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公主监国-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孙姒不由得同情起魏隐来,芳龄的娘子被郎君追逐本来是件好事,可惜人不是什么好人,“你身边相识的娘子有同他熟识的吗?”

    “没有,奴认得他,也不过去年在清华山觉得他诚心可嘉,就叫人送了一把伞去;谁知道惹了这么大个麻烦,怎么能叫姊妹们知道!”

    “那你昨日在何处?”

    魏隐撇了一眼魏绰,委屈道:“一整日都在家,前日谢迹上门,阿兄他迁怒于奴,不叫奴出门,罚抄了一百遍论语,到现在还没抄完呢!”

    魏绰瞪她一眼,碍于长孙姒也没出言训斥。对于这种惩治妹子的幼稚手段,长孙奂那厮早就不用了,她啼笑皆非,起身道:“好,我没什么要问的了。”

    临行前还叮嘱火冒三丈的魏绰:“好生说话!”

    他虽说应了,然而并没有什么用。出了二堂,还能听着训斥魏隐的声音,连王进维都不由得叹气,“魏京兆忙起来时常不顾家,逮住一丁点错处都要好生训斥,好端端的一个娘子,啧啧,摊上这么个阿兄!”

    长孙姒笑道:”所以魏二娘子能成如今这模样,着实心思舒朗。”

    外头又落了雪,小羊皮靴踏进雪窝里,就剩了个翘头出来,似乎不堪重负。她抬起头来对南铮笑道:“后日是三哥寿辰,同我一道去清华山吧!”

    他说好。

第75章 烟光暮影(三)() 
十二月初六,雪霁初晴,新皇登基后的第一次大朝会,七星舍利宝幢在温和的阳光里初现人世。

    沉木作柱,金镶玉象为足,自八角托着红翡银丝祥云,上有描金牡丹包角的须弥座;以包边珊瑚为栏,供奉足踏祥云的四大天王和飞天乐伎透雕;透雕顶部是栩栩如生的海水,护佑着九面经幢的八名力士若隐若现。

    金漆所书梵语经幢当中盛着自太庙中请回的佛舍利,寓意上天庇佑;经幢上层是三万六千颗珍珠用金丝穿成的欢门,吊于九龙头所坠的华盖下,华盖为佛门七宝所成,顶端镶嵌七颗赤真珠。

    宝幢周遭七座金涂塔的成众星拱月之势,熠熠生辉,那些道国宝失窃的流言蜚语不攻自破。

    直到大朝会的第一日结束,慕璟仍然没有缓过神来,以至于长孙姒准备启程去清华山时,他一路跟过来喋喋不休,“哎,你还告诉我呢,到底是从哪里把它找出来的?”

    风吹得起劲儿,天边乌云聚散无常。她回过头来道:“就在原位,没人动过。”

    他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怎么可能,原位上那一个不是假的么?”

    看她笑的神秘,恍然大悟,一拍手,声音在穿堂里回响,“难不成,那个模样宽大的假宝幢是用来罩住真的?所以”

    如今虽然晚了一些,但好歹也算明白过来,她嗯了声,“宝幢四尺来高,颇为沉重,挪动不易,所以那件假的造的那样宽大,就是为了罩住真的。天府院门槛下有几颗琉璃珠子,旁的都跌的粉碎,就这几个独善其身,做工精巧,想来便是那真宝幢上的。若是真的在挪走途中掉落,必然金铃大响,守在门外的禁军隔着一步能听不见?如此多的疑点,只能说明宝幢必然还在天府院。”

    他问道:“罩上之后,如果有人掀开岂不是功亏一篑?”

    她又笑道:“若是真身,太常寺里的人绝不敢妄动;若是假的,他们更不会靠近,国宝被盗,有个风吹草动岂不是引火烧身?另一方面,太常寺人来人往,一旦有人知道那是假的,让大晋跌了面子,太常寺上下都得下狱;所以即便知道内情,也得放在那里撑个场面,毕竟见过的人还是少数!”

    慕璟面上的表情向来丰富又从不掩饰,经历了一番波澜起伏这才道:“到底是谁,拿捏人的心思如此精准?”

    不但拿捏人的心思精准,而且布起局来也点到为止,叫她恨得百抓挠心又无可奈何。她有些怅惘,摇了摇头,“我哪里能知道,看来是个人物!”

    “那这事,就算过去了?”

    她看着载她的马车绕着穿堂走了一遭又停下,有些幽怨地道:“你是中书舍人,出了这样的事情,就到了你为社稷死而后已的光荣时刻”

    她走了两步,看着前方踽踽而来的宫装美人,又道:“看在夫妻一场的份上,我叫滕越去盯着许长午了,你有事可以去找他!”

