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学入门-第2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藿香正气用紫苏,大腹皮桔梗咀,甘草茯苓半夏曲,浓朴白芷枣姜扶。(见三卷)又不换金正气散,苍陈朴半藿甘六,伤湿须加白茯苓,汗多去苍换白术。(见三卷)神术散用五两苍,芎芷细辛本姜,甘草六件各一两,风寒泄痢总相当。

    苍术五两,川芎、白芷、细辛、本、羌活、甘草各一两,每三钱,姜葱煎温服,伤风鼻塞,为末,葱白茶清调下。治四时感冒风寒及中雾露,头疼项强,寒热身痛,鼻塞声重,咳嗽,时行飧泄下痢,皆效。

    通用古方诗括

    杂病

    金沸草散麻甘芍,荆芥前胡半夏姜,肺受风寒头目痛,咳嗽声粘时疫方。(见三卷)苏沉九宝(饮)薄荷陈,麻桂桑苏与杏仁,大腹皮同甘草入,诸般咳嗽效如神。

    薄荷、陈皮,麻黄、官桂、桑白皮、紫苏、杏仁、大腹皮、甘草各等分,生姜、乌梅煎服。治诸般咳嗽。

    哮吼夜不得卧。

    发明半夏温肺汤,细辛桂心旋复花,甘草陈皮参桔梗,芍药茯苓赤者佳。

    半夏、细辛、桂心、旋复花、甘草、陈皮、人参、桔梗、芍药各五钱,赤茯苓三分,每四钱,姜煎温服。治虚寒咳嗽及中脘痰水冷气,心下汪洋嘈杂,多唾清水,胁胀不食,脉沉弦细迟,此胃虚冷所致也。

    人参清肺饮乌梅,桑地骨皮识母培,阿杏桔梗甘罂粟,加蜜澄清得效来。

    人参、乌梅、桑白皮、地骨、知母、阿胶、桔梗、甘草、罂粟壳、杏仁等分,枣煎,入蜜一匙,澄清温服。治肺胃虚寒,咳嗽喘急,并久劳嗽,唾血腥臭。

    洗肺散半夏黄芩,天麦门冬与杏仁,甘草五味姜煎服,咳嗽痰盛用最灵。

    半夏三分,黄芩二分半,天门冬、麦门冬、五味子、甘草各五分,杏仁一分,姜煎温服。治咳嗽痰盛,肺气不利。

    贝母散中桑白皮,款冬花与杏仁知,五味甘草姜煎熟,火嗽日久服无时。

    贝母、桑白皮、五味子、甘草各五分,知母二分半,款冬花二钱,杏仁三钱,姜煎温服。治咳嗽多日不愈,火嗽亦宜。久甚者加黄蜡五分,同煎以润肺。

    款冬花散知母先,桑叶麻黄阿胶拈,杏仁贝母并半夏,甘草咀入姜煎。

    款冬花、杏仁、阿胶、麻黄、半夏各五分,桑叶、知母、贝母、甘草各一钱,姜煎温服。治肺感风寒,咳嗽咽痛,鼻塞流涕。

    通用古方诗括

    杂病

    木瓜汤用吴茱萸,茴香甘草苏盐扶,再研生蒜涂心脚,不虑昏危入腹俞。

    木瓜、吴萸各二钱,茴香三分半,甘草二分,生姜、紫苏各少许,水煎入盐一撮,温服。治霍乱吐泻,转筋扰闷。

    通用古方诗括

    杂病

    手拈散用玄胡索,没药甘草五灵脂(等分为末),每服三钱温酒下,心脾气痛总能医。

    一方只用玄胡索、五灵脂等分,先将灵脂焙干,后同玄胡索将水熟,去渣,入酒醋少许,即服。

    鸡舌香散有良姜,赤芍肉桂香附良,天台乌药同甘草,入盐些小点煎汤。

    良姜、赤芍、肉桂、香附、乌药各四钱,甘草五分,为末,每二钱,盐汤点服。治男妇脏腑虚弱,阴阳不和,中脘气滞,停积痰饮,胸膈胀满,心脾引痛。

    蟠葱散用玄胡索,桂姜苍术甘砂搏,棱莪青槟白茯丁,葱煎热服见欢乐。

    玄胡索、肉桂、干姜各一分,苍术、甘草各四分,砂仁、槟榔、丁皮各二分,三棱、莪术、青皮、白茯苓各三分、连须葱一根,水煎热服。治男妇脾胃虚冷,气滞不行,攻刺心腹,痛连胸胁,膀胱,小肠肾气及妇人血气刺痛,并皆治之。

