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侠是想让我把梦群芳抓住?然后把那药草书弄来?”任瑜君看着李元庆的俊脸,轻声的问道。
李元庆摇了摇头:“抓鬼夺宝,不是你瑜君神君所想干的事,我李元庆不强人所难,只求瑜君神君和梦群芳打起来后,能让一让我,让我把梦群芳抓走。”
“恐怕少侠抓梦群芳不单单是为了九百里妙莲山的四里香吧?”任瑜君微笑的说着,眼睛瞟了一眼李元庆身后的魏雨秋,说道:“少侠尽管放心,我虽然不想杀人害人,也不想杀鬼害鬼,但梦群芳是我的死敌,有我没有她,一切的一切,就按少侠的安排行事就是了。”
说完,任瑜君也不等李元庆回答,带着身后的宋婉如走了。
傍晚的太阳,脸儿红通通的,虽然时值盛夏,风儿却是很柔和,吹到脸上时,没有半点夏天的热辣。
一个小小的红布轿子,被一大群人拥簇着,走在大路上。
小轿子虽然很小,却被八个大汉抬着,左右各四人,走在众人的前面。
吹喇叭的,敲锣的,打鼓的,全都跟在轿子的后面,个个都忙得不亦乐乎,弄出来的声响,更是远远的传出,其间还夹杂着八个轿夫的“嘿嘿”叫喊声,很是威风。
和所有的红布轿子不同,这顶小小的红布轿子,四面全都没有围板子,也没有布帘子,让人从远处就看出那轿子里站着的并不是人,而是一尊神像。
偶尔有人从对面走来,一看到这阵式,立即吓得逃离大路,不敢在这大路上拦着神像的通行。
前面是一处不高的山坳,抬轿子的八个壮汉走到山坳下时,就停下了脚步,把抬着的神像放到了地上。
“怎么不走了?你们不是刚刚休息不久吗?”一个背有点驼的老尼姑,走上前来问八个轿夫,这女尼,正是群芳庙的住持女尼。
“住持,过了前面这个山坳就是中桂镇了。”抬轿子的领头者对驼背的住持尼姑说。
“中桂镇怎么啦?”住持女尼假装怎么也不知道的问。
“中桂镇是瑜君神君庙所在地,上了这个山坳就能清楚的看到瑜君庙了。”领头的抬轿人又说道。
驼背女尼装模作样的“哦”了一声之后,从身上掏出了一个小布袋子,从小布袋子里取出了八枚金币,八个轿夫,一人一枚,看着众轿夫们都把金币收好了,驼背女尼这才又说道:“休息一刻钟,然后继续前行。”
众轿夫们连忙点头称是。
这一行人,就是抬着群芳庙神像出游的人。
第21章 神君斗法()
其实今天早上起程之前,驼背的住持尼姑就算好了时间,算准了神像走到瑜君庙前时,刚好是傍晚时分。
谁都知道,群芳庙的塑像来到瑜君庙门前的地界时,一场打斗比法在所难免,所以住持尼姑必须是算好了时间,算好抬着轿子来到瑜君庙门前时,正好是傍晚时分,因为傍晚时,天地阳气最弱,有利于鬼魂阴物出没,两庙的神君,可以大胆的出来打斗。
最重要的是傍晚时分,大家不但全都已经停下了手里的活计,而且吵杂的声音很少,附近的人家能听到两座神庙的鬼魂打斗声音,甚至还能从远处看到鬼魂打斗的场面,这样一来,两座神庙都会得到最好的宣传。
当然,结果谁都知道,那就是出游的神庙,肯定以失败而结束打斗。
明天天一亮,躲了一夜的轿夫们会重新来到两庙神灵打斗的地方,毫无悬念的在某一个小水沟里找到出游神像,用手里的红绸布请起来后,回到大路上,又发现了破损到不能用的小轿子,便另去请来一乘小轿子,请神上轿,吹吹打打的继续前行
出游的神像,是专门新打造的,不到人的胸口高,重也没有一个人的一半,按理说八个人抬这么一个神像,应该是极为轻松的事情,只有抬神像轿子的人才知道事情根本不是这样。
和抬人不同,抬神像走路,不能静悄悄的不出声,上坡要吆喝,下坡要吆喝,甚至看到大路中间有一块鸡蛋大的石头,也要齐声的叫一声:“嘿哟!”
这叫喊威风。
的确,抬轿子的八个人一起齐声叫喊时,很威风。
不叫喊可不可以?
