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敏感受到了一种无力感。
“警官,你是不是觉得,找不到证据来抓我?”吴敏还在监控室里纠结着,审讯室里的黄得文,却又说话了。
“您还没有想明白吗?因为不存在证据。”
陆然重新开门进去,坐在了黄得文的对面,问道:“你刚才的话,是什么意思?”
“我说,你们想要的证据,不存在。
警官,我刚才对您说的那些,您还没有明白吗?
外面的那位警官,为什么一直在坚持找一个根本不存在的证据呢?
还把您也请来和他一起找。om
你没有发现吗?
问题,在于他,而不在于我。
这件事情,不会有证据,他找不到,也根本不存在。
您觉得,这个道理,他会不知道吗?
他是一位比您更年长、更有经验的警官。
他真的完全没有料想到吗?”
黄得文洋洋洒洒的几句话,让陆然的思路跟着他,也转了起来。
这个男孩说的这些话,让陆然感觉,对方似乎从今天审讯的一开始,就已经把吴敏的一切都猜透了。
对方比他更了解吴敏,就好像知道些什么。
如果跳出这次审讯的目的不看,按照黄得文的这个逻辑,吴敏,的确显得有一些偏执了。
音乐杀人,找不到证据,可既然如此,吴敏又为什么会这么认定这个可能性?
是因为这个男孩奇怪的背景?
站在中立的角度来想,陆然觉得,这两个人,似乎都有一些奇怪,也都在试图说服他。
“程警官现在如果醒着,一定不会说是我杀了她的。”黄得文又开口说道。
“哦?”
“老实说,她究竟为什么会自杀,您来问我,还不如去问外面的那位警官呢。”
“什么意思?”
“你是什么意思?”几乎与陆然同时,吴敏冲进了审讯室,气愤地问道。
“你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我杀死了她吗?”吴敏看上去情绪有些激烈。
“难道不是吗?”
黄得文的一句反问,让陆然和吴敏,都愣在了那里。
陆然的发愣,是因为,他听着,这两人之间的对话,似乎有什么信息,是他原先不知道的。
而吴敏的发愣,则是愤怒,语噎和反思,交织在了一起。
“警官,您好好想想,在她自杀之前,发生过了什么事,只是听我弹琴这一件事吗?”
听到黄得文的这句话,吴敏站在那里,久久地,没有再说一句话。
他或许在回想,在那之前究竟发生过什么,或许,他已经想起了什么。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吴敏挥挥手,让人把黄得文重新带回去,结束了这次谈话。
“吴警官,他刚才问您的问题,是什么意思?”陆然觉得,他有必要问清楚这一点。
“我没有杀她!”吴敏转过来,没有回答陆然的这句话,却是对着他,认真地说道。
陆然观察着吴敏的神情,对方似乎不是在跟他解释这句话,更像是在和他自己说话。
“小程警官和黄得文聊了什么?您知道吗?”陆然换了个角度发问。
“具体的,我不知道,我没有证据,也不会知道他们真的聊了什么。”吴敏似乎有一些疲惫。
比起最开始的那种笃定,他似乎对自己多了一些疑虑。
“那证据的问题,我还是希望,最好让我听一听”
陆然知道,他就算听了黄得文弹琴,也很可能不是对方在案发当日弹的那一曲,还有可能让他也有风险。
但是,目前看来,这是唯一有可能抓到确实依据的方法了。
“陆医生,今天辛苦你了,先这样吧。如果还有需要,我再通知你。”
吴敏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语气听上去也少了最初的那股劲头。
陆然点头答应,“好。”
随后,和吴敏道了别,陆然便离开了警署。
在回家的途中,一路上,陆然都在回想着今天的一切,回想着吴敏黄得文,和他说的每一句话。
“这件事很奇怪,他们两个人都有点问题。”这是陆然产生的直觉。
一直到回到家里,翻开桌上的绿皮本子,陆然想要记录点什么,来梳理头绪,却又不知从何下笔。
“你今天去哪里了?”忽然,本子上出现了一行问话。
“呃,有事。”陆然不知从何说起。
“是不是有新个案了?快记下来!”本子显得很激动。
“个案?”陆然想了想,假设把这个案子,当作个案,谁是咨询者呢?黄得文,还是吴敏?他笑了笑说,“不是。”
“那,你是去见老杨了?说过要带上我的”
它还没说完,陆然就插嘴道:“打住,没去见老杨,什么老杨,说了那就是个梦。”
“好吧,既然如此,那咱们还是抓紧时间开始学习吧。”本子停也不停,就好像一刻都不想让陆然闲下来似的。
陆然懵逼了,他眼看着本子越来越奔着班主任兼教导主任的方向去,却拿它没办法。
“在你下一次见到哦不,梦见老杨之前,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呢。”
“你想让我学什么?”
