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呼和浩特市考察四天,她们去了四所高校、三所高中、五所初中、四所小学,最后坐下来讲评的时候,内蒙古政府的一个副主席来参加了座谈会上,当着二十几位领导,金梅也对呼和浩特市的教育情况进行了点评。
她说:“内蒙古是我的家乡,这里的教育环境跟全国各地比并不落后,主要是我们这里的学校校园够大,校园的环境保护工作也做得很好,可以这么说,我们这里的一个小学校园,比北京的中学校园占地面积都大。
几所大学可以说让我非常满意,无论是软件和硬件都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就是中小学还存在着教育资源配备的问题,至于真正缺少哪些配备,我在乌海市说过,你们比乌海市还差,所以会后你们可以去问问你们的厅长同志,我想提醒的是,国家教委2010年下发了一个按学生人数配备教育资源的文件,文件中明确规定了教师人数、班级人数、教学设备配备,各种基础教育设施的建设,你们离文件的要求可是相差很远啊!呼市是自治区的首府,这里不应该出现这些问题,你们自己想想吧!我们天天喊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看来我们不能天天光喊,要刹下心来做点实事”。
金梅的话得到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会议之后副主席设宴招待了金梅她们。
第二天那个副厅长又带着她们几个登上去西辽河的飞机。
金梅这次来西辽河接待她的是市高官,可见接待程度之高,市高官说:“上次金梅教授来去匆忙没有机会见面,这次说什么也不能错过,欢迎金教授回家乡进行工作考察”。
客气话说了一大堆,金梅也表示了这次主要是想回来看看,看看家乡的变化,看看生我养我的草原。
欢迎的酒宴过后,自治区教育厅的副厅长还是按照规矩让西辽河教育局安排一个领导陪着接下来的考察,最后在酒桌上乌兰局长叫副局长李锦川陪着考察,第二天的考察第一站金梅就提出了到43中学去看看,这也是市高官亲自抓的民心工程,他更希望金梅教授重新去看看现在的43中学。
好像43中学也早有准备,已经封顶的实验楼和综合楼被滤网罩着正在日夜赶工,校园内干干净净,被硬化的校园和绿荫运动场给校园增添了无限的光彩,一排六付崭新的玻璃钢篮球架整齐地排放在校园,顺着绿茵小道走进教学楼,就听见了最美的声音,那是孩子们的读书声,顺着教学楼她们走进了一个阶梯教室,教室里齐力套正在上公开课,里边除了学生,还有来自本市其他学校的老师和本校教师在听课。
金梅和两个弟子悄悄地坐在一角,其实这一切全被齐力套给看到,他知道让金梅姨娘听课,一定会对自己有所帮助,所以他没有任何顾虑地讲下去。
教育厅和教育局的领导都等在外面,他们怕进来人多影响到这个教师的发挥,如果真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就得不偿失了!
这堂课下课的时候,齐力套走过来给姨娘金梅问好的时候,人们才知道,金梅教授这是在听自己家孩子在上课,看着金梅在齐力套的肩膀上拍拍说:“讲得不错”,随行的领导们才把心放了下来。
金梅教授转身告诉她的弟子张梅:“打个电话给教科所的电教馆吧!让他们派人过来把这堂课录下来,作为教学示范课吧!在国内找这样的样版课不多”。
金梅教授的话,让教育厅厅长和教育局的领导都很尴尬,他们可是守着这么优秀的教师没有作为啊!
接着齐力套带着大家参观了校园,看到综合楼和实验楼的广告图片,金梅说:“当这一切都落到实处的时候,我敢说这是全区乃至全国一流的学校,无论将来教育情况发展到什么样子,但是我们这代人没有亏欠孩子们就无愧于社会,无愧于人民。
金梅在教育厅和教育局的领导带领下进入内蒙古民族大学,这里是金梅执教过的学校,走进校园金梅就把鼻子凝起来,她说三十年未变啊!中文系和数学系的教学楼还是原来的样子,校园内增添的设施不多,看来这老校区一直在被忽视,走进医学院才发现有点样子,当然最好的地方还是妈妈娜仁花过去学习过的地方,畜牧学院还是那么漂亮!
