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盗墓札卷-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当我拿着照片出神,准备来一场狄仁杰一样的大推理时,裤包里手机一响,惊得我差点从板凳上跌下。

    还好我即使抓住了书柜,书柜上一晃,上面的书全部落下来。

    书柜类似图书馆那种长格子,稍微一偏,里面的书就保不住。看着一地散落的书籍,我这真该满目萧然,我又没有照相机的功能,怎么会知道这些书原来摆放的位置?

    掏出手机一看,是老爸打来的。我先没接,两手合拢手机,往身后看了看,确定他是出去了,然后跳下板凳,把电视打开调到最大声。

    “喂喂,啥事。”

    我装着刚在沙发上睡醒,这样也能弄个不在场证明。

    老爸在电话那边很不悦的说道“这几天我有事,自己在家老实点,别和你那些狐朋狗友搅在一堆。”

    “是是,我保证在家复习巩固知识,然后出去白手起家。话说老爸,当年您老没开公司之前,是怎么赚钱的?”

    我一手拿着电话,一手拿着那张老照片。

    看照片的年代,至少也是十年以前的产物,那时候彩色照相机还没普及,有个黑白就是大款富翁。而且照片上那些人穿的衣服,都是有扣子的长衫,还有些带着个眼睛,穿着非常正式的中山装。

    年代不会超过二十年,那个时候我还小,脑子里似乎没有六岁以前的记忆,可能是我从小就不算太有记性。

    “你就别琢磨那些,在外面少惹些事就行。”

    老爸说得非常含糊其辞,估计那段创业生活非常艰难。

    “行,我就在家吃了睡睡了吃。”

    电话那边,老爸说最近有些忙,这几天就我一个人在家。这对我来说可是个福音,不过要我一直窝在家里,还是有些无聊。

    从字典里发现的照片,我并没有放回原处。

    这种老照片,重新找人修复一下,应该能把岁月磨掉的线条补回来。我把那些书重新摆上书柜,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一些书里,只夹了几张旧币,并未再有发现。

    我回到房间,把带回来的那些破烂全部找出来。

    记得赫尔目珠也给过我一张老照片,十几年前,那队人和青巴禅师一道进入阴山深处,也留了相片作为纪念。

    当时我把照片放在身上,现在应该还在才是。最后在衣服里,找到那张被水泡得面目全非的老照片,几乎是玩拼图,我用透明胶水重新把照片粘回去。

    把两张老照片相互对比,两者之间非常接近。除去黑白不分的天空,里面有几个人的身材体型几乎一样。

    但是要看五官,这种像素十分勉强,我只有六成把握,这两张照片上的人互相有关联。其中也有新成员加入,如果他们是去倒斗,一路上不可能不死人,这样有新成员补进来,完全没问题。

    那几张和我,不对,应该是和老爸非常接近的脸,嫌疑非常大。我回忆了几十次童年的记忆,最早只能追溯到上小学的时候,记得是迟到后让罚站。

    再往前,记忆就显得苍白,根本无力延伸。包括老爸平时认识的那些朋友老板,他们也不在这照片上。照片上个个人均有特色,或是知识分子,或是武夫,或是练寻龙点穴而导致手指骨肿大。

    我把两张照片比了比,用手机照下。我们那一届考古系的毕业生,根本没一个从事考古或是相关职业。

    上次说的那位梅姓的女生,整个班上唯一的雌性,还是班长,成绩也最为凸出。

    毕业之后,她就学了电脑软件这块,到如今我们还有联系。我把照片发了个邮件给她,请她帮我修复,顺便处理下清晰度。

    把这些屁事弄完,我又没事做了,看了会电视打了会电脑,最后直接在床上呼呼大睡。

    这样过了一个星期,照片的事被我抛在脑后,要不是看见一封两天前就发来的邮件,我几乎快要忘了这事。

    本来就是临时起的好奇心,都不指望能得到回复,没想到班长办事就是认真,只不过我发现得太晚。

    点开邮件,两张照片均被修复了残缺不全的线条,并且重新补了色。第一张是从青巴禅师那得来,背景绝对是阴山,那连绵千里的秃脊龙脉是阴山的标志。第二张从老爸的康熙字典里偷来,背景也是一座山,不过他们脚下站在一个黑影上。我看了两秒才看清,他们是站在一艘铁皮船上,后面是正在发动的马达。

