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学入门-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服轻身耐寒暑。出庐山中有五色,白者佳,黑者不用。火红醋淬七次,水飞晒干,另研,凡石部药皆然。泽泻为使,畏甲及流水。

    石胆石胆辛酸苦气寒,主吐风痰疗诸痫,恶疮鼠齿甲痛,鼻息阴蚀崩淋安。

    石中有汁如胆,即胆矾也。有毒。治国中风瘫痪,诸痫痉,醋汤调一字,吐痰立瘥。一切恶疮鼠,虫牙落尽,鼻中肉,口疮甲疽,烧烟尽为末,敷之。女子阴蚀蚀痛,崩中下血,石淋,令人有子。兼散诸毒积,咳逆上气,能化铁为铜成金银。出有铜处煎炼而成,清亮者佳。水英为使,畏桂、芫花、辛夷、白蔹。

    曾青曾青无毒小酸寒,头风目泪痹痛安,止渴破神气爽,利窍通关益胆肝。

    曾,层也,层层石中包含而色青也。其形小,累累连珠相缀,与空青同山,不空者为曾青,甚难得。主头风脑中寒,目痛泪出,风痹。止烦渴,破积,补阴,爽神气,利关节,通九窍,养肝胆。畏菟丝子。

    空青空青酸寒利窍关,能治头风眼不看,开聋破积通血脉,强志养神最益肝。

    石壳中空,有汁青色,无毒。利关节九窍,故治头风耳聋,目盲赤肿翳泪,瞳人破者可使复明。兼破坚积,通血利水,下乳汁,强志养精益用。点眼用汁,磨翳去壳,畏菟丝子。

    以上治风通用。

    菥子味辛,微温。无毒。除风痹,治热胀痛泪出,为末点四十夜,当有热泪及恶物出,去肉。兼治心腹痛,肝家积聚。实叶皆似芥,俗呼为老疥,处处有之。五月采阴干。恶干姜、苦参。得细辛、荆芥良。

    石长生味咸苦,微寒。有毒。生石岩下,叶似蕨黑光如漆,花紫。用茎叶治诸风疥癣寒热,辟邪杀虫。

    鹿衔草鹿有疾,衔此草则瘥,又名薇衔。味苦平,微寒。无毒。主风湿痹痛痿蹶,惊痫吐舌,贼风鼠,痈肿暴,逐水明目。岐伯治身热解惰,汗出如浴,恶风少气,名酒风,以泽泻十分,薇衔五分,饭后服。叶似茺蔚,丛生有毛,花黄根赤黑,七月采茎叶阴干,得秦皮良。

    马先蒿味苦平。无毒。主中风湿痹,女子带下无子。又治马疥。八月采,角似小豆而锐长。

    陆英味苦寒。无毒,叶似芹,故芹名水英,此名陆英。立秋采花,所在有之。主风痹痛挛,皮肤瘙痒,风脚水肿,阴痿。

    海桐皮味苦平。无毒。主腰膝脚痹痛风。浸水洗眼除肤赤,疥癣牙齿虫痛,并煮服含之。兼治霍乱久痢。

    胡桐泪胡桐树脂也。出肃州,似黄矾而实,入水便消。味咸苦,大寒。无毒。主风蛀牙疼要药。大热心腹烦满和水服取吐,杀火毒并面毒。又可作金银焊药,古方少用。

    钩藤茎有刺,如钩。味甘苦,气微寒。无毒。惟疗小儿十二惊痫天吊客忤,胎风寒热。

    草乌味苦甘,微温。有毒,生服痹喉。治风湿麻痹疼痛,发破伤风汗。姜汁炒,或豆腐煮晒干。

    天仙藤似葛叶圆小有毛,夏采根苗用味苦温。微毒。解风劳。得麻黄发汗,得大黄堕胎,得安胎药治子痫证。

    石南藤出天台,治风湿腰疼。

    鱼津草亦名水英。味苦寒。无毒。主男女无故脚膝肿痛急强,名骨风。忌针灸。服药单煮此草频浸,五日即瘥。

    谷精草生田中。主喉痹齿痛诸疮,兼治翳膜遮睛;又和面水调,贴偏正头痛。

    佛耳草味酸热。治风寒嗽及痰,除肺中寒,大升肺气。少用,过服损目。款冬花为使。

    地杨梅四五月有子,似杨梅,苗如蓑草。味辛平。无毒。治赤白痢,取茎子煎服。

    郎耶草生山泽,高三四尺,叶作雁齿如鬼针。苗味苦平。无毒。主赤白久痢。小儿痞满丹毒寒热,取根茎煎服。

    蛞蝓味咸寒。无毒。主贼风僻,惊痫挛缩。生研水服止渴,烧灰猪脂调敷脱肛,和蛤粉敷发背,石灰淹治牙虫。

    衣鱼即书内蠹鱼。味咸温。无毒。卒患偏风口眼斜,右摩左耳下,左摩右耳下,正即止。妇人瘕疝小便不利,小儿中风项强背起摩之,淋闭取摩脐及小腹即通。研烂敷瘢疮,又和乳汁点眼,治翳及沙石草落目中。