当然可以,但你可要准备好了,你不吆喝,肩头上的杠子,很快就有千斤重。
只有你不停的吆喝,你肩膀上的杠子才是轻的。
谁也不希望自己肩头上的杠子变重,所以抬着神像走,轿夫们必须十步一吆喝。
作为轿夫,没有一个人心里愿意抬神像出游的,你想想,抬着神像出游,少说也要四五个月,连续大喊四五个月?那会是一个怎么样的后果?
所以每当附近的神像出游,轿夫们总是早早的就跑到外地去躲身去了,这躲身,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躲神”。
再怎么样,也有躲不过去的人,一旦被神庙里的人找到,所有的轿夫都是不能拒绝的,必须高高兴兴的接下这抬神的活,不然你就等着倒霉了。
抬神时,不是吃饭睡觉的时间,轿夫们是不敢停下轿子的,甚至连一个响屁都不能放,不然会灾难临头,这也是轿夫们不愿意抬神像出游的另一个原因。
尼姑们倒也很照顾轿夫,每天总是走一个时辰左右就停一下,让轿夫们该撒尿的撒尿,想放屁的找地方放屁
只有一种情况不一样,那就是像现在一样,知道前面有别的神庙了,轿夫们可以自主的停下,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尼姑们必须主动给钱,不然轿夫可以不抬轿,还可以逃走,一点事也不会有。
所以刚才这八个轿夫刚一停下轿子,说前方有神庙,住持尼姑立即就掏出了金币,一人一枚的分了下去。
有金币收,虽然是好事,但轿夫们又不可以逃走了,连拒绝收金币的资格都没有。
休息了一刻钟之后,夜色有些浓重了,众轿夫们再也不敢拖拉,齐声的叫了一声“嘿哟”之后,抬神轿的杠子,几乎是同一秒钟扛到了肩头上,再齐刷刷的高喊了一声“嘿哟”之后,一起抬起了步子,向山坳上走去。
众尼姑在前面引路,吹喇叭的哔哔呗呗,敲锣打鼓的咚咚嘡嘡,全都跟在轿子后面,走上山坳。
两刻钟不到,群芳庙的神轿出现在山坳的高处,整个中挂镇,出现在轿夫们的面前,座落在中挂镇头的瑜君庙,就在眼皮底下了。
就在这时,一股阴风从山坳前面的瑜君庙里旋转着向山上吹来。
阴风还没有吹到,那阴寒之意已经让山坳上的众人瑟瑟发抖,不等住持尼姑发话,抬着神轿子的八个壮汉,已经扔下神轿子,齐齐的转身,向刚走上来的山坳下快速的逃了回去。
跟在八个壮汉后面的喇叭成了哑巴,短锣长鼓,全都扔了一地。
不但跟在轿夫后面的乐手跑了,就连给神轿子引路的众尼姑,也是飞快的转身向山坳下飞快的逃走。
“噫?怎么有个年轻的少年向群芳神君的轿子跑去了?”正逃命时的人群当中,不知道是谁回头,立即就发出了一声奇怪的话语来,只是大家都在逃命,没有谁愿意回头看,就连那个发出声音的人也转身飞逃了。
只逃了十余丈远,众人就听到了身后传来叮叮当当的声音,加上天色又已经开始暗淡下来,谁也不敢再有半点犹豫,个个脚下逃命的步子都是迈得飞快。
还真没错,山坳上的确出现了一个少年,少年不但人很英俊,身材修长,还颇有一股不凡的气质,不是李元庆还有谁?
当山坳下的瑜君庙里有一股阴风向上吹来时,山坳旁边的半山腰上,就出现了李元庆的身影,不同的是,山下的阴风是从山下向上吹来的,而李元庆的人,是从山腰处向下冲。
山下吹来的阴风,在自己的地盘上,阴风又是从自己的庙里吹出来,劲头十分的强劲,一路卷起杂物,如一只浊气长龙,向着山坳上袭来。
一股阴风,也从群芳神君的轿子里窜了出来,倾刻间和山下刮来的巨大阴风搅到了一起,只是从轿子里刮出来的这股阴风相对小多了,毕竟这里不是群芳庙的地盘,跟随群芳神君轿子一起来的气息,小多了。
看到从山下吹上来的阴风倾刻间把小小的神轿子卷在旋风的中间,还听到小轿子被巨大的阴风拆散,发出一声声的怪响,李元庆并不急着参与进去,只是站在一边,看着两股阴风纠缠到一起。
地上的喇叭被阴风卷起,发出一阵阵的呜咽之声,飞向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