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方龙这么说来,已经是当沈波是亲人了。沈波心中感动的一塌糊涂,真想将自己的来历说给东方龙。可是这事实在是匪夷所思,却是万万说不得的。沈波抬起头来,眼中满是泪花:“师父,不是子睿不说,而是时机未到。将来若是有机会,沈波必然会将心中的秘密全部对师父您坦诚相告。师父请相信,子睿对师父您的崇拜,对戚大帅的景仰,对许振师父的爱戴,都是发自内心的。子睿绝对不会做出有害于您等三位的事来。”
“好了,为师知道了,你起来吧。其实,为师心中,也是有秘密的……人生在世,又有什么人能完全没有秘密呢?”东方龙叹了口气,扶起沈波,正色道:“子睿啊,为师的心法,你不知道能否学得。为师战斗的技巧,却是在阵战中习惯成的自然,也不知道该如何传你。为师对你的指导,仅陷于如何在战场中,在交战中保护自己,你会不会觉得这样的师父很没用?”
“绝对不会!!”沈波也正色道:“下乘的师父,在教学生时总是留几手。中等的师父,只会教出另一个自己来。只有上乘的师父,才会按照学生的特点,教出符合学生自身的徒弟来。而最上乘的,却是任由徒弟自己发挥,只告诉徒弟哪里做的对,哪里做的不对,指导徒弟的迷津。当然了……”沈波忽然调皮的一笑:“那也要徒弟也是最上乘的才行呢!”
东方龙见沈波饶着弯夸自己,也不禁大笑起来:“好好好!有你为徒,实是为师的大幸啊!”
“能得您为师,亦是子睿的大幸啊!”
“哈哈哈!”师徒俩至此开诚布公,再无一丝隔阂,对视大笑起来。豪迈的声音飘荡在这片辽阔的海域间,久久不散。
第二十七章龙王岛
龙王岛位于岱山岛东北部,即是古时所谓的蓬莱仙岛。到了清朝时改称衢山岛,有通衢大道之意,这名称一直沿用到现代。
唐代大诗人李白,一生好游名山大川,曾多次从扬州一带出发经海上到天台山,在其东入溟海,求道访仙时,多次经过这片海域,在他的《莹禅师房观山海图》中,曾写下经过东海蓬莱时的印象:“蓬壶来轩窗,瀛海入几案。烟涛争喷薄,岛屿相凌乱。”
衢山岛辖大小岛屿七十九个,其中住人岛屿五个,即是衢山本岛、小衢岛、黄泽岛、鼠浪岛、下三星岛,统称衢山岛。岛域总面积七十三平方公里,其中衢山本岛面积约为六十平方公里,是我国第八大岛。本岛呈西北一东南走向,东西长约十八公里,南北平均宽度四公里。
衢山岛和金庸先生笔下用过的桃花岛属于舟山群岛范围。不过衢山岛比桃花岛大了近二十平方公里,而且桃花岛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主要是一旅游区域,而衢山岛虽然没太多旅游景点,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地位却是高了很多。
元朝初年,南宋将领张世杰曾把衢山岛作为抗击元军的最后一块基地;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方匡珍曾占据此片海域,一段时间曾作为起义军的根据地;明朝年间的倭寇之乱就不再重复,正在写呢;清嘉靖年间,海若匪,蔡牵等曾在此海域间与清军转战达八年之久:清朝末年,鸦片战争期间,英军攻陷舟山本岛后,抗英烈士,定海三总兵之一…………郑国鸿的儿子郑鼎臣,从乍浦招来义军,与英军在岱山南浦激战,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抗击外敌侵略的悲壮史诗,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先生为圆强国之梦,曾亲临长涂岛,察看其理想中的军港……
不过这里也是有个旅游景点的,那就是观音山。
观音山位于衢山岛西南部,纵横七点五公里,由天灯山、小天灯、乌贼岩三个山峰组成。与海天佛国普陀山相距三十四海里,素有“佛国姐妹”和“第二海天佛国”之称。
相传,观音菩萨得道成佛后,要选有一百个山头的地方作道场。一天,她带着善男、龙女,驾着五彩祥云,从东海上空冉冉而来,行至衢山岛上空,见最高山上云雾迷漫,苍松挺拔,景色优美,是建道场的理想之地。她落下祥云,坐在山上,从东数到西,从南数到北,连数几遍,只有九十九个山头,觉得不够如意。她又驾云到了普陀山,见景色也十分秀丽,数四周山峰,数来数去又是九十九个。这时她身旁的弟子说“菩萨坐的不也是一个山头吗?”观音这才想起先前在衢山数时,也是把自己坐的那座山峰忘记数进去。从此,她虽定居南海普陀,但把此山作为“陪场”,时不时来逛逛。观音山名称由此而来。
从这个传说可以看出观音的智商实在是耸人听闻,和那骑驴找驴笑话中的主角不相上下,确非一般常人所能及也。
当然,在本文中,这个岛的名字自然就是龙王岛了!