    清风藤生天台山,其苗蔓延木上,四时常有,彼土人采其叶入药,治风有效。

    矾石矾,毒石也,与砒同。火百日服,一刀圭,生用杀人。鹤巢中得者最佳,冬月置水中不冰。味辛甘大热。主风痹死肌,鼠蚀疮,破坚积聚痼冷,去鼻中肉,不入汤药。

    青琅琅,琉璃之类,火成之物,即玻璃也。有五色,惟青者入药。味辛平。无毒。

    主皮肤风痒死肌,疥癞火疮痈伤,磨目翳起阴气,杀锡毒。畏鸡骨,得水银良。

    玄精石玄,黑也;精,灵也;言石色黑而有灵也。形如龟背,玄武北方之神故名。太阴玄精,味咸温。

    无毒。主风冷邪气湿痹,益精气,妇人痼冷漏下,心腹积聚冷气。止头疼解肌,伤寒及补药亦用之。捣碎细研,水飞日干。

    金星石寒,无毒。主大风疾。治脾肺壅毒及肺损吐血嗽血,下热涎,解众毒。

    银星石体性似金星石,但金星石于苍石内外有金色麸片,银星石有银色麸片。俱出濠州,须火过用。

    生西国。玉石类,形似蚌蛤,有文理。大寒。无毒。主安神镇宅,解诸毒药及虫螫。和玳瑁等,以人乳磨服极效。

    珊瑚生波斯国。似玉红润。味甘平。无毒。主风痫,消宿血,去目翳。鼻衄,为末吹鼻中。小儿眼有肤翳,单为末点之。

    玛瑙生西国玉石间。色红白似马脑,有纹如缠丝,砑木不热者为上。味辛寒。无毒。主辟恶,熨目赤烂。

    蓬砂蓬,茸茸也;砂,淋卤结成砂也。又名硼砂。味苦辛温。无毒。主消痰热止嗽,破结喉痹。不入汤药。色褐者味和效速,色白者味杂效缓。

    古文钱平,有毒,治翳障赤眼肿痛,盐汤浸点,或刮生姜汁点。妇人横产心腹痛,月隔五淋,烧以酒淬饮之。

    石燕生山洞中,因雷雨飞出,堕于沙上化为石。气凉。无毒。偏治久年肠风痔,煮汁饮之。诸淋有效。妇人难产两手各把一枚,立验。火醋淬七次。另研。

    以上治风杂用。

    治风门

    肝(川芎)心(细辛)脾(升麻)肺(防风)肾(独活)胃(升麻)大肠(白芷)小肠(本)三焦(黄)膀胱(羌活)以上诸药,发散风寒,升散郁火,兼治表湿之剂。此古庵正药也。

    本草分类

    治热门

    即汤液寒沉藏也。古庵云:治热以寒,寒药属阴,故治热多阴药。又郁火宜发散,宜用风门药,火郁则发之,升阳散火也。夫热燥皆属阳,宜与治燥门通看。

    黄芩黄芩苦味枯飘者,泻肺除风热在肌,坚者大肠除热用,膀胱得助化源宜。

    芩,金也,黄色,应秋金也。气寒。无毒。可升可降,阴也,入手太阴经。中空而烂者名腐肠,泻肺受火邪气逆,消膈上痰热及胃中湿热黄胆。中破而飘者名宿芩,泻肺痰火,利气,除时行风湿热邪在表,寒热往来,诸疮乳痈,背发疔肿火疡,用之排脓。一切上部实热痰热积血,假此降散。细实直而坚者名条芩,泻大肠火,逐水消谷,止热泻下痢脓血、腹痛后重,养阴退阳。细实圆而坚者名子芩,去膀胱热,滋化源,利小肠,治五淋小腹绞痛,及女子血闭下血。又安胎者,由其能降上中二焦之火,使之下行也。故曰得浓朴、黄连止腹痛;得五味子,牡蒙、牡蛎令人有子;得黄、白蔹、赤小豆疗鼠;得川芎调平心血,心平而热自退,血不妄行矣。酒炒上行,便炒下行,寻常生用。山茱萸、龙骨为使,恶葱实,畏丹砂、牡丹、藜芦。

    栀子栀子苦寒泻肺火,更除胃热心烦,目赤鼻衄身发黄,止痢通淋消癞颗。

    形似酒栀。味薄。无毒。阴中阳也,入手太阴经。易老云:轻浮而象肺,色赤而象火,故泻肺中之火。

    又除胃热呕哕发黄,及亡血亡津、中干内热。仲景治伤寒心下懊、癫狂不得眠,用此吐之。因邪盛拒而不纳,吐则邪得以出,其实栀子非吐药,惟治心中烦闷耳。兼治风痰头眩,目赤面赤,鼻衄鼻,止痢通淋,白癞赤癞诸疮疡,亦泻肺心火耳。本经谓解大小肠热,肺清而气自顺化。治发黄者,亦除胃湿热耳。近有治阴火用童便炒黑,谓其能益少阴经血;得故纸能滋阴降火,清上固下,性虽寒而带补。衍义曰:屈曲下行,降火开郁,能治块中之火。东垣云:治脐下血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