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启东走到门外,望了眼四周。这是一条老街区了,离警局非常的近,凶手这么做的目的,不言而喻。
这分明就是红果果的挑衅。前两个案子还没有一点进展,这么快就又来了第三个案子,而且还发生在警局附近,太张狂了。
张启东的手在背后缓缓收拢。空集,我一定会抓到你!
而就在这天早上,玲玲去报社上班的时候,在报社门口发现了一封信,就放在地上,上头压了块儿石头。信封上就写着六个大字——聚光灯报社收。右下角是一个“?”符号。
玲玲心里一凛。这个落款,这封信代表了什么,她心里再清楚不过了。玲玲心里怕得很。昨天晚上她离开报社的时候是最后一个,忘记把办公室里的灯关掉了。朱临海对这一块儿的管理很严格,如果晚上最后一个离开报社的人没有关灯,被查到的话,是要扣工资的,一次一百。玲玲工资本来就不是很高,去掉每个月要还的房租,再往家里寄点儿,基本就没有剩余的钱了。难得剩下来一点儿钱还要存起来买好看的衣服,一百一百地扣,哪里扣得起呢。于是便起了个大早,早早儿地就来了报社,想要赶在其他报社员工上班之前先把办公室的灯给关了。谁知这一来,便看到了地上的空集的信。
现在实在是太早了,聚光灯报社附近的街道冷冷清清,一个人都没有。玲玲心里害怕,总觉得空集就在附近,没有走开,一直在暗处观察着她的一举一动,然后咧嘴偷偷地笑着,把她列入了自己的死亡名单中。
玲玲艰难地咽了口口水,弯下身子,颤抖着手,将地上的信捡了起来。然后快速转身,哆嗦着手掏出钥匙,开了聚光灯报社的大门,接着飞也似的跑了进去。
在玲玲的身影消失在报社门口,再也看不见了之后,有一道黑色的身影也随之消失在了门口。
玲玲等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了之后,呆呆地坐了好久,这才缓过来了些。这时,大门被打开了,玲玲惊了一下,全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一寸一寸地转过头去,见来人是郭恺,这才又狠狠地松了口气。
郭恺见玲玲脸上的表情跟见了鬼一样,惨白惨白的,没有一点儿血色,就问她:“玲玲姐,怎么了这是?出了什么事儿啊?脸色怎么这么差。”
玲玲叹了口气,有气无力地指了指桌上的那封信,说:“还不是被它给闹的嘛。”
郭恺走上前,见到信,也愣住了,说:“这,这”
玲玲点了点头,说:“这是空集的第三封信。”
郭恺伸手,想要拿过信打开来看,玲玲赶紧眼疾手快地阻止了他,说:“你干什么?可不能乱动,这信得先给主编看过才行的。”
郭恺这才讪讪地收回了手,说:“我这不是好奇他到底写了什么嘛,一时间就给忘了。”
玲玲嗔怪地看了他一眼,忽然想到了什么,问:“你不是每天都是踩点到的嘛,今天怎么来得这么早?”
“我今天是从医院过来的,所以就来得早了。”郭恺说着,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既然空集的第三封信出现了,今天怕是又要忙个半死了。
时间一点一点地流逝,报社里的记者和职员陆陆续续地来了。又过了大约半个小时,朱临海也到了。玲玲连忙叫住他,说:“主编,今天早上,我在我们报社的门口发现了空集的第三封信。”
玲玲的话成功让朱临海停下了脚步。他扭头看向玲玲,说:“你说什么?第三封信?在哪儿呢?”
