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想到明达却朝我微微一笑,赞许道:“‘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仪。菁菁者莪,在彼中?b。既见君子,我心则喜。菁菁者莪,在彼中陵。既见君子,锡我百朋。泛泛杨舟,载沉载浮。既见君子,我心则休’。菁菁,你这个字好美!”
她的笑容毫无做作,显得那么纯净自然,犹如一道温暖的阳光,慢慢融进我的心里。
“能得明达的称赞,菁菁感到无比荣幸。”我说的是实话。晋阳公主虽还年幼,却早已饱读诗书,才华横溢。
笑容又在明达脸上漾开,她显得很开心,由衷地高兴。“菁菁,今天能够见到你真是太好了!我会奏明父皇,让你我作伴。”
我愣住了。我从没有想过,高高在上的晋阳公主,内心也会如此寂寞。
“明达,这,不太好吧?父皇素来喜爱与你,常常将你带在身边。父皇乃天皇贵胄,真龙下凡,他的周围又岂能让我这等卑贱之人所玷污呢?”不知道为什么,一想到要与明达陪伴在父皇身边,我的心就发虚,被深埋着的自卑充满。
“菁菁,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你和我还有明达一样,身体里流着的是父皇给予我们的高贵李氏皇族血脉,怎么可以用卑贱二字形容?”站在一旁久未说话的长乐公主突然愠怒道。
面对长乐公主的突然责难,我反而没有了先前的自卑,冷笑一声来反驳她:“长乐公主难道真的不知道么?在父皇眼中,只有长孙皇后和她的孩儿们,才真正称得上是高贵血统。而我,一个连自己亲生母亲是谁都不知道,只空有一个公主的名号的女孩儿,在父皇眼中,却是卑贱的。”
明达早已焦急地在一旁暗示长乐公主不要再说了。
而长乐公主眼光也渐渐转为柔和。她上前轻轻抓起我的手:“私下里,你可以叫我丽质姐姐,就如明达一样。我们的母亲是谁不重要,因为我们都无法选择自己的母亲,重要的是,我们有共同的父亲,我们是姐妹。”
哦!我终于也可以叫她为丽质姐姐。她的手软软的,今生我也无法忘怀她软滑细致的玉手所传递给我的温暖。
明达见到丽质姐姐的表态,不禁在一旁欢呼雀跃。很难想象,文静沉稳的明达,也有如此率真的一面。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想法?或许是因为之前不多的几次见面,见到的都是在父皇光环照耀下端庄高雅的晋阳公主,像个成人一般。其实她同我一样,在大人眼中不过是个孩子。
那一年,是贞观十六年。那一年,我八岁,明达九岁。
贞观十六年,在我生命中,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就在那年春天的和风煦日之下,我结识了我在大兴宫唯一的童年挚友——李明达。她,同时是我同父异母,仅年长我一岁的姐姐。
第7章 初见三王(上)()
第二天一早,明达便兴冲冲地来到我所居住的寝宫。说是寝宫,其实也不过是大兴宫内一间极普通的屋子。
此时的我刚刚起床,由专门负责我起居的萧嬷嬷服侍着穿衣洗漱。昨天我看到明达那漂亮的双螺髻,便吵着要萧嬷嬷也帮我梳同样的发式。
萧嬷嬷很快地帮我在头发上细致均匀地涂上刨花水,然后熟练地将头发挽好。
“菁菁,我已经跟父皇说过,让你和我作伴。走,陪我去太师那里。”明达欢快地说着。
“明达,我还没梳洗完毕呢!还有,你带我去太师那里做什么?”我从铜镜里看着站在我身旁的明达。
此时萧嬷嬷已经将我平日所戴的五彩蝴蝶金钗分别插在髻上,继而又在我的发间点缀上朵朵粉玉桃花钿。接着嬷嬷又帮我在脸上简单地涂上水粉和胭脂,换上与粉玉桃花钿相配套的粉色罗裙以及绣满缤纷桃花的帔帛。
明达在一旁耐心地等我,一边回答我的问题:“去太师那里当然是听太师讲学啊!”
“啊!”我不由得惊叫一声。从小到大,我都是被父皇所遗忘的女儿,从没有人会关心我此生该学些什么。到现在为止,我只在萧嬷嬷的教育下,背熟了诗经和千字文,但是这里面每一字每一句的含义,却不是萧嬷嬷有能力教我的了。
现在明达说要带我去太师那里受教,叫我怎能不紧张?
