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一个人,你看,上次她买了十斤,这下要的是六百斤番薯干,两百七十斤糖炒牛奶花生,三百三十斤盐炒牛奶花生。”周雪莹不厌其烦地解释说。
陈林眨了眨眼,随后看了人家下订的信息,这才确实是真的,“呵呵,这样看来生意还不错啊!”
“岂止是不错,现在都火了,老公,你说以后番薯干和牛奶花生不够卖怎么办?”周雪莹想到这个可能,不免有些未雨绸缪地担忧道。
“没关系,总共也就几个月的时间,家里还有不少,要真不够,到时候限量供应吧。”陈林想想说。
夫妻两个又聊了一阵,解决了订单的事情,才进屋吃饭。
第二日,天不亮的时候天空就下起了蒙蒙细雨,陈林起床后,吃了早饭,看着湿漉漉的地面,也没了外出的心思。
躺在床上,一整个上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大概到了十一点左右,三姑妈便在厨房做中午饭,陈林起来,本想过去搭把手,不过,还没等他穿过回廊,便听到一阵吵杂的喧闹声从外面传来。
陈林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不多久便看到村里的一群孩子领着两个陌生人上门。
“叔(小叔),有人找你。”说着,他们还特意指了指旁边的莫天寒、莫天雨两兄妹。
莫天寒和莫天雨赶紧开口,问一句,道:“小哥你好,请问这里是陈林的家吗?”
“你们是谁?找我有什么事?”陈林眨了眨眼,好奇地看着他们,要是记忆没出错,自己应该不认识这两人才对,不过对方去能叫出自己的名字,有点古怪!
“你就是陈林?”莫天寒愣了塄神,道:“我姓莫,今天冒味打扰了,我们是慕名而来的,之前你不是给了一瓶枸杞蜂蜜方楠宇吗?”说着,莫天寒又将自己跟方楠宇的关系租略说了一下。
“原来如此,你们竟然是方楠宇的表哥、表姐!”陈林听了对方的话,登时明白过来了,“不知二位找我有什么事?”
陈林其实是知道他们过来的目的,毕竟刚刚一开口就说起枸杞花蜜,摆明了想买,可惜,他手上的枸杞蜂蜜并不多,除去先前送礼的和酿制枸杞蜂蜜酒花去的一部分,还有少许被零星卖掉的,剩下不够五十瓶。
如果对方是大客户的话,这笔生意他肯定吃不下,所以,他也不着急表态,先看看对方的意图再说。
“我们来是冲着你家的枸杞蜂蜜来的。”莫天寒两兄妹得了方楠宇的指点,也知道在陈林面前不能耍心机,便直接道明来意,并且告诉陈林他们来此地求购枸杞蜜的目的是为了给自己的母亲治病。
“既然是买来养身体的,我手上还有一些,不超过二十瓶我都可以接受,但超出这个数目的话,请絮我无能为力了。”陈林沉吟一下道。
“二十瓶?”莫天雨咬咬牙,点头说,“好,那就二十瓶吧,这次不能多卖,那以后还有可不可以给我们留一些?”
“这个倒不成问题,不过我有个小小的要求,还望答应做到,那就是从我这里卖出去的枸杞蜜,不能随便转手卖给别人,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陈林忽然提出这个要求,其实不是没有原因的,说实话,他并不希望看到自己的枸杞蜜落入他人手中被当成炙手可热的商品赚取暴利,而且,如果可以的话,关于枸杞蜂蜜销售的事情,最好有多低调就多低调,免得再来一回人参酒的哄抢事件。
第408章刘文哲()
莫天雨两兄妹本身就没打算买了陈林的枸杞花蜜然后转手赚钱,听到陈林提出来的要求,自然是满口应承了下来。
最后,以每瓶两千的价格买了二十瓶枸杞花蜜,价格虽然不便宜,不过,知晓这枸杞花蜜是好东西的两兄妹,不仅没有丝毫因为价格昂贵而愁眉不展,反而高高兴兴地捧着枸杞花蜜离开。
陈林一下子高价卖掉了二十瓶枸杞花蜜,心里也很高兴,毕竟每瓶两千,二十瓶就是四万的小进项了,还是轻轻松松就赚到的,多划算!