“在这儿。”玲玲将桌上的信递给了朱临海。后者接过来以后,急急打开来看。
尊敬的聚光灯报社:
说起来,我们也算是老朋友了。都说一回生,二回熟,这是第三封信了,所以称一句老朋友,也不为过吧。
今天早上,就在警察局附近的一条老街区里,有一个中年卡车司机被杀了。他在自己家门口被活活捅死,然后尸体又被往前拖行了一小段路程,最后陈尸在了小巷子里。
为什么我会把他一路拖行到小巷子里呢?说来实在是惭愧。其实,我原本的目的,是想把他一路拖到警察局门口的。可没想到他实在是太重了,我拖到一半,实在是拖不动他了,而且那个时候天色也在一点一点地变亮,我怕被人发现了,只好作罢了。
说到这儿,你们可能要问了,我为什么要挑衅警方呢?明明我才是那个罪犯,这样的做法,对我来说,一点儿好处都没有。
我这么做,只是因为,我实在是太气愤了。
说真的,我一直都有关注你们。聚光灯报社也好,警察局也好,我都在默默地关注着。我一直觉得陈继明是一个好记者。他一直为了披露事情真相而不断努力着。包括这一次的事情也是一样。他不过是我的两封信告诉世人,却要遭受到这样的对待,实在是令我感到十分窝火。
我恨极了这个虚伪又肮脏的世界,陈继明是少有的业界良心。他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没有什么话语权,那就由我来帮助他。这一次的事情,可以说是我在为陈继明记者抱不平。我希望这样的记者可以越来越多。这样,社会才会有希望。
而你们,好自为之。
空集
朱临海看完了一整封信,二话不说就给李成光打了电话。后者听说聚光灯报社收到了空集的第三封信,就立刻派了张启东到报社来。
张启东看着信,沉默不语。通过这三封信,张启东发现,空集是一个文化水平不低的人,从字里行间就可以看出来了,语句连贯,要么是从事文字方面的工作者,要么就是文化水平还可以。
“这封信,我先带到鉴证科去检验一下。既然信上,凶手没有提出任何要刊登的要求,那就不要刊登出来了。因为这件事情本来就已经引起公众的恐慌了。”张启东想了想,最后说了这句话。
对于张启东的提议,朱临海自然是没有理由拒绝的,当下就同意了。而另一边的郭恺,在听了张启东的话以后,露出了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
张启东拿着信回到了自己的车上。他把信放在了副驾驶座上,想了想,最后还是掏出了手里,打给了陈继明。一阵忙音以后,后者接听,张启东问他:“继明,你在哪儿呢?”
“我想今天去拜访一下第一个案子的那对情侣的朋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线索。还没出发,还在家呢。怎么了?”陈继明回答。
张启东想了想,说:“空集的第三封信来了。”
第24章 审讯赵大柱家属()
张启东的话让陈继明怔住了,后者难以置信地问他:“空集的第三封信?那不就是意味着”
“是的。”张启东点了点头。陈继明的心一下子变得无比沉重,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如今,空集的信,已经和死亡名单划下了等号。空集的信一来,就说明又要死人了。而张启东的回答,也恰恰证实了这一点。
“你先别急着去找线索,我先过来你家一趟,有个事儿想和你说一下。”
陈继明想了想,说:“那也行吧。刚好我也想看看空集的第三封信上都写了些什么。”
“那好。我现在过来。”张启东说完,就挂断了电话。他扭头,看了眼一旁的信一眼,低低地叹了口气。而后张启东发动了车子,朝着陈继明的家的方向去了。
而另一边,赵大柱的妻子的情绪已经稳定下来了,虽然还在哭,倒是没有再闹了。小徐看她差不多可以开始审问了,就开车带着她和赵小宝去警局了。
到了警局,因为张启东还没回来,就只能由另外两个张启东在带的小警员负责审问,刚好赵大柱的妻子和赵小宝也是两个人,就分别被带到不同的审讯室去了,记录员在一旁做记录。
警员:“你丈夫是个怎么样的人?”
赵大柱的妻子:“他,他这个人,很少说话的,脾气也不大好,所以没有什么朋友。但是他工作很认真的,开卡车这么多年了,什么事故都没有出过。前几天还跟我说,年底要涨工资了呢,谁知道,就出了这样的事情”赵大柱的妻子说着说着,就开始抹起了眼泪。
警员看赵大柱的妻子哭得那么伤心,也颇有些动容。本来赵大柱才死,就这样提起死者家属的伤心事,不管是从道义,还是从情理上来讲,都是不好的。但是没办法。为了能够尽快破案,找到更多的线索,抓住凶手,只能不停地掀开赵大柱妻子的伤疤。
等赵大柱的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