    慕璟自然不满她话说了一半,又问她要去何处,山高路远需携带他这样玉树临风的侍卫,既可以充门面又可以挡刀,何乐而不为?

    诚然,他所有发自肺腑的谏言都被匆匆而来的温柔娘子牵绊住了。

    长孙姒挑开帘子望了望,一个进一个退,苏慎彤孤零零地立在雪地中,好不可怜,后来再也看不见了。

    她叹一声,撂了帘子缩在马车里,方才不过试探,这二人果真是因为她而生争执,真是好生无趣。

    南铮在朱雀门前等着长孙姒,她从马车里露了一双眼睛出来领略寒风刺骨,“看这天马上又要下雪了,路上难行,今日怕是不能赶到清华山了吧?”

    他点头,劝慰道:“殿下莫急,出了城虽说多是荒野,但仍有人家。”

    她索性连额头也露了出来,笑意不减,“若是到了人家,我该怎么称呼你呢,夫君,阿兄,你喜欢哪一个?”

    南铮:“”

    她见他不应声,又自顾自盘算道:“要不还是夫君吧,虽然你生的国色天香,我生的倾国倾城,到底长相上还是有差别的,叫阿兄别人会起疑,你觉得如何?”

    “殿下莫要玩笑!”

    她索性扒在车窗上笑靥弯弯,眸子里落了星辰,“我的思虑很正经,哪有玩笑,定是你心怀鬼胎。说,大晚上把我劫到荒郊僻岭的城外意欲何为!”

    越说越不像话,他抬手将她的脑袋按进窗户里,顺带着扣上了帘子下的金钮。瞧她在帘子上鼓出一个拳头的形状,气愤异常,他笑。

    车夫将他们送到城外,便把缰绳递给南铮回城去了。没过大半个时辰,外头簌簌地下起雪来。

    长孙姒撩开帘子,风裹着大片的雪往车里灌,她被堵得喘不上气,好半天才眯着眼睛望了望周遭,一片乌黑;唯有南铮的马鞍下挂着一盏巴掌大的赤纱灯笼,微弱的烛光才叫她安下心来。

    “下雪了,你不进来烤火么?”

    她隐约能见到他的身形,便见着一只带干净修长的手伸来替她拢了拢窗帘子,“约莫一会就能到一处人家,仆便不进去了。”

    长孙姒唔了一声,笼着袖子在颠荡的车里百无聊赖,昏昏沉沉的功夫便觉着身体猛地前倾,外头有人低声地叙话。

    隔了半晌,微光移到车前,版门被打开,南铮撑了伞递进手臂来搀她下车。雪地湿滑,她偎在他身边深一脚浅一脚往明着微光的小屋里进。

    屋子不大,生了两盆炭火,窗户封得紧实,仍然又湿又冷;屋主是一对年迈的周姓夫妻,六十来岁,穿着粗布袄裤,眉目和善。

    那阿婆进了里屋哄了襁褓里的孩子,这才从墙角挪了圆木块来当桌,两张缺腿的木凳对面一摆,摇摇晃晃。

    阿婆缩着袖子局促地笑道:“家里穷困,怠慢了贵人,您二位别见怪。”

    长孙姒笑着摇了摇头,甚是讨喜的模样,“阿婆您真是太客气了,谢谢老丈和阿婆大雪天收留我们夫妻!”

    阿婆笑得合不拢嘴,瞧着老丈进门,嘱咐一声又进里间哄孩子去了。周老丈端来了两块菜饼子,盘膝坐在屋角的草垛上乐呵呵地看着他们。

    长孙姒笑意不减,问道:“老丈和阿婆一直住在这里吗?”

    周老丈往炭盆边挪了挪,暖和过来才缓缓地道:“可不是,小郎和小娘子在城里给一户高门做活,一年也回不来几趟,祖上留下的家业,就留给我们老头儿老婆子守着喽。”

    见惯了京城里趾高气昂的贪婪脸如今竟有些不适应,木碗里还有没去糠的糟米,她佯装没瞧见,边吃边道:“这里瞧着只有老丈一家,平日里吃穿岂不是不便?”

    周老丈笑道:“您瞧瞧,家院子后头有块地,想吃啥自己个儿种;若是逢到年节,就往城里去一趟,走个半日,即便买不起东西也能开开眼,方便着呐。不过以前,这处可热闹了,前后十几家,到了晚上甭提多亮堂了。”

    长孙姒疑惑道:“那怎么现在只您一户了呢?”

    周老丈往前倾了倾身子才道:“十几年前,这里有个从别的府到京城赴任的大官,二十来岁三十岁,姓谢,带着娘子和和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