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片刻之后,我却推翻了自己的第一感觉。我意识到她说这句话,也许并不是有意要贬低杨丽娜,贬低她身份的低微。她主要是想表达,自己比杨丽娜更适合我。因为在我的脑海深处,杨丽娜并不是一个势利女人,当初我还是普通士官的时候,她不也一直对我不离不弃吗?
我强挤出一笑:医生有什么不好。
姜天天仍然在耍小性:医生没什么不好,但是跟我抢男朋友,就不行!她杨丽娜只不过长了一个漂亮的脸蛋,懂点儿医学罢了。她凭什么跟我抢?
我有些生气地反问:那你呢?你懂什么,你会什么?
确切地说,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我不应该这样讽刺姜天天。她没有错,她只不过是想证实自己对我的深爱。
姜天天脸胀的通红:我懂什么,我会什么……我只懂得怎么爱你!
这句话,在我心里划出了一道带血的痕迹。我的心猛烈地一震,在刹那之间竟想伸手拭干姜天天脸上的泪水和委屈。但是我没有,我担心手一伸出去,就再也收不回来了。
巧合的是,偏偏在这个时候,恰逢姜副局长倒背着手走了过来。
理所当然地,他看到了姜天天流泪的这一幕。
姜副局长走了过来,姜天天想擦拭脸上的泪痕已经来不及,赶紧拿胳膊肘在脸上掠了一下,强挤出一丝笑意:爸,您怎么来了?
姜副局长道:出来看看警卫队的内务卫生和训练情况。
我冲姜副局长敬礼问了声好,想迅速逃离此地。于是推说:快吹训练哨了,我得去准备准备。
刚刚迈出步子,姜副局长却说了句:等等。
我扭过身来,心里直发毛。
姜副局长指着姜天天冲我追问:这是怎么回事?
我当然明白他的话意,但却不知如何回答是好。倒是姜天天不失时机地揽过姜副局长的胳膊,笑说:没事儿爸。
姜副局长皱眉道:没事儿哭着玩儿?
姜天天道:有感而发。
姜副局长走到我跟前,攥起拳头在我胸膛上轻轻地捶打了一下:李正我警告你,对我女儿好点儿!
我猛地吃了一怔!表面上听来,姜副局长这是在兴师问罪。但却不难听出话中的别样韵味。这也意识到,在姜副局长心里,已经重新默认了我这个姜家女婿。
滑稽,可笑,荒唐!敢情我李正就是天边一抹云彩,你姜副局长觉得顺眼的时候,认为我是一朵风景。觉得不顺眼的时候,又怨恨我遮住了阳光,恨不得让我永远消失在视野当中。这会儿工夫,你竟然又一改常态,真是个喜怒无常的变色龙!
这一刻,我马上想到了姜副局长曾经提到了薛平贵和王宝钏。对比起那个费尽心机阻止女儿和薛平贵交往的宰相王允,姜副局长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至少人家王大宰相意志坚定,不管是薛平贵降服了红棕烈马,还是当上了西凉国王,王大宰相始终如一地对薛平贵这个女婿冷漠到底,甚至想杀之后快。但是姜副局长却没有王大宰相那般坚忍不拔的意志力,他一直是随波逐流,数次更改初衷。我实在是难以想象,对于这样一个善变的角色,又怎能肩负起特卫局赋予的责任和重担?
见我没点头应承,姜副局长紧接着又补充了一句:听到了没有?
