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木石相约-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丫头心善,你一说,大娘真是无地自容了。”秦大娘一巴掌往自已脸上打去,“要不是你们,当初我跟杏妞俩人还不知怎样呢!现在却只想着自个儿!”

    “秦大娘,您可别!”木言忙站起身拦,“我只是说卖豆腐,又没说把法子交出去。”

    “丫头说得对,让百姓多添个菜,这可是大善事!”辛济陶捋着胡子,点头,“豆腐不能卖贵了!一斤黄豆多少铜钱,一斤黄豆出多少豆腐,这些可都要算好了!”

    次日,两大板豆腐放在驴车上拉到了仙客来。房季礼一见大喜,及等木言指点着做出许多豆腐佳肴,一尝之下大惊,如此清爽可口的豆腐,味道独特,又容易溶进其他菜肴香味,想来人人都爱吃的!

    李想把顾虑一说,房季礼胖手一挥,呵呵笑。

    “无碍,无碍,每家酒楼,客栈都有些自个儿的密方的,这豆腐就让我担了名儿吧,就说我们客栈苦思出来的,凭我房家在罗衣城上百年,想来也不会有人敢打主意的。”

    “如此甚好。”李想微笑。

    双方有交情,谈起事来也爽快很多。

    百家村每天供两大板豆腐给仙客来,二百文钱一板,由仙客来独家卖豆腐,半年后再卖入市集中。

    如此甚好!百家村避了风头,仙客来赚了银子,半年后又可惠享百姓。

    黑石山坳的那个水塘子,起了次鱼。两年多时间,竟也大鱼无数,其中最多的要数鲤鱼和扁鱼,一条条都有二斤多重。

    装了桶,都被木言收到玉螺空间,马上要办喜事了,菜蔬一样样要备起来了。

    羊肉还有,猪肉需买,鱼有了,鸡鸭没有,春日野菜多,可正经菜蔬少,木言扒拉着空间中的东西,香瓜还有,山药还有,百合还有,银耳还有,黑木耳、香菇有,豌豆没有,蚕豆没有,嗯,这两样各种些,韭菜也没有了,再种些。

    可以了,木言拍拍手,轻舒口气。

    过两天,男方要送聘礼上门,东西也备得差不多了。被子布料两箱,桌椅板凳,水桶马桶两担,活鸡活鸭各两对,红枣甜糕、米面两担,再各加十两聘礼,想来足足够了!

第170章 朴实送聘() 
地陇间一排排整齐西瓜苗,那对对叶儿简直是被春风吹大的,眼可见的长大了,葱笼喜人。

    有地叔、大春叔等人又忙着挖沟渠,连通池塘子,更要连通罗河。这可是个巨大工程,不是一天两天能干完的。韩山带着王丑、小七在田间地头安上好几个粪缸,又忙着在稍远处做堆肥。

    “丑子、山子,快回来洗把手,试试这新郎官衣袍合不合身。”金大娘站在篱笆口,冲着地间大声喊着。

    “丑子叔,山子叔,穿大红袍做新郎官啦!穿大红袍做新郎官啦!”喜豆从屋里一溜跑出来,站到金大娘身边,双手拢住嘴巴,大声喊。

    王丑跟着韩山拍干净手,抗着锄头,笑呵呵回来,走到喜豆面前,使力一瞪眼,“你个小家伙,还不回屋写字去!”

    喜豆浑不怕,做个鬼脸,嘻嘻笑着回了屋。

    “呶,大娘水都给你们打好了,快洗把手,把外面的罩衣脱了。”金大娘笑,“瞧这身板子,喜袍穿上肯定好看!”

    “谢谢大娘。”韩山和王丑感动不已。

    “谢我做啥,这可是几个婶子一同做的。”金大娘拍拍王丑肩头,“快,试试松紧,今儿就能改完。”

    大红粗布的料子,左衽长袍,新崭崭,挺刮刮。

    两人常年练武,肌肉紧扎,线条流畅,新衣上身,精神一振。

    “来,大娘给你们把腰带缠上。”

    金大娘帮着把两人红腰带系上,又替韩山把右侧空荡荡袖管塞到腰带内,左看右看,越看越满意,慢慢得眼里就蓄起了泪,“真好!真好!我家奎子在,肯定也是这个样子!”

