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十年代为军嫂-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杂七杂八一收拾,要带的东西也不少,卓玉航已经给了宁馨工作地址,宁馨照着地址把东西邮过去一部分,轻便的随身带着。

    等收拾完事,很快就到了离别的日子,孟家人把杨秋菊、宁馨和孩子们送上火车。

    邱莹莹嘱咐:“宁馨,你们路上注意安全,到了那里别忘了给我们写信。”

    晓悦跟孟旭说:“孟旭哥哥,等放暑假你一定得去北京看我们。”

    “嗯,一定去看你们。”

    晓晨好像才意识到离别,他抓住孟旭的手说:“哥哥一起走,要哥哥。”

    孟旭几乎每周都带晓悦和晓晨玩,跟亲哥哥没多少差别,这会儿晓晨意识到他们要坐火车走了,没忘记带上对他很好的孟旭哥哥。

    宁馨:“晓晨乖,你孟旭哥哥要跟爸爸妈妈在一起,等放假了,让他再跟你玩。”

    虽然不舍,但是火车依旧按时出发了,两家人在车站挥泪告别,各自踏上回家的行程。

    杨秋菊望着车窗外迅速略过的树影说:“还是我有福气,沾了你和玉航的光,没想到我还能上北京去住着,咱老家那些人肯定都羡慕我。”

    她苦了半辈子,没想到自己有老来福,能跟着儿子儿媳去北京城住了。

    至于丈夫卓文华,杨秋菊没费太多心思管。反正有老二养着他,不会亏了他亲爹。

    谁知道还有多少年好活,能享福还是多享几天福吧。

    就这样,养老的事算是默定下来。卓文华跟着老二,杨秋菊跟着老三。老大对老两口有怨气,谁都不用管。他要是孝顺呢,就逢年过节给爸妈送点节礼算进一份孝心。

    宁馨笑着说:“妈,你以后擎享福吧,想去哪里玩跟我们说,我们带你出去逛。”

    晓悦:“奶奶,以后我带你去玩。”

    “好,好,以后奶奶跟晓悦去玩。”

    相比原来的军区,首都距离老家来说更远一些,这时的火车速度又慢,他们坐了一夜又一天的时间才到了目的地——北京城。

    卓玉航已经接到消息,知道老妈,还有媳妇孩子今天过来,他特意开车过来接人。

    火车还误点了,在卓玉航的焦急等待中,宁馨他们总算下车了。

    卓玉航先问了句:“路上没什么事吧?”

    “没事,有我和妈看着呢。”

    他们买的硬卧票,晚上宁馨和杨秋菊不敢睡死,硬是熬了一夜。宁馨让婆婆睡觉她守夜,杨秋菊怕有偷东西或拐子,硬是没睡。

    晓晨和晓悦见到爸爸,一个个都往他身上扑。

    “爸爸,我想你了!”

    “爸爸,我也想你了!”

    卓玉航先抱着儿子和女儿亲香一番,等哄好俩孩子,把他们放下,又提起行李,让媳妇领着孩子,一起上了车。

    火车站在市里,卓玉航所在的训练基地却在京郊,他问:“妈,你们累不累,咱们是先吃个饭逛逛,还是先去住的地方。”

    晓悦一把听要逛街兴奋了,她嚷嚷:“爸,我想去天安门逛逛?”

    宁馨考虑到婆婆昨晚没睡好,体贴地说:“咱们都搬到这边来住了,什么时候想逛不行,不急在这一会儿。我看妈没睡好,肯定累了,咱们先吃点东西,再回去歇歇,回头看看家里需要置办什么东西,咱们再一起出来买。”

    “行,就照你说得办。”卓玉航转头开始哄女儿:“晓悦,听你妈的,先吃点东西回去睡一觉,等休息好了咱们再出来玩。”

    好在晓悦非常懂事,闻言虽然不开心,但是立马点头同意了爸爸的话。至于晓晨,还是个小豆丁,没人过问他的意见。

    卓玉航开着车往回走,杨秋菊,还有晓悦和晓晨扒着车窗前往外看。

    杨秋菊:“乖乖,这楼比省城的楼还高!”

    “这里的人穿的衣服更好看。”晓悦看到街上有人穿着鲜亮颜色的裙子和外衣。

    宁馨问:“家里收拾好了吗,还差什么东西?”

    “收拾差不多了,回去你看看还差什么,趁这两天有空赶紧买齐全。等我忙起来,就没功夫帮你置办东西了。”

    晓悦好奇地问:“爸,咱家多大,有以前住的地方大吗?”