    这是大海,大海里出现一座高山,宏伟程度不下于阴山那种豪气。看来这批人不仅到过阴山,而且下过海。

    这是他们下海的时候照的相,因为倒斗是把脑袋栓裤腰带上的活计,有时候留张照片能做个纪念。背面也没写名字,不知道老爸当年是否参与了。

    不过从这些人粗大的手指和一些细节分析,他们绝对是一批素质精良的倒斗手艺人。

    和李家的夹喇嘛不同,这批人是精挑细选出来,而且肯定不会故意去引队员送死。

    我发了邮件回去谢了班长,这两张照片浮现出的线索太少,我也只能姑且看之姑且想之。

    在家闲着没事,我便开始乱琢磨此事。

    要说陆地上,都是旱斗,要么埋湖底或者河底,不过那都离不了地。包括关中那汉唐皇帝的陵墓,无一例外,那都是旱斗,也就是修在陆地上。

    唐代陵墓工程更盛,斩山为裹,是宋明都无法比拟的下葬高峰。

    除此之外,其实中国古代的陵墓,除了旱斗湖斗河斗,还有海斗。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顾名思义,这墓是修在海里面,工程的庞大和所耗费的财力,便可想而知。

    这方面南北两派都干不了,旱猴子倒不了海斗墓,一般来说,除了东派,没人会碰那大海之中的墓。

    一来是海上连波寻不着方向,二是会游泳也不行,大海上的情况可不同于江河里面,一个浪头就能打死人。

    三者海斗多半是密封的直土坑,里面没有空气,人下去又有可能招来海中怪物,例如鲨鱼,有人还说海底有几米大的乌贼。

    所以自古以来,海斗少有人碰,有关这方面的专家,唯有东派。

    其起源于明朝,发迹于清末民初,这帮人自称翻海神猴,追认的祖师爷,就是齐天大圣孙悟空。

    北派摸金校尉,祖师爷曹操,带摸金符。

    南派掏沙神将,祖师爷有黄巢温韬,配破尸钉,专泄僵尸喉咙上的怨气。

    至于西派,少有人问津。再说东派翻海神猴,祖师爷是唯一一个神话人物,就是孙悟空。他们那边的信物,就是定海神针,也就是如意金箍棒。

    这我是听大烟袋说的。翻海神猴以前多活跃于福建江浙地区,他们沿着中国的海岸线谋身,有古墓时便带猪尿包当气囊下去倒斗。或有沉船,假扮渔夫暗中打捞,以前宋朝航海经常运载瓷器茶叶。

    这么多年,茶叶肯定烂了,但那些瓷器,可都是官窑上品,就算长满了海生物,也是几十万一件。当没有古墓沉船当营生,翻海神猴便在夜晚下海取海中蚌壳的珍珠,不太平年月,还当海盗。

    所以翻海神猴的生意比较杂,他们基本是靠海吃饭,有什么便掏什么。

    这采海中珍珠,唯有翻海神猴有这个技术,明清时期,称沿海地区的渔民,也多是以海猴子称呼。

    其实南北两派都不怎么认可东派,东派有时候又搞点邪教之类,打着祭祀齐天大圣的借口,实则干些打家劫舍的活计。

    太平年月是百姓,乱世来临就是盗匪,明清皇帝见之,多有镇压,沿海地区的渔民,也倍受官府压迫。

    采珍珠这事有得一说。海斗始终比较少,沉船又不容易打捞,其实很多时候,东派多以海中珍珠鱼类讨生活。明清时期,皇室尤喜珍珠,从夏商周开始,沿海就有珍珠进贡。

    到了宋以后,珍珠深得王侯士大夫们的喜欢。最差的就是河珠,虽是有珍珠的头衔,不过从品相、色泽、大小来说,河珠贫贱,不如海中母蚌所孕育的珍珠稀奇。

    对于海中珍珠,古人以玥形容。

    极品明玥,出产南海,可在夜晚光照十步,经过母蚌孕育百年,融大海精魄而成。明朝嘉靖皇帝规定,谁敬献一枚南玥,可赐给当地县令为此人。

    南玥之下,是出自东海的珍珠,唤名东玥,有极品走盘珠,可保人容颜不老。

    乾隆六十大寿,和途聪浊∫幻抖h明珠,还是万中无一的走盘珠,浑然天成的圆形,有拇指大。

第96章 翻海神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