第229章()
金梅一行人在西辽河这个地方转悠了三天,最后坐下来讲评的时候,市里的主要领导和教育局的领导都参加了讲评会。
会上金梅说:“通过几天的走访和观察,给我的感觉是西辽河的教育环境还不错,呼和浩特市是大学条件好,基础教育条件差,而西辽河正好翻过来,我们在西辽河就看了两所大学,一所是民族大学,一所是职业技术学院,总体来说职业技术学院还过得去,但是民大就太差了!教育局的李锦川副局长不和适宜地插话说:“民大是自治区直属院校,不归我们地方管啊!
金梅马上看到了教育厅长脸上的变化,她接着说:“从高中到小学,我看了十几所学校,总体来说西辽河地区的基础教育是全区最好的,高中的一中、五中、铁中三所学校,在全国都可以拿出来比一比,可以成为全区的示范校,尤其是初中学校,从校园的变化上就看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在这里我想说,重视教育的政府,绝对是模范的政府,因为教育就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十年种树、百年育人,虽然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看不到踪迹,但是她可是我们这个民族发展的动力。
地方政府部门重视教育,是这个地方老百姓的福气,因此我们一届一届的政府,一批一批的干部都在为我们的教育而努力,这些老百姓是有口皆碑的。
最后我想说说通辽地区的教改实施情况,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西辽河地区的教育实验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尤其是43中学的教改实验课堂,这是我听到最好的实验课,我想把这样的公开课向全国推荐一下,但是我同时希望你们要近得楼台先得月,利用好本地现有资源,把你们地区的教学改革推向纵深,伟人曾经说过: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我说:先进的教学方式就是科学,它虽然不是生产力,但绝对是教育改革的动力,国家教委两年前就提出了教育改革、教学改革,但是各地却迟迟未动,其主要原因是一些保守思想在作怪,同志们啊!我们从最早的私塾先生摇头晃脑的教学改革时遇到的困难和现在一样,甚至保守势力比现在还顽固,我们不是也走过来啦!新中国的教育都是采取苏联的教学方式,一直沿用到今天,可是人家俄罗斯十年前就已经完成了教育改革,教育不改革不行啊!不改革就意味着落后,落后就意味着挨打,只有改革才能强国”。
金梅的话引起了热烈的掌声,各级领导都表态要加强教育上的投资,最后市里领导设晚宴款待金梅和她的两个弟子,酒席开始的时候,市委秘书长带着齐力套走进来,他是市高官安排人接过来的,金梅知道这是在做给自己看的,也没有说什么。
齐力套坐在姨娘的身边,餐桌上准备的很丰盛,但是喝酒的人很少,大家都是做样子吃一点就马上结束,晚宴结束后,金梅向自治区的那个厅长告别,她要带着两个弟子去交来河草原上待几天,然后就返回北京了,从北京直接去贵州。
市里的区里的领导看着金梅和两个弟子钻进齐力套的汽车扬长而去,他们深深地喘了一口气,教育厅的副厅长第二天又在西辽河教育局开了一天的会议。看来金梅这次回草原考察对地方的触动挺大,各级领导干部都知道,金梅可是代表国家教育部门来考察的,这种钦差大臣的话可不能当作耳旁风,一旦追究起来谁也承担不起责任。
美娜从儿子齐力套的电话中知道姐姐金梅带着两个弟子前来考察,更知道她工作完后一定回来看妈妈,就告诉妈妈娜仁花在家里等着,她杀了一只羊,准备了好多蔬菜瓜果,一直等到第三天的晚上八点多才等到她们,妈妈娜仁花看看女儿金梅最近的气色不错,心里也很高兴,就拉着张梅的手问:“这里天高地阔空气新鲜,你们就多待几天吧!”
张梅最会说话,不一会就和老太太聊得个热火朝天,李静和美娜也在说着什么!金梅和齐力套讲起他的那一节课,金梅说:“你的教案看来准备的不错,知识结构的讲解也到位,就是有两个地方需要加强,一是不能光说话,里边没有表演功能,虽然你不是演员,但是在课堂上还是附加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