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将神-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面的天气似乎突然阴了下来,简雍看了看堂外的天,回头看了一眼霍弋,只是不明意味的一笑,出了大堂,领着自己的侍从出了门,纵马而去。

    院门外的马蹄声似乎将霍弋从震惊中惊醒,霍弋喃喃道:“难道说,我之前的表现太过抢眼,抢眼到刘备认为我是来拯救他儿子智商的人物?”转而想了想又突然站起身,凭空骂了一句:“我靠,要是那刘禅是个弱智,后世人怎么知道,岂不是要骂我误人子弟吗?”

    在大堂内转了几圈,阴沉沉的天气有些让人憋闷,本来一切都很顺利,结果谁知道摊上了这样的事,不禁有些气苦,走至堂外,天空居然飘起了雨,看着堂外傻站着的一种武将,霍弋似乎找到了发泄物,大吼道:“都傻站着干什么啊?全军整装,二十里急行军!”

    众将不知道来的简雍是得罪了这小祖宗还是怎么了,居然发了这么大的火,一个个闷头出了霍家大院,自往各营调度去了。

    阴翳的天空,遮住了太阳,却遮不住霍少爷的怨气。各营随机出发,冒着雨向着二十里外疾行而去。

    本来待诸事一定,自己是要去天水找姜维的,可是这突来的弱智少主刘禅一个月之后造访,使得霍弋只能将这件事无限期推迟了。

    这一个月无疑是那四百九十六军士最难熬的一个月,套用霍弋的话就是:“你们以为重新整编了就是好日子来了吗?我要告诉你们的是,好日子到头了!”

    高强度的训练充斥着军士们的每一天,每次累了,将士们已经习惯了用烈风营的头,邓士载的那句名言来安慰自己:“今天多流汗是为了日后少流血!”

    每月一次各军大比武,虽说是各营各专其职,但霍弋越发的贪心,他企图把自己手下这帮军汉练成全职高手。好赖不赖,各营主官又是个个争强好胜的主,偏偏就是要斗个胜负,尤其是王冲和霍布衣两个,每次都火药味十足。

    霍弋已然打算是不是要实战演练一回,将内部矛盾转化为外部矛盾,避免内部矛盾激化不是。

    于是整天介的,霍弋总是拉着自己参谋营还有邓艾一甘将领,天天在地图上圈圈画画,所有人都知道,小祖宗要找地方开刀了。

    建安十八年冬,纷纷扰扰的世界不平静。平静了大半年的霍家堡那嗷嗷叫的四百九十六军汉已经是饥渴难耐了。

    好死不死,少主刘禅在这个时候来了。霍弋再一次用十足的恶意诅咒着这个弱智儿童,一次又一次的干扰自己的行动。

    一个人弱不弱智从表面是看不出来的,这是霍弋见到刘禅的第一印象。换句话说,刘禅长相极为英俊聪慧,虽然他现在只是一个七岁的男孩。

第45章 费董霍三英齐聚 孙刘曹大局初定() 
霍家堡前,诸将看着小祖宗对着一个比他年纪更小的,准确的说是一个半大孩子行礼时自己战战兢兢的站在后面,心情别提有多么复杂。

    霍弋先行行了一礼,慢慢上前自马车上护着刘禅下了马车。马车后,又两个少年下了马,躬身向霍弋行了一礼:“费祎、董允见过霍将军!”

    建安十八年的冬天尤为寒冷,可不是吗?此刻平素训练严苛的霍家军皆不由自主的抽搐着脸颊,实则是任谁看到四个半大孩子凑在一起各自像模像样的互相行礼,心里想笑却摄于霍弋的淫威不敢笑,倒是难为了众将士。

    可是只有霍弋才明白,这一日的汇集代表着什么,这代表着蜀汉中后期政权的股肱人物的汇集,四相中到了两相。自己如果经营得当,自己可以在蜀汉后期得到很大的发展空间,他突然意识到,主公刘备将这三人送到自己面前,仿佛是为自己打开了一扇大大的方便之门。

    刘禅站在车前,端方有度,七岁的少年已然懂得礼仪尺度,不得不说家教并非不严,如此看来,刘禅并不是弱智,只是被管控的太过,没了自己的想法,容易受到别人的摆布。

    四人论资排辈,虽说费祎年岁最大十六岁,董允次之十四岁,霍弋十四岁,比之董允又小了一月,刘禅最小只有7岁,但费董二人皆奉霍弋为大哥,毕竟二人无爵无位,仅仅凭借着家族声望及自己的才学才得到主公的信任,选来陪少主读书,但霍弋则是实打实的军功累积到了裨将军的位置,平日里自己这一辈的少年人物,谈论的皆是霍弋在蜀中作战的事宜,对霍弋是推崇备至,又怎么敢跃居其上做他的师兄呢?