    卓玉航:“这次咱们搬到楼上住了,没有以前住的地方大,但是够咱们一家住的。”

    这个训练基地是新建的,所以不管是训练场还是家属住宅区都是新的。

    “住楼房啊。”晓悦接着问:“爸爸,咱们住的楼有几层?”

    “五层。”

    “五层啊,好高,不知道新家什么样子?”晓悦开始幻想新家的样子。

    杨秋菊遗憾地说:“住楼就没法种菜了,以后得买菜吃吗?这要是天天买菜吃,一个月也得花不少钱。”

    杨秋菊本就是农村出身,一辈子勤俭节约惯了,在家都是种菜吃,从来不买青菜。以前在省城有个院子,还能种点菜吃。以后要是天天买菜吃,花钱花得她肉疼。

    “妈,楼上哪里有地方种菜,肯定得买着吃。基地周围就有个菜市,一早去买新鲜菜正好”

第 117 章() 
卓玉航带着家人先去顺路的饭店吃了饭;开着车子驶进训练营地的家属区;卓玉航把车听到楼前;“好了;到地了;都下来看看咱们的新家去。”

    卓玉航开开车门;把俩孩子先接下来。宁馨也打开另一侧车门;让婆婆下了车。下车后,入眼便是两栋红砖建成的新住宅楼,每栋楼有三个单元。

    杨秋菊看在眼里;觉得这楼挺气派的,以后她也是住过楼房的人了;可是在宁馨眼里,住在楼上还真不如住平房;住楼也就屋里干净点;好收拾些,不如住平房宽敞。

    “咱家住在三楼东户。”

    卓玉航提着行李走在最前面带路;晓悦紧跟在爸爸后面蹭蹭往楼上爬;后面是杨秋菊牵着孙子;宁馨走在最后;也提了些行李。

    进门后;卓玉航把行李放到地上;等会儿跟媳妇一起规整。晓悦闲不住,开始钻到各屋研究新房子好不好住。

    杨秋菊进门打量一番说:“这屋里挺干净的,墙也白;就是房间太小;住着不敞亮。”

    宁馨回答:“妈,住楼房都这样,想跟平房似的一间房能当两间用,那是不太可能的。”她最先看到的是地面:“楼上没铺地板,还是水泥地。”

    杨秋菊看了看说:“水泥地就很干净,比咱家那泥土地强多了,咱家那地一下雨就返潮。”

    宁馨看向丈夫问:“这房子有多少平方啊?”

    卓玉航:“将不到七十个平方,两室一厅,带厨房卫生间。这个户型不算小了,咱们家人口少,住着还行。”

    这楼房虽然是新楼,但是在卓玉航和宁馨眼里,楼房格局都是老户型,布局不算太合理,但是他们没得挑。

    卓玉航分到的房子算是户型比较大的。比起他分到的这套房子,还有一种户型大点的,比这套多一个房间,那是留给官职更高或家里人多的人家住的。

    宁馨问:“我过来没看到几个人,是不是还都没住进来啊?”

    卓玉航:“嗯,这是刚成立的训练基地,各方面还在筹备中,很多人员还没到齐。我是过来比较早的,不过,大伙儿很快就会都搬过来了。”

    两口子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聊天,俩人都是利索人,很快就把东西收拾完。

    “我看家里只准备了床和桌椅,孩子学习用的书桌和衣橱还没有买;你准备的锅碗筷子倒是够用了,就是洗菜、和面用的盆子不够,还得再买;窗帘还没有,买布自己做”宁馨看家里缺什么都写在一张纸上,回头就得置办齐全。

    接下来几天,卓玉航带着家人在北京城逛了几个著名的景点,顺便跟媳妇置办全家里的东西,又把晓悦送到附近部队的子弟小学去读书。

    然后卓玉航开始着手忙活训练基地的事。新基地就跟后世的特种部队训练营地差不多,是选了很多部队的尖子兵过来统一训练,训练内容比以往增加了多种。等训练出成果后,这些尖子兵要执行困难一些的任务。

    家里布置好后,宁馨也要去军部医药研究所上班。

    因为训练基地离晓悦上学和宁馨上班的地方有段距离,她们要坐班车出发,宁馨顺路先把女儿送到学校上学,再去上班。

    宁馨的同事大多都是学术型人才,一心用在工作上的比较多,勾心斗角的事比较少,而且宁馨主动去前线制药的事,研究所领导都知道,也知道宁馨是个人才,对她很不错,所以她在研究所工作一切顺利。

    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