“不说远的,你就先把催眠学透吧。”
“催眠?我不是一直在学,也在实践吗。”陆然不明白,它为什么显得这样着急。
“你是在学,但是你没有悟。”(。)
第二百三十七章 改变世界()
“悟?”
这个字,张笑鸣也曾经和陆然提到过。om
在他们刚刚接触时,张笑鸣就说过,心理学,除了要学,更重要的,是去悟。
而张笑鸣也经常夸赞陆然,是一个有悟性学习快的孩子。
怎么这会儿,到了本子这里,它却指责陆然没有去悟呢?
“你说的悟,是指”
陆然的问题还没有说完,本子就又写道:“你以为,自己成功治疗了几个个案,就算是悟了么?”
“这”
“你以为,自己的催眠考试得了一个第一,就悟了么?”
“难道,这些都不算悟么?”陆然还是不太明白,本子想说什么。
“不够,远远不够!”陆然能够从这个用词上看出,它在朝着自己大吼。
果然,下一刻,他就看见一只戴着框架眼镜的兔子,出现在了页面上,手里拿着一柄长长的戒尺,敲打着身后的黑板。
“不错,现在你的成长已经快于其他一般的学生了,但是,这样就够了吗?
不够!
如果你现在还把竞争的对手,放眼在你的那些同学身上,那可就枉费了我跟了你这么久啊。”
看到本子写得一本正经,苦口婆心的,陆然能够感觉到,它对于自己的期待,非常的高。
比所有在他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老师,对他的期望都要高。
为什么呢?
它怎么会对自己报以这么大的期待和信心?
“在个案上,你的确能够把技巧熟练地应用到治疗上了,效率也算高。
然而,对于技巧的学习,你还是停留在‘把技巧不停地练习,在使用的过程中总结经验’这样的过程。om”
“难道,不应该是这样吗?”陆然再一次困惑:“技巧的学习,就是应该在使用的过程中,变得熟练,不是吗?”
“仅仅是熟练,就足够了吗?”页面上的兔子抬了抬自己的框架眼镜,镜片上,犀利地反了一下光,“回想一下,你是怎么在考试中,胜过对手的?”
“在考试时?我赢了夏岚,是因为在那一场考试中,我的催眠方法,略胜于她。”陆然回顾道。
“那么,请问,你是因为催眠的技巧掌握得比她更熟练,而赢过她的吗?”
本子的一个问题,问得陆然一时语噎。
它问到了关键处。
陆然仔细地思考了一下,答案是否定的。
不是的,技巧的熟练,只是成功的一个因素。
然而只有熟练,是不够的
陆然回想当初的考试过程,真正让考官们觉得,他比夏岚高出一筹的地方在于,他比夏岚,对于催眠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
经过了平日的积累和思考,他在当时,有了一种顿悟,所以才一时产生了灵感。
那一天考完试,他也曾经把考试当天领悟到的新技巧,记录在了本子上。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本子才会和他提到考试的这件事。
“那便是悟。”本子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