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学入门-第1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时而下。忧思耗伤心血,以致火炎,血不归肝,而出纳之用已竭,母令子虚,脾亦不磨而食少,食少则肺金失养,水绝生化之源而经闭不调。治者,须知心为气血之主,心气郁结者,宜调心血,通心经而血自行。脾胃为气血之运,饮食劳倦损其中气,以血少不行,或行之间断者,只宜平胃散、四君子汤之类补养脾胃,而气血自生自运,乃标本兼治,法之良者也。

    室女扶阴抑寡居。

    女子十四,冲任盛而月事下,必近二十,方可匹配,可见阴气之难成也。或恣食咸酸煎炒热燥,以致气血上壅不通者,红花当归散、紫葳散,单大黄膏。如逾年未嫁,或年未及而思男,思伤心血,火炎脾亏,肺烁肾枯,而血闭成痨者,十分难治,宜四物汤加黄芩、柴胡;或逍遥散加山栀、芩、连,以养血凉血降火;或肾气丸加子芩、红花,养阴柏子丸亦好。因怒逆者,四制香附丸加黄芩、生地;因惊者,抱胆丸。经绝不通者,瓦松散。寡妇郁闷百端,或慕夫不能顿忘,或门户不能支持,或望子孙昌盛,心火无时不起,加之饮食浓味,遂成痰火。其证:恶风、体倦、乍寒乍热、面赤、心烦,或时自汗,肝脉弦长。

    当抑肝之阴气,柴胡抑肝汤、抑阴地黄丸、越鞠丸。如贫苦淡食者,四制香附丸主之。有每日上午神思昏愦,怕见明处,恶闻人语,至午后方可,及头昏、腹痛、惊惕,稍涉劳动,与月经来时,其证尤剧,此不得遂志之故也,宜清神养荣,四物汤加人参、茯神、陈皮、柴胡、羌活、甘草、香附。有与鬼交通者,由神不守舍,或时独笑,或泣,脉迟伏,或如雀啄,不知度数,颜色不变者,宜茯神、羌活、蔓荆子、防风、薏苡仁、黄、五味子、麦门冬、石菖蒲、黄芩、甘草,水煎服。

    妇人门

    崩漏

    崩漏有虚亦有热,热则流通虚溜泄;血热则流,虚则溜。凡非时血行淋沥不已,谓之漏下;忽然暴下,若山崩然,谓之崩中。有五色以应五脏。

    虚多房劳挟火邪,经行犯房,及劳役过度,损伤冲任,气血俱虚,不能制约,经血忽然暴下,宜大补气血,大温经汤。气虚者,四物汤加参、;血虚者,四物汤加胶、艾、炒干姜;久不止者,百子附归丸、墨附丸。虚寒脐腹冷痛者,伏龙肝散。一切虚证,内炙散。虚火,凉血地黄汤、生地芩连汤、补阴丸。久者,当归龙骨丸、大小乌鸡丸。

    热只饮食不调节。

    有因膏粱浓味,以致脾湿下流于肾,与相火合为湿热,迫经下漏,其色紫黑腐臭,宜解毒四物汤、凉血地黄汤、胶艾四物汤加黄芩,或单芩心丸。四物坎离丸、固经丸。有因饮食失节,火乘脾胃下陷,颜容似无病者,外见脾困倦,烦热不卧等证,经水不时暴至,或适来适断,只宜举养脾胃,加以镇坠心火之药,补阴泻阳自止,升阳调经汤、升阳举经汤。

    或因四气苦相侵,子宫为四气相搏,则血亦难停。大概风冷搏动者,五积散去麻黄,入醋煎服;或不换金正气散加川芎、官桂;或四物汤加荆芥。寒冷所乘,及年老久崩者,伏龙肝散加附子、鹿茸、阿胶、蒲黄,糯米糊丸服。暑月,单芩心丸,或益元散加百草霜。湿者,升阳除湿汤。

    或为悲忧心痛切;悲哀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宜备金散、四制香附丸、乌药汤、古橘归丸。忧郁因先富后贫,先顺后逆,心事不足,郁火旺于血脉之中,宜四物汤加香附、白术各一钱,地榆、黄、人参各五分,升麻二分,甚者加棕榈灰,酒调服。心痛甚者,名杀血心痛。小产后血过多,心痛者亦同,用乌贼鱼墨炒为末,醋汤调服。

    势急须宜止且行,经曰:阴搏阳,谓之崩。言属热者多也。崩乃经血错乱,不循故道,淖溢妄行。遽止便有积瘀凝成窠臼,不止又恐昏晕,必先服五灵脂末一钱,其性能行能止,然后分虚热,用调和气血之药一二帖,后再服单五灵脂散,去故生新。如更不止,乌纱帽散、十灰散、古黑神散、单夏枯草膏;有火者,固经丸;虚者,女金丹。

