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霍宁安穿着一身藕粉色的连玦罗裙,披着白色的披风,又是素雅的淡妆,配上她与生俱来的气质,仿若跌落人间的仙子。
这回眸的一笑,让众人都晃了神,就连刚才还见识了霍宁安毒辣一面的霍诗琴,也不由得愣了一会儿。
反应过来,更加气恼,这些人的目光本应该都是属于她的!
“永和郡主,不知你找我有何事。”霍宁安站在原地,就连低首这种小礼都不曾行。
想起半个多月前,她还得恭恭敬敬地称说上一声见过郡主,还得俯身行礼。
可是如今,她的品级比永和还要高一级,就算她只叫一声永和,也没人敢说什么。
永和自然也是不在意的,她原本就不喜欢这些虚名。
半个月以前,她还把霍宁安当成是情敌。可是那次宫宴叫她彻底明白了,霍宁安这样的女子,既说出了不会做那样的事,那便是不会做的。霍宁安眼里的骄傲,她见过,她母亲死的时候,也是这样的眼神,咬紧牙关说:我生是孟家的魂,死是孟家的鬼!
想起母亲,永和的眼眶微热,看宁安的眼光就更加友善。
“永安,你我年纪相仿,又同为郡主,今日花灯会我们同坐一个雅室可好?”永和诚恳地说道。
霍宁安眨了一下眼睛,俏皮地说:“好啊,不过我怕永和你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说着,霍宁安比了一个极其暧昧的动作,永和羞得满脸通红,恼道:“你就会取笑我!”
霍诗琴站在永和的后面,一直没有机会插话,此刻听到永和的话,连忙挤上前,笑道:“郡主你不要生气,三妹妹这个人就是爱开玩笑。”
“你是?”永和眼神疑惑,这些年来,除了霍耀,她所有的心思都用在练武上面,一心想要为她的母亲讨回公道,所以京城里发生的许多事她都是不知道的。今日若不是她哥哥永亲王非要让她来,她是不会出现在这的。
霍诗琴一时呆愣,她没想到永和居然不认识她。京城中,就连那刚学走路的小儿,也能叫出她的名字,可是永和的样子又不像是装的。
一旁的小姐们全都捂着嘴偷笑,她们平常让霍诗琴抢了多少风头,好不容易看她栽一个大跟头,不落井下石那还是看在她爹是一品侯爷的份上。
霍宁安心里发笑,却还是走上前,温柔地拉过霍诗琴的手,说道:“永和郡主有所不知,这位是我的大姐姐,我爹爹可是最疼她娘亲二姨娘了。”
第102章 不懂规矩()
姨娘二字咬得极重,惹得一些小姐憋不住笑出了声。
永和露出了一个了然的表情:“原来是霍府里的一个庶出小姐,怪不得这么不懂规矩。永安,我们走。”
说完,永和就带头朝另一间雅室而去,毫不在意其他人的反应。
霍诗琴气得脸色苍白,霍宁安临走前看了她一眼,故意大声地说:“大姐姐,你身子向来弱,受不得凉。我看你脸色不好,还是回雅室歇着吧!”
这话一落下,好多人附和道:“是呀,霍大小姐,你的脸色真的不太好,还是赶快进雅室吧!”
霍诗琴最后只能咬牙切齿地回到她的雅室。
灯市的花灯渐渐都亮了起来,已经有许多擂主摆起了擂台,好不热闹。
“永安,你一会儿会弹琴吗?”永和偏头问。
“会。而且,我还要拿魁首。”霍宁安言语里满是自信。
永和有些担忧地说:“可是钰姑姑的琴艺是天下一绝,鲜有人及。”
“只是鲜有人及,并不是无人能及不是吗?我来做这第一人又有何妨?”霍宁安满不在意。
倒不是她对自己的琴艺过分自信,而是今年的花灯会若真如萧凌洵所说是为了给他王兄湛王爷选正妃,那长公主是绝对不会再做这魁首的。
“咚!咚!咚!”灯市中最大的擂台敲响了铜锣,一个年轻的小二哥站在台上喊道:“花灯会三试擂台现在开始,女子请往右边,男子请往左边。规矩如旧,谁能站到最后,谁便是魁首!”
霍宁安一笑,摇了摇雅室窗口处的花灯,下面挂着一串铃铛,轻轻一摇就会发出声音,响亮悦耳。
小二哥闻声看过来,大声地说:“不知小姐有何赐教?”