相比桃花岛上的遍地桃花,龙王岛上更多的却是青翠的树林与灌木。只有在东方龙住处附近,才有着一片绚丽的桃花林。
师徒二人下船后,东方龙指着前来迎接的人一一给沈波介绍:
“这是龙王岛总管李双李大叔。”一位四十来岁的清秀中年人对着沈波点了点头,沈波回礼。
“这是连毕连大伯,是负责龙王岛财务管理的。”一位身型微微发福,头发油光水滑,带着商人职业笑容的老人敛住笑容对沈波招呼了声,沈波回礼。
“这两位都是我们龙王岛的教习先生张文赵武,负责龙王岛弟子的文畴武功。”两人皆四十来岁,一清秀一健壮,衣着甚是齐整的中年人齐声:“见过少岛主。”沈波连忙回礼:“不敢不敢,以后还要请两位多多关照。”
然后就是介绍其他龙王岛弟子了。
龙王岛弟子人数并不太多,大约只在五十人左右,其中有十八个是不足二十的少年人,都是极为英风俊硕的男子汉。
寒暄一阵,东方龙指着从船上拖下来的两个长四米宽高一米半的大箱子一脸欢喜的对众人说:“各位,你看我带回来了什么!”说着,引着各位打开箱子。
沈波一时也很奇怪,原来船上还装了两个大箱子,看那些水手抬下来的动作,是极为吃力的,箱子里的东西估计在两吨以上。难怪来的时候,船上的人明明很少,可是船的吃水线却那么深。
东方龙一把掀开箱子,众人齐声惊呼。龙王岛总管李双指着箱中之物颤声道:“岛,岛主,这,这莫非就是那最新的红夷大炮?”沈波定睛一看,这箱子里的东西,却不正是尊闪亮着乌光的大炮么?龙王岛居然有大炮?还是这个时代最新的大炮!
东方龙大笑道:“这两尊宝贝,乃是大帅送给我们龙王岛最后的礼物!”
“大帅?!”众人惊喜交加:“岛主您去见过大帅了?”李双更是搓着手,激动的脸都赤红了起来:“岛主啊!您去见大帅,怎地不带在下一起去?唉!!”
东方龙哈哈大笑:“我本是担心大帅因为被贬职而去看大帅,也是为了向大帅讨教应对此时柴田家溃败而导致的倭患,却也没想到,大帅是如此的惦记我们龙王岛,利用最后能用的职权,助我龙王岛得此神兵!你们或许想不到吧?这东西是有钱也未必能买的到,却是大帅以广东镇守的名义,找那些葡萄牙的商人买到的。这可是最新最好的大炮,比之朝廷的还要先进许多!”
“哗!!”众人惊呼,然后是一片欢腾:“有了这两个宝贝,我们龙王岛就更是如虎添翼了啊!!岛主万岁,大帅万岁!!”
***
红夷大炮是明代后期传入中国的,也称为红衣大炮。红夷者红毛荷兰也,因此大部分人认为红夷大炮是从荷兰进口的,其实当时明朝将所有从西方进口的前装滑膛加农炮都称为红夷大炮,明朝官员往往在这些巨炮上盖以红布,所以讹为“红衣”。具考证,当时明朝进口的红夷大炮只有少量是从荷兰东印度公司进口,后来因台湾问题与荷兰人交恶,大多数是与澳门的葡萄牙人交易得来的,明朝当时的需求量巨大,葡萄牙人还做中间商将英国的舰载加农炮卖给中国。
朝前期的自制大口径火铳在原理上与这些红夷大炮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前装滑膛火门点火式的,但是具体做出来就大有区别了。明朝前期火铳多以铜为原料,内膛呈喇叭型,炮管显得单薄,以其口径而言炮管显得太短,其外型基本上与现存最早的元代“碗口铳”相同。这种火铳与红夷大炮相比火药填装量少,火药气体密封不好,因此射程近,此外容易过热,射速也慢,以铜为材质虽然不易炸膛,但是费用教高(铜是铸造货币的金属),而且铜太软,每次射击都会造成炮膛扩张,射击精度和射程下降非常快,作为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