    养胃安心还旧血。

    血崩止后,宜四物汤加炒干姜调之。气弱加参、;有郁加香附;挟火加芩、连少许,更服二宜丸。四物汤以还旧血,免致孤阳,防其再发。如脾胃气弱者,补中益气汤;心神不安者,宁神膏、滋阴宁神汤。此疾有心血不足者,有心火亢甚者,若不早治,变为白浊、白淫、血枯发热,不可治矣。

    妇人门

    带下

    带下赤白皆湿热,脐腹痛甚湿热结;经曰:小腹冤热,溲出白液。冤者,湿热屈抑凝滞,结于任脉,自胞上而过带脉,出于大、小肠之分,淋沥以下,故曰带下,赤属血,白属气。其证:头昏目眩,口苦舌干,咽嗌,大便或闭或溏,小便涩,皆热证也,如赤白痢浊一般,但不痛耳。间有痛者,湿热怫郁,甚则肚腹引痛。妇人服食燥热,性行乖戾,以致肝旺脾亏而生湿热,热则流通,古人有用导水丸下之,继以淡剂渗之,或苦楝丸、大玄胡索散调之。如脐腹痛者,暂以辛温开导,如大温经汤,补经固真汤、龟柏姜栀丸是也。

    热多瘦妇必潮烦,瘦人多热,脉数,外证潮烦,乃阴虚火盛也,芩柏樗皮丸。带不止者,用地骨皮一两,生地五两,酒十盏,煎至三盏,分三次服;或白芷散、单益母丸。白带兼痛风者,二陈汤加苍、柏、南星、牛膝、川芎;兼头风鼻涕者,苍柏辛芎散;兼七情者,侧柏樗皮丸。

    湿胜肥黄痰作孽;肥人多湿,身黄脾缓,阴户如水,或痛,白带,升阳燥湿汤、四物固真丹。湿痰流下,渗入膀胱,宜二陈汤加二术、升麻、柴胡,或苍柏樗皮丸。如结痰白带,淋沥不已者,先以小胃丹,半饥半饱,津液下数丸。

    候郁积开,服芩术芍葵丸。通用五芩散合四物汤,或单樗白皮炒为末,酒糊丸,血虚加四物汤;气虚加参、术、陈皮;火动加黄柏;滑久加龙骨、赤石脂;性躁加黄连;腹痛加干姜。

    间有虚寒带臭腥,阴中冷痛何曾歇;虚因月水淋沥不已,或崩中暴下,或产后去血过多,以致阴亏阳竭,荣气不升,经脉凝泣,卫气下陷,精气累滞于下焦,蕴积而成,白滑如涕,下流腥臭者,黄建中汤去桂,加当归,水煎吞苦楝丸。久不止,脐腹引阴冷痛者,东垣固真丸;虚中有火者,补经固真汤、大乌鸡丸。常用:气虚,四君子汤;血虚,四物汤。有火加黄柏,有寒加桂、附。寒始因亡血,复亡其阳,阳气虚极,带下腥臭,多悲不乐,附桂汤;腹痛阴冷者,四物汤加桂、附。常用酒煮当归丸、小乌鸡丸、螽斯丸,琥珀调经丸。

    风邪传各经,风邪入于胞门,或中经脉,流传脏腑。若伤肝经,青如泥色;心经,赤如红津;肺经,白形如涕;脾经,黄如烂瓜;肾经,黑如衄血。宜胃风汤,或五积散去麻黄主之。通用单地榆散。

    一种白淫思虑切;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发为筋痿,久为白淫,谓白物淫如白精之状,不可误作白带,过服热药。又有日夜流津,如清米泔,或如胶者,谓之白崩,与白淫大同,多忧思过度所致,诚难治疗,宜平补镇心丹。因思伤脾胃者,四七汤下白丸子,或归脾汤;痞闷少食者,沉香降气汤;因劳伤肾气,心肾不交者,金锁正元丹、小菟丝子丸、威喜丸、硫苓丸。

    室女胎产法相同,室女经水初下,一时惊悸,或浴以冷水,或当风取凉,故经水止而即患带下,宜琥珀朱砂丸。孕妇带下,全是湿热,宜芩术樗皮丸。平时阴阳过多,及产后亡血下虚,风邪乘虚入于胞络,宜暖宫丸加姜、附、吴萸,或黄建中汤去桂,加当归,水煎吞苦楝丸。

    补卫调脾循故辙。

    凡崩中带下,或用升提,如升阳调经汤;或用收涩,如伏龙肝散、白芷散。然暂止而终不止者,盖卫司开阖,而为荣血之主,脾胃为血海水液之会,卫气与胃气俱虚,则血液无所约制。是以古方有用桂枝汤加附子,以固卫气者;四君子汤加草果、丁香、木香,以燥水健脾者;或用理中汤加陈皮、半夏;或单半夏丸,用芎、归煎汤下;或补中益气汤、平胃散。皆补卫浓脾,使气血自循故辙,而不专于收涩以劫夺之也。

    妇人门

    瘕(与男子积聚条参看)

    瘕冷热都是瘀,或因食积或郁怒;者,坚而不移;瘕者,坚而能移。七八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