心情不错,干活也有动力,正巧小苏苏这丫头不知道从哪里捧着一个半大不小的南瓜回来,嚷嚷着要吃南瓜饼,陈林大手一挥,立马就同意了。
接过南瓜,去皮,下锅,烧火煮熟,然后倒进面粉里面搓团,捏饼,再放油下锅煎熟,一系列动作犹如庖丁解牛般熟练,眼看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做好了,香喷喷的南瓜,加上又是饼新鲜出炉,一大一小可没少吃。
当然,其他人也一样,不过却比不上陈林和小苏苏两人胃口好,吃完之后,还一个劲在那里呻吟,诉说着肚子吃撑了。
就这样,一天很快就过去,不知不觉中,又到新年了。
进了十二月中旬,陈林便开始陆陆续续购买年货,去年的时候总是他一个人跑集市,今年陈林则是开他的摩托车载着周雪莹一起出去兜风,别提有多让人羡慕!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家里又来了两位客人,其中一个陈林他们倒是认识,毕竟邓昌这小子在村里可以称得上半个老乡了,最近一两年,他大半的时间都窝在村里过,乡亲们几乎没有不知道他的。
跟邓昌一起过来的另外一位先生,大家则陌生得很,说句实话,陈林也不认识对方,不过,邓昌熟门熟路把人领进屋的时候倒是有介绍,对方叫刘文哲,某家报邗的摄影记者
话说,进村之前这位刘大记者就差点被村里的青山绿水给迷花眼睛了,那时候,他还坐在车里,透过车子看窗外,眼睛满是震撼,甚至还忍不住吟起了一首孟浩然的田园诗: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反应有些过度,不过,大和村确实是个不错的小山村,山水环绕,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偶尔传来一两声狗吠,更显得这里犹如世外桃源一般,而且,宁静的环境很容易就会把人从城市的喧嚣中拉出来,重拾一份安宁和舒爽。
也难怪刘文哲看呆眼了,毕竟在大城市住惯的人,乍一来到村里,视觉给他带来的享受冲击太大,没忘记下车就已经算反应不错了。
跟着早已熟门熟路的邓昌进屋,看到陈林的时候,还没从乡村美景的震撼中收回心神的刘文哲,脸上明显又划过一丝错愕,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其实是因为之前听邓昌说起陈林的时候有提到过,得知陈林是从城里回来的,这几年窝在村里发展,早前刚结了婚,那么年纪至少也在二十多岁以上吧?而且常年窝在乡下,刘文哲想象中的陈林就是一个矮矮的黑瘦青年,谁知道见了面,这形象立即就崩溃!
原本该出现的黑瘦青年并没出现,反而看到一个唇红齿白,长得高高瘦瘦,相貌也特别精神的男子,看上去大概是二十出头,最重要的是他那身皮肤,啧啧,跟婴儿似的。
靠,真不知道以前那个乌龟黄罢蛋告诉自己,乡下的农民都是黑黢黢的,皮肤晒成了古铜色
还好没想起来,要是想起来他一定会把人揪到陈林跟前,让对方瞪大眼睛看看自己的谬误有多离谱!
暂且抛开这些不说,还是正事要紧,把行李放进屋,见过两位老爷子后,刘文哲便迫不及待想要外出采景。
邓昌领着他来到陈林的荷塘,半月形的荷塘因为早前刚挖了一部分莲藕,现在显得有些萧条,不过,整体来看,还是很不错的,但他们过来,却不仅仅是为了赏景,而是为了等另一样东西,野鸭。
没错,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其实得从不久前邓昌无意中拿了几张照片去参赛说起,当时邓昌在荷塘里面拍了不少照片,无意中拍到了几副有关野鸭戏水画面的照片,而且十分凑巧的是,这些照片还被刘文哲看到了,甚至引起了兴趣和注意。
正因为这样,心心念念想要拍多一些关于野鸭照片的刘文哲后来才会作出一个决定,特意接近邓昌,甚至不惜跟着邓昌跑来大和村这样的远离大城市的小山村,目的就是为了多拍一些关于野鸭的“生活照”!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们运气太好了,先前陈林他们一直都没发现自己的荷塘中还有野鸭光顾,谁知道他们一来,立马就看到池塘的另一端,也就是最靠近小溪边的位置上,居然真的有七八只野鸭在荷塘边休憩。
“哎呀,这,这居然是真的,荷塘里面有野鸭啊,兄弟,你们打算怎么办?”陈林正想问下去,却被对方一个禁声的动作制止住。
“嘘,别说话,等我拍完先。”邓昌和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