    “大娘,别难过,奎子哥不在了,我们就是您的儿,给您养老。”韩山脸色郑重。

    “对,山子说得对,我们给您养老。”王丑重重一点头,语声铿锵。

    “好,好,大娘不难过,不难过。”金大娘含泪而笑,传身又拿过桌上的两双红布鞋,“这是秦大娘做的,她做的鞋比我好,你们快试试。”

    王丑提起脚,一看,草鞋上满脚的泥,呵呵笑,“我去打水洗洗。”

    “丑子叔,我帮你打水去。”探头在门口观看的喜豆忙喊一声,飞跑出去。

    洗好脚,穿上鞋,走上两步,大小正适合。

    一人壮硕些,一人精瘦些,身材笔挺,目光灼灼,倒也英武不凡,让人忽略了残缺去。

    “多好的娃呀!”金大娘连声赞叹!

    平阳街一家小面铺里,四张方桌,稀稀拉拉坐着六七人。

    “前几天晏府接待的贵人,是从云台城过来的,是桂王府的人。”一个戴青巾,着青色书生袍的青年挑起一筷子面,吹了吹,轻声说道。

    “从云台城来的?桂王府的人?”坐在一旁的灰色书生袍青年满脸诧异,禁不住把声提高了。

    “嘘,轻点声,别被人听去了。”青袍书生忙使眼色。

    “这桂王爷不是挺低调的嘛,听说常年不出封地。”灰袍书生努力压低声音,双目放光,“你怎么这么肯定?”

    “他们过来时,大伙不都看到了嘛,但想来你们都没有注意,那豪华马车车门上有一只小小飞鹰,这是桂王府的标志。”青袍书生神情带着些小得意,“我去年游学路过云台府,见过。”

    “那桂王府的人来这里干什么?游玩,不像,不像,好风景的地儿多了去了!”灰袍书生放下筷子,更靠近些,兴趣高昂。

    “谁知道呢!”青袍书生把面咬入嘴里,含糊道。

    “桂王爷刚刚不惑之年,龙精虎猛,你猜他甘心窝在那个小地方!”灰袍青年一脸兴趣,唯恐天下不乱的样子。

    “打住,打住。”青袍青年轻声喝止,微转脑袋看一圈四周,见零零散散几个吃面的人,没人注意这边,轻吁口气,“走,别吃了,去我家。”

    两人放下银子,匆匆离去。

    “师父,真是桂王府的人来这边了。你说他们来干什么?”卯民压低声音,满脸兴味。

    “罗衣城产丝,丝绸这样东西可是贵物。”卯松轻声道,“看来,桂王府的手伸得有点长啊!”

    “说得是晏府吧!”老人喝口水,神色不动,眼皮微敛。

    “师傅,是晏府。”卯民一脸跃跃欲试。

    “卯松,找家客栈歇歇吧,走了这么些天也累了,看样子,要在这罗衣城待上几天了!”老人微颔首。

    “师傅,今晚就去吗?”卯民不气馁,追问。

    老人不应答,起身,脚步微沉走出面食铺子。

    卯松放下九枚铜钱,和卯民快步跟了上去。

    三月廿八,宜动土、宜上梁、宜婚嫁。

    天刚蒙蒙亮,百家村人人起了个大早,今日是送聘礼的大日子。

    王丑起床就把红喜袍给穿上了,娃子们咯咯笑他,他也不在意。

    米面袋上贴红纸,家什上扎红绳,一挑挑,一担担,一家数着六七挑,看着很丰盛了。

    韩山、王丑不舍花银子,也没请什么鼓乐手,大伙就决定一起跟去送聘。大春叔留下看家,秀姑大着肚子不方便,跟小花两人也留下了。宿官儿带了一帮人早早赶到,帮着挑担。

    田富赶了辆驴车,让小娃子们上车坐了,一大帮人乐乐呵呵,沿着罗河往城里行去。

    春日里出门游玩的人有许多,见着如此仪仗,知是送聘礼,无不感兴趣停下观看,更有小娃子追着赶着,要糖吃。

    木言拿出一大箩红枣,让金大娘分给小娃子,引得小娃子又蹦又跳,咯咯直笑。

    没有豪华车马,没有金银绸缎,没有古董家什,有的只是米面、鸡鸭、粗重木桶木盆,可看着却更让人心软和欢喜。这就是平头百姓的婚事,没有珠光璀璨,没有华丽排场,却有开心笑颜,朴实愿望,平平安安过上踏实日子。

    韩山抬头挺胸,满面笑容,王丑更是笑得见牙不见眼,嘴巴直咧到耳根后。一路走街串巷,收获祝福无数,更有无数双羡慕眼光频频望来。

    到了四方路,兵分两路,一行人往城西新浦大街去,木言跟着韩山等人往城东张宅后面的月见巷行去。

    “师傅,这晏府没探着,我们怎么就要回了呀!”卯民垂头丧气,一脸不甘愿。

    “没探着,也就是探着了。”老人嘿嘿一笑,竟应了卯民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