    通用古方诗括

    杂病

    香薷散内药三般,浓朴相参扁豆攒,加上黄连称绝妙,和中祛暑最能安。

    香藿一钱半,浓朴、扁豆、黄连各七分,四味俱用姜汁拌和炒香,水煎,入酒少许,必竟冷服乃效。治伏暑引饮,或吐或泻。姜能祛暑和中,惟气实者宜用。

    薷藿汤即香薷散合藿香正气散。香葛汤即香薷散合升麻葛根汤。

    十味香薷散即香薷散合四君子汤,加黄、木瓜等分为末,热汤冷水任调下。消暑气,和脾胃。

    桂苓甘露(饮)即五苓,加上寒水滑石膏,甘草为末姜汤下,湿热霍乱见功高。

    茯苓、泽泻各一两,白术、猪苓、肉桂各五钱,甘草、石膏、寒水石各二两,滑石四两,为末,每三钱,温汤新汲水任下,姜汤尤良。治伤寒中暑,冒风饮食,中外一切所伤,湿热内甚,口干烦渴饮冷,霍乱转筋,腹满痛闷及小儿吐泻惊风。一方去猪苓,加人参、藿香、葛根、木香。

    六和(汤)半夏缩砂仁,杏仁参草扁豆停,木瓜赤茯藿香叶,香茹浓朴治泻频。

    半夏、砂仁、杏仁、人参、甘草各二分,扁豆、木瓜、赤茯苓、藿香各四分,香薷、浓朴各八分,姜枣煎温服。治暑伤心脾,霍乱转筋,呕泻寒热,痰嗽痞喘,头目昏痛,肢体浮肿,便涩,冒暑背寒伏热,厥冷疟痢,中酒烦渴畏食。又暑毒客上焦,胸膈痞塞,上气喘急,汤药入口即吐,加麝少许神效;如日间冒暑,夜感风露,加川芎、羌活,妇人胎前产后亦宜。

    清暑益气草参,麦冬五味青陈皮,泽泻升麻苍白术,神曲葛柏与当归。(见三卷)

    通用古方诗括

    杂病

    清脾饮里有柴胡,半夏黄芩草果咀,白术茯苓加浓朴,青皮甘草枣姜扶。

    柴胡、半夏、黄芩、草果、白术、茯苓、浓朴、青皮各等分,甘草减半,姜枣煎服。治因食伤脾,停滞痰饮,发疟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膈满能食,口苦舌干,心烦而渴。此方乃小柴、平胃、二陈合而加减。一方倍茯苓至五钱,加常山二钱,姜煎露服,五更截疟,令人不吐为妙。

    人参养胃术苓甘,陈半朴果藿梅堪,能医停痰食,寒疟尤当早服含。

    寒多加桂附,有热加柴胡、黄芩。(见三卷)芎归鳖甲散茯苓,芍药半夏橘红青,热加柴胡寒草果,乌梅姜枣畏劳形。

    鳖甲一钱,川芎、当归、茯苓、芍药、半夏、陈皮、青皮各五分,乌梅一个,姜枣煎服。治劳疟寒热。如热多加柴胡,寒多加草果。

    对金饮子先浓朴,苍术甘草陈皮撮,加上草果又为良,姜枣煎来调治疟。

    浓朴、苍术、甘草、陈皮、草果各等分,姜枣煎服。治寒热疟疾,愈后调理脾胃尤好。

    通用古方诗括

    杂病

    导滞汤归芩连桂,大黄槟木甘草次,赤加甘草白加姜。胃弱去黄加术制。(见六卷)地黄汤芍术柏榆,枳滑加之因痛坠。

    生地、芍药、白术、黄柏各一钱,地榆五分,水煎温服。治血痢疼痛。如腹痛加枳壳、浓朴,后重加滑石。

    初起用导滞汤,稍久用地黄汤。

    真人养脏(汤)粟壳参,诃子当归肉蔻真,白术木香并芍药,干姜肉桂不须寻。

    罂粟壳一钱八分,人参、当归、白术各三分,诃子六分,肉豆蔻二分半,木香七分,芍药八分,干姜、肉桂各四分(一方有甘草九分),水煎服。治大人、小儿冷热不调,下痢赤白,或脓血如血脑,里急后重,脐腹痛及脱肛下坠,酒毒便红等症皆宜,惟脏寒者加附子。

    通用古方诗括

    杂病

    渗湿汤中白术先,丁香苍术茯苓兼,甘草陈皮有等分,干姜加上湿皆痊。

    白术二钱,苍术二钱,茯苓、甘草、干姜各五分,丁香、陈皮各二分半,姜枣煎服。治寒湿所伤,身体重着,如坐水中,小便涩,大便溏。

    除湿汤中用藿香,陈皮浓朴术名苍,白术茯苓并半夏,入些甘草在中央。

    藿香、苍术、浓朴、半夏各八分,陈皮、白术、茯苓各四分,甘草二分,姜煎服。治寒湿所伤,身体重着,腰脚酸疼,大便溏泄,小便涩或利。

    五苓散内用猪苓,白术茯苓泽泻停,肉桂用之多与少,白水煎来止渴行。(见三卷)四苓散即本方去肉桂。薷苓汤:即香薷散合五苓散。

    藿苓汤即藿香正气散合五苓散。

    通用古方诗括

    杂病

    木香化滞(汤)当归梢,枳实陈皮半夏遥,柴术红花草豆蔻,甘草生姜腹内消。

    半夏一钱,柴胡、苍术各四分,草豆蔻五分,木香、陈皮各二分,归尾一分,枳实二分,红花、甘草各半分;姜煎服。治因忧气食湿面,结于中脘,腹皮底彻痛,心下痞满,不思饮食,常常痞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