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细沙河-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华笑了,说:“大智,你是忘了老耿志了,这家伙有了接班人,那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谁敢得罪耿向党,那是活够了。”秋华接着说,这个耿向党最爱抄家伙,一把亮闪闪的小菜刀。第一个挨他刀的是李三。李三和耿向党妈妈这婚没结成,两人也不敢再来往了,耿向党成家了,在爷爷的院子住,他妈妈大事小情的只有靠邻居或亲戚。

    耿向党放话了,他老妈那是自作自受,谁也不许帮她。有时候李三偷偷地帮助她干点活,不知怎么就传到了耿向党的耳朵里,他召集了一些人,硬说李三对他妈不怀好意。李三是个铁匠,那也是一个暴脾气,几年前的事看在耿老大家的面子,暂时揭过去了。看他还挑衅自己,不干了,当时就动手了。耿向党把他踹倒,用刀背拍了他十几下,差一点吐了血。

第222章 又吃故乡水() 
李三的儿子找耿向党理论,反而让耿向党拿着小菜刀满庄撵,李三一家只好离开了大秦庄,去了镇上。从那以后谁也不敢得罪他。前些年镇上找秋仁,让耿向党入党,进了村委会。

    那次投票让他搅和了,没办法只好第二次投票,大家都弃权了。这孙分头没办法了,私下给人们做工作。

    秋智听到这,咬牙切齿地说:“这杂种X的老耿志,阴魂不散啊,这就是村霸,村上应该凑足材料送上去,治不了这杂碎!他欺负咱家吗?”

    秋华说:“这小子倒是聪明,哥当支书时他还真不敢,主要是秋信在公、安局,你又当了大官。我估算他爷爷活着时候嘱咐过他,别和咱们家叫板子。”

    秋华和妈妈去做饭,秋智和姐夫闲聊了一会,也没有人来打搅。秋智妈是个精明人,感觉儿子出了问题。老太太一边往炕上端东西一边旁敲侧击地问。倒把秋智问乐了,告诉老太太自己调回来了。

    秋智妈说:“就觉得你这次回来和每次不一样,调回来好。大智,你记住我的话,好好工作,家里不用你惦记。现在家里啥也不缺,我还能动,地里的活都能干,种地也不像原来那样了,一个人就能种了,真像你小时候课本说的,种地不用牛了。种地国家也不收税了,这事自古以来谁见过啊!好好干吧。”

    秋智知道妈妈在捡好听的说,怕自己在外面惦记。现在是取消了农业税了,农民啥也不用交给国家。但是秋智在政府工作,当然明白现在的农村情况。从南到北还是有大量的耕地荒芜。农业税在一些专家的呼吁下取消了。专家们早都给国家算好了账,那时每年全国的农业税还不到两百亿,可是用于农业的生产资料的工业税收确是几千亿,孰重孰轻,专家们还是明白的。有的明白人说,这叫税负转嫁,秋智觉得有道理,但是,农民们不知道。

    可是这生产资料一直在涨价,农产品却涨幅不大,这本身也是畸形的。秋智和左春林去了几个国家,不论是发达的还是不发达的,早都没有了农业税,而且都给补贴,按亩数补贴,发达国家每亩地要补贴几百块,这样才能保证粮食安全。秋智也听说,上级领导也在调研补贴一事,如果真成了,那真是阿弥陀佛了。“三农”问题始终是一个大问题,农村的各种现象应该引起上级注意了,自己也要在两会上递“三农”提案。

    大家开始吃饭,孙龙和大智喝了一点酒,秋智妈有意无意地说起了孙红:“头晌听孙分头说,他姑娘孙红一直没嫁人,你说现在的年轻人咋这样。也不知道这大分头和我说这个啥意思。”

    秋华说:“啥意思?妈你不知道啥意思?知道大智离婚以后没再娶,想结这门亲呗。妈,我告诉你,打一辈子光棍也不能娶这样人。”说到这,看人们都停下筷子吃惊地看着自己,她接着说:“不知道根生怎么得罪她了,李二红和根生离婚就是她挑拨的,她现在又在挑拨春生起诉根生。这是她的一个好姐妹告诉我的,我和这人也是好姐妹,应该不会错。”

    秋智说:“不应该啊,他俩也没有什么接触,也不会结仇啊。”他好像是在喃喃自语。想了一下,问道:“二姐,孙红在哪工作?那个橡胶厂下马十年了。”

