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和克利夫兰不过站在一片停车场上!
“幻家法术的作用机制。”他不由得苦笑道:“你作为一个外国人,是不会明白的,就像我不明白你口中的魔法一样。”
“没有任何人能明白魔法的运作原理,但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它。”克利夫兰说道:“如果你懂的编程原理的话,我或许可以更好地和你解释一下。”
“我的确是。”皇甫明有些诧异,回答说道。
“很好,非常好。”克利夫兰开始说道,“你看,上帝所编写的这个世界有两套操作系统,一套叫做科学,一套叫做魔法。叫科学的那个操作系统,程序运行时,使用人如果稍加训练,是可以看明白程序中代码运行的过程的。但是魔法就不一样了,使用者根本就看不到程序中的代码运行,自然就不明白其运作原理,但是至少,利用程序来得到自己想要的输出还是可以的。”
“但是任何程序都能通过逆向工程,拆开内部的模块组,解析出来代码的吧?”
“好吧,那我们再退一步,就算魔法这个操作系统能被破解,在魔法上运行的程序源代码也被解析出来,使用者还是不明白。”
“也许是那个程序的编程语言是不一样的吧。”皇甫明说道:“C,C,JAVA,PHP,Python……不过既然是编程语言,总有固定的规律,总能被人所知道的。”
“现在问题就是,上帝编写的那叫科学的系统,上面运行的程序,编程语言都七七八八地被人类知道地差不多了。但是换到魔法——人们甚至都不知道如何切换到这个操作系统中。它是隐藏的后台进程,躲在科学进程之后,并且随时都有可能被关闭。”
“总之,到头来不过是子虚乌有一场空罢了。”皇甫明说道,“或许神的另一套编程语言,人类的知识结构永远都不会懂。或者说人类本身就是由‘科学语言’编写在操作系统上的程序,不能解析‘魔法语言’,但是能运行‘魔法语言’的代码段。”
“你很快就悟到了这个原理。”克利夫兰忽然岔开话题说道:“你知道么,其实时间本身就是子虚乌有的。过去不存在,未来不存在,我们只存在于现在这个瞬间。而现在也不过是造物主给我们创造的幻象集合。”
“那我宁愿永远都活在她还在的那个瞬间。”皇甫明说:“他们说,你发明了时间机器,可以前往过去和将来,其实……”他想了想,最后还是决定说出来:“我也去过过去,当时我走上了一个圆台,然后回到了……”
“回到了你自以为是过去的那个瞬间,做了一些事,试图挽回些什么。”克利夫兰就着他的话茬说下去道:“你还看到了你自己,过去的你。然后时间形成了一个环。你觉得能改变现在的那些举动,其实本身也是过去的一部分。”克利夫兰顿了顿,“你发现自己什么也改变不了。到头来,你变成了自己的因。”
皇甫明点了点头。
“其实根本就没有时间机器。”克利夫兰忽然说道:“他们说的是错的。”
“但是尹凡好像说过,那场实验……”皇甫明有些诧异,问道:“不是成功了吗?”
“原理上正确,运行过程正常,但是你真的觉得有那个机器,真的可以从过去来改变现在么?”克利夫兰忽然有些悲观地说道,“机器我们造出来了,但是没有任何用。你想不想听听我们当时的实验,一个神奇的故事?”