    但霍弋坚持以年纪论,最后终究是听了霍弋的话,四人以师兄弟论,以年岁为长幼。

    费祎董允二人著称于蜀汉后期并不是运气,二人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比之邓艾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是以教授三军文学的任务便落在了二人身上。

    刘禅则早晚跟着霍弋,习武读书,形影不敢相离。

    时间过得很快,转而又入了建安十九年春,刘禅一行在霍家堡已然是融入了环境,费董二人读书闲暇之余教授军士课业,捎带着刘禅一起,二人又追着霍弋学了一路剑法,成天佩剑着短襟,一改往日里长衫的文士打扮,除了面颊的白皙,早已看不出来二人有一丝文士的儒弱之气,身上有文士的正气,散发更多的又多半是阳刚。

    刘禅现如今也不再缠着霍弋,练了一年武,结结实实的读了一年书,成天里吃住皆与军士同。骨子里的那些似乎来自其母亲的软弱,渐渐的被坚韧不拔的气质掩盖。

    不变得依旧是看着霍弋时眼中的敬服和亲近,或许是因为霍弋是赵云的徒弟,而赵云又两度救刘禅于水火,自小听着这些事迹的刘禅对赵云十分感恩。是以因此,刘禅似乎对霍弋十分信任,几近言听计从。

    刘禅一行人在霍家堡的安逸,让霍弋感到了不安,自己要的可不是一支太平部队,唯有血与火才能锻炼出一支铁军,自己要靠着这四百九十六人复出的。

    刘备提前取得益州,也使得天下的局势渐趋微妙,汉中张鲁惴惴不安,眼见着刘备手握两州势力,秣马厉兵,广罗人才的孙权、曹操似乎也略感不安。

    荆州临近的北边襄樊一代,曹军云集,戒备森严;江东庐江一代,孙权麾下吕蒙、鲁肃、甘宁各自统军驻防,调动防备也异常森严。

    就连各地蛮夷也屡屡攻破城镇,制造混乱,天下的眼光,似乎也在瞬间聚集到了刘备势力这一边,安静的过分,杀机重重。

    虽然足不出户,但依照自己的推测,荆襄一带,迟早会爆发出大战。此时的刘备,身边谋士无数,相信以诸葛、庞统、法阵之流的眼光,不会看不出此时隐藏的杀机,如何应对,这时才是考究这些人本事的时候。

    霍弋又拿出了去年收起的地图,缓缓摊开,看着荆襄一带的地形图,苦苦思索着。前世一味的与孙权势力求和,不可谓不高明,但是最终的结局终究是孙权成了最大的赢家,拿下了大半荆州,关公失荆州,最大的祸首便是一直与刘备势力为和的江东。

    短短的五年时间,那时还是建安十三年的赤壁,对敌双方实力差距都相当悬殊。当袁曹两家在河北争霸时,蜀汉的肇建者主公刘备虽已有英雄之名,却尚不足以参与如此高级别的博弈。

    八年以后赤壁之战之时,孙刘两家联手实力也逊于曹操,不降即战,严峻局势使得他们没有更多选择余地。

    而现如今,三方三国基业已然初步形成,三方都灵活敏锐的勇敢或自由的运用政治军事外交各种手段,权术纵横,机谋变化。

    三方均是独立的,任何一方都不敢轻信他方同时也不会被他方轻信。虽然因为实力的关系,本势力与江东在之后数十年间基本一直保持着名义同盟的关系,但双方隐藏在戏言嘲噱后的严密戒备始终没有撤去。

    丢了荆州后的刘氏,以白帝城一线为界的蜀汉防线一直保持到数十年后蜀汉灭亡,即使其间东线无战事。

    和中有打,打中也有和。和和打打,打打和和。所谓“联吴抗曹”即使出于蜀汉贤相诸葛亮,也只能注定是指导策略而非一以贯之的真理。所谓的湘水之盟在霍弋看来,却如同以地事之,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白话说便是资敌,你一味的单方面求和,但敌人的胃口太大,和谈的条件只能止一时,那便不如一战!

    这三方争夺最激烈也是整个三国史前期的高潮之处,就是即将在建安二十四年展开的荆州攻防战。

    围绕着这一战略要地,三方几乎可以说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