄鹤[26]。

    [1]聆:听。引:犹曲也。蔡邕琴操:“思归引者,卫女之所作也。琴引者,秦时倡屠门高之所作也。”观法于节奏:从节奏中观看自然的法度。礼记乐记:“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察变于句投:从音乐的停顿中考察自然的变化。投,通“逗”。说文:“逗,止也。”以知礼制之不可逾越焉:言由此知道礼制是不可以随便超越的。

    [2]簉(zào)弄:杂曲。虞志:体会乐中奏乐者的心志。怛惕:忧伤也。长戚:长久的悲伤。不能闲居:犹坐卧不宁之义。

    [3]论记其义:谓论说记载乐中的思想。协比其象:配合乐中的形象。徬徨:通“徘徊”,留恋周旋之义。纵肆:放纵貌。旷漾:通“洸洋”,浩大无边貌。敞罔:空旷貌。老庄:指春秋末的老子和战国时的庄子。史记庄周列传称庄子:“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其言汪洋自恣,其适己也。”概,犹节也。

    [4]温直扰毅:书皋陶谟载皋陶曰:“扰而毅,直而温。”扰,柔顺。毅,刚毅。孔孟:指春秋末的孔子和战国时的孟子。史记孟轲列传称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孔子,字仲尼。方:法则。

    [5]激:高尚。朗:明朗。清:洁净。厉:严肃。随光:卞随、务光,二人皆夏商之际的高士。介:操守。庄子让王载汤将伐桀,向卞随、务光请教计谋,二人推辞。汤克夏桀后,打算将天下让与卞随和务光,二人以为耻,皆投水而死。

    [6]牢剌:通“磊落”,宏大貌。拂戾:凶狠。诸:专诸,春秋时吴国刺客,助吴公子光刺杀吴王僚。事见史记刺客列传。贲:孟贲,战国时勇士。说苑载:勇士孟贲,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虎狼。

    [7]节解句断:指制定国家法令,清晰明辨。管、商:指管仲、商鞅。管仲字夷吾,为春秋时齐国相国,辅助齐桓公成为五霸之一。商鞅,战国时卫人,后至秦国,助秦孝公变法,使秦国强大。曾封于商,亦号商君。

    [8]条决缤纷:言能对缤纷混乱的事理加以条理和决断。申韩:指申不害和韩非子。史记申不害列传:“申不害者,京人也,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又史记韩非列传:“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见韩稍弱,数以书谏韩王,王不能用,乃观王者得失之变,作孤愤五蠹说林十万言。秦王见其书曰:嗟乎!寡人得见,与之游,死不恨!”察:明察。

    [9]繁缛:辞采繁盛貌。骆驿:言辞滔滔不绝貌。范蔡:指战国时策士范雎、蔡泽。范雎为秦昭王相国,说以远交近攻。蔡泽,相秦昭王,又事孝文王、庄襄王和秦王政。说:游说。

    [10]剺(li)栎(li)、铫(táo)nfec4(huo):辩理分明貌。晳龙:指春秋时的邓析子和战国时的公孙龙子,二人皆以善辩著称。左传定公九年:“郑驷歂杀邓晳而用其竹刑。”杜预注曰:“邓晳,郑大夫也。”晳,典籍通作“析”。史记孟轲荀卿列传:“赵亦有公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