第339章 溯时实验()
克利夫兰先生的第一场演讲听众并不多,从讲台上向下看去,空空如也的红色座位反倒像是听众一般,安静地聆听着。他凝视着空旷的剧场,隐约瞧见在那些座位之间,阴影中的阴影如水面的油脂般浮动着。克利夫兰深呼一口气,捋了捋华服的前摆,开始了他的彩排演讲。
“原本在100多年前,也就是20世纪初,物理学本应该被终结。套用牛顿三大定律和动能守恒原理,那时的科学家认为我们可以计算出世间任何微粒子的轨迹和状态。直到两朵乌云的出现,物理学家们自认为完备的以太学说宣告破产……”
“这个故事已经是老调重弹了,克利夫兰先生。”台下有人打断道。
整个会场并非空无一人。安坐在听众席位第一排的,充当着评委角色的那些人们,来自世界各国。他们不在意克利夫兰的演讲能带来些什么,只是在他的讲述时竭尽所能地想要挑出他纰漏,好让自己能在克利夫兰真正的演讲时表现地出彩一些,当然如果能因此一言成名那就更好了。
“我们都知道那个故事,克利夫兰先生。”无礼的打断者继续评头论足道:“物理学界的两朵乌云。迈克耳逊-莫雷实验让‘以太’学说破灭了,经典物理学的绝对参考系体系被证明在微观高速状态下不适用。黑体辐射的难题解答失败,又表明世界的时间和空间并不是连续的。”
“我们只想知道你们的时间机器实验,倒是怎么绕过能量守恒的绝对规则的。”另一个人说道:“这个时间段的物体或是场被带到过去或未来,会让另一个封闭体系的能量多出来。”
“以及——”又有人说道:“不确定性原理,你们到底是怎么规避的。”
评委话音落定,怀着意味深长的阳光看着他。他亦看着他们在明暗交换中闪烁的瞳光,思绪万分。
“第一个问题。”克利夫兰喉头哽咽,悄然地一撇自己的脚下,那被灯光所拉长的影子,像是时间之海上起伏的涟漪,有时存在有时又不存在。
“能量守恒原理是铁规,不可能被绕过。”他清了清嗓子,说道:“任何离开这个宇宙的物质,无论过去还是未来,必须回到现实。”
第一次实验时候,徐慧梅和克利夫兰的团队合作,选择在海洋上进行。尔后。他们将铯原子钟装在时间胶囊中,又将时间机器的超导线圈套在时间胶囊之外——旋即让时间机器和铯原子钟沉入海底。尔后,他们在海面上远程启动时间机器,保证将其送回到几十万年前。当铯原子钟消失在时间机器的反应托盘上之后,他们便拆去了时间机器,搭建了一个临时的海上钻井平台,从海底向下挖掘。
一直到他们花了几乎三月的时间,向海底下挖掘了几百米,依然没有发现时间胶囊的踪迹。三个月之后,他们认为溯时实验几乎失败了。按照他们原本的设想,如果时间胶囊真的被送回到过去,那么随着几十万年的地址变迁——这个地方并不处于地震板块处——他们理应在时间胶囊消失之地的下方几十米处,挖掘到装着铯原子钟的时间胶囊。
第四个月时,他们开始收拾残局,拆卸钻井平台位于海底的支脚。拆卸机器人沉入到海底时,发现了淤泥中的时间胶囊——之前的三个月,那里除了珊瑚和鱼群,什么都没有。
他们切开时间胶囊,拿出铯原子钟,却发现那只钟不多不少地,正好也走过了4个月3天8小时15分钟20秒的时间。
之后,他们知道了,时间旅行就像是电路中的电子流动,不可能是单向的,有去必有回。冥冥之中,我们的宇宙似乎有一种重组机制,能够让不属于现在的物质被“遣送回”它原本的时代。
“等等,你说的重组机制是怎么回事?”有人打断克利夫兰说道:“这太邪乎了!”
第二次实验,他们学聪明了。这一次,他们选择在外太空进行。他们利用航天飞机捕获了一枚前苏联废弃的同步轨道卫星,尔后在卫星上加装时间机器和摄像机。启动机器,将卫星送到未来。这一次的等待时间很短,第三天之后,他们又在轨道上发现了卫星。他们将卫星带回地面,解析了卫星残骸,发现卫星消失和重现的时间间隔和卫星内部的计时时间吻合。
随后,是卫星上的摄像机,录像画面上显示,整个卫星曾经发生过一次诡异的弥散现象,凭空地从同步轨道上消失了,连同摄像机自己也是。
“所以,这就是你所谓的重组机制?”台下有人说道“宏观的物质因为时间旅行,产生了量子态的坍塌效应?”
他们曾经讨论了很长时间,用于模拟现象的数据实验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尔后,他们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这种现象是必然出现的,必然伴着时间旅行而存在。
“实际上,并非大众所想象的那样,时间旅行中,前往过去和未来的难度天差地别。”克利夫兰忽然大声说道:“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接近光速的物体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