但他并没有等到我肯定或者否则的回答,便继续倒背起双手,离开了此地。
上午是拳术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姜副局长一直在旁边观摩。警卫队队长一丝不苟地组训,拳术教官更是不敢有半点儿马虎,生怕这位位高权重的姜副局长,会挑出什么莫须有的毛病。
十一点四十五分,紧张激情的拳术训练告一段落,警卫队队长亲自整队向姜副局长汇报:副局长同志,上午训练结束,是否带回,请您指示。
姜副局长回礼:请稍息。
警卫队队长下达了‘稍息’的口令,姜副局长走到队前,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话,然后告诉大家一个重要消息:为了适应新时代警卫工作的需要,结合警卫队实际情况,特卫局在国外聘请了两名外籍保卫专家,将会来警卫队施教。请各位队友们做好心理准备。
然后我们带队返回。回到宿舍里,大家就议论开了。很多队员觉得特卫局简直是有钱花不完,非得费这周折去国外聘请什么专家?这不是拿钱砸鸭子脑袋玩儿吗?但也有队员对此表示了认可,觉得世界警卫界之间互学所长,并不是一件坏事。
两天后,两名国外专家果真被特卫局用奥迪A8送到了教导大队。
据说一名来自德国,曾是德国前总统的保卫官;另一名来自美国,曾是美国政要护卫学院的副院长。
这两位专家一来,警卫队的课程马上得到了颠覆。一周之内,我们竟然没有一堂训练课程。而是统统被放了假,让我们去接触大街上的人……当然,教官这样做有他自己的想法,他们要求我们,每遇到一个人,就先在心里猜测一下对方的职业,然后上前询问以确定自己判断是否正确。一周过去后,德国教官让我们每人写一份材料,提交自己判断路人身份的准确系数。并列举出几十个热门行业,让我们答题叙述从事该行业人员的外貌特性、举止行为……对于这项课目,警卫队上下简直是怨声载道。但是也有部分队友觉得外籍教官用心良苦,很有针对性。
转眼之间十五天过去了,德美二位教官跟我们玩儿起了游戏。他们每天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一些‘临时演员’,配合我们训练眼力。
214章全体阵亡()
训练场上,穿着各异的十几名‘临时演员’,编好号站成一排。两位外籍教官,勒令我们在十秒钟之内,从这些临时演员当中,判断出哪位是厨师,哪位是民工,哪位是政府官员……
我们迅速地在考卷上写好答案交上去,两位教官很快便给我们判出了分数。准确率在75%以下的队员,被勒令绕训练场长跑十公里。分数过关的队员,则被安排进行下一轮考核。如是再三,我们整整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练习这项技能。
确切地说,相当神奇。据老队员告诉我们,此前警卫队也曾进行过类似的训练,但是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这次两位外籍专家过来,的确在这方面给我们上了崭新的一课。很多事情不得不佩服,这两位外籍专家,的确是名不虚传。他们的教学方法很独特,而且具有趣味性。让我们在情绪放松的情况下,学到对警卫工作有用的东西。而实际上,这项识人技能,对于警卫工作有着相当明显的辅助作用。尤其是在环境复杂的场合,能不能利用一双慧眼,在人群当中发现可疑人物和可疑情况,是预防各类破坏、暗害事件的重中之重。警卫工作重在预防,我们必须要依靠眼耳鼻舌口等器官,提前发现并排除危险,才能确保警卫目标的绝对安全。否则,一旦出事,便是大事。
当然,训练眼力只是热身。随后,两位外籍教官密切配合,又对我们进行了听觉、嗅觉、触觉方面的系统训练,让我们觉得受益匪浅。
在某些程度上来讲,我们感觉到了德美两国和中国在训练特卫时的异同之处。德美二国注重细节训练,从培养特卫人员的感知能力下手,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而中国却比较重视硬性训练,比如说射击、散打等等。
三个月之后,警卫队和局团相关部门,配合二位外籍教官,对我们的训练成果进行了一次综合考评。
考核搞的相当隆重,特卫局在各单位抽调了不少官兵参观了此次考评。
总体来说,这种近乎新颖的训练成果展示,让大家觉得很感兴趣。台面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道具,以及各个行业的临时演员们,都整装待发。
三十几名警卫队队员,挨个上台,接受一轮一轮的考核。首先是一排不知名的小盒子,盒子从外表上一看都一样,里面却装着一些各不相同的物品。我们要通过嗅觉,准确地判断出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其次是听觉测试,教官们提前录好了各式各样的声音,让我们判断发出声音的物体、声音之外所处的环境,甚至是根据声音判断出环境当中的具体人数。最关键的是最后的眼力测试。说是眼力测试,实际上却是眼力和心力的综合测试。各种职业、年龄的人站成一排,我们需要通过目测、分析,迅速地说出每个人的年龄、职业、性格等等。这当中还有几项花样测试,正如当初训练的一样,站上一排人,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