小二问话的同时,永和朝身边的丫鬟使了个眼色,丫鬟会意,走到窗边,将窗子撑起,打量了花灯市的众人一眼,从腰间卸下一块牌子挂在花灯旁边。上面赫然刻着一个孟字。
底下的人顿时沸腾了:“来得不知是公主还是郡主啊?”
“那还用说,肯定是公主,咱们大庆只有一个皇室郡主,她可是闷在永亲王府从来都不会凑这个热闹的!”
楼下的那些声音六楼听不大清楚,霍宁安只觉得吵,冲着小二哥大声回道:“小女子系霍家三小姐宁安,今日有此一问,还请小二哥为我解惑。”
“郡主请讲!”知道了是何人,小二哥立马改了称呼。
“女子可否参加男子比试?”霍宁安语出惊人。
不止楼下的人,就连永和都瞪大了眼睛看着她:“永安,你要干什么?”
霍宁安却不答她的话,只安心等着小二哥的回答。
小二哥茫然无措地看了一眼立在一旁不曾说话的中年男子,男子也是一脸地不可思议,但终究还是点了点头。
得到许可,小二哥才回道:“郡主若是有意,是可以参加的!”
这一句话,让原本就沸腾的众人情绪更加高涨。
这些人中,有几道目光一直都不曾离开过那间挂着牌子的窗口。
萧凌洵嘴角挂着不明所以的笑容,一把折扇在这初春里摇得哗哗作响,叫他旁边的人都离他远了些。
孟锦尘乔装打扮了一番,此刻看起来除了周身的气度,与平常百姓没有什么不同。
永亲王和沈辞几乎是并立而站,前者是满眼的志在必得,后者则是一脸的理所当然。
第103章 女子一试()
霍宁安勾唇一笑,她要的就是这句话。
小二哥将男子和女子的试题依次揭开。
男子一试:比射箭。
靶子是一颗瓜子,摆在十米之外的桌上,谁能射中且射得最深,谁就是赢家。
许多人上前试了,都没有射中。
萧凌洵折扇一收,飞身上台,看都不看一眼,直接拿起弓箭就射。
“嗖”地一声,正中。并且余力带着那颗瓜子直接射向了后面的第二道试题。
试题散开,第二试:以花灯会为题作一首诗。
这道试题倒是有许许多多的人上去试,但文采确实都算不上绝妙。
沈辞淡淡一笑,款步上台,执笔落字:遗世独立已往矣,余寒枝高挂;楼上楼,巾帼犹可唱;对饮空望,明月照旧心。不知是百花香还是百花巷。
这诗,不可谓不妙。但孟锦尘和永亲王却是变了脸色,这词说得不是别人,就是当今的长公主孟非钰!
孟非钰的这一生在大庆都是个传奇,但只有孟氏子孙知道,他们这位名动天下的姑姑付出了何等的代价,如今又是何等的处境。
同样是六楼,最偏里的一间雅室里,一个带着面纱的女子,静静地看着台上的沈辞。
她身后的女子略有不满:“这男子也太大胆了,竟然敢暗讽您!”
“他也没有说错一句不是吗?我的确是在百花巷里做过艺伎,也的确为了那个人放弃过跟随我的将领和士兵。我的风光,早就过去了。”孟非钰的声音轻柔得让人心疼。
谁能想到这样的声音是出自一位征战四方的将军口中,即便她是个女子,她也是个刚毅的女子,如今,却是一个说话都轻声细语的弱女子。这其中的变化,恐怕也只有当中人能体会了。
“长公主”
“好了烟儿,不要再谈及此事。”孟非钰很是排斥这段过往,一点儿也不想再提起。
楼下的试题还在继续,第三道:以平洲水患作文章,限时一炷香。
作文章所需要的时间略长一些,那边男子在作文章,这边女子便开始了第一试。
“今年女子第一试,琴艺。今年花灯会,长公主不参加,女子规矩也有所变化。各位需要向长公主讨教,长公主弹一首曲子,跟得上才有机会独弹一曲。”小二哥此话一出,许多人都打了退堂鼓,大庆谁人不知,长公主的琴以快而有力闻名。
剩下的,竟然不到五人。这也省去了许多时间。
“诸位都是官家小姐,可同我一起弹奏,谁能弹至最后,便是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