“菁菁,你不用为难。太师会根据我们每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我们每一人的专属课程。放心吧,太师会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明达看出我的不安与担心,安慰道。她可真是心细如发,温柔如水。
见我已经梳洗完毕,明达再也等不及,拉着我就往外走,也不管我是否用过早膳,因为太师讲课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
为了赶时间,明达没有乘坐轿辇,一路拉着我狂奔,穿梭在各个宫殿之间,终于在太师之前赶到了崇文馆。
在此之前,我从没有踏进东宫半步,更别提能够进到专门供皇太子承乾以及其他受父皇重视的皇子公主念书用的崇文馆。
我怀着忐忑之心跟在明达后面。她显然对这里是熟门熟路了。
一踏进崇文馆,扑面而来的是浓重的书卷气息以及清新的墨汁香味,随后映入眼帘的是成排的书架以及整齐排列其上的书卷。崇文馆里很是静谧,除了翻书声,再无其他与之氛围格格不入的声响。
明达拉着我,悄悄地绕过位于崇文馆正中间的两张书桌——这应该是专属于太师或太傅以及皇太子承乾的,走向靠左手边的一排座位。明达走到第一排的其中一个座位,将嘴凑到我耳边轻声说道:“这里原先是丽质姐姐的座位。如今她已出嫁,不再来这里听课,你就坐这里好了。我就坐在旁边的位子。”说完,她便轻轻走向旁边的座位坐下。
她气息如兰,弄得我耳朵痒痒的,无比舒服,使我置身在这新奇的环境中竟有些飘飘然。直到明达在自己座位上坐定,伸手拉了一下我的帔帛,我才回过神来,匆忙坐下。不过我在慌乱中碰到了椅子,发出在这静谧环境中显得奇响无比的声响。
第8章 初见三王(中)()
“明达,就知道是你,一进来就使这里活跃起来。”对面静坐着,一直埋首看书的少年终于抬起头来,笑意盈盈地看着明达。他虽然出口暗示我们打扰了他看书,但语气中全然没有一丝责备。
“哈,九哥,太师还未到来,你不用如此用功了。”明达显然跟对面的少年十分熟稔。
“我是在太师还未到来之前抓紧时间温习一下。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那少年说话间,却将目光停留在我身上,露出疑惑的神色。
“常山见过晋王。”我忙从座位上站起,走上前,向面前这个少年打个万福。听着明达称他为九哥,我断定他便是长孙皇后的幺子,明达的亲哥哥——晋王治。
“原来是常山。”晋王朝我点点头。
我依照礼数行完礼,便又重新回到座位,偷偷细细打量起晋王。他眼睛像极了长孙皇后,但是高耸的鼻梁以及和厚厚的嘴唇,却是得自父皇的遗传。只是他眉宇间少了父皇的那份英气与庄严,多了一份长孙皇后的柔和,使他整个人看上去很亲善。
未等明达向晋王说明我到来的缘由,太师已经跨步走进崇文馆。晋王和明达立即站起,晋王作揖,明达行礼,向太师问好。太师也忙着回礼。
我未经世事,什么事都是照着明达的去做,自然比她慢了半拍。太师一下子便注意到我。
“老臣愚钝,敢问晋阳公主,这位是?”
“魏太师,她是常山公主。常山,这位是魏征魏太师。”明达郑重其事地为我们介绍。
“常山见过太师。”我赶紧再次行礼。我大唐崇尚礼教,天地君亲师,在每一个人的生命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面前这位魏太师,即将成为我的启蒙老师,自然要得到我发自内心的尊崇。更何况,他是朝中有名的谏官,从不屈服于任何势力,也从不依附于任何势力。他这种刚正不阿,正直敢言的精神,本就早已使幼小的我折服,由衷地敬佩。
魏太师也忙着向我行礼:“臣魏征拜见公主千岁!”说着便要向我做跪拜礼。
我忙上前搀扶住魏太师:“太师向常山行如此大礼,岂不是要折煞常山了?”
“是啊,太师,我们都是您的学生,您对我们实在毋需多礼。”明达在一旁劝说着,“我跟父皇禀明过,以后常山便会与我一起在此学习。”
魏太师在我的搀扶下站直身子,微微点头,嘱咐明达和晋王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