    秋华说:“在春生的机器设备厂,和我是同行,作财务总监。现在这个厂子实际控股人是根生。”

    秋智听得一头雾水,也没再问。

    秋华又说起了老婶,还在给人家看香。秋富没了,这些秋智早都知道了,还是掉了几个眼泪。“三大”的嫂子也病了,肌无力,什么活也不能干了。秋智问了一下原因。秋华竹筒倒豆子似的说了一通。

    这二嫂的病情都是由于急火加上气闷造成的。现在人们条件好了,孩子们给父母报了一个旅游团,秋荣两口子去了理南省旅游。被骗买了五千多块钱的玉器首饰。

    秋智差点笑出来,这二嫂,很精明的一个人,两口子也上这当!秋智自己本身也经历过。这是套路。导游把你领到一个玉器店,往往都是装潢比较考究的店铺。进店之前导游也告诉:“我把你们领进去就有提成了,至于你们买不买东西,和我无关,看好了再买,不要跟风。”

    进去后,服务人员把同车人领进一个房间,这个服务员说:“各位女士们、先生们,你们今天都是本店最尊贵的客人,本店老板亲自接待。”与此同时,各个房间都在上演着同一部影片,只是主角的身份不同,有的是归国华侨,有的是富二代或官二代,当然了不一定都是高富帅,也有白富美。但是他们有相同的几句台词,就是“有喜事”“送”或“打折”。

    秋智遇见过的第一个是一位“归国华侨”,和秋荣家的遭遇相同。工作人员把旅客带进房间后,给每个人都递上一瓶昂贵的饮品。接下来介绍本店老板,有多少财富,这样的店铺遍布整个亚洲等等。

    大家听完介绍,都想尽快一睹丰姿,在房间里正等得心焦时,一个五十多岁、头发有些稀疏的男子,在一些工作人员前呼后拥的簇拥下走了进来。这人个子不高,瘦瘦的,但精气神十足,先说了几句欢迎词,说出了一个让人大吃一惊的话:“今天受我的四太太委托,来答谢各位的。”大家以为听错了,这是华夏啊,实行的是一夫一妻,你这是违反《婚姻法》,犯了重婚罪啊。

    看到大家一脸的吃惊,随行人员马上解释:“我们老板是T国华侨,那里允许有一定财富的人一夫多妻。”

    老板点点头,接着说:“我四太太生了一对龙凤胎,她告诉我,这是今天到店的各位带来的福气,各位与我家人有缘,我代表四太太表示感谢。为表示诚意,送给各位每人一件礼物,聊表寸心。”说完双手合十,来个闭目罗圈揖。

    旅游团里想起了热烈的掌声,有的中年女游客都掉下了眼泪,也双手合十,回敬老板。随从人员说:“请随我来。”老板走在前面,大伙簇拥着来到售货大厅。

第223章 曾经被套路() 
老板指着左边的一个橱柜,说:“各位先生们、女士们,那个橱柜里的东西,任各位取一件,我送给大家。是一件,不要贪财喔。”说着自己笑了一下,这种幽默感染了大家,哄的一声都笑了。工作人员开始展示橱柜里琳琅满目的玉器饰品,人们的神经全被调动起来了,争先恐后地走到那里排队,唯恐丢下自己。

    老板坐在旁边的茶几上,早有人上来了一杯咖啡,他坐在那里漫不经心地喝着咖啡,好像这些事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排在第一位的选好了饰品,服务员拿出来递给她,就在这时,老板的随行人员说话了:“这位美丽的女士,老板把东西送给你了,你得赏两个钱给工作人员吧,不好让人家白为我们服务一回的。”

    这位女士一愣,脸腾地一下子红了,不知所措地看着排在身后的男人,大伙儿都愣了,不知谁说了一句:“这是应该的,不知道给多少?”大伙儿醒过腔来,都说是。随从人员好像也不知道怎么办,看了一眼柜台里面的经理,经理说:“以前也没这个先例,我也不知道,这样吧,各位就每人赏这两位小妹妹五十元吧。”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纷纷准备好五十元领了礼物,大家特别开心,都跑到老板那里感谢。

    老板似乎被这种气氛所感染,站起来,把咖啡杯重重地摔在玻璃茶几上,大声说:“这一车游客兄弟姐妹们,是我见到最有人情味的。你们是我的贵人,整个大厅的东西,不论你看中了哪一件,尽